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人和人之间最深的鸿沟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uxx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不会随便和别人聊起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但是有了社交媒体以后,我们的大脑像是装上了一扇窗,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瞥上一眼。不管是亲友爱人,还是几年十几年没有见过面的中学同学,或者是曾经帮你租过房子的中介,都能够知道你的想法,你完全无所隐藏。因为你转发的每一篇文章,你复制粘贴的每一条段子,分享到群聊天里的每一张图,都清清楚楚地表明了你的观点、倾向和态度。
  你发出的每一条状态,不管立场如何,不管有多少人点赞,必然会有另一些人不快,觉得受到了冒犯。那些冲上来和你辩论,或者激烈地屏蔽取关拉黑的人还算好的;更可怕的是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人默默看着你的朋友圈,然后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傻X”。
  因为观点不同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困扰,美国人比我们感受得更深。很简单的道理,因为美国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党的许多政策都有着根本性的分歧,支持民主党的人和支持共和党的人也很难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对话。美国人的社交礼仪里有一点就是,不随便问别人的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选举投票时,每个选民把票投在哪个票箱也是很重要的隐私,外人不能随便窥探。
  在面对自己亲近的朋友或者朝夕相处的家人爱人时,到底支持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件事就很难隐瞒了。尤其是到了每四年一次的大选年,矛盾就会更加激化,即使是在一个已经相对较为成熟的社会,父子大打出手、朋友变成路人、夫妻一拍两散这样的极端例子也难以避免。
  所以每隔四年,美国的媒体上就会集中出现“政治倾向不同如何保证家庭美满”之类的指导文章。《华尔街日报》几年前曾经有一篇报道,讲一对结婚多年的老夫妻,丈夫是虔诚的共和党支持者,而妻子则是忠实的民主党信徒。在一次总统大选投票前,丈夫正巧要到国外出差,于是就把自己的选票填好交给妻子,让她代为邮寄出去。
  妻子为此很苦恼,不知道是应该忠于丈夫把选票寄出去,还是应该忠于党把丈夫的选票扔了。犹豫了很久,她最终偷偷地把选票扔掉了。后来丈夫还是在无意中知道了这个秘密,为此记恨了妻子好几年,并且从此不再放心把自己的任何信件交给她。
  引起争吵的话题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差异。美国人投票选总统,大多数人是真诚地相信自己选择的候选人能够维护国家利益和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到底怎样的政策、哪一个候选人才符合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是认同堕胎,是不是认同拥枪权,是不是欢迎更多的移民,是不是应该对富人多征税,是不是支持给同志合法结合的权利,是不是认为政府应该大包大揽包办医疗健康体系和福利制度?根据所有这些问题而做出的选择背后,就是人和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
  但价值观的问题其实又没有什么好讲。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根深蒂固,由他的心态、眼界和思考能力综合决定。所以放弃和别人争辩吧。接受吧,你永远没有办法改变另一个人的想法,正如你知道他永远不可能改变你的想法。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上,所有的争辩都是浪费彼此的时间。大多数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真诚审视自己固守了多年的信仰,因为那是他所有一切的根基,一旦发生动摇就意味着他整个人生要推倒重来。为了逃避这一切,他们愿意相信扭曲的事实、构建一个个逻辑陷阱,用尽一切手段来维护他们内心深处的堡垒。
  最好的做法不是闭口不谈。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这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人生本来就已经很累了吧,我并不想在自己的朋友圈转个帖子还要自我审查,还要偷偷摸摸,还要顾忌别人是不是会受到伤害。
  我们能做的就是彼此忽略。我知道你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不会试着说服你,我没有这样的权利,也没有这样的义务,更没有这样的耐心和时间。你也不用试图说服我,没必要,你保留你的看法就好。
  更好一点的心态,是试着去尊重和理解。这听起来有点荒谬,做起来也有点困难,但如果你愿意冷静地想一想对方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从小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走过了什么样的一条路,那他有那样的看法、眼界、观点和价值观,就不是那么让人不可思议难以接受的一件事。对于价值观和我们不一样的陌生人,我们可以挥挥手就此别过,但对于亲近的朋友家人,这样的理解也许是唯一能够不影响彼此关系的做法。
  《华尔街日报》提到的那对夫妻后来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在丈夫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妻子给丈夫制作了一本生日纪念册,里面收集了亲朋好友的留言和祝福。她还给当时的总统小布什写了一封信,请求小布什给自己的丈夫也写一段祝福的话。她在信里说,“我的丈夫是你忠实的粉丝,过去整整八年我一直听他在唠叨你多么多么好,所以这是你欠我的。”小布什很快就回信祝这个丈夫生日快乐,妻子也把这封信收进了生日纪念册。不过尽管如此,两个人后来在看共和党大会的直播时,为了避免吵起来仍然呆在不同的房间里。
  那篇报道还提到了另一对结婚45年的老夫妻,有一天丈夫走进厨房,发现妻子在墙上挂上了小布什的照片,他很生气,就把相框翻了个面,倒扣在墙上。妻子发现之后,又把相框重新翻了回去。第二天,丈夫接着翻相框,妻子接着翻回去。这对老夫老妻就把这样的拉锯战坚持了好几年,到最后,他们彼此都习惯了这样的仪式。73岁的老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她挂上相框,其实只是想引起我的注意。而我把相框翻过去,只是想告诉她,我知道了。”
