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R&D国际化与我国的策略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ov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量不断扩张、国外R&D支出的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国外R&D活动的地区更加分散、国外R&D型分支机构专利成果迅速增多、国外R&D投资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和R&D战略联盟迅速发展等方面。在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大R&D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引进R&D的投资环境;提高我国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提高我国抵御技术安全风险的能力;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R&D国际化。
  关键词:跨国公司;R&D国际化;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8-0051-1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竞争与国际分工的主体日益由主权国家演变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转让的主要动力。就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而言,跨国公司在许多产业都是世界的领导者——它们支付了大部分的全球商业性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费用,掌握着大量的新专利和先进技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跨国公司在技术本土化、降低R&D成本、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等动因的作用下,越来越希望把更多的R&D活动扩展到其他国家。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核心,也是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其对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跨国公司的R&D投资,以利于提升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两种高度吻合的相互需求的作用下,R&D国际化,以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和状态,逐渐成为当代跨国公司核心职能和垄断优势的主要来源。跨国公司(本文主要指大型跨国公司)R&D国际化,是指拥有技术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改变传统上将R&D机构全部或主要设在投资国的策略,在投资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更多的或主要的R&D机构,贴近产品市场,充分利用东道国的科技资源,开展跨国界R&D活动。
  


  20世纪末以来,我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调查显示,我国以61.8%的得票率成为外国跨国公司未来(至2009年)最具吸引力的R&D投资目的地。因此,研究跨国公司R&D国际化及其基本特征,完善我国引进跨国公司R&D投资的策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John Cantwell的研究表明,20世纪30年代,欧美跨国公司的R&D活动只有7%左右是在国外进行的。二战后,随着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些美国跨国公司对欧洲的R&D投资有所增加,但规模极为有限。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国际直接投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跨国公司R&D国际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R&D国际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量不断扩张
  国外R&D型分支机构是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基础,设立国外R&D型分支机构是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主要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跨国公司的国外R&D型分支机构逐渐增多。Pearce和Singh对1992年世界500强中的英美等10国跨国公司的914家实验室的国内外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英国、欧盟及其他欧洲国家跨国公司实验室的国外和国内分布之比分别为1.47:1、1.53:1和1.43:1;北美跨国公司的这一比例为0.42:1;日本跨国公司的这一比例相当低,仅为0.08: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迅速增多。美国既是对外R&D投资最多的国家,也是吸收外国R&D最多的国家。1999年,已经有375家跨国公司在美国建立715家R&D型分支机构。德国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从1995年的20个增加到了2003年的78个。由表1可以看出,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由2000年的177个增加到了2004年的310个,新增加的国外R&D型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中,设在我国的R&D分支机构由2000年的13家,增加到2004年的67家,增长了4倍多。
  


  
  2、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的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
  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的规模和比重是衡量其R&D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1993年全球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的R&D支出为292.14亿美元,到2002年增长至669.33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29.1%。这一增幅是同期全球跨国公司总R&D支出增幅(49%)的两倍多。
  UNCTAD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R&D支出占全球企业R&D总支出的比重由1993年的10%上升到2002年的16%。2003年世界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公司总R&D支出的平均比重提高到了28%。其中,西欧跨国公司的这一比重更高。以瑞典为例,由表2可以看出,瑞典最大的20家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其总R&D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21.9%上升到2003年的42.5%。美国和日本等国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其总R&D支出的比重,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增长趋势。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的这一比重,从1994年的11.5%上升到了2002年的13.3%;日本跨国公司的这一比重,从1995年的2%上升到了2002年的4%。
  与此同时,外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R&D支出占东道国R&D总支出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UNCTAD提供的资料表明,外国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东道国总R&D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11.1%提高到了2002年的15.9%。其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从1995年的1.5%,提高到了2002年的17.7%;在转轨经济国家,这一比重从1995年的18.3%,提高到了2002年的41.3%。由表3可以看出,2003年,外国跨国公司在爱尔兰、匈牙利和新加坡的R&D支出占这三国R&D总支出的比重甚至超过了50%;在巴西、捷克共和国、瑞典、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一比重均超过了40%。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无论是占公司R&D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占东道国R&D总支出的比重,均呈较快的上升趋势。这说明跨国公司的R&D支出正在更多地投向国外,R&D国际化程 度正在不断提高。
  
