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内外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le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名思义,“大学叙事”是指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叙事空间,以大学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并由此表征大学形象和大学精神的小说作品。李洪华教授近著《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研究》(上海三聯书店,2020年。以下未注者,皆出自李著)以此为论域,依循时代更替与文学史发展脉络,探访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迭经启蒙、革命、政治一体化、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而生成的文学经验、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及由此可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轨迹。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大学,同一时代之大学也往往各不相同。”大学叙事文本仿佛一面“透镜”,在不同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大学形象。故而对“成像条件”的探析,成为李著的关键论题,其所考掘原委大致如下:首先是作家身份。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经历、个体气质与知识背景等差异,对于大学的叙述和想象各有千秋。李著最为强调对大学生活的实感体验,“早年没有大学经历的作者,其大学想象常常缺少自我认同感”。比如杨沫因其“大学编外”身份,《青春之歌》对大学风物的描绘难免不见“切肤”的质感与生动。话说回来,身份与题材的关系并不决定文学品质,如李著在个案分析部分所举证,老舍与沈从文早年没有大学经历,但《赵子曰》《八骏图》拉开冷眼旁观的距离,对腐败校园生态作穷形极相的讽刺,其批判价值迄今值得记取。其次是文学风气。“百花时期”有限度开放的文学自由,在大学叙事中得以体现。比如《红豆》《西苑草》在风格基调上有别于“十七年”大学叙事中常见的英雄主义情结,融入更多建基于人道主义的个人生活与幽微情感。再次是社会环境。李著剖析“文革”结束后大学叙事的衍变,从社会转型落笔。思想解放和恢复高考,促成大学叙事生机勃勃,大学课堂是思想解放和知识生产的前沿,其间既有争鸣也不乏喧哗与骚动。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动与矛盾一一浮现,“相对滞后的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与象牙塔内觉醒了的自我意识和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发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于是以《你别无选择》为代表,一批叛逆而颓废的时代青年登上文学舞台。由以上列举可知,大学叙事研究需要论者综合文学史、思想史、社会学、教育史等跨学科素养,由此方能对“透镜”所置身的环境与条件(比如时代风云、教育体制与文学机制等)及“透镜”本身的质地(比如小说叙事的艺术性与形式感,尤其体现于李著第四、五章)作内外结合的考察。
  优秀的研究不仅在其自身论域内自圆其说,也对其他领域提供借鉴,示来者以轨则。近年来,我个人的研究兴趣集中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的青春想象与青年文化,尤其关注青年文化的“两个两面性”。
  首先,“青年”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对理想的渴求,富有批判品格,同时又包含了偏激、破坏、狂热、粗暴的先锋精神。1919年5月6日,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就在日记中坦言:“我不愿意同学不趋于极端,因为不如此,不见他有真感情、真知识。我又不愿意同学趋于极端,因为真理常不是在极端上面,而且趋于极端容易失败。” [1]游移反复的心态种种,恰恰表现出青年文化如同雅努斯神像的一体两面,落实到文学话语层面,就是陈思和先生总结20世纪文学运动发展必然含有的“两面性的特征”:“一方面青春主题包含一种强大的生命活力,一种批判社会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也呈现出话语中的幼稚、粗暴和简单的对抗性。” [2]这是青年文化内蕴的第一层两面性。其次,自从梁启超“少年中国”登高一呼之后,政治力量、知识分子与普罗大众都选择“青春”这一符号来寄托他们对政治革命、文化变革、民族复兴和美好生活的渴望,蒋廷黻直言“每个政治领袖都要靠学生起家。每个政党都要争取学生”[3]。青年登上历史舞台中心,伴随着各方力量对于“青年”所寄予的角色期待和青年自身膨胀的角色意识(呼应社会期待而扮演相应的角色)。“新青年”“革命儿女”“社会主义新人”等之所以成为理想模型,并不仅仅出于青年自身的反抗精神和行动成就,也并不仅仅出于其集中表达了年轻人对权利、自由的强烈诉求,而恰是因为年轻人呼应或者说迎合了社会对“青年”的角色期待。所以这一表面上风光无限、热力四射的群体和形象更多是被国族想象、社会动员等召唤出来的。这种外力召唤又着眼于“青年”社会角色的功利性,而对年轻人的特性、欲求、内在权利、精神自由以及生命原初意义缺乏关注。这是青年文化内蕴的第二层两面性。
