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探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新途径,许多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策略也逐渐涌现出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来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课改以来,深度学习的理论逐渐走入了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的视野,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接受,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探究如何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开展深度教学,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语文学科本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人文性,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语文;教学探讨
   深度学习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教授提出来的一个认知学习领域的理念,如今被广泛应用到基础教育领域,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布鲁姆等人看来,教学活动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的不同分为六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第一层的识记和第二层的理解归为“浅层学习”的领域,而从第三层的应用开始,包括第四层的分析、第五层的综合以及最后一层的评价,这四大层次才归为“深度学习”的领域。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教学活动的优化和调整,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深度教学理念,促进自身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开展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够提升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就必然要发挥兴趣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尚不成熟,学生本身就对那些更具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感兴趣,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传统教学活动的改善入手,真正利用深度教学的理念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开展教学活动,并不会细致的思考教学内容的实际内涵,学生也很少会有课堂自主思考的时间,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过程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而深度学习往往要求教师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真正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成长的塑造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科的课堂学习之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高度的自主性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深度学习语文为初中生持续有效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更要锻炼学生的持续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以及以后的成长来说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借助深度教学的模式去引导学生深入的发现初中语文学科中的一些探究问题,并且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去开展自主的专题探究,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综合提高。此外,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
   (三)深度学习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发展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在目前的时代条件下,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用人单位反而更加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培养的重要品质。在这种背景下,深度学习的理念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在深度学习的要求下,学生需要深入的理解教师课堂讲解的内容,并且需要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深度學习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优化设计理念,激活学生思维
   要立足深度学习的理念去开展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教师就必须要从教学设计出发,做好教学活动的顶层设计,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从现有的教学经验来看,无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必然需要从理念层次开始转变,要真正意义上将深度学习的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从教学设计理念出发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和调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更多的生命力,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和思考的机会,这是深度学习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体现。
   比如,教师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应该打破传统的那种教学思路,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实际内容出发去进行教学设计。《苏州园林》这篇文章讲解的主体是拙政园,作者以一个游客的视角,从拙政园出发,对整个苏州园林的各处景色都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这种描写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去在脑海中形成关于苏州园林的整体画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苏州园林游览的经历,光靠想象是很难完全在脑海中复刻苏州园林的各处风光,那么教师也应该借助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等优势,将苏州园林中的一些美景展示到大屏幕上,或者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有关苏州园林的旅游视频,利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将拙政园、狮子林等苏州园林中的美景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以及那种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美感,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苏州园林的美景,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转变课堂角色,培养自学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学大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课堂发挥,并且将学生摆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大多数情况都是在教师的灌输下进行被动的学习,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且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的尊重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开展教学活动,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教师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就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增进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事实上,初中教材中选取的鲁迅先生的文章通常在表情达意方面比较直接,初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自主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来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的几个思考题:“作者对阿长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整篇文章围绕着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阿长有着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这些问题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的课堂思考思路,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自主探究,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然后让每一个小组都选择一名学生来进行经验交流。以第二个问题为例,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可能并不能完全总结出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所有与阿长有关的事情,所以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让每一个小组进行汇总,并且最后由教师来进行补充与完善,这种互动思考的过程符合深度学习的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延伸学习活动,促进思维发散
   深度学习是一种立足于现有教材之上的教学要求,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很难有效的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锻炼和提高。从教学初衷来看,深度教学模式存在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自然不能够局限在教材的几篇内容中,初中阶段现行教材的内容有限,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提高,需要进行有效的课外补充,对現有的学习活动进行一定的延伸,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就应该围绕着作者安徒生来进行一次课外补充。从世界范围来看,安徒生的童话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而这篇《皇帝的新装》更是安徒生鞭挞黑暗的一篇著名作品,也是安徒生写作中期的一篇代表作。在创作中期,安徒生的童话有了更多的现实意味,那么教师就可以从安徒生这个时期的作品出发,将《白雪皇后》、《影子》等同样折射现实的一些童话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通常认为童话故事只是幻想,经过这堂课,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也能够对安徒生的写作时期以及不同时期内写作的主题和特色进行了解,这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要更好的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深度学习的模式,就必然需要对深度学习的积极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当下的教学现状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教学理念的改变出发,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且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补充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维贤.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课堂亮点例说[J].中学教学参考,2019,(34):1-3.
   [2]余玲艳,代建军.深度阅读教学视阈下语文教师的关键能力:内涵与结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9):31-33.
   [3]刘威德.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9,(4):97-98.
   [4]曾敏.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亚太教育,2016(16):45.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微课教学是指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通过音频或视频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使用微课教学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能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探讨合作学习的小学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改”、“课改”,促进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变革的研究已成为一种新态势。而在许多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区域,对于线上教研却是全新的尝试,运行过程难免问题不少,如何破解难题,使线上教研更加完善还有许多路要走。   【关键词】线上教研;促进;教育均衡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城区学校师资强而农村学校
期刊
【摘 要】绘本是一种常见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材料,与教材相比,绘本依靠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图片和充满趣味的语言展示知识,描绘形象,在摆脱教学任务的限制的同时,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展开论述,在对语文绘本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完成绘本教学任务。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绘本教学   赏心悦目的绘本贴合儿童年龄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互动较多,非常适合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开展合作式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对小学英语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小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把握语言敏感期,培养学生积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阅读能力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重要标准。因此,阅读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语文学习方法之一,语文教师早已探索出了一种高效率的阅读方式——批阅式阅读,批阅式阅读,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批阅式阅读更锻炼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重视起批阅式阅读的教学应用,从细节入手,逐步完善这种阅读方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高步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的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在特殊教育领域,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所以作为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的作用,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特殊教育;语文教学  目前我们开展教育教学
期刊
【摘 要】《植物的生长》是我班开展的一项秋季播种的蔬菜和谷物类植物的种植活动。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种植园的资源、家长资源、社会公益资源,在关注幼儿兴趣的同时,重视生成活动的研究。本次研究中教师主要以以下四个方面作为研究:开发适宜课程《植物的生长》可利用的资源;根据资源构建《植物的生长》课程体系;营造教育环境让幼儿充分感知植物的生长;尊重幼儿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植物生长主题活动。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相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教学模式,有效性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示学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巩固基础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提问是每个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想要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提问功底,了解学生学情,并能够科学调整教学方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公文、议论文等文章撰写能力,强化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高考中,语文作文占了较大的成绩比例,且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整体成绩。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实用性与创新性,既要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还要创新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创新作文内容,提升写作教
期刊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把“阅读”有效转化为“悦读”,这是语文学科活动中一项孜孜以求的艺术性实践课题。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情趣激发、情境应用、联系整合、群文类比、个性释放、信息支撑、读写互动、自主体验、正向引领”等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期望获取商榷和指正之言。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   阅读自古享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阅读是人们“收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