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性不仅是语文工具的本性,也是语文学科的本性。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必须注重应用性。大学语文教材应当是适用于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训练的教材,大学语文教学应当加强读、说、写的训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通用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专业领域的语文应用能力,这样才能赋予大学语文长盛不衰的内在活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 应用性 训练
[作者简介]王春华(1950- ),男,湖南祁阳人,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论、逻辑学研究。(湖南衡阳421008)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136-02
随着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开设,大学语文教育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局面。但是,就此认为大学语文“终成正果”则为时过早。调查表明,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太明显。笔者认为,这与大学语文因袭中学语文的理论困扰、自身的定位和定性模糊、脱离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有一定关系,而解脱困境的出路在于注重大学语文的应用性。
一、应用性是语文的本性
在我国,语文作为一门功课的名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下来的。据叶圣陶先生回忆:“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①吕叔湘先生也作了类似的澄清。经语文界前辈确认,语文即是语言与文字或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根据语言学理论,语文不仅包括“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②,而且由于文字的介入还包括字汇系统和文法系统。这是一个由语言、文字符号及其运用规则所构成的表达形式的系统。无论是语言系统,还是文字系统,都是在人类社会的交际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且是为交际的应用需要服务的,所以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③。工具性无疑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背离工具性来谈语文的属性都是不得要领的。语文的工具性又决定了它的应用性。语文工具的应用使人类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而高度发展着的现代社会又使语文的应用功能扩展到了极致。叶圣陶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④在现代社会,没有哪个领域不需要语文工具,没有哪项工作不应用语文工具。无论是人的本身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越来越依赖语文工具的应用。
人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须臾不离地使用着语文工具,而且还将它视为传家之宝传给子孙后代。语文教育由此产生。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自己的语文教育,并把它称之为母语教育(或“国语教育”)。共同的语言文字使用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从最初开设的国文课、国语课,到现在的语文课,历来的教学大纲都规定了使学生能“应用本国语言文字”“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⑤等核心条文,其中一脉相承的宗旨就是母语教育。所以,语文课中的语文不是漫无边际的广义语文,也不是言语作品的语文,而只能是母语工具意义上的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它的“分内的责任”就在于使学生都能够善于使用母语工具。在学科分类上,它显然不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而是属于应用学科。所以,应用性不仅是语文工具的本性,也是语文学科的本性。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这种应用性。确切地说,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在字汇、词汇的积累上达到足够的数量,在语法、文法的掌握上达到足够的程度,并且能够将这些语文要素加以灵活运用。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达到社会通用的水平,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有更高的要求。总之,语文教学贵在应用,教师应当为应用而教,学生应当为应用而学,教学的成败得失都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上。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算尽到了自己“分内的责任”。
二、大学语文不能脱离应用性
目前,针对大学语文如何开设的问题,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大多因袭了中学语文的理论困扰。人们普遍担心大学语文会被开设成“中四语文”。这种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高教司文件指出,“大学语文是大学层面上的母语教育”。比起中学语文来,它本质上仍然属于母语教育,而且是中学母语教育的自然延伸,应用性仍然是它的本性,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仍然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虽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言语作品的阅读,能增长一定的文化知识,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熏陶,获得一定文艺审美意识,但这不代表大学语文就是一般的文化教育课、人文或审美教育课。因为,大学语文不论如何超越,都不能超越母语教育的定位,不能脱离它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不能忽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也有人讳言大学语文带有为中学语文“补课”的性质,这也是没有必要的。虽然学生在中小学经受了九年语文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和其他观念的干扰,他们的语文能力并没有达到社会通用的水平。事实表明,许多学生说话时词不达意,写作时错别字连篇,文理不通,特别不善于写社会必用的应用文。这种现状正是全国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的重要原因。大学语文的一个很现实的任务,就是补救学生语文通用能力的不足,这是由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决定的。脱离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将大学语文开设成某种不着边际的课程,总是不受欢迎的,也不可能有成效。
