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蜡像馆里的中国“美容师”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全球最大的蜡像馆
  
  孟露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家庭氛围的熏陶让她深深地爱上了绘画。高中毕业后她到伦敦大学留学,学习绘画艺术。
  大学实习期间,经过严格考试,孟露获准到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实习。杜莎夫人蜡像馆于1835年设立,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蜡像馆。尤其是创建人杜莎夫人,她一生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她从管家的女儿到皇室教师,从塑像制作大师到孜孜不倦的事业女性,从逃过断头台厄运到为昔日的皇室友人制作死亡面具……她不屈不挠的精神,给孟露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进杜莎夫人蜡像馆,孟露看到这里陈列的都是世界各国的伟人、名人和名星蜡像,其制作之精巧,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以致于每当来宾驻足观赏时,竟然分辨不出谁是蜡人,谁是真人!而且,这里所陈列的人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所更新。
  馆长告诉孟露,100多年前,也就是清朝同治到光绪初年,这里曾经陈列过林则徐的蜡像,而且陈列的时间相当长。在中英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以他无私无畏的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敬,成为19世纪中期名震全球的伟人。因而在他死后不久,英国人就为他制作了蜡像,长期陈列,供人瞻仰。得知此事后,孟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不已!
  蜡像的制作是一门高超技艺,其中有一些秘诀只被少数人掌握,如雕塑蜡像原料的配制,颜料的增添等等。
  半年时光一晃而过。在这些日子里,孟露如同一块巨大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蜡像制作知识。当她在蜡像工艺上颇有心得时,老板宣布,她被破格录用为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员工!就这样,孟露成了该馆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蜡像维护师。
  
  测量中外名人
  
  孟露说,除伦敦总馆外,杜莎夫人蜡像馆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和纽约、中国的香港和上海(2006年6月开馆)还有5家分馆。为了让制作出来的蜡像更逼真,除了已经去世的名人外,任何一座蜡像都由英国总部的制作团队为本人进行200多项数据的测量,然后才动手制作。测量过程需要花费3个多小时,而整个蜡像的制作过程则需要6~8个月时间。其中,测量是一道非常关键的工序。
  孟露就曾为许多名人从头到脚地测量他们的身体数据。例如两眼之间、眼睛到耳朵、耳朵到嘴巴、两耳之间等这些距离都是重要的数据。当然,对于名人们极具个人特色的细节,制作师也格外重视。但是,这些数据都属于蜡像馆的“绝对机密”,只有蜡像的主人和制作人员才知道,除非他提出要求,否则蜡像馆不会向外透露任何一个数据。
  在测量时,一般名人只要自然站立就行了,可有些动作夸张的名人则要保持一个姿势站上两个小时,这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郭晶晶,她当时就双手笔直地举过头顶做金鸡独立状——这是一个标准的跳水姿势。虽然郭晶晶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可是要把如此夸张的动作保持两个小时,对她来说也很困难。当时孟露和一位同事只能一直在后面扶着郭晶晶,每隔5~10分钟就让她休息一次。
  孟露说,她有位叫Petva的女同事,曾为荷兰女王进行全身测量,历时30分钟——这大概是测量时间最短的一次。
  原来,给荷兰女王测量时恰好测量小组和女王约定的日子是荷兰很重要的节日,当他们到达时,女王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外出参加活动,只给了测量小组30分钟时间。测完之后,女王站在一个转盘上,让工作人员从远景到近景,从头部到脚底,从每一个方位拍照,起码拍摄了200多张照片!本来,按程序还得剪一撮女王的头发,这样才能寻找质地和色泽与之最为相近的“蜡像头发”。可是,女王的头发已经梳得整整齐齐,工作人员不敢想象在上面剪一刀的后果,最后,他们只好根据照片来寻找与之相近的发丝。
  张柏芝是孟露十分喜欢的一位年轻艺人,在为她制作蜡像时,孟露参与了整个度身定做的工作过程:选定造形,拍360度的照片共300张,全身、半身、头部大特写,然后用专业工具定位,面部左右的差别,最后连发质都要了解清楚,当然还有内衣的牌子及尺寸。当蜡像由英国运到香港时,大家眼前一亮:只见“张柏芝”身穿低胸晚礼服,侧头微笑着,脸上的皮肤真是好极了,细腻红润,不见半个毛孔。孟露也非常开心,因为那里边有她的心血。
  当然,由于制作蜡像的工艺非常精巧复杂,其造价也相当昂贵,每个蜡像大约需要花费25万美金!
  