  3、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的地区更加分散
  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的地区分布情况,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R&D国际化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从原来以欧美国家为主,开始向欧美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分散和拓展。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出现在更多的东道国。这个变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开始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R&D投资引起的。以美国为例,由表4可以看出,从1994年到2002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的R&D支出比重由92.4%下降到84.4%,下降的部分主要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如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R&D支出比重由1994年的3.4%上升到了2002年的10.0%。在此期间,美国跨国公司对中国、新加坡和韩国等国的R&D支出比重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对印度、泰国和部分转轨经济国家的R&D支出几乎是从无到有。
  


  从表5可以看出,在2002--2004年全球1 773个“绿地式”R&D投资项目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东道国的达1 053个,占总数的59,4%。由此可见,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R&D投资仍占较大份额的情况下,跨国公司的国外R&D活动已逐渐扩散到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二是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来自更多的投资国。这个变化主要是由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投资国引起的。进入21世纪,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以发展中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迅速增加。如表5所示,在2002-2004年全球的“绿地式”R&D投资项目中,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型”R&D项目达到了63个,对发展中国家的“扩张型”R&D投资项目达到了97个。其中,印度、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国外R&D活动的主要投资国。例如,印度的Infosys、Wipro、Bidasoft和HCL科技等软件跨国公司在美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R&D型分支机构。到2005年,韩国的跨国公司已在国外设立了60家R&D型分支机构,其主要分布在美国(17个)、中国(15个)、日本(7个)、俄罗斯(5个)和德国(5个)等国家。到2004年底,中国跨国公司共在国外设立了37个R&D型机构,其中有26个设在了发达国家(其中,设在美国和欧洲各11个)。
  


  
  4、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的专利成果迅速增多
  跨国公司国外R&D型分支机构所获得的专利成果数量,既是其国外R&D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其R&D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跨国公司R&D国际化投资活动的不断扩张,其申请和获得的专利成果数量也在迅速增多。
  在一些发达国家,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申请的专利数量逐渐增多。由表6可以看出,从1991-1993年到2001-2003年两个时间段之间,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USPTO)受理的专利申请总数中来自国外的(主要是国外的跨国公司)增加了95.3%。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数占国外专利申请数的比重由6.63%猛增至16.78%,专利申请数增长了394.5%,远高于发达国家在美国专利申请数的增幅(73.9%)。设立在发展中国家的外资企业(特别是R&D型外资企业)为这一指标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表7可以看出,在2001-2003年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美国申请的专利中,平均有49.1%是属于设立在发展中国家的外资企业的。其中,肯尼亚、马来西亚、土耳其、菲律宾、巴哈马和乌克兰等国的这一比重均在70%以上,中国的这一比重也高达63.4%。这一比重的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趋势。
  