当然,大学语文并非中学语文的简单重复。作为大学层面上的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既要延续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巩固和深化学生的通用语文能力;又要高于中学语文,即提高学生专业领域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大学所培养的都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毕业以后将要担负社会某一方面的专业工作。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显然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例如,法律专业人员所起草的法律文书,与普通工人、农民起草的法律文书相比,在行文的规范性、语言的精确性等方面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外贸专业人员所写的经济文书,更应该达到国际同行所要求的水平等。除此之外,专业人员还要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工作,其研究过程和成果表达都需要较高的语文能力。而专业水准的语文能力不可能自然形成,必须通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以往森严的学科分工,恰恰无视这种专业方向上的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专业人员语文能力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他们专业能力的发挥。因此,在大学开设语文课,正为提升大学生专业语文能力提供了平台。看不到这一点,就看不到大学层面母语教育的提高方向。
三、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思路
由上所述,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它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不仅要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通用语文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语文能力。实践证明,语文能力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获得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扎实的训练获得的。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根据这一思路,大学语文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
1.突出应用性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随着大学语文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各种不同的大学语文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较常见的有三类:一类是以爱国、正义、自由、环保等主题选编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或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一类是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选编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教材;还有一类是对学生进行文化常识教育的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各有优点,但大都没有针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其应用性不强,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注重应用性的大学语文应当有体现自身特色的教材。突出应用性的大学语文教材,不排斥富有人文精神、审美价值和文化常识的课文,选择这类课文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但是它更注重学生字汇、词汇的积累,学生语法、文法的感悟和掌握,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沉淀。突出应用性的大学语文教材更强调应用文的选择。应用文是社会交往的必用文体,应当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成为教材选文的主线。根据大学生语文能力的两个目标,大学语文教材在结构上应当有两个相应的部分:巩固学生通用语文能力的部分和培养学生专业语文能力的部分。最后,突出应用性的大学语文教材不重在语文知识灌输,而重在语文能力培养,因此必须便于学生自己训练,具有可操作性。大学语文教材应当成为语文应用能力训练的依据。
2.语文能力的训练方法。注重应用性的大学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满堂灌的课堂。历史经验证明,教师字词句篇的琐细分析、讲解占据了课堂太多时间,排挤了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是妨碍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大学语文课堂,应当是学生自己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课堂。在新的大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只需引导、提示、答疑,应力戒一讲到底,其余大量时间应当留给学生自己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那就是读、说、写。
读的训练包括默读、朗读、背诵。中国古人十分强调熟读、背诵。战国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潜心苦读,熟研了太公《阴符》、六国势要,因而练就了口似悬河、舌似利剑的游说本领。唐代李白5岁诵六甲,10岁通百家,终于成了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古人以其自身的苦读经验说出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至理名言。熟读、背诵对于提高语文能力的功效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说话和写作,都需要积累丰富、生动的语词,活泼、优美的语句,以及大量的语言和文章的基本模式。这种积累,只能通过大量的熟读、背诵,通过强化的记忆才能得到。烦琐的文学分析不可能给予学生这种积累。同时,熟读、背诵的过程也是对人的思维器官、语言器官进行表达训练的过程。只有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使人的思维器官、语言器官逐步建立起一定的动力定型,表达的时候才会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而熟读、背诵是语文能力训练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
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被传统的应试教育课堂所忽略,但却是社会要求学生所具有的重要能力。注重应用性的大学语文,不能再无视社会的这一重要需求。说的训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前演讲、课文复述和概述、课文讨论、主题辩论、演讲比赛等等,都是被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训练形式。应当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要把大学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讲堂。通过各种说话、演讲实践,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写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大学语文特别需要进行的是应用写作训练,而不是传统风花雪月式的文学写作训练,因为应用写作能力是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大学语文课中,结合应用文体的教学、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模仿和练习社会必用的各种应用文写作。学一种文体,写一种文体,尽可能掌握社会通用文体和专业必用文体的写作模式。这是学生最需要的,也是能够做到的。
总之,大学语文应当通过各种扎实有效的训练,使大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学生的兴趣,因而也是大学语文长盛不衰的基本方向。
[注释]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30.
