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新留守儿童”

来源 :家家乐·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x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留守现象”。“新留守现象”的特点就是父母都在孩子身边,但对待孩子“物质上从不吝啬,心灵上很少交流”。
  他们的物质生活部相对富足,但父母对孩子相对关爱较少。大多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孩子放学后一个人在家,周末也是一个人在家上网,没有人陪伴。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社交圈,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沟通;有的父母甚至直接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见一次面,就算有时候发现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或是反常之处也没太在意。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心理活动越来越活跃,他们接触了来自学校和网络等方面的信息,自己慢慢琢磨,遇到一些问题,得不到关爱和引导,便会出现种种状况,成为“精神孤儿”。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通常表现出冲动、好怒、焦虑、神经质、自闭等不良的心理特征,且此种不利影响,会延续到孩子青春期的人格塑造,乃至成年后的性格等。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生存压力加大,“新留守现象”呈蔓延之势,日渐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现实篇——爸爸妈妈去了哪儿?
  一档《爸爸去哪儿》节目受到热烈追捧,不是偶然,而是日益缺失的亲子关系下的必然。一直以来,不管是70后、80后抑或是90后,多数“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都处于缺失境况,可到了现在,很多家庭甚至出现了“爸妈”都“不见了”的现象。
  小虎,男孩,幼儿园中班
  “高级货”养个“白眼狼”
  小虎今年四岁,无论是幼儿园开家长会,还是平常去公园玩,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很多人好奇地问他爸爸妈妈去哪了,他会说:“挣钱钱去了,给我买玩具。”
  其实,这句话不是小虎自己说的,因为每当他问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去哪儿了,或者妈妈出门前他抱着妈妈不放手的时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就这样告诉他。
  小虎的父母都是“新杭州人”,几年前辞职,自己单独做门窗生意。他们想得很简单,把公司做大点,多赚点钱,给儿子一个富足的生活环境,不让儿子重复自己的要什么没什么的“可怜童年”。所以,小虎刚满月时,他们就把爷爷奶奶接到杭州,帮忙照顾小虎,他们便早出晚归地谈生意。
  在夫妻两人努力下,生意越来越红火,小虎的衣食住行也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奶粉全是国外进口的,衣服都是商场专柜新款,玩具也从国外代购,小虎还拥有法拉利童车、电动车。节假日,他们带小虎去高级餐厅用餐,总想把自己小时候没享受过的物质生活一次性都“补”给儿子。
  但小虎的表现却让他们伤心。小虎不愿意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必须有爷爷或奶奶陪伴着;给他买来的礼物,他也是拿到爷爷奶奶的房间。有一次,小虎妈妈想让小虎和自己睡,可小虎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坐在床头不肯睡,他说他要和爷爷奶奶睡。小虎妈妈听后,非常不理解地对老公说:“咱们是不是养了个‘白眼狼’啊?”
  小宝,男孩,幼儿园小班
  爱他就多去了解他
  刘露露和文浩两个人都在外企上班,收入高,压力也大。
  两人结婚后,本想打拼一段时间再考虑生孩子,但儿子小宝的来临,让刘露露和文浩有些措手不及。幸好刘露露的母亲及时从老家赶来帮他们带孩子,这让小两口轻松不少。
  刘露露下班也不急着赶回家,文浩加班也不慌了,安心做策划案。有时两人都准时下班,还相约去看一场电影,似乎又回到恋爱时光。同事很羡慕刘露露:“有妈妈帮带小孩,真是好福气。”刘露露和文浩也非常享受这样的状态,更时常感叹:家有一老,似有一宝。
  有一次,刘露露的母亲必须回老家处理一点事,刘露露和文浩要自己照顾小宝。由于两人都不想做饭,便带小宝去吃自助餐,结果回家后发现小宝全身起红疹,夫妻俩赶紧带儿子去医院,原来是食物过敏。母亲得知后,告诉刘露露,小宝对生鲜类食物过敏!因为走得匆忙,忘了告诉她。
  更让刘露露汗颜的是,儿子过生日,她特意提前下班回家和儿子一起庆祝。可当她兴冲冲地和老公给儿子买了蛋糕、水果和零食回到家时,儿子对他们买的礼物却不大感兴趣,比如他爱吃香蕉和火龙果,刘露露和老公却买了车厘子和新奇士,儿子喜欢吃水果蛋糕,他们却买了芝士……那一场生日会,刘露露和文浩顿感失败,虽然儿子就在身边,可自己怎么就像一点都不了解他似的?