  做全世界名人的“美容师”
  
  孟露是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职业维护师,除和团队一起测量有关数据外,平时她主要负责名人蜡像的维护工作,大家都叫她“美容师”。每天早上7点,来蜡像馆参观的各国游客还未入场,孟露就开始为那些“名人”整理衣服、鞋袜、发饰、妆容等,待把世界各地名人的外形一一“纠正”完毕,再为它们精心化妆。
  除了对蜡像的日常维护,孟露和同事们每隔一个月左右,还要让这些蜡像轮流接受“全身美容”,其中包括换洗衣服、更换首饰以及洗头。
  蜡像馆为每个蜡像都准备了好几套衣服,这其中有些是蜡像本人特地捐出的,还有些是制作师根据原版的衣服复制而来的。就拿体育展馆里的蜡像来说,罗纳尔多、乔丹等人都以运动装造型出现,他们的衣服相对好打理一点。而名人展馆里正装出现的克林顿和比尔·盖茨,则需要维护师们花费更多的精力为他们熨烫西装和长裤,以保持其颜色的鲜亮和形状的挺括。
  有趣的是,除衣服之外,体育明星身上的首饰也是最少的。邓亚萍的脖子上戴了一条款式简单的项链,姚明左手上那根标志性的红绳子。除此之外,小贝左手无名指上有结婚戒指。由于足球比赛中规定运动员不能在身上佩戴任何首饰,因此在平时的比赛中,小贝从来都用透明的胶布将结婚戒指贴住,而这一细节也被原封不动地搬到了杜莎夫人蜡像馆中。孟露也会定期将这些首饰从蜡像的身上取下进行清洗。有时候这些本人也会捐出自己用过的首饰给蜡像馆用于更换。
  其实,更换衣服和首饰还算小意思,最麻烦的是给这些蜡像洗头了。由于这些名人的头发都是制作师们用真人头发一根一根“种”在蜡像头部,再制作出相应发型的,因此,对于这些头发的维护也不得不和这些名人本人保养头发的程序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每隔一个月,我们会把蜡像抬回我们的工作室给它洗头。”孟露说,“我们为它们准备了专用的洗发水和护发素,那些东西比我们自己用的价格昂贵多了。在洗头的过程中,维护师们首先会用一块白布将蜡像的头部从发际线以下全部盖住。然后洗发、上护发素、吹干等等各种程序,和我们洗头完全一样。”
  头发洗干净以后,孟露他们还要再根据参考图片给蜡像们做发型。郭晶晶的蜡像姿势是她起跳前的那个瞬间,为求细节真实,维护师们每次给它洗完头,都要在头发上抹上足够的摩丝让其看上去有刚刚从水里出来的湿漉漉的感觉。而向来引领体育界时尚潮流的贝克汉姆也不让维护师们省心,孟露说,要是哪天贝克汉姆心血来潮给自己换了发型,她也要让小贝蜡像的发型第一时间发生变化。
  尽管如此,体育明星们的头发还算好打理,而那些演艺女明星们风情万种的各式发型,才是最需要维护师们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最麻烦的是奥黛丽·赫本,一头光洁优雅的盘发是她的经典造型之一,所以每次给奥黛丽·赫本的蜡像洗完头,我们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帮她把头发重新盘起来。”
  此外,蜡像不同于其他雕塑品,一个蜡像制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它永远都将是这个样子,维护师还要凭着敏锐的嗅觉,让蜡像不断向公众展示明星本人最新的形象。
  比如,有一次被称为“万人迷”的贝克汉姆眼眉受了伤,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后,孟露立即在蜡像贝克汉姆的眉梢处贴上胶布。第二天游人来参观时,看到这小小的胶布都赞叹不已!“有一年,荷兰公主怀孕,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杜莎夫人蜡像馆里的荷兰公主蜡像的肚子,也跟着一天天大了起来。”孟露笑着说,“那是因为工作人员在蜡像的衣服里塞了一个布垫。荷兰公主生下孩子后,蜡像的体型也随之恢复原状。”