②高名凯.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17.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396.
④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A].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G].全国中语汇编,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4-5.
⑤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01,541.
[关键词]大学语文 应用性 训练
[作者简介]王春华(1950- ),男,湖南祁阳人,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论、逻辑学研究。(湖南衡阳421008)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136-02
随着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开设,大学语文教育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局面。但是,就此认为大学语文“终成正果”则为时过早。调查表明,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太明显。笔者认为,这与大学语文因袭中学语文的理论困扰、自身的定位和定性模糊、脱离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有一定关系,而解脱困境的出路在于注重大学语文的应用性。
一、应用性是语文的本性
在我国,语文作为一门功课的名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下来的。据叶圣陶先生回忆:“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①吕叔湘先生也作了类似的澄清。经语文界前辈确认,语文即是语言与文字或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根据语言学理论,语文不仅包括“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②,而且由于文字的介入还包括字汇系统和文法系统。这是一个由语言、文字符号及其运用规则所构成的表达形式的系统。无论是语言系统,还是文字系统,都是在人类社会的交际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且是为交际的应用需要服务的,所以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③。工具性无疑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背离工具性来谈语文的属性都是不得要领的。语文的工具性又决定了它的应用性。语文工具的应用使人类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而高度发展着的现代社会又使语文的应用功能扩展到了极致。叶圣陶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④在现代社会,没有哪个领域不需要语文工具,没有哪项工作不应用语文工具。无论是人的本身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越来越依赖语文工具的应用。
人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须臾不离地使用着语文工具,而且还将它视为传家之宝传给子孙后代。语文教育由此产生。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自己的语文教育,并把它称之为母语教育(或“国语教育”)。共同的语言文字使用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从最初开设的国文课、国语课,到现在的语文课,历来的教学大纲都规定了使学生能“应用本国语言文字”“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⑤等核心条文,其中一脉相承的宗旨就是母语教育。所以,语文课中的语文不是漫无边际的广义语文,也不是言语作品的语文,而只能是母语工具意义上的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它的“分内的责任”就在于使学生都能够善于使用母语工具。在学科分类上,它显然不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而是属于应用学科。所以,应用性不仅是语文工具的本性,也是语文学科的本性。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这种应用性。确切地说,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在字汇、词汇的积累上达到足够的数量,在语法、文法的掌握上达到足够的程度,并且能够将这些语文要素加以灵活运用。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达到社会通用的水平,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有更高的要求。总之,语文教学贵在应用,教师应当为应用而教,学生应当为应用而学,教学的成败得失都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上。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算尽到了自己“分内的责任”。
二、大学语文不能脱离应用性
目前,针对大学语文如何开设的问题,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大多因袭了中学语文的理论困扰。人们普遍担心大学语文会被开设成“中四语文”。这种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高教司文件指出,“大学语文是大学层面上的母语教育”。比起中学语文来,它本质上仍然属于母语教育,而且是中学母语教育的自然延伸,应用性仍然是它的本性,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仍然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虽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言语作品的阅读,能增长一定的文化知识,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熏陶,获得一定文艺审美意识,但这不代表大学语文就是一般的文化教育课、人文或审美教育课。因为,大学语文不论如何超越,都不能超越母语教育的定位,不能脱离它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不能忽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也有人讳言大学语文带有为中学语文“补课”的性质,这也是没有必要的。虽然学生在中小学经受了九年语文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和其他观念的干扰,他们的语文能力并没有达到社会通用的水平。事实表明,许多学生说话时词不达意,写作时错别字连篇,文理不通,特别不善于写社会必用的应用文。这种现状正是全国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的重要原因。大学语文的一个很现实的任务,就是补救学生语文通用能力的不足,这是由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决定的。脱离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将大学语文开设成某种不着边际的课程,总是不受欢迎的,也不可能有成效。
当然,大学语文并非中学语文的简单重复。作为大学层面上的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既要延续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巩固和深化学生的通用语文能力;又要高于中学语文,即提高学生专业领域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大学所培养的都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毕业以后将要担负社会某一方面的专业工作。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显然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例如,法律专业人员所起草的法律文书,与普通工人、农民起草的法律文书相比,在行文的规范性、语言的精确性等方面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外贸专业人员所写的经济文书,更应该达到国际同行所要求的水平等。除此之外,专业人员还要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工作,其研究过程和成果表达都需要较高的语文能力。而专业水准的语文能力不可能自然形成,必须通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以往森严的学科分工,恰恰无视这种专业方向上的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专业人员语文能力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他们专业能力的发挥。因此,在大学开设语文课,正为提升大学生专业语文能力提供了平台。看不到这一点,就看不到大学层面母语教育的提高方向。
