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修身教育中的内化探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积极培育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视,并刊发了有关指导意见,将其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目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贯彻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必须要做到的。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充满活力,同时也强烈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困惑与疑问,严重时,个别学生将市场经济当做追求利益的平台,张扬个性,不认为学校正面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多元化使得核心价值观无法突出其主导地位。
  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平台。一项数据显示,95%的学生报装宽带,98%的学生有自购电脑,从中可以看到网络普及率较高,这也不断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大学生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很容易盲目推崇西方价值观,迷失的价值选择,大大影响了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合理利用,发挥网络的正能量,这是当前大学生健康使用网络亟须解决的问题——价值观念多元化。目前,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特点,注重追求个性。单一的价值观无法适应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可以时刻接触众多的资讯信息,不再盲从于思想、言论和权威。价值主体的自我化虽然能树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但是受经济利益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服务、义工活动等不重视,认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是没有利益可图的,片面追求摸得着、看得见的利益,丧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认同上出现了误区,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重视培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是世界各国执政党的普遍共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贯穿于新中国发展的整个过程[2]。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我国政治文化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共同认识。邓小平曾经从历史高度出发,以敏锐的政治家智慧独到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很多,尤其需要清楚这个问题。随着开放的深入,我们自始至终从价值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深入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区分了社会主义价值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使这种认识升华到理性自觉。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价值层面,回应社会主义。人们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秩序中,所有社会都具有稳定的社会、秩序、经济等,同时也有和谐的价值秩序。所以,所有成熟的社会和文化都将核心价值观作为首先要抓的工作。大学生在生活中出现了道德底线频频失守的行为,各种雷人事件多有发生。综合当前时代特征不难发现,国际范围内的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针对我国实际,这体现为价值重现、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此外,大学生具有活跃的群体思维,容易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易受新生事物影响,在利诱下接受西方强势价值观,理想信念不坚定。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其自身作用引领多元,统一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现实诉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内化当代大学生,付诸实际行动,这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担负构建现代社会价值秩序的任务。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起都与经济和文化的昌盛分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对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提高民族凝聚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追求产生了文化凝聚力,其首先表现在文化软实力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价值观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才能更好地实现修身的转变,担负时代赋予的责任。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修身教育中的内化策略
  大学生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科学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高校教育要积极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4]。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集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价值理念,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内涵,将新的理念融入我党的理念和智慧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力地回击、较量了西方价值观,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撑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结构涵盖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追求价值观的主体,其内涵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价值观主体的价值追求,这三个方面分别为价值行为、价值准则和价值目标。“三个倡导”不仅体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而且也突出了主体性,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统一下的价值愿景。当今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主导和领导权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号召,更需要彰显自身魅力和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统一的理论,融合了科学性、包容性和超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引领大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构建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部环境
  大学生多从理论性和可信性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出现偏离或者动摇的情况时,则要通过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消解和影响。教育效果要想提高,需要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担负相应的责任,相互合作。首先,政府要起带头作用,同时配合好媒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和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互动机制,多管齐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节俭意识,具体工作的落实要深入群众之中,全面净化社会主义精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工作营造了整治氛围和社会环境,使大学生认同主流的价值。高校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将政策和路线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   (三)付诸实践,强化内化体验
  1 提供实践体验平台载体
  教师只有树立引导学生的意识,开展各种实践和实习活动,深入体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消化、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修正或改变自己,实现社会转变,如通过军训、参观国防教育图片展,让学生体验部队的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国家安全意识,锻炼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提升抗挫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学业中间阶段,参与“爱心支教”“三下乡”等活动,通过多种体验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使命意识和责任感。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从其中获得真正的知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深入社区、基层,面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一些细节性问题,在体验活动中也感受到社会责任,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培养改造社会的胆识和能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认识到“知、信、行”中存在的问题。
  2 重视引领引导过程体验
  过程体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概括、抽象的社会实践活动观念,反思过程也是不断同化的过程,使情感和实践体验逐渐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和安排,发挥了引导作用,让大学生在认识现实生活的同时,可以客观地对待冲突,逐渐形成认识和了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特定的观念和行为标准。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立场看待事物,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当学生面对体验冲突时,选择价值,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意识和理解意识。
  大学阶段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如果无法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它的观念就会乘虚而入。大学生要要坚持从日常生活做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着显著的特点和规律[5]。日常生活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成长的土壤,有助于推动高校人人参与,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教师要从国家和时代的角度出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当代大学生身上出现的盲从和迷惑等问题,使培养的学生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断努力。一方面,高校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对高校、社会、国家的热爱,引领大学生塑造高尚品德,探讨人生价值。另一方面,高校要规范和疏导大学生日常生活。高校要结合多种方面教育,如道德、纪律和法律等,使培养的大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并付诸实践,内化到大学生身心。
  参考文献
  [1]刘桂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2]何美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5.
  [3]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
  [4]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5]鲍硕来,夏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修身教育全过程典型案例研究——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7).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教育规划是大学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从教学对象、师资、教学目标、教学法和教材、财力资源、社区政策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其做出新的改革规划,为大学课程改革做出新的探索。  [关键词] 语言教育规划; 课程改革; 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062-02  语言教育规划是语言规划的重要内
期刊
[摘 要] 通识类选修课作为本科学院开展的常规课程,它的进展直接影响到学生通识教育的效果。通过对吕梁学院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开设的数量、类别、学分设置以及评价的方式进行现状的剖析,指出通识选修课有待完善的内容以及改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通识选修课;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064-0
期刊
[摘 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地理师范生逃课现象却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地理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校教育的质量。这种现象早已引起了社会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只有全面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地理师范生逃课的现状,综合分析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各方面形成合力,对症下药,才能彻底杜绝逃课现象的发生。  [关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出国留学或交流的学生比例逐步增加,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导致的教学模式的不同也逐渐引发研究者思考。在中国学生出国前往的国家中,以英国和美国比例最多,其中以上海商学院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例,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这四个方面对中英两国本科教学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由于两国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两校的本科教
期刊
“如果说本世纪头十年政府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较好解决了老百姓上大学难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地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的需求日显突出。”对于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今天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总结。  正如《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所指出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种后发外生赶超型,在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当前高等教
期刊
[摘 要] 现今社会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更加独立、有个性、有主见的“90后”学生对于“填鸭式”教育越来越不满,在这双重压力之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课题工作”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应对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对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内容、关键辅助措施逐一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实际调查问卷对实际结果进行分析,说明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 小组;课题;改革
期刊
一 高校不合格学生党员增多的原因  大学生党员绝大部分理想信念坚定,积极向上,但也有个别大学生由于党性修养不够,思想涣散,沦为不合格党员。笔者认为不合格党员增多的原因有:党组织原因——发展时追求数量,不注重党员质量;党员自身原因——党员不加强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入党动机利益最大化思维影响;社会原因——由于大学生就业单位极大部分是民营、私企,这些企业大多不能接收党组织关系,学生只能把户口和档案挂靠到
期刊
[摘 要] “概论”课程是“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这门课在美术院校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剖析了影响美术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概论”课;教学实效性;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期刊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高等院校不仅包括公立高校,还包括民办高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都明确肯定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在进行着教学改革。随着教育部公布了30所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机构(为方便阐述,以下简称教师发展中心)。有学
期刊
一 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