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动态的、发展的师生互动课堂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模式。在“以动立课,以互兴学,注重过程性”的互动课堂建设思想下,笔者试从创设话题、营造情境、凸显主体、知行合一等角度对互动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索。
关键词:任务驱动;多媒体触媒;小组探究;课堂内外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指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1]作为中职语文课堂,面对着毋庸讳言的每况愈下的生源现状,互动课堂的建设尤显得任重道远。在多时的“互动课堂”课改实验活动中,笔者感触颇多,深味互动课堂构建之难及其对有效课堂建设之功效,虽说教无定法,但笔者认为互动课堂的构建还是有规可循、有章可遵的。笔者试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互动课堂的建设之道。
1.以任务为驱动,创设话题主导互动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一般认为该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中职专业课技能教学。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该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中职文化课教学同样是功莫大焉。
这其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还是合作探究式的自主学习。众所周知,诗歌、散文等文体中,无论是托物言志还是借古抒情,其意都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抒发情感,也就是意和境的结合。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需要我们深入其中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以《故都的秋》为例,就是要通过掌握这种阅读方法,进而理解景物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在本节课中,可设置六大任务主导课堂。任务1:听读课文,找出文眼;对比南北秋之特点。任务2:自读课文判断哪些段落集中写秋景,概括五个画面,分析内在顺序。任务3:画面写秋景的角度,色、声及其声在文中的体现;得出秋味,得出秋“意”;分析形散与神聚的特点。任务4:面上整体感知后,再实现点上深入。欣赏第三节即第一幅画面。找秋景析秋之情。任务5:同是秋景,昔有毛泽东的豪情万丈,今有作者的悲凉满怀。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悲凉”?任务6:思考文章写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首尾呼应的手法,分析其独到匠心?如斯以任务为驱动,课堂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对课堂可谓有纲举目张之效。但是,如果部署的任务过多,那么整堂课则易失之琐碎,给人以肢解之感,无法使课堂形成有效之中心,也会出现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而散失主动探究积极性的现象。对于中职学生,还必须注意任务的阶梯性、可行性,不能好高骛远,要让学生可探究,能探究;所以,数量、质量恰到好处任务的安排与落实,其对课堂教学效果之助是可想见的。
2.以多媒体为触媒,营造情境激发互动
1934年的北平,已不作首都之用;因而解题就成为进入文章的第一隘口。我由录音朗诵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导入,在一种沧桑中,悲凉的情境氛围开始创设。“故”字中含有的那种深深的“眷恋”和文化底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的写作手法就开始在学生脑海中植根。
借助网络视频资源,学生赏析一、二节。通过南国之秋与故都之秋情境对比,利于学生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用南国之秋的“慢”“润”“淡”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得以明确课文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种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就让课堂教学多了几分自如而少了些许说教的色彩。在赏析课文主体部分(3-11)节时,在学生自读课文和分小组讨论时,播放《二泉映月》作为音乐背景,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这样的情境营造,对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情境营造得以水到渠成,使整个课堂气氛凝重而又不失灵动,悲凉而不又显悲哀,对品味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领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的情怀,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品味散文的形与神,体会在秋景中蕴含的情感具有水到渠成之效。这当中必须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滥用,要在关键处起四两拨千斤之效,方能达成形式为内容服务之效,如使用不当,则会使课堂显得过于浮躁与花哨,课堂效果与教者的愿望也会南辕北辙。[3]只有切中肯綮的现代教育技术,简截、不罗嗦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可与整个课堂的氛围浑然一体,彰显添砖加瓦之效。
3.以小组探究为依托,凸显主体拓展互动
小组探究是互动课堂的主体部分。我设为两个部分:一围绕任务,小组讨论,分步落成。二围绕教学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究,援疑质理,互答互问,畅所欲言。课堂中的小组探究主要设计为:学生自读,分小组分析秋声和秋色,思考画面内在写作顺序;分学习小组讨论。“色”:碧空、蓝、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中明确基调为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从而由色调而感知文中“悲凉”之意;知晓用驯鸽的飞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的凸显静,品味其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的感觉。以牵牛花颜色为突破,理解作者追求清静,心中“悲凉”,体现了故都秋的风味和精神。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深入理解这样的感情既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也是主观上作家个人的善感气质、旧中国时代的抑郁环境、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同时在学生自主探究中,不限制条条框框,不以“标准答案”为唯一参照,解除“镣铐”让学生尽情“舞蹈”。如在课堂中出现了①本文到底是悲秋还是颂扬秋。②秋景到底是用来写什么样的情感比较好。③在这节课中我们如果先分析课文写景部分,再学习课文首尾议论抒情部分,便于大家从景物到感情,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的质疑。以及先解读文章首尾,再分析文章写景部分,可体现国学大师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情驭景,散文特点更为明确等问题。对此,我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小组互答,老师点拨而不作定论,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保护了学生的探究质疑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正确把握课堂主旨也是事半功倍的。