三、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思路
由上所述,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它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不仅要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通用语文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语文能力。实践证明,语文能力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获得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扎实的训练获得的。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根据这一思路,大学语文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
1.突出应用性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随着大学语文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各种不同的大学语文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较常见的有三类:一类是以爱国、正义、自由、环保等主题选编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或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一类是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选编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教材;还有一类是对学生进行文化常识教育的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各有优点,但大都没有针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其应用性不强,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注重应用性的大学语文应当有体现自身特色的教材。突出应用性的大学语文教材,不排斥富有人文精神、审美价值和文化常识的课文,选择这类课文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但是它更注重学生字汇、词汇的积累,学生语法、文法的感悟和掌握,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沉淀。突出应用性的大学语文教材更强调应用文的选择。应用文是社会交往的必用文体,应当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成为教材选文的主线。根据大学生语文能力的两个目标,大学语文教材在结构上应当有两个相应的部分:巩固学生通用语文能力的部分和培养学生专业语文能力的部分。最后,突出应用性的大学语文教材不重在语文知识灌输,而重在语文能力培养,因此必须便于学生自己训练,具有可操作性。大学语文教材应当成为语文应用能力训练的依据。
2.语文能力的训练方法。注重应用性的大学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满堂灌的课堂。历史经验证明,教师字词句篇的琐细分析、讲解占据了课堂太多时间,排挤了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是妨碍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大学语文课堂,应当是学生自己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课堂。在新的大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只需引导、提示、答疑,应力戒一讲到底,其余大量时间应当留给学生自己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那就是读、说、写。
读的训练包括默读、朗读、背诵。中国古人十分强调熟读、背诵。战国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潜心苦读,熟研了太公《阴符》、六国势要,因而练就了口似悬河、舌似利剑的游说本领。唐代李白5岁诵六甲,10岁通百家,终于成了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古人以其自身的苦读经验说出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至理名言。熟读、背诵对于提高语文能力的功效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说话和写作,都需要积累丰富、生动的语词,活泼、优美的语句,以及大量的语言和文章的基本模式。这种积累,只能通过大量的熟读、背诵,通过强化的记忆才能得到。烦琐的文学分析不可能给予学生这种积累。同时,熟读、背诵的过程也是对人的思维器官、语言器官进行表达训练的过程。只有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使人的思维器官、语言器官逐步建立起一定的动力定型,表达的时候才会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而熟读、背诵是语文能力训练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
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被传统的应试教育课堂所忽略,但却是社会要求学生所具有的重要能力。注重应用性的大学语文,不能再无视社会的这一重要需求。说的训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前演讲、课文复述和概述、课文讨论、主题辩论、演讲比赛等等,都是被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训练形式。应当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要把大学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讲堂。通过各种说话、演讲实践,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写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大学语文特别需要进行的是应用写作训练,而不是传统风花雪月式的文学写作训练,因为应用写作能力是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大学语文课中,结合应用文体的教学、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模仿和练习社会必用的各种应用文写作。学一种文体,写一种文体,尽可能掌握社会通用文体和专业必用文体的写作模式。这是学生最需要的,也是能够做到的。
总之,大学语文应当通过各种扎实有效的训练,使大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学生的兴趣,因而也是大学语文长盛不衰的基本方向。
[注释]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30.
②高名凯.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17.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396.
④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A].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G].全国中语汇编,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4-5.
⑤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