  刘露露的妈妈也在一边抱怨:“儿子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就算我帮你们带,你们也该多了解—下孩子的饮食和日常习惯吧。”
  刘露露和文浩赶紧道歉,可是,想到每天那么多工作忙,又处于升职关键期,满心无奈。
  佳佳,女,幼儿园大班
  陌生的妈妈
  佳佳爸爸是某个企业的副总,妈妈是乐团的大提琴手,夫妻俩这个今天有应酬那个明晚有演出,基本都没时间照顾女儿佳佳,所幸,雇的保姆李奶奶很是可靠,将佳佳照顾得妥妥帖帖,没要他俩多操一点心。
  孩子和父母碰面的时间也少得可怜——他们应酬完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下了;孩子出门上学,他们多数又还没起床。偶尔没应酬在家,佳佳缠着他们讲故事或者陪她一起玩儿时,夫妻两个也都是不耐烦,总是将她一推:“去去,找李奶奶去!”久而久之,就算他们在家,佳佳也当他们是透明的了,不和他们亲近。
  人上了年纪,总有个三病六痛的,有天李奶奶生病了,佳佳妈妈去幼儿园接佳佳,老师看她面生,差点不让接。去超市买菜,佳佳在超市里又闹了起来:她要买可乐和薯片,可妈妈认为这是垃圾食品,不给买,于是她就开始哭。因为平时少带孩子,佳佳妈妈都不知道该怎么哄,讲道理又讲不通,久劝不下,妈妈也生气了,骂了她几句,于是,佳佳越发哭得惊天动地,将周围人的视线都招来了。
  佳佳妈妈觉得尴尬,抱着她就想离开,谁知道这熊孩子居然撕打起她来,还边哭边骂:“坏人!坏人!我要奶奶!我要奶奶!”——鉴于近期人贩子拐带儿童的案发率升高,佳佳这么一闹,马上有热心大妈出来维护正义,深度怀疑她是人贩子偷抱了谁家的小孩,后来超市保安也加入“战团”,盘问起她来:孩子多高、多重、乳名叫什么、喜欢吃什么零食、不喜欢吃什么食物、身匕有什么特征……这做妈妈的除了答名字答得爽快外,其他的情况要么答得磕磕巴巴,要么直接不知道。得,这不是人贩子都成人贩子了,人们直接就把她扭送派出所去了。   后来,还是佳佳“良心发现”承认了她“妈妈”的身份,接到消息的李奶奶也带病从医院赶过来作证,才把她“解救”出来。
  出门前,警察叔叔摇头感叹:“这爹妈还不如保姆亲,真不知道你们咋当父母的!”一句话,把佳佳妈妈说懵,久久回不过神来……
  小溪,女,小学三年级
  是谁不理谁?
  佟丹是银行职员,老公是某个企业的出纳,上下班时间都管得很严,需要打卡按指纹,接送孩子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他们就将女儿小溪寄宿到了学校。周六早上接回来,周日下午再送回学校。
  小溪性格外向,适应能力强,到了学校和同学相处得很好,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也很喜欢她,佟丹夫妇对她很是放心。
  可,到了小学三年级,佟丹突然发现小溪没有以前那么乖了:一回家就关在房间里煲电话粥,经常一打就半个多钟头;再不然就是关在房间里上网聊天打游戏,直接当他们两公婆“透明”的。
  有好几个星期,小溪一到周五就打电话跟她说,周末要补课,不回家了。佟丹一开始也没在意,以为真的是补课,后来,学校的生活老师给佟丹打了电话,问她是不是经常出差,为什么周末都将孩子扔在学校不管,不接回家也罢,连过来探望探望都没有。
  大概是觉得这家长没责任心,电话里头老师的语气也很不友善:“赚钱再重要,也没有孩子重要!你们做家长的,得分出轻重,这样对孩子不管不顾不是父母应有的态度!”收线的时候,还隐约听到老师和旁边的其他老师嘀咕了句,“这是小溪的亲妈么?”