4.以课堂内外为互补,知行合一夯实互动
一节有效的互动课堂,在遵循互动原则的同时,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融通,注重学生迁移训练,亦是巩固课堂教学目标,落实课堂教学重点的不二法门。
本节课能力目标设置为学习散文中写景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情感目标设置为培养对自然的情怀,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如课内在赏析第三段时,以小院晨景天高色青,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院中之人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的为解读对象,深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以此为契机,请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秋的名句,并加以分析该名句笔下的秋景、秋情。如此一来,在学生作业本上就出现了诸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秋瑾集》“秋风秋雨愁煞人”耳熟能详的关于秋的名句,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认知、认同,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再请同学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 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同时明确要求尽可能小组间景物似而情感异。这样一来,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也顺势而成了。
总之,互动课堂的有效、优效进行,是个立体化推进的工程。除上述四个元素外,教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和探究,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建设等等方面,都对互动课堂的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淑凤.《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2009年第10期《当代教育之窗》.
[2]王新荣,马灿玲.《建构主义下的任务驱动式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启示》,2009年4月《教师报》.
[3]颜保良.《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情景化》,2001年1月《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任务驱动;多媒体触媒;小组探究;课堂内外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指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1]作为中职语文课堂,面对着毋庸讳言的每况愈下的生源现状,互动课堂的建设尤显得任重道远。在多时的“互动课堂”课改实验活动中,笔者感触颇多,深味互动课堂构建之难及其对有效课堂建设之功效,虽说教无定法,但笔者认为互动课堂的构建还是有规可循、有章可遵的。笔者试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互动课堂的建设之道。
1.以任务为驱动,创设话题主导互动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一般认为该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中职专业课技能教学。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该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中职文化课教学同样是功莫大焉。
这其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还是合作探究式的自主学习。众所周知,诗歌、散文等文体中,无论是托物言志还是借古抒情,其意都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抒发情感,也就是意和境的结合。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需要我们深入其中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以《故都的秋》为例,就是要通过掌握这种阅读方法,进而理解景物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在本节课中,可设置六大任务主导课堂。任务1:听读课文,找出文眼;对比南北秋之特点。任务2:自读课文判断哪些段落集中写秋景,概括五个画面,分析内在顺序。任务3:画面写秋景的角度,色、声及其声在文中的体现;得出秋味,得出秋“意”;分析形散与神聚的特点。任务4:面上整体感知后,再实现点上深入。欣赏第三节即第一幅画面。找秋景析秋之情。任务5:同是秋景,昔有毛泽东的豪情万丈,今有作者的悲凉满怀。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悲凉”?任务6:思考文章写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首尾呼应的手法,分析其独到匠心?如斯以任务为驱动,课堂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对课堂可谓有纲举目张之效。但是,如果部署的任务过多,那么整堂课则易失之琐碎,给人以肢解之感,无法使课堂形成有效之中心,也会出现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而散失主动探究积极性的现象。对于中职学生,还必须注意任务的阶梯性、可行性,不能好高骛远,要让学生可探究,能探究;所以,数量、质量恰到好处任务的安排与落实,其对课堂教学效果之助是可想见的。
2.以多媒体为触媒,营造情境激发互动
1934年的北平,已不作首都之用;因而解题就成为进入文章的第一隘口。我由录音朗诵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导入,在一种沧桑中,悲凉的情境氛围开始创设。“故”字中含有的那种深深的“眷恋”和文化底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的写作手法就开始在学生脑海中植根。
