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使学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唯有“发散”,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从不同方面去思考,才能深刻地理解、巩固并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题的讲解应该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即条件发散、过程发散、结论发散,强调思维的发散,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题目,由于其内在规律或思考的途径不同,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在例题教学中,可叫学生先做例题,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探求多种解法,然后教师再给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法的优劣,找出最佳的、新颖的或巧妙的解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证明“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可以利用作平行线来证明,方法达七、八种之多,也可以用面积法证明。其中以面积较为巧妙别致。
   在解题时,不要满足于把题目解答出来便完事大吉,而应向更深层次探求它们的内在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变化题目的条件、结论等。比如,“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这个命题不难用面积法证明。该题证明后,可以变换角度,广泛联想,训练发散思维。将“任意一点”变到“形外一点”,将“正三角形”变为“正n边形”,或者将“正三角形”变为“任意三角形”,研究结论如何变化。可以看出,对数学问题的回味与引申,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处理问题,增加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综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
   二、常规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对于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往往习惯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极易形成思维定势。在解决新问题面前,这种思维定势是一种负迁移,作用是消极的。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所以,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同时,养成经常逆向思维的习惯,“反其道而行之”,破除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
   如何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呢?一是重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逆向教学;二是强调一些基本方法的逆用:从局部考虑不易,是否能整体处理;一般情况下不好办,考虑特殊情况;前进有困难,退一步如何;正面入手分类太多,对立面如何;“执果索因”与“由因导果”两方面寻找解题途径;直接证明不行,则考虑用间接证法等等。在具体教学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
   首先,在教学中可教学生从正、逆两个方面去理解概念。
   其次,从正、逆两个方面去掌握公式、法则和定律。数学中的许多公式、法则和定律都可以用等式表示,等式具有双向性,既可以用左边的式子替换右边的式子,也可以用右边的式子替换左边的式子。
   最后是在解题中注意逆向思维的训练。特别是当常规解法出现情况比较多,而其对立面情况又较单一时,采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则解题思路更清晰明了。如,当m是什么值时,对于两个关于x 方程x+4mx+3-4m=0,x+(m-1)x+m=0至少一个有实根。如果从正面求解,会出现三种情况,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而考虑其反面“两个方程都没有实根”。然后求得补集,解法很简洁。逆向思维,从问题的反面揭示本质,弥补了正向思维的不足,使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通过直观因素来解决抽象问题,进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观察力和概括能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无疑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四、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求异思维占主导地位,也有求同的成分,而且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从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反复结合,才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新奇性。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数学教学等途径来实现,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负责,必须对学生家长负责,必须对学校负责,也必须对自己负责——因为这是班主任职责,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抱着这样的想法,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 方法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能力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素质的高低,多半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的艺术水平、组织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新体育课程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势必会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经验,对新时期高中体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 问题 教学改革  一、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
期刊
摘要: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关键词:物理 实验 兴趣  
期刊
摘要: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更是青少年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传统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掌握人类社会经验的过程;学习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和提高素质三种功能。然而在现代社会,学习过程不仅是获取已有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会如何在有限时间高效获取必要基础知识以利于自我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英语 教学 学习  一、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
期刊
摘要:只要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设置激发学生思考的情景,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就足以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 能力   一、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可以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
期刊
摘 要: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组合,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方法等创新成果。    关键词:小学 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期刊
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也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听课觉得枯燥无味,学起来只能死记硬背,,影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谈一谈我的体会。  
期刊
摘要: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分析,历年中考试题量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知识运用的考查能力。本人认为:在复习前必须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根据中考考题的特点、英语的学习规律等,详细了解新课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中考 英语 分析   一、做好考前心理辅导   在整个复
期刊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组成是“问题”和“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思维与创新活动,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有助于增进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因此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应把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作为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解决” 能力培养   一、“数学问题解决”的教
期刊
摘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必不可少的因素。在道德情感中有积极的情感,例如对正义的崇敬感,对国家,对集体的热爱等。也有消极的情感,例如对别人做了好事不屑一顾,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而产生嫉妒感等。教师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就应该遵循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巧妙地运用教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情感 教学  什么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