  周末一将小溪接回家,看到她又准备躲回房间,佟丹终于爆发了,捉着小溪一顿好骂:“一回家就玩电脑打电话!从来也不见你到客厅陪陪父母喝个茶说说话!还撒谎!说什么补课周末不回家——其实是你自己不想回家是吧!翅膀硬了是吧!说!你为什么不想回家!”
  小溪闻言大怒,不客气地吼回来:“我回家做什么!每个周末回到家,老爸只管打他的游戏,你就只管追韩剧!你们谁关心过我的学习、我的生活、我的心情!我留在学校,最起码还有同学一起玩,跟舍友说说笑笑聊聊天还开心一点!这个家压根没半点温暖,我回来做什么!”
  看着泪流满面的小溪,佟丹和老公都怔住了……
  调查篇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成为家庭中的一员,按理说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很多父母也都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事实也许并非如此。你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听听孩子怎么说——
  自认为了解孩子的妈妈:穆梅,36岁,公职人员;女儿:霖霖,7岁,小学二年级
  妈妈:我觉得,我对女儿挺了解的。平时穿什么衣服、喜欢的颜色、爱吃的点心,这些我都知道。虽然每天工作比较忙碌,有时候下班也晚一些,但每天我都保证赶回来给她检查作业,在作业本上签名。即使没有时间,家里也有其他人帮忙,饮食起居有阿姨照顾,作业辅导有爸爸或同班同学的家长帮忙,每次出差前都会提前安排好这些事情。所以,我女儿性格活泼开朗,比较有爱心,就是有点胆小。整体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女儿:我觉得,我刚读一年级的时候,妈妈比较在意我,连中午休息都陪伴我。每天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妈妈和我一起读拼音,学期结束考试的时候,我非常有信心,还考了“双百”。可升入二年级后,我觉得妈妈陪我少了,中午休息把我送进托管班,让我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我真的一点都不想去托管班,每天中午躺在床上都睡不着。
  不确定是否了解孩子的爸爸:胡宇,40岁,编剧;儿子:星星,8岁,小学三年级
  爸爸:老实说,有时候我觉得我挺了解我儿子的。比如他喜欢运动,我就给他买来最新款的运动鞋,让他和他的小同学去打球。可是,穿上我买的运动鞋,他好像没有我想象中的开心,每次出门时都默默地看了我好一会才出去。他妈妈有时候会说:“儿子,和爸妈再见,玩得开心点。”他也只是淡淡地回一句:“爸妈再见。”这时候我就觉得,我不太了解他,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开心,感觉他和我们之间有一层纱似的。
  儿子:我觉得我爸爸一点都不了解我,我并不想他给我买多贵多新款的运动鞋,我只想他能陪我去球场一起打球。每天我看到别的小伙伴有爸爸陪着,指导打球动作,讲解打球技巧,非常羡慕,觉得他们真幸福。可我爸爸从来不会和我玩这些,他要么工作,要么和我妈妈去听音乐会。有时候,我觉得,我在他们俩之间就像一个多余的人。其实每一次出门,妈妈和我说再见的时候,我都想说:“爸爸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
  认为最了解孩子的妈妈:梁丽,3g岁,私营企业主;儿子:豆豆,9岁,小学四年级
  妈妈: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尽责用心又了解儿子的母亲。很多事情,只要儿子有暗示,我便为他安排好,尤其是兴趣培养上。比如他喜欢敲鼓,我会立刻给他报一个打鼓兴趣班;他在外面看人家下围棋,我又给他报一个围棋班;在小区花园里看到外国人,很想和人家做朋友,为了语言交流无障碍,我便给他报了外教班。有时候我也觉得是不是报的班太多了,可看到儿子每个周末非常开心地穿梭在各种兴趣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做对了。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妈妈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
  儿子:其实很累,每个周末比上课还辛苦。可是,我不去读兴趣班,在家里一个人待着更孤单。爸爸妈妈每天都很忙,周六日都要出去谈生意,我把平板电脑上的游戏都玩个遍,也玩烦了。所以,我很想去热闹一点的地方,可我没有想到,妈妈会以为我喜欢那些。后来我想了想,这样也好,兴趣班里有很多小朋友可以陪我玩,我再也不用一个人周末待在家里了。所以,我才会非常开心地去上课,这样妈妈也会很高兴。
  建议篇——给家长的8条建议
  下班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尤其是父亲。