  两对夫妻都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但最终他们谁都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另一半的政治倾向,只能努力去接受,并且把这样的差异变成生活情趣。这其实需要很高的情商和智慧。
  当然,最好的状态,还是能够找到那些和你有一样价值观的人,因为价值观是一种迷人的东西。能够把人和人在更深的层面联系在一起的,绝不是那些可以被轻易贴上的标签。不是你们上过同一间学校,来自同一个城市或国家,有同一个星座或血型,你们就能彼此喜欢。能够维系你们的,只能是同样的信仰、准则与价值观。
  价值观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对某个事件的看法,对某个人的评价,某本书或者某部电影的好恶,都可以把你和一些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又把你和一些人泾渭分明地分开。
  面对一些人,一些事,当你激动不已而别人不明就里,当你义愤填膺而别人无动于衷,你和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条微妙的界河,而这条界河,其实是人和人之间最深的鸿沟。
  愿你能夠找到另一些和你有一样价值观的人。因为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相信没有人愿意和要在挂谁的相框这件事上和自己斗争一辈子的人生活在一起。
其他文献
在我们工作中,文字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载体,而这个基本载体现在毛病不少。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曾经批评当时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我感觉,我们现在的文风比那个时候好不到哪里去,甚至一些问题比那时候还严重。有些文件、文章拿过来,想找些有针对性、有用的话很难。人们往往不是从前往后看,而是从倒数第二段或第三段开始看,因为往往讲到这里才是讲问题的,而前面占了
期刊
多年前,我去汕头大学办事,和当时的校领导谢练高书记商议一些公务。傍晚,就在汕头大学自己的饭堂就餐,简便而干净。吃饭的时候,老察觉七八米远的另一张桌子的人面熟,一脸和气善意,便不由自主地点头微笑,隔着桌子致以敬意。对方也微笑,点头致意。我好奇地问谢练高书记:“坐在那一桌的人是谁?怎么显得那么熟悉?”  謝练高书记笑一笑,说:“嗬嗬,大名鼎鼎的金庸先生也。”  这就是金庸?怎么跑到这教工饭堂,几个人一
期刊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寺庙里当和尚,当时天下大乱,无人烧香拜佛,所以寺庙里的日子尤其清苦。朱元璋吃了上顿没下顿,只好离开寺庙,到处要饭(佛家称为“化缘”)。  在乞讨过程中,朱元璋注意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也遇见了一些农民起义军,对他们的印象很深刻,而这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常常大吃大喝。  朱元璋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过上这种好日子!  后来,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因作战勇敢、智慧百出而在军中站稳脚跟
期刊
发个呆还能得奖?没错!发呆大赛已在韩国首尔,中国北京、成都、太原等地举办多次。在2个小时里,所有参赛选手不玩手机、不聊天、不听音乐,放空自己,享受发呆……  去年10月中旬,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发起名为“乐享健康生活”的项目,也建议大家每天留给自己5分钟发呆。  倡导一种“慢生活”  “每天发呆5分钟,看似无厘头,但却释放出放慢生活节奏、缓解社会压力
期刊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约翰内斯·豪斯霍弗尔,在其个人主页上贴了一份别具一格的“失败简历”,着实火了一把。  点开这份“失败简历”,你会发现第一项写的是“那些我没有被录取的学位课程”:2008年,我没有被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项目录取;2003年,我被剑桥大学医学硕士项目、加州伯克利大学医学硕士项目、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项目、普林斯顿大学神经学与心理学博士项目拒绝;1999年,我没有被伦敦政治经
期刊
毛泽东是富于幽默感的。比如走路,毛泽东并非总是庄严或稳重,他非常喜欢晃肩扭腰,手舞足蹈,全身活动着走路,很有些像公园里某些活动着的老人。你想,他办公常常一坐十几个小时,走路时还不想活动一下全身吗?每当他从卧室出来去颐年堂参加会议时,短短一段路也要晃肩扭腰,手舞足蹈地走。一旦到了广众之下,又改成庄严或稳健的步子。当他手舞足蹈时,还要略显夸张地呼吸,并且朝跟随的卫士递个眼色。那是无声的幽默:“发愣干什
期刊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问责条例》;7月17日,新华社发布了《问责条例》全文。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人民日报》发文谈《问责条例》时再次强调:“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問责条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由动员阶段进入问责阶段。”制度反腐专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告诉记者,《问责条例》最重要的进步,就是“看到了管党治党不严问题的严重性”
期刊
我曾经主持过一个叫“分秒必争”的节目,顾名思义,那是个讲究速度的节目。我用极快的速度把题目念出来,再由参赛的两队抢答。  当时参加比赛的,都是各校的精英,实力常常不相上下。而我发现,获胜的往往是最先按钮的。甚至题目都还没听懂,他已经按钮,一边按,一边想,就在那两三秒钟,想出答案,获得分数。相反地,我发现输的那一队,很可能每次都能在同一时间想出答案,只怪他没先按,因此没机会作答。  參加竞选的人常说
期刊
1993年6月28日,第一本《心灵鸡汤》在美国出版,并很快成为同年最流行的圣诞节礼物。和当时一般的出版物不同,《心灵鸡汤》的成名靠的是口口相传。很多人读过后成了回头客,5本、10本地买下送给家人、朋友。到了1994年9月,《心灵鸡汤》排在了北美、加拿大地区几乎所有大牌书榜的首位。1995年,《心灵鸡汤》获得全美最佳图书奖;1996年,获美国家庭研究会颁发的非虚构文学奖;1998年,被评为尼克频道儿
期刊
现在的社会,各行各业每天都有多少人上台,也有多少人下台。上台的时候,有的人带着欢欣荣耀的心情,也有的人勉为其难上台,那是不得已的责任。一到了下台的时候,有的人如同失去一切,万分沮丧;但也有的人觉得放下了重担,感觉无比轻松愉快。  其实人生如演戏,你看那许多演员,不断地上台下台;又如老师在教学的生涯中,也要不断地上台下台。就算是父母吧,当儿女长大成人,为了前途,个个远走高飞,留下空巢期的父母,也要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