借助网络视频资源,学生赏析一、二节。通过南国之秋与故都之秋情境对比,利于学生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用南国之秋的“慢”“润”“淡”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得以明确课文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种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就让课堂教学多了几分自如而少了些许说教的色彩。在赏析课文主体部分(3-11)节时,在学生自读课文和分小组讨论时,播放《二泉映月》作为音乐背景,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这样的情境营造,对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情境营造得以水到渠成,使整个课堂气氛凝重而又不失灵动,悲凉而不又显悲哀,对品味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领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的情怀,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品味散文的形与神,体会在秋景中蕴含的情感具有水到渠成之效。这当中必须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滥用,要在关键处起四两拨千斤之效,方能达成形式为内容服务之效,如使用不当,则会使课堂显得过于浮躁与花哨,课堂效果与教者的愿望也会南辕北辙。[3]只有切中肯綮的现代教育技术,简截、不罗嗦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可与整个课堂的氛围浑然一体,彰显添砖加瓦之效。
3.以小组探究为依托,凸显主体拓展互动
小组探究是互动课堂的主体部分。我设为两个部分:一围绕任务,小组讨论,分步落成。二围绕教学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究,援疑质理,互答互问,畅所欲言。课堂中的小组探究主要设计为:学生自读,分小组分析秋声和秋色,思考画面内在写作顺序;分学习小组讨论。“色”:碧空、蓝、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中明确基调为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从而由色调而感知文中“悲凉”之意;知晓用驯鸽的飞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的凸显静,品味其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的感觉。以牵牛花颜色为突破,理解作者追求清静,心中“悲凉”,体现了故都秋的风味和精神。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深入理解这样的感情既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也是主观上作家个人的善感气质、旧中国时代的抑郁环境、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同时在学生自主探究中,不限制条条框框,不以“标准答案”为唯一参照,解除“镣铐”让学生尽情“舞蹈”。如在课堂中出现了①本文到底是悲秋还是颂扬秋。②秋景到底是用来写什么样的情感比较好。③在这节课中我们如果先分析课文写景部分,再学习课文首尾议论抒情部分,便于大家从景物到感情,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的质疑。以及先解读文章首尾,再分析文章写景部分,可体现国学大师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情驭景,散文特点更为明确等问题。对此,我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小组互答,老师点拨而不作定论,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保护了学生的探究质疑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正确把握课堂主旨也是事半功倍的。
4.以课堂内外为互补,知行合一夯实互动
一节有效的互动课堂,在遵循互动原则的同时,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融通,注重学生迁移训练,亦是巩固课堂教学目标,落实课堂教学重点的不二法门。
本节课能力目标设置为学习散文中写景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情感目标设置为培养对自然的情怀,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如课内在赏析第三段时,以小院晨景天高色青,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院中之人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的为解读对象,深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以此为契机,请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秋的名句,并加以分析该名句笔下的秋景、秋情。如此一来,在学生作业本上就出现了诸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秋瑾集》“秋风秋雨愁煞人”耳熟能详的关于秋的名句,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认知、认同,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再请同学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 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同时明确要求尽可能小组间景物似而情感异。这样一来,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也顺势而成了。
总之,互动课堂的有效、优效进行,是个立体化推进的工程。除上述四个元素外,教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和探究,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建设等等方面,都对互动课堂的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淑凤.《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2009年第10期《当代教育之窗》.
[2]王新荣,马灿玲.《建构主义下的任务驱动式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启示》,2009年4月《教师报》.
[3]颜保良.《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情景化》,2001年1月《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