  我们下班之后,很多车辆不是开向回家的路,而是朝着城市各处的餐馆和各种休闲场所。我们在很多重要的时间,不是和家人在一起,不是和孩子在一起。其实和孩子在一起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得益于你每天的生活中在他身边所作的示范,怎么细致地理解他,怎么耐心地陪伴他,你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待他,用什么样的语气和他说话。   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父母走正道,孩子的路一定也会走得更正一些。没有被忽视、冷落的孩子,不是说他不会有问题,而是他遇到问题时总能够得到父母及时的帮助。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实具体一点讲,就是多陪孩子玩一玩,要耐心听孩子讲话,要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
  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对待孩子,应该理直气和,义正辞婉,而不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管”的合理性在于,顺乎孩童的天性,使其欲求的满足有所自制,该宽容则宽容,该严厉则严厉。
  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爱拥有一种力量,能推动人们充分展现真实的自我,并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但许多父母不是把溺爱当成爱,就是把控制和依赖当成爱,使孩子失去自我,使他们的心灵停滞不前,被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困扰。
  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当众教育孩子,可使亲子之间矛盾公开激化。因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尊重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孩子的心灵。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样狂躁。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
  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父母因为工作太忙,将孩子完全交给保姆,这就导致孩子有可能在心理上更亲近那个照顾他日常生活、每天陪伴左右的人。于是,保姆无形之中便成了孩子的“代理妈妈”。请多花一些时间在孩子身上。
  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其实,既为人师,必有其可取之处,也必有其闪光之处。在我们用赏识的目光看孩子时,更要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增强孩子的向师性,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效果。
  结语——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法国思想家蒙田有一句话:“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苦难的学问。”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命业”。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教育好孩子,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教育不好孩子,也可能会成为我们最大的悔恨。无论你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甚至连改错和补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请家长们珍惜这个唯一的教育孩子的机会,把这个孩子教育成功,便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因为,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是孩子成长的奠基教育,是“培根教育”。
  家长虽然不是一种职业,但却是一生的事业。倘若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太贫乏,则会对孩子们的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精神港湾。亲情永远都是孩子心灵最好的润滑剂。年轻的父母们应该肩负起自己的那份责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其他文献