  
  5、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向高技术产业转移
  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产业分布,反映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产业特征。20世纪9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的对外R&D投资一直在向高技术产业转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在高技术产业上的对外R&D支出规模迅速扩张。受投资国和东道国经济结构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产业选择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都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高、开发周期长的领域,如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医药、运输设备(汽车)、化工等产业。以美国制造业为例,由表8可以看出,在1997-2002年期间,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R&D支出一直在向“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集中。在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国外R&D支出中,位列前三位的各产业(均为高技术产业)的支出之和所占的比重由1997年的71.5%,上升到了2002年的85.6%。
  二是同样在高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对外R&D支出与国内R&D支出之比也越来越高。仍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例,1997年美国跨国公司在所有制造业的对外R&D支出与国内R&D支出之比为13.0%,仅有医药行业的这一比例超过了30%。据UNCTAD对世界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在2004-2005年,跨国公司在化工、医药、电子与电气设备、汽车、TT硬件和其他行业的这一比例分别达到了47.5%、37.5%、31.5%、31.0%、30.0%和21.0%(如图1所示)。2006年,跨国公司在医药和汽车行业上的对外R&D投资支出比重,继续取得了明显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欧盟的10个新成员国的贡献,这10个新成员国正在成为制造业(主要是汽车制造业)的中心,对跨国公司在高技术产业上的对外R&D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6、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发展迅速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R&D领域实现成本共担、风险分散、优势互补等目的,跨国公司之间正在越来越多地结成R&D战略联盟。Dunning和Narula认为,R&D战略联盟的发展水平正逐步成为跨国公司R&D国际化程度的另一个标志。
  由表9可以看出,从1991-2001年,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从339个发展到602个,增幅高达77.58%。非股权式R&D战略联盟成为主要合作方式,其数量从1991年的265个增长到了2001年的545个,占R&D战略联盟总数的90.5%;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R&D战略联盟总数中所占的份额有所下降,从1991年的80.0%下降到2001年的73.0%;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R&D战略联盟总数中所占的份额则有了一定的上升,从1991年的4.0%上升到了2001年的14.0%。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主导行业,逐渐由信息技术行业向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转移。
  
  三、我国应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策略
  
  R&D国际化已成为当代跨国公司对外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同时也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国外 R&D的主要投资区位。在此背景下,实施科学而可行的应对策略,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R&D型投资,使其技术外溢等正效应最大化,有助于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加大R&D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引进R&D的投资环境
  首先,进一步加大R&D投资力度,提高我国引进跨国公司R&D型投资的潜力。UNCTAD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吸引FDI潜力指数”指标,用以分析各国未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潜在能力。该指标共选择了8项因素作为变量,“R&D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变量,也就是说,一国“R&D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与其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潜在能力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由表10可以看出,从1998-2006年,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由0.65%增至1.42%,增长率高达118.46%,但与以色列、芬兰、日本、韩国、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仍较大。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引进R&D型投资的潜力,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和企业对R&D的投资力度。
  


  其次,进一步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优化竞争格局。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行R&D型投资的支持力度,增强我国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展开竞争的能力。此举既增强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扩大了我国企业对技术产品的需求,形成充分竞争的技术市场。对于大量的一般性竞争行业,如机械制造、轻工、纺织、服装、家电等,实行充分的技术竞争策略,进一步向外资开放,降低或消除进入壁垒,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进行R&D型投资或向我国企业转让高新技术。
  第三,积极发展配套行业,使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的产业链条得以延伸。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是弥补“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即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弥补国内资金积累不足和外汇短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居民储蓄余额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国际收支持续保持巨额顺差。在此背景下,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应适时调整为弥补“技术缺口”和“管理缺口”,即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一般性外国直接投资相比,R&D型直接投资所含的技术水平更先进,管理经验更科学。因此,应当将引进R&D型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今后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引进R&D型外国直接投资需要大量相应的技术水平更先进、管理经验更科学的企业为其配套。提高我国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为引进R&D型外国直接投资营造良好的配套产业环境。
  


  第四,进一步完善R&D投资环境建设。在软环境建设上,主要是加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的法律体系建设,增强执法力度和透明度,降低跨国公司对“技术外泄”的顾虑;在硬环境建设上,主要应加强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国公司拓展R&D投资规模和加快技术转移提供基本的实现条件。
  