  大学校园是展演青年文化的必然舞台,我发现所谓青年文化的“两个两面性”密布在李著的论述脉络中。比如“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叙事”这一部分,特辟出一章以“舞会”“社团”和“集会”为题(很接近钱理群先生从“单位意象”出发的研究方法),分析1980年代初期“大学校园公共文化空间所凝聚的思想文化讯息并由此投射出的时代精神气候”。以“舞会”为例,李著注意到当时小说《舞会》,描写一场自发性的大学生舞会及各方对其产生的反应。一方面,四化建设需要调动青年人的热情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舞会引发的激情和欲望,也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诱因。于是报纸上既“大力提倡舞会,反对压制青年”,又发表抨击“喇叭裤、交谊舞、垮掉的一代”的“工农兵来信”。大学生舞会既如期举行,又在校长怒不可遏的制止声中提前结束。诚如李著所言,舞会所蕴含的复杂讯息,可以成为考察文学及其与现代性的矛盾纠缠的新颖视角。王蒙曾在《活动变人形》中回顾中国交谊舞演变的历史:解放前,“跳交谊舞的多半是一些个坏人”;解放后,1950年代初有过一段难得的、自由跳舞的岁月(这在《青春万岁》中有过淋漓尽致的再现);50年代后期开始禁止;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对跳舞的欲迎还拒……联系到李著提及交谊舞在抗战时期的延安曾大受欢迎,那么革命文化对待跳舞为什么患得患失?马雅可夫斯基在诗中写道:“共产主义/不仅在/田地里/和汗流如雨的工厂,/它也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在相互的关系上。”[4]这是革命文化所期待的理想状态: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都被共产主义所收纳,而恰恰是日常生活和闲暇时间大量生产出人的欲望。而跳舞正意味着启蒙/救亡的现代性之外、另一种“欲望的现代性”:“一方面,宏大的话语总是和跳舞这样的日常生活的娱乐活动格格不入……跳舞的快感一直被宏大话语所排除。但另一方面,跳舞却依然充满了诱惑和吸引。它被排斥,却仍然无法消逝不见。它总要冒出来,在宏大话语的缝隙和边缘一展身手。”[5]李著由舞会所折射出的转型之际的复杂情状,完全丰富了上述认知。在1980年代初期,改革派在争取群众支持时会征用交谊舞会,作为思想解放的晴雨表,舞会并不只是和“欲望话语”捆绑。李著还引据了1984年10月宣传部、文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一则通知,告示舞会“对活跃文化生活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可见,在启蒙与欲望,宏大话语与日常生活的对立框架之外,必须纳入青年文化的“两个两面性”,才能完整触及社会主义时期舞会的意义。
  大学叙事在20世纪以来的文学中既蔚为大观,其对文学形象的塑造、对表现领域的开拓又建立起显明的价值内涵。非常可惜的是,除了陈平原先生《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之外,大学叙事迄今未成显题。就此而言,李著的探索可谓创举,也期待更多后来者加入其中。
  注释:
  [1]恽代英:《恽代英日记》,中央档案馆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536页。
  [2]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3]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第139页。
  [4]马雅可夫斯基:《把未来揪出来!》,《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82、283页。
  [5]张颐武:《“跳舞”的启示:“欲望话语”的崛起》,见温奉桥编:《多维视野中的王蒙—第一届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游戏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被当下年轻人所青睐。随着这一游戏的普及,它所承载的功能也逐渐超出一般游戏本身,而成了一种年轻人之间的社交工具。  剧本杀又可称为“谋杀之谜”,最初起源于英国的游戲“Murder Mystery”,是一种以剧情为核心的推理游戏。游戏本身玩法是以既有剧本为核心,给每个玩家分配特定的故事角色和故事剧本。玩家在熟悉各自角色的剧本基础上,以第一人称角色
期刊
剧本杀是近年风行在年轻人群体中的一款社交游戏,因为其依凭的媒介不同,又分为“线上剧本杀”和“线下剧本杀”两种。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后者,将从剧本杀的剧本文本的构成、剧本杀游戏的流程,分析剧本杀从类型文学推理小说、戏剧和游戏三种文体的叙事技巧进行的挪用及嫁接,以及这些特征与玩家接受之间的关联。  一、剧本杀的剧本与推理小说的关联  剧本杀游戏的剧本分为两个部分,玩家剧本和DM(游戏主持人)剧本。玩家
期刊