18岁闯码头唱单档  1977年程艳秋出生在上海,她是在评弹家庭中长大的,父亲程振秋是上海有名的评弹艺术家。  表演评弹的演员俗称说书先生,这个职业属于过去的年代,听众多为中老年人。程艳秋选择读评弹学校时曾遭到父母的反对。身为评弹演员,父母深知其中的辛苦和艰难:常年奔走于穷乡僻壤,报酬微薄,生活飘荡、无规律。父母是搭档,尚可结伴而行,可程艳秋唱的是单档,一个女孩单身在路上,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但是
期刊
谁是新娘  大学一毕业,陆薇就马不停蹄地跟着周凯奔赴南方小城。  周凯是陆薇的初恋。如果有人问她,为什么结婚,她确定自己一定是被电影里那句“能和初恋结婚,多好”这句台词给蛊惑了。  40平米的出租屋,陆薇打理得像个婚房。两人手拉手去民政局花9块钱领了结婚证,出来的时候,一摸口袋,还剩50块。  “老婆,让你受委屈啦。以后一定加倍还上……”初冬的阳光打在两人身上,周凯有些心虚。  陆薇的心要说不委屈
期刊
身边这点事
期刊
表姐的偶像是林志颖的老婆——那娘们到底叫什么,姓甚名谁,不知道,也不重要,反正你只要记得她是男神小志的老婆就对了——因为她千辛万苦,最终才嫁给了自己的偶像,这和表姐的遭遇很相似。  表姐也是吃尽了苦头,放低了身段,排除万难不怕牺牲,最后才嫁了自己一辈子的偶像——她的学长,某公司CEO,俺现任的表姐夫。  表姐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说小志老婆的故事,讲此女子是如何给自己的老公默默地剥了一晚上虾的。而她呢,
期刊
雪夜遇到临盆的仇家  2013年1月8日晚,天降大雪。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从事烤鸭批发生意的曹晋、姚蓉芬夫妇开着自家的大货车载上19300只活鸭赶夜路返程。雪越下越大,姚蓉芬不停叮嘱丈夫开慢些。当车行驶到二干河上的振兴北桥时,姚蓉芬发现前方雪地里有一个人影在打滚,便让丈夫停车,去看个究竟。  对方脸部已被大雪覆盖,辨不出模样,姚蓉芬一边用手刨开对方身上的积雪,一边关切地问怎么了?对方痛苦地呻吟着,紧张
期刊
邂逅调皮驴群  那天早晨,出了尼玛县城之后,便是一望无际、满目青葱的山峦。天空的蓝、云朵的白、大地的绿,在空旷里绵延伸展着。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的行程是穿过数百公里的无人区去双湖。可藏族司机桑堆师傅说他没走过双湖的线路,但他也表示愿意填补自己司机生涯里的这片空白。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在一个曾经骑摩托车穿越过这片无人区的藏民的指引下,找到了去双湖的路。  进入无人区不久,我们才渐渐明白这广阔的区域里
期刊
小烟  小烟是我捡来的。  凌晨,我拐进楼栋正要开门,冷不防旁边站起个黑影,手一哆嗦,钥匙落了地。“谁?”我大喝。黑影却不做声,又重新蹲了下去。借着手机的光亮,我发现那是个长发女子,衣装凌乱,怀里抱个脏兮兮的布娃娃。  我没好气地喝斥这个险些吓出我心脏病的流浪女,让她快走开。可她在门口瑟瑟发抖,像一枚小小的秋风中的树叶。“进来吧。”我朝她伸出手。她惊疑地望着我。我说我不是坏人,她半天才起身一步步挪
期刊
教育失当,莽撞少年急于挣脱牢笼  李飞的父母是济宁市梁山县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种地为生。李飞是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两人都很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可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儿子犯错时通常是武力解决。而母亲性格温和却不善言辞,李飞很少和父母谈心,遇到问题基本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2010年李飞小学毕业,对学习毫无兴趣的他决定弃学赚钱。尽管父亲狠狠揍了他一顿,但也没能阻挡他弃学的念头。如愿辍学后,李飞在家
期刊
一见未曾钟情  中国的体操运动员基本都是“从娃娃培养起”,所以,不少运动员在体操界扬名立万时,都还只是小小少年。刘璇也是如此。  1992年,刘璇13岁,这个年纪的其他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耍宝,她就已经拿到了全国比赛的冠军。此后的几年里,她又相继拿下了1994年的亚运会高低杠亚军、1998年的世界杯总决赛平衡木冠军、2000年的全国锦标赛平衡木冠军和全能亚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冠军和个人
期刊
17岁的范廷钰是当今围棋界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少年,被誉为“天才棋手”,而他的成功与父亲范雄彪的另类教育密不可分。在许多人看来,范雄彪的育儿方式太过冒险:儿子嫌去学校耽误时间,他便同意他在家上学;而为了照顾儿子,他又果断辞去高级工程师的工作。然而,这位看似莽撞的父亲又与那些心心念念逼儿成龙逼女成风的家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材施教最重要  范雄彪曾是一个工程师,那时候他有个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