  2、提高我国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
  我国引进跨国公司R&D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技术外溢效应。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来看,虽然跨国公司R&D投资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但其规避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跨国公司从我国获得利润、市场、资源和人才的同时,我国也急需提高利用其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
  首先,进一步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型分支机构。与其他类型外商投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型分支机构或区域研发中心,主要是为其市场本土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服务的,故一般会大量聘用我国的技术人员,研究适用于我国市场的技术和产品,在技术领域与我国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展更多的合作,这样就会具有更强的技术外溢效应。我国引进跨国公司R&D型分支机构的数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技术外溢效应。
  其次,促进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R&D型分支机构的技术人才流动。技术人才是技术的最具价值的载体,技术人才的流动性越强,技术的外溢效应就越强。利用东道国廉价而优秀的人力资源,是跨国公司降低研发成本以赢得全球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2006年,我国拥有R&D高级科研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了122.38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并不强。我国在促进R&D人才流动上,一方面要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之间的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加强教育、科研与产业发展的联系;另一方面要促进我国科技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到外资R&D机构就业,积极吸引国际上的优秀科技人才来我国从事R&D活动,并争取在人员激励和待遇方面与国际接轨。
  第三,进一步鼓励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包括R&D项目在内的广泛合资与合作,降低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与外商独资企业相比,合资和合作企业的技术保密性更弱,我国所能获取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就更强。
  第四,提高我国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这一能力与利用外资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息息相关,也是我国企业摆脱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性的必然选择。建议政府实施具有可操作性政策,鼓励企业树立学习和创新意识,突破制度、资金规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壁垒,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形成与跨国公司技术水平的“等距离追赶”。
  
  3、提高我国抵御技术安全风险的能力
  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R&D投资,带来先进技术和示范效应等利益,但也可能使我国面临技术依赖、技术垄断、行业或区域创新能力失衡等一系列威胁。从根源上来看,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技术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其对我国R&D活动的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人才挤出,即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流向外资R&D机构,这不但影响我国企业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利用,而且可能造成我国企业核心技术的反向外溢;二是技术挤出,即跨国公司利用其已有技术优势,通过在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控制、技术标准控制和市场偏好控制,或者通过先并购我国企业,再废止我国企业R&D项目等方式,使我国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的R&D活动因失去技术前景和市场前景而无法开展下去;三是市场挤出,即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R&D投资,可相对较容易地获得我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技术优势,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的进入、生存和发展都变得更加困难。这些挤出效应,有可能使我国企业在技术人员、R&D项目和市场选择上步入边缘化的发展道路,逐渐向产业链低端转移。
  


  因此,从负效应角度来看,跨国公司对我国进行R&D投资反而有可能减少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机会,进而对我国技术安全构成影响。对于跨国公司R&D国际化带来的技术安全威胁,我国应主要采取如下几个对策:
  首先,在已有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的产业和区域,进行更明确和合理的引导与限制,防止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一些产业和区域形成技术垄断和 市场垄断。应当进一步鼓励跨国公司向我国的农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R&D投资,以缩小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上和区域上的差距。
  其次,尽快建立技术安全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监控我国对核心技术的控制程度。建议建立专门的国家技术安全机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我国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保护力度,维系和激励我国企业自有科技人才,并鼓励跨国公司技术人才向我国企业的流动,以降低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人才的吸附效应,促进我国技术人才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三,对于具有战略意义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我国企业的R&D项目,要重点进行支持和保护。我国应在已有的各类“基金”和“计划”的R&D支持体系之上,增加对具有技术革命性和战略性的R&D项目的资金、优秀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投入,以逐步增强我国在国际技术竞争中的地位。
  
  4、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R&D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与外国跨国公司展开技术竞争,还要积极地“走出去”,发展“追赶型(Catch-up)”对外R&D投资,参与R&D国际化,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首先,通过发展对外R&D投资,为我国培养一大批高技术人才。我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或“绿地投资”方式在发达国家设立R&D机构,可以更为便利地向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通过与当地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能够较迅速地提高其技术水平。例如,印度利用其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软件技术人才和IT管理人才。这些人才随后大量回流国内,使印度迅速诞生了自己的“硅谷”——班加罗尔,极大地促进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
  


