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要分析具体语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以戏/弄臣”,还是“以戏弄/臣”?
  “以戏弄臣”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句话历来有两种断法:“以戏/弄臣”和“以戏弄/臣”。甚至有人认为这两种断法都可以,说是此语双关。那么,“以戏弄臣”到底该怎样句读呢?
  首先,说“以戏弄臣”两种断法都可以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句话是蔺相如斥责秦王的,表达的意思只有一种,所以他在说的时候肯定只有一种停顿。再说汉语双关的几种情况(语意双关、谐音双关)并不包括停顿双关。比如说“晚上来的人”这一短语,不能因为它有两种读法,就认为这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可以表达“是晚上这个时间段上来的人”,又可以理解成“迟上来的人”。特定语境中的句子只能有一种语音停顿。
  其次,把“以戏弄臣”读成“以戏弄/臣”,理解为“来侮辱耍弄我”这一句读也欠妥帖。表面上看这样停顿文句翻译得还算通顺,孰不知这样停顿割裂了语境。笔者认为文言断句只有在语境中进行,才不会破坏作者原意。
  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对于在语言性语境中难以句读的语句还要揣摩其非语言性语境。
  本文试以“以戏弄臣”为例来探讨文言断句的要领。
  第一,从语言性语境出发推敲陈述对象。“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这句是蔺相如当庭撕开秦王想要私占和氏璧虚假面目的一句斥责。
  从“大王见臣列观”起,主语始终是“大王”,后面的分句都是对大王行为的描述,“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顺着这一语境,“以戏弄臣”这句还应是描述秦王的行为举动,而不是“以戏弄/臣”(来戏弄我)来强调前面一系列行为的终极意义。据此,笔者认为这里应断为“以戏/弄臣”(把它给侍臣们玩耍)。
  第二,从语言性语境出发揣摩语言节奏。“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这些叙述都是二二拍节奏。从汉语言追求结构的整齐美和音节的和谐美来讲,这里读成“以戏/弄臣”语意更贯通,指责秦王“礼节甚倨”的语气更为强烈。
  第三,从非语言性语境出发分析人物心理。蔺相如要完成赵王交给他的任务,而他自己也说了“臣请完璧归赵”。应该说在出行前,他已经做好了秦违约的思想准备(宁许以负秦曲)。所以在将璧献给秦王后,他留意到秦王的举动无意拿城换璧,便以“璧有瑕,请指示王”为借口,将璧骗了回来,紧接着就是最精彩的一幕——“廷叱之”。蔺相如“廷叱之”的重点就是要以牙还牙,当廷斥责秦王对赵国及其使者的轻视。“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两句就酣畅地指责了秦王的傲慢无理,并且用“弄臣”一句痛骂秦王之“狗”来达到痛斥秦王泼皮无赖的目的,真是替赵国长出了一口气,也让读者在痛快之余看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文臣蔺相如。 第四,从非语言性语境出发探究文化背景。所谓“弄臣”,与直臣、忠臣相对,其主要工作就是逗得主子开心。中国历史上的弄臣有多种,有用隐语谏主的,比如淳于髡;有供君主逗乐的,比如伶人、小丑;这样看来,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弄臣”。语言是生活的积累并且会反映生活的,虽然在《史记·滑稽列传》、《报任安书》中没有提到“弄臣”这个词,也不能妄自推断太史公不会用“弄臣”一词。相反,完璧归赵记录的就是战国时期的历史,太史公完全有可能用“弄臣”一词来替笔下人物表达他们的情感。
  简言之,读成“以戏/弄臣”,更符合蔺相如与秦王对话的语境,也更能体现出相如对秦王背信弃义的愤怒,对赵国的无比忠诚。想来,这也符合太史公秉笔直书的精神吧。
  
  蔡维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宿迁。
其他文献
《曲别针》是近年来国内小说创作的一篇难得的短篇佳作。它从当下生活秩序、日常经验及人的生存之道出发,拨开时代语境的氤氲迷雾,在象征的映像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所固有的相互关联和复杂冲突,并将“人的精神分裂”这一语言艺术中最深刻的主题以一种貌似闪烁其辞却又准确精致的叙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作为叙述标记的“曲别针”,在这里受到关注的当然不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其中的深意体现在它是一种手工艺术的材料,这种手
情感激发能使学生“趋向鼓舞、心中喜悦”,有利于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情导入,蕴酿情感    热情,是人类进行活动的源泉,赞可夫曾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结果。”上课导语要有激情,才能触发学生动情。这样
经常听到许多身处一线的农村语文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似乎有点大海捞针的味道,任你费九牛二虎之力却仍死气沉沉。”笔者以为,这些同仁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未免有些悲观,但也不得不让人思考:精彩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尽管新课改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一份活力,让语文课堂这潭死水泛起阵阵涟漪,甚至激起了令人欣喜的浪花。但要真正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还是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语文教师如何去构建精彩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一代教学理念,也是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一次深刻反思和完美诠释。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的重大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方法有:①根据时代特点,因地制宜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现代新诗比古典诗词更难教,尤其是“朦胧诗"或一些采用了西文现代表现技巧的作品。因为教师自身“读不懂”所以也“讲不好”,学生们在学了以后更是一知半解,最终只能把诗句背下来应付考试完事。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觉得最大的症结所在,是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现代诗歌的特质进行教学。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作品中一首文词非常丰富、词藻华丽、浓艳,韵律和谐,极富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戏剧舞台上,绽放了一朵奇葩——荒诞派戏剧,而萨缪儿·贝克特《等待戈多》的上演所获得的极大成功,则是荒诞派戏剧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等待戈多》全剧充满了荒诞的色彩,作者把流浪者搬上舞台,揭示了人在荒诞的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同时代的中国作家鲁迅也把目光瞄向了社会中的底层人物,以如椽笔写下《阿Q正传》,以表现“人”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达到揭露社会不合理性的目的。  一个
新的中学语文教材都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把阅读与写作分开编排。编者的目的是让语文学习更加具有系统性,这种设想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然而,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领会到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一、揣摩课文题目,渗透写作指导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的局面,作文教学作為语文教学混合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度在困惑中亦步亦趋,至今也未能实现从“头疼”到“怡情”的转变。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感于学生写之苦,教师教之累这种现实的苦恼,认为走出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就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解开症结,改变思路,不要在失败的地方一味周旋,徘徊不前,而是去寻找能在“桑榆”获胜的途径,从而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高考现代文大阅读多为散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多为文字表述题,很多考生对高分值的散文阅读题备感头疼,束手无策。实际上,我们掌握了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便不会畏之如虎了。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高考散文阅读的答题思路,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旨    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
词语释义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解词析义,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需要。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词语释义的做法。    一.通过汉字的造字方法来解析词语的意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应引导学生把握词语的古今渊源关系,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可以通过其造字方法来解析意义,在确定词语本义的基础上逐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