人类社会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跋涉,终于来到了璀璨的文明年代。而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却在悄然酝酿……人类文明来到了命运的转折点,何去何从便掌握在这六人之间。   —剧本杀作品《2026》  在他们重新讲述这些神秘故事时……不过是一种信仰掺半的声音,是游戏与严肃性之间的折衷,这种在所有神秘思想里面回荡的远古的声音……虽然在物质上粗糙,却总是并处处寻求着最高妙的表现形式。[1]   —约翰·赫伊津哈《游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城市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群发展不仅要解决城镇化的形态问题,而且要使其发挥扩内需、稳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城市群发展已经不是规模与数量问题,而是提升城市群功能,建设高质量城市群的问题。因此,研究城市群层级分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与新形势背景下的区域发展任务相契合,而且能提高城市群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对全国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本文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城市群功能空间分工、城
本期文艺家:许还山,江西乐平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副会长、顾问,陕西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主演过百余部(集)影视剧,主要作品《樱》《寒夜》《双雄会》《大决战》《筏子客》《苏武牧羊》《红楼梦》《大秦帝国》《钱学森》《飞越老人院》《庆余年》《大秦赋》《空中之城》等。著有《水银灯下启示录》等论文40余篇。多次担任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金凤凰奖等国家级奖项评委。曾获198
期刊
纸质文学刊物一般有三类:一类是有刊号的正式出版物,一类是没有刊号但有准印证的内刊,一类是既没有刊号也没有准印证的刊物。这里所要讨论的是第二类,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内刊。观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者们多聚焦于第一类正式出版物,这当然是文学期刊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伴随着当代文艺生产全过程的文学内刊却在很多层面被遮蔽。它们的历史面貌不曾清晰,它们的当下生存也鲜有问津。因而,文学内刊的研究不仅是
期刊
博尔赫斯曾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最终都将变成儿童文学。”[1]近年来,不少纯文学作家如马原、张炜、徐则臣、石一枫、周晓枫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童话写作,以纯文学的笔触探索童话的边界。他们就像闯入儿童文学世界的不速之客,每一次的“跨界”无不令人惊讶,继而惊艳。  纯文学作家的童话写作与其他专业的儿童文学作家相比,区别首先在于他们并不专为儿童写作,更未以“蹲下来写作”的姿态试图讨得孩子们的欢心,虽然他们与
期刊
纵观中国童话发展史,不难发现诸多纯文学作家涉足童话的踪迹。茅盾最早尝试现代童话创作,而叶圣陶的《稻草人》童话集则“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其他五四新文学作家,如陈衡哲、王统照、郑振铎、徐志摩、沈从文等,都有童话问世。20世纪30年代张天翼创作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则为中国长篇童话奠定深厚根基。与此同时,应修人、巴金、丁玲、老舍等人的童话写作也颇有影响。[1]新时期宗璞则为囿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龙骑士》《吸血鬼猎人巴菲》等阅读热流,以及影视、网络和其他新媒体形式的推动,幻想小说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主导潮流,当然也备受中国读者喜爱。根据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的判断,中国幻想小说作为具有自觉文体意识的创作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且提倡者主要是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所以中国幻想小说在儿童文学领域备受关注,占有重要地位。  一、中
期刊
当笔者以非常期待的心情看完该剧后,兴奋、激动却又夹杂着某种不解,故连着看了第二场、第三场,在剧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终于意会到导演的匠心独具:超现实主义的中国表达,妙不可言。  关于主人公骡子,显然,他身上有着当年苏区人民朴实而憨厚的特质,但他却仿佛是将无数个苏区人集于一身的艺术典型:执拗、狡黠、倔强、诚信、孝顺、忠勇、认死理、想花姑、不服气。他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一唱一动,是那样抓人、感人。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