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身边科学中学习和探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和探究,就无法意识到科学的真正含义,也无法感受到科学的快乐。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一些涉及科学的生活现象可能会使我们陷入疑问当中,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来解开谜团。知识来自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有趣现象中探索小学科学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科学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促进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小学科学实验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如何通过实验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才能实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探讨了从生活出发,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学生从周围的科学中学习和探索的意义和策略。
  一、生活现象对小学科学实验的意义
  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学习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实验是科学理论的基础,任何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强,逻辑思维还不够完善,一些科学实践太难以理解,不易被接受。如果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教学相结合,例如,当教授《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时,教师可以用气球给学生做示范,先吹气球,然后用手握住气球吹口,最后突然放开,气球内的气流被弹出,由于反冲,气球开始运动。可以看出气球运动的过程是可变的,这蕴含了两个科学知识:一是气球壁各处厚度不同,张力分配也就不同,气球放气时导致气球收缩不均匀而发生来回摆动,改变其运动方向;二是气球的形状随收缩时而变化,气球运动时表面速度一直改变,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的空气压力也是处于变化中的,气球因此摆动,从而导致运动方向的不断变化。由于气流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因此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不易被理解,以致于學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如果将熟悉的气球带入教室,学生们在玩气球的同时能够在气球中学到科学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利用生活现象进行科学实验的有效策略
  (一)将生活科学与教材相结合
  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随处可见。如果我们只告诉学生理论知识,学生会感到无聊,并为科学教学带来一定压力,如果将生活实践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学生将会更易理解。例如,当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教师可以准备反映各种声音的物体或录音录像,鼓、玻璃杯、口琴或其他乐器以及盛水量不同的烧杯等。让学生使用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制造不同的声音,记录它们发出声音的方式,让学生尝试使用同一种物体或乐器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使学生认识到声音产生的方式是不同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不同程度的声音需要不同的力量。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介绍教学内容,并且使用生活现象开展有效的科学实验。
  (二)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学生会对课堂上熟悉的课题感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作为教学课堂的切入点,建立用生活来引导学习的教学环境,努力在生活和科学教学中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将问题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来自生活,从而产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例如,在《光和影》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阴影生成的条件。我们可以准备手电筒、白卡纸、不同形状的积木等。问学生:谁玩过影子游戏?怎么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想想是如何产生影子的?然后用准备好的东西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知道阴影不仅需要光、障碍物,还需要墙壁、地板等。问学生关于阴影产生的问题:哪些物体可以发光?让学生举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全都参与进教学活动中。接下来,要描述光源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自身可以发光的比如太阳、电灯等物体被称为光源。极具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但这种情境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和思考,结合教材制定贴近生活的教学计划,创造有利于学习科学的局面,使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观点研究生活问题
  观察是教学实验不可或缺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被实验观察中的一些现象所迷惑,而忽视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植物》单元的内容后,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在其成长中的萌芽、开花和花期长短。在学习了《动物》单元的内容后,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的生活区域、通常吃的东西,以及它们的活动方式。要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地将课堂实验活动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当学生在课堂实验中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应该充分创造学生运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问题中感受到科学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了《温度与水的变化》部分的内容后,学生可以考虑一下:为什么打开冰箱门时会看到白雾?为什么将水煮沸后打开盖子时也有白雾?当我们想要喝水时,刚倒的热水非常烫,怎样才能让水冷却等等。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在科学实验中获得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利用科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三、结语
  生活与科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通过科学课堂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时,他们可以理解科学的价值,对科学探索有浓厚的兴趣,并形成一种高效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曲面重构问题是几何逆向工程中的首要问题,为了获得物体的几何模型(某些物体可能发生部分损坏)需要从大量的测量点构造曲面。该文采用了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和相应的快速学习算法应用于曲面重建。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逼近曲面并剔除输入数据点中的“坏”点。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等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而更好地理解和引入的。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如何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获得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创造激扬科学活力的情境  生活中的孩子,个个活力四射,总是会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为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动手探究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但为什么一到学校,孩子们就
本文尝试从牵引旧知,整体归纳,准确把握文体特点;略读文本,浅尝辄止,大致了解文本知识;研读文字,反复咀嚼,品味语言表达方式;谋篇布局,触类旁通,洞穿文章写作方式这四步来着手深入钻研文本,立足以学生为本,灵活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对科普说明的浅尝辄止到触类旁通,实现“自己学习,学会自学的目的”,最终使科普文的教学具有更浓的语文味。  到底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科普说明文应该怎样上才能让它的“文学性”更
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已经是人们的共识。教育资源缺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加入WTO后,教育市场将逐步开放,境外教育资源的介入,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提道:现在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他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把先生分成了三种:  一、先生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原本活泼的
学校评价教师执教水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监控教学质量,通过有组织的定性定量评价,动态地把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状态,最终促进教师执教水平的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事实上
去年底,笔者参加了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考察团"。培训考察团于11月18日~19日进行了国内阶段的专业培训,主要开设了《加入WTO后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情感因素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构建数学乐园,充分调动和开发学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的渗透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个知识化的时代。应试教育已不能满足目前的现状,改革之后,德育教育在初中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同时初中
经济全球化使得知识产权权利人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知识产权制度谋取利益。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