  其次,通过发展“追赶型”对外R&D投资,广泛获取发达国家的反向技术外溢。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追赶型”对外R&D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反向技术外溢效应,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Kogut,Bruce和Sea-Jin Chang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R&D国际化带来的一个潜在利益就是反向技术外溢。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通过R&D活动(不管是内部研究,还是外包或合作研究)获得的知识又会流回投资国。这些知识对于跨国公司和投资国的技术创新都是有益的。东道国技术越发达,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就越显著。建议我国企业(特别是技术较为先进的大型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或“绿地投资”,在北美和西欧的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聚集地(如硅谷)设立独资或合资的R&D型分支机构,分享反向技术外溢效应,迅速提高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在国外设立的R&D机构能将大量技术信息及时传递到国内公司总部,从而有助于我国企业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动态,调整企业R&D方向和战略。
  
  (责任编辑:杨全山)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的研究是围绕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博弈理论框架下的审计收费的实证检验而展开的。笔者从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入手,并进行纳什均衡的求解。进而奠定了研究舞弊公司审计收费的理论基础;紧接着以财务舞弊公司为研究载体,设计了一个比较精确的认定串通舞弊的标准,利用修正的Simunic的审计收费模型实证检验了“串通舞弊”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财务舞弊公司相比,
期刊
摘 要:本文以1980—2005年间15个亚洲国家数据为样本,建立了两组Panel Logit模型,对资本流动控制能否抑制货币危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期的资本流动控制不能有效地抑制货币危机的发生,但前一期的资本流动控制却可以显著减小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当期他国的货币危机有显著的传染效应。经济基本面对减缓一国货币危机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避免货币危机的根本方法仍是保持经济基本面的良好运行。  
期刊
摘 要:FASB和IASB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对两大会计组织公允价值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两大组织关于公允价值定义和确定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公允价值;FASB;IASB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4-0070-05    最近若干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都大力提倡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企业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当今和未来的国际与本土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优秀的人才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吸引、培养大量合格的人才并使其高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这一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由迪斯尼(Walt Disney)公
期刊
摘 要: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和波动性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推动着企业在不断调整其人力资源获取和管理中的制度选择。HR外包服务商为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提升组织柔性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支持[1]。本研究分析了具有不同组织特征的HR外包服务商对客户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影响作用,同时比较了外包商与工会和企业的HR部门在劳动关系中的功能差异;其研究结论反映了HR外包商在企业劳动关系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从而为人才外包服务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连大豆期货为标的物,采用TRB(Trading Range Break,交易区间突破)技术分析规则为主要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在期货市场投资中的获利能力。在我们选定的策略中,中线获利能力最强,即使考虑交易成本后仍不能消除这种超额收益。同时Bootstrap模拟检验的结果也显示,这种获利能力不能通过其他一些收益率序列得到解释。  关键词:技术分析;阻力;支撑;Bootstrap 
期刊
摘 要:在本文中,我们用变化产出函数来研究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1990—2000年人力资本投资约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9%。此外本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教育与经济增长是起到了互补作用而不是阈限作用,而且教育投资增加与教育技术进步的互补效应可以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教育;经济
期刊
摘 要:城中村问题是我国转型经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其实质在于:国家权力介入集体土地产权利益分配,形成国家和集体(代表城中村村民)之间的产权博弈。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国家行政命令式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逐渐转化为产权主体之间平等经济权利的交易方式,权力(或权利)与利益需要对等。在城中村集体土地产权博弈过程中,权力与利益的不平衡转换产生了利益冲突。城中村改造需要平衡这种权力与利益
期刊
摘 要:我国零售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融资结构不同于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其他企业,其融资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不同。本文选取2004—2007年的数据就零售业上市公司融资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零售企业的债权融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治理作用;股权集中以及管理者持股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对零售企业融资结构及融资治理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融资结构;融资治理;
期刊
摘要: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现代银行的一种重要融资手段。尽管有许多文献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在理论方面做出了分析和解释,但是其经验证据却相对缺乏。本文采用能够处理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方法对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资产证券化数据进行了分析。经验结果显示,银行控股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主要是出于增加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我们的结果对于推进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