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课于生,构建和谐的健康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o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教育“以人为本”,“还课于生”以及“去功利化,回归教育本身”的理念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潮流。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但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健康和谐与否对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健康自主发展,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还课于生,推行课堂民主是构建和谐的健康课堂的基础
  一个班集体多则五六十人,小则二三十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所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个人的能力、性格特点千差万别。但关起门来,这个班集体就是一个社会缩影,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宽容以及平等地对特。作为教师有责任地,有义务去构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
  中国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由最初的民主化、开放式模式发展为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遵从的是“师道尊严”、“教师专制”。这个传统一直沿袭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虽经过多次改革,但由于应试教育作崇,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并没有彻底改观。这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彻底摈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第二点就是要充满爱,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倾注满腔的爱,教育要有耐心,对他们能不断地进步要充满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被忽视,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第三,鼓励学生追求思想、情感和创造的自由,倡导宽容,尊重学生的思考与话语权。在课堂上推行民主是对传統的“师道尊严”、“教师专制”的课堂的否定,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是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需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需要,也是构建健康和谐课堂的基础。
  还课于生,发挥学生主体是构建和谐的健康课堂的目标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主体,因此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愉快地学习是构建健康和谐课堂的目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是传授知识。”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作为教师要掌握好主导的度,不要把学生的思维掌控在手中不放,让他们机械地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放开手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他们那富有想象力的小脑袋转动起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会有兴趣,才能主动探索求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与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无疑处找疑问,在探索中去发现,在思考中解疑问难,在质疑中大胆创新。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思辩,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效率,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权利还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还课于生,转变教师角色是构建和谐的健康课堂的关键
  教师角色的转变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引导者,由学生的领导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要以人为本,依学定教,正确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健康的意识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教师要沉下身去,放下架子,要真心地热爱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感动他们,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师生双方才会愉快地交流、互动,才会成为朋友,也才能真正实现各自的最大的价值。
  健康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精心经营,着力打造。教师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实行民主,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学生一个真实、民主、活泼、充满生机的健康课堂,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尊重、宽容、真诚、融洽、和谐的情感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在这种健康课堂里进行学习的轻松与愉快,有勇气进行自我超越,在实践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敢于放飞心中的希望。从而达到学生的自主发展,潜能的有效开发,素质的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本质教育成为基础理科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不容乐观,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是影响科学本质教育的主要因素。加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本质教育,要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科学本质教育意义重大,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科学本质 科学本质教育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又名火球,是苋科千日红属的一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亚洲、美洲热带地区,粗生快发,盆栽地植皆宜,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千日红茎直立,有沟纹,茎节粗大,株高50-60
【摘要】2016年高考,广东省考生语文试卷改用全国卷,那么古诗词鉴赏的复习就变成了重中之重。在古诗词鉴赏当中,常常见到部分教师把古诗词鉴赏支离破碎地进行复习,给学生一种生搬硬造之感,复习成效甚低。笔者认为,古诗词鉴赏复习方法众多,但最应该注重朗读,只有朗读才能品出古诗词文意及情感,古诗词鉴赏应该从朗读开始。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 应对策略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新形势下,高校扩招、高校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给高校教学环境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尤其是现在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较之以往,学生的特点有了新的体现。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新生辅导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生活氛围是每个新生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 高职教育 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非洲紫罗兰这个中文名字,翻译自它的英文名字African Violet,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非洲紫苣苔属)。非洲紫罗兰1892年才被发现.时任非洲东部的德国殖民地Tangan
园林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园林景观应该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所处的地域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融入地域性文化,从而彰显出地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关于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师 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资源和稳定的审美取向,这就注定了新疆油画决不可能单纯是某个民族的艺术,而是各民族文化长期碰撞、交融的结晶。地域的封闭性和经济文化的
大花蕙又称虎头兰、喜姆比兰,因其花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春节前后,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近年来中国年宵花卉的重要高档盆花之一。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部,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气候,喜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27-01  教育需融入生活,才具有生命活力。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的素材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一旦我们教师能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