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以戏/弄臣”,还是“以戏弄/臣”?
“以戏弄臣”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句话历来有两种断法:“以戏/弄臣”和“以戏弄/臣”。甚至有人认为这两种断法都可以,说是此语双关。那么,“以戏弄臣”到底该怎样句读呢?
首先,说“以戏弄臣”两种断法都可以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句话是蔺相如斥责秦王的,表达的意思只有一种,所以他在说的时候肯定只有一种停顿。再说汉语双关的几种情况(语意双关、谐音双关)并不包括停顿双关。比如说“晚上来的人”这一短语,不能因为它有两种读法,就认为这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可以表达“是晚上这个时间段上来的人”,又可以理解成“迟上来的人”。特定语境中的句子只能有一种语音停顿。
其次,把“以戏弄臣”读成“以戏弄/臣”,理解为“来侮辱耍弄我”这一句读也欠妥帖。表面上看这样停顿文句翻译得还算通顺,孰不知这样停顿割裂了语境。笔者认为文言断句只有在语境中进行,才不会破坏作者原意。
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对于在语言性语境中难以句读的语句还要揣摩其非语言性语境。
本文试以“以戏弄臣”为例来探讨文言断句的要领。
第一,从语言性语境出发推敲陈述对象。“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这句是蔺相如当庭撕开秦王想要私占和氏璧虚假面目的一句斥责。
从“大王见臣列观”起,主语始终是“大王”,后面的分句都是对大王行为的描述,“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顺着这一语境,“以戏弄臣”这句还应是描述秦王的行为举动,而不是“以戏弄/臣”(来戏弄我)来强调前面一系列行为的终极意义。据此,笔者认为这里应断为“以戏/弄臣”(把它给侍臣们玩耍)。
第二,从语言性语境出发揣摩语言节奏。“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这些叙述都是二二拍节奏。从汉语言追求结构的整齐美和音节的和谐美来讲,这里读成“以戏/弄臣”语意更贯通,指责秦王“礼节甚倨”的语气更为强烈。
第三,从非语言性语境出发分析人物心理。蔺相如要完成赵王交给他的任务,而他自己也说了“臣请完璧归赵”。应该说在出行前,他已经做好了秦违约的思想准备(宁许以负秦曲)。所以在将璧献给秦王后,他留意到秦王的举动无意拿城换璧,便以“璧有瑕,请指示王”为借口,将璧骗了回来,紧接着就是最精彩的一幕——“廷叱之”。蔺相如“廷叱之”的重点就是要以牙还牙,当廷斥责秦王对赵国及其使者的轻视。“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两句就酣畅地指责了秦王的傲慢无理,并且用“弄臣”一句痛骂秦王之“狗”来达到痛斥秦王泼皮无赖的目的,真是替赵国长出了一口气,也让读者在痛快之余看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文臣蔺相如。 第四,从非语言性语境出发探究文化背景。所谓“弄臣”,与直臣、忠臣相对,其主要工作就是逗得主子开心。中国历史上的弄臣有多种,有用隐语谏主的,比如淳于髡;有供君主逗乐的,比如伶人、小丑;这样看来,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弄臣”。语言是生活的积累并且会反映生活的,虽然在《史记·滑稽列传》、《报任安书》中没有提到“弄臣”这个词,也不能妄自推断太史公不会用“弄臣”一词。相反,完璧归赵记录的就是战国时期的历史,太史公完全有可能用“弄臣”一词来替笔下人物表达他们的情感。
简言之,读成“以戏/弄臣”,更符合蔺相如与秦王对话的语境,也更能体现出相如对秦王背信弃义的愤怒,对赵国的无比忠诚。想来,这也符合太史公秉笔直书的精神吧。
蔡维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宿迁。
“以戏弄臣”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句话历来有两种断法:“以戏/弄臣”和“以戏弄/臣”。甚至有人认为这两种断法都可以,说是此语双关。那么,“以戏弄臣”到底该怎样句读呢?
首先,说“以戏弄臣”两种断法都可以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句话是蔺相如斥责秦王的,表达的意思只有一种,所以他在说的时候肯定只有一种停顿。再说汉语双关的几种情况(语意双关、谐音双关)并不包括停顿双关。比如说“晚上来的人”这一短语,不能因为它有两种读法,就认为这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可以表达“是晚上这个时间段上来的人”,又可以理解成“迟上来的人”。特定语境中的句子只能有一种语音停顿。
其次,把“以戏弄臣”读成“以戏弄/臣”,理解为“来侮辱耍弄我”这一句读也欠妥帖。表面上看这样停顿文句翻译得还算通顺,孰不知这样停顿割裂了语境。笔者认为文言断句只有在语境中进行,才不会破坏作者原意。
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对于在语言性语境中难以句读的语句还要揣摩其非语言性语境。
本文试以“以戏弄臣”为例来探讨文言断句的要领。
第一,从语言性语境出发推敲陈述对象。“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这句是蔺相如当庭撕开秦王想要私占和氏璧虚假面目的一句斥责。
从“大王见臣列观”起,主语始终是“大王”,后面的分句都是对大王行为的描述,“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顺着这一语境,“以戏弄臣”这句还应是描述秦王的行为举动,而不是“以戏弄/臣”(来戏弄我)来强调前面一系列行为的终极意义。据此,笔者认为这里应断为“以戏/弄臣”(把它给侍臣们玩耍)。
第二,从语言性语境出发揣摩语言节奏。“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这些叙述都是二二拍节奏。从汉语言追求结构的整齐美和音节的和谐美来讲,这里读成“以戏/弄臣”语意更贯通,指责秦王“礼节甚倨”的语气更为强烈。
第三,从非语言性语境出发分析人物心理。蔺相如要完成赵王交给他的任务,而他自己也说了“臣请完璧归赵”。应该说在出行前,他已经做好了秦违约的思想准备(宁许以负秦曲)。所以在将璧献给秦王后,他留意到秦王的举动无意拿城换璧,便以“璧有瑕,请指示王”为借口,将璧骗了回来,紧接着就是最精彩的一幕——“廷叱之”。蔺相如“廷叱之”的重点就是要以牙还牙,当廷斥责秦王对赵国及其使者的轻视。“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两句就酣畅地指责了秦王的傲慢无理,并且用“弄臣”一句痛骂秦王之“狗”来达到痛斥秦王泼皮无赖的目的,真是替赵国长出了一口气,也让读者在痛快之余看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文臣蔺相如。 第四,从非语言性语境出发探究文化背景。所谓“弄臣”,与直臣、忠臣相对,其主要工作就是逗得主子开心。中国历史上的弄臣有多种,有用隐语谏主的,比如淳于髡;有供君主逗乐的,比如伶人、小丑;这样看来,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弄臣”。语言是生活的积累并且会反映生活的,虽然在《史记·滑稽列传》、《报任安书》中没有提到“弄臣”这个词,也不能妄自推断太史公不会用“弄臣”一词。相反,完璧归赵记录的就是战国时期的历史,太史公完全有可能用“弄臣”一词来替笔下人物表达他们的情感。
简言之,读成“以戏/弄臣”,更符合蔺相如与秦王对话的语境,也更能体现出相如对秦王背信弃义的愤怒,对赵国的无比忠诚。想来,这也符合太史公秉笔直书的精神吧。
蔡维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