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场景的三维视频采集及显示

来源 :光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真实场景三维视频采集及彩色显示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采用条纹投影的实时三维成像系统及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实时全息彩色三维显示系统.在三维成像系统中采用π相移正弦条纹与编码图案结合实现绝对相位测量,从而可以测量孤立物体.同时对采用数字微镜的投影仪进行改造,实现高速投影,并与高速摄像机配合实现三维视频采集.首先利用实时三维成像系统同时获取三维场景的彩色强度像和距离像; 然后根据这些三维成像数据, 设计和制作计算菲涅耳全息图; 最后在实时全息彩色三维显示系统中再现.三维信息的采集和显示速度达到了60帧每秒.
其他文献
提升中职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摘要:音乐教学是培育新时期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因而实际教学中应当展现出德育、美育风采,让更多中职生受益。中职音乐教学曲目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与先进思想具有深远教育意义,进一步影响中职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所以,音乐
期刊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飞秒激光技术及非线性晶体制备技术的逐渐成熟,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研究旨在突破激光增益介质发射谱线的限制,使激光器输出波长拓展至传统激光器所无法直接输出的波段范围,以满足更加广泛的科研及应用需求。到目前为止,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是获得多波长和可调谐飞秒激光的最简捷有效的途径。近些年来,本研究室在研究光纤飞秒激光器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掺Yb 3 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系统抽运不同介质的非线性频率变换研究,主要包括
为了测量光学成像像面各个像素的径向畸变大小,提出将小波变换载频条纹相位分析应用于径向畸变测量。采用正弦载波条纹作为测量模板,把径向畸变转化为径向调制相位。应用条纹相位分析导出径向调制相位和径向畸变的转化关系。采用小波频率估计和相位估计提取变形条纹的相位,由于变形条纹中心点是零畸变,中心点的瞬时频率和相位可以计算参考条纹的基频相位。两种基频相位之差就是与所有像素径向位置畸变分布对应的三维调制相位——
利用高温固相法,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按照化学配比研制了YAG:Ce3 (Ga,Pr)新型荧光粉。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不同掺杂浓度下荧光粉发射光谱的发射峰位置和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荧光粉中Ga元素取代Al元素会引起发射峰的蓝移,发射峰蓝移约8 nm;而Ga元素取代Y元素时,发射峰却出现红移11 nm;掺入Ga、Pr两种元素会有两个发射峰,分别为532 nm和610 nm;当掺杂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可能达到饱和,发射峰的位置虽保持不变,但是强度减小。
在过去几年中许多研究者将“激光光化学”这个词汇与“激光同位素分离”互相交换使用。也就是把它描述用激光将铀235从自然界中更普遍存在的铀238中分离出来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忽略了关于硼、硫或者有关实验技术的实验报导。
期刊
本文根据Wiener-Khintchine定理,导出了多纵模气体激光时间相干度的一般表达式;给出了激光多纵模非对称分布与对称分布两种状态下的结果;并当(ⅰ)Δν=0,Δν_D→∞;(ⅱ)Δν=0,Δν_D→∞且δν_(?)=0时,分别与文献[4]和[2,3]的结果一致。文章就上述四种情况下的时间相干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材料基因组工程技术是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实现新材料按需设计的关键技术,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创新智能算法的开发和应用。本文在总结、分析已有自然启发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自然启发算法库(Nature-inspired Algorithms Library, NIAL)的设想; 明确了从不同学科取得算法启发并高通量产生新算法的基本思路; 详细阐述了构建该算法库的基本流程, 并剖析建立自然启发算法库平台的若干优势和特点。最后, 展望了自然启发算法库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模式, 希望借此提升人工智能在材料基因组工程领域的
高速调制信号的慢光技术在未来高速光通信和光信号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基于光滤波法, 提出了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与带通滤波器串联的结构, 实现了高速调制正弦信号和归零伪随机码(RZ-PRBS)脉冲信号动态可调时延的关键技术。对于正弦信号, 当调制频率为5 GHz信号光经过光滤波结构时, 改变SOA的注入电流, 能够实现40%和-10%的基频相对延时量; 对于RZ-PRBS光脉冲信号, 波长为1549.735 nm(1550.525 nm), 脉宽为100 ps的光脉冲信号入射滤波结构, 改变SO
All-optical magnetization switching with features of low-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writing speed is a promising road map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volume data storage. To promote denser and faster magnetic recording technologies, herein, all-optical heli
Laser irradiation of solid targets can drive short and high-charge relativistic electron bunches over micron-scale acceleration gradients. However, for a long time, this technique was not considered a viable means of electron acceleration due to the larg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