  在孟露眼中,蜡像不是一件没有生命的东西,而是自己的朋友。她的理想是想拥有一座自己亲手打造的“孟露蜡像馆”!
  责编/紫君
其他文献
今年已37岁的安徽池州青年李雁雁是中国第一个赴国外留学的盲人,12年间,他孤独地辗转日本、美国学医,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成为亚洲第一个盲人医学博士,他的名字被写进2005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的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简历中,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的中专学历,意外地成为公众的一大看点。
据不完全统计,不育原因中单纯男方原因约占20%,男女双方共同原因者约占30%,故可认为大约50%的不育是与男人有关,因此,男性不能忽视生活上的细节。
日本孩子练身体中日之间在对儿童教育的侧重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在两国孩子参加的课外活动上体现明显。虽然两国家长都舍得花钱送孩子参加课外活动,但排在日本孩子课外活动第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
公司老总是个环保主义者,他有个习惯,随身带着一双筷子,这双筷子比一般的筷子短,就放在他的公文包里,凡是到外边应酬,他都不用饭店的一次性筷子,而是用自己随身带的筷子。他说像他这样一年最少在外能用300次餐,就等于节约了300双一次性筷子。  我们公司有食堂,中午员工可以免费吃午餐。但是,老总要求每位员工必须自己带筷子,不准用一次性筷子用餐,餐厅里的一次性筷子只提供给外来的客人用。如果他发现员工谁用了
李成儒是著名的实力派演员,主演了《人虫》、《人生几度秋凉》、《重案六组》、《汗血宝马》、《舞台姐妹》等几十部热播的影视剧,把一个个命运跌宕起伏的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一如他扮演的角色,现实生活中他的情感之旅坎坷曲折,与第二任妻子、上海京剧院著名梅派青衣史敏的“老少配婚姻”,曾一度被传为佳话,因为种种原因,这段“爱情童话”最终解体……    真爱无敌,相差18岁的“老少配婚姻”传佳话    1996年
你家的厨房是否潮湿?如果潮湿怎么办,这里教你一招,快速除去厨房的湿气。
那天,我和从加拿大回国探亲的女友在一家西餐厅会面。正在闲聊,我们旁边的餐桌发生了一点骚乱——  那里坐着再明显不过一家五口: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小孩,旁边是慈爱的爷爷奶奶。孩子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她玩弄着的刀叉不知怎么一下伤了小手,一个幼嫩的指头渗出了一个小小的血滴。本来事情不大,孩子也没觉得太痛,一张小脸也很平静。但她的妈妈却表现得十分惊慌,扑到小姑娘身边连声道:“怎么弄的,怎么弄的?这可怎么办哪!
当我们享受到婚姻的好处时,总会感激婚姻带给我们的幸福,而一旦它和我们最初想象的开始出现偏差时,我们就会和它站到对立面,嫌弃它,挑剔它。只有学着与婚姻和解,承认婚姻里还有许多不愉快、不顺利,甚至有很多不情愿,试着去和解包容,才会有机会让婚姻跨过一道道坎。    1  李雯从卫校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医院工作,几年下来,没什么机会结交男朋友。医院里的几个女孩去了市内一家婚姻介绍所登记,李雯也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