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学生死亡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ouxi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学生作为将要从事医务工作的群体,对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促进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医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的临床技术,更需要提高人文素质,对于医学生的死亡教育也显得更加重要。开展死亡教育既是专业医学知识学习的需要,也是医学生未来职业的要求。本文通过论述死亡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分析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死亡教育;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6-0111-04
   生命是人类研究永恒的话题,生命的含义不仅在于生存,同时也包括死亡。一直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始终是生存,对于死亡的关注则较少,但死亡是与生存相提并论的话题。自古以来,对于生的高度关注使得死亡缺乏了相应的重视。美国利奥·巴斯卡力博士(Leo Buscaglia)曾言“死亡是生命的导师”。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如何更好地面对死亡,则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课程。在中国,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死亡一直处于逃避的状态。从小到大,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受到的教育都在教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而很少教导我们如何更好地面对死亡。国际上死亡教育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但在我国死亡教育还相对欠缺。开展死亡教育,旨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使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完整意义。
  1 死亡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
  1.1 死亡教育的内涵
   对于死亡教育的概念,我国学者大多认同《医学伦理学辞典》的说法,认为死亡教育是教会人如何认识和看待死亡的一种教育。但因为各种文化因素以及禁忌思想的影响,死亡教育又被称为“生死教育”“生命教育”“临终关怀教育”等[1]。作为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不仅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死亡,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对待他人的死亡。死亡教育是一门教会人在面对死亡时如何做好自我心理调整的社会性学科[2]。同时,也有不同学者提出,开展死亡教育,其目的在于让人们科学地认识死亡,从而能够更加健康科学地对待死亡。死亡教育的开展对象主要由两类,一类是对于广大群众的普及性教育,另一类是针对从事医学专业的相关人员的死亡教育。
  1.2 国内外死亡教育发展现状
   死亡教育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并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并推广[3]。美国作为最早开展和推广死亡教育的国家,其死亡教育课程从小学开始,贯穿中学、大学等多个阶段。美国开展死亡教育课程后,又经历了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其死亡教育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成熟。在美国死亡教育的影响之下,英国开展了“死亡觉醒”的思想运动,英国的死亡教育将其内容与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相结合,随着不断地发展,又将死亡教育的内容融入思想教育与医学人文等课程教育中。英国的死亡教育的方式注重渗透式,明确了医学生作為受众客体的教育内容。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死亡教育的相关理念,日本学者在研究了死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之后,积极推广死亡教育,出版了以死亡教育为主的论著、磁带和教科书。日本的死亡教育在于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各社会团体的积极响应。在1983年东京上智大学成立了生死研究会,从此死亡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逐渐推广开来。
   我国由于受传统“重生忌死”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观念,使得人们对于死亡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多数家庭都选择逃避死亡这个话题,强调对于生的向往。我国的死亡教育始于1995年孟宪武编写的《话说临终关怀》一书,之后出版的各种书籍,如《让生命享受最后一缕阳光》《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等书,推进了我国死亡教育的发展。广东药学院在2008年正式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并为此编制了专门的教材,这也是我国最早的死亡教育教材。之后,我国在2016年召开了第一届当代死亡问题研讨会,会议讨论了死亡教育的相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筹建“华人死亡研究所”的建议。会议的召开及其建议的提出都代表着我国的死亡教育正在不断发展,死亡教育研究机构也开始起步。香港和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死亡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内地的死亡教育仍发展不足。到目前,我国的死亡教育仍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使得死亡教育的发展受阻,没有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1.3 开展医学生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一词,表达的是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个体生命开始即为生,当个体生命终结即为死亡。生与死是相对而言的,如同出生一样,死亡也是每个个体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没有人能够逃避死亡,是一个必然、客观且不可回避的过程,也是个体生命都会经历的平等的过程。在面对死亡时,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会产生不同的焦虑与恐惧,而死亡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到死亡的含义,正确地面对他人之死以及自身的死亡,树立科学的生死观,从而在死亡来临时,弱化这种焦虑与恐惧。
   正确思考与理解死亡的本质,能够使人们正确认识死亡。作为即将从事医务工作的医学生而言,更需要提高自身对于生命的关怀。当医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死亡认识时,医学生自身内心的道德良知与道德情感也会被唤醒。对于医学生而言,更能增加其对“救死扶伤”的敬畏与对“大医精诚”的认同感。在进行死亡教育后,医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死亡的本质特征,在生活与工作中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既珍视自己的生命,也珍视他人的生命,做到对患者负责,做好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同时,也增加了对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实验动物的人道观。当对于死亡有了科学的认识和思考,就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有计划、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命,努力于当下,提高生命的质量。对于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是从生命有限性的角度出发,以其独特的视角教育医学生更加尊重敬畏生命。
   医学生作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之后的工作始终与健康和生命相关。作为即将从事医务工作的学生来说,医学生既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者,同时也是送别生命的群体,医学生始终担负着维护生命健康的职责。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提高医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避免在医务工作中出现对生命的不良态度与错误的认知,加强医学生始终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意识,同时又可以促进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从而面对死亡来临时,避免对死亡过于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意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服务。   2 我国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医学生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欠缺
   中国古代儒家崇尚“重生忌死”,受其思想的影响,人们在生活中较多地谈论生存,对于生的追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相对而言,比较避讳死亡相关话题,在一些活动与民俗中,与死亡相关的文字与话题也多被当作禁忌。人们也大多不愿谈及死亡[4]。在家庭中,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及长辈对于死亡问题往往避而不谈,大多数家庭对于死亡教育是欠缺的。在学校教育方面,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在谈论如何更好地生活,对于死亡也是很少谈及。另外,死亡教育的直译名称容易引起民众误解,对于死亡教育的内容并没有进行很好地理解,以字面含义解释死亡教育的内涵,误解了死亡教育课程开展的真正意义,片面地将死亡教育理解成指导人们怎样死亡的课程,否认死亡教育在我国的开设及推广发展。人们认为公开地去谈论死亡,是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伦理观相悖。由于人们对于死亡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导致死亡教育的发展受阻。
   由于缺乏对于死亡教育的正确认知,导致大部分医学生对于死亡教育的相关概念的了解与认识欠缺。大众媒体的传播与相关出版物的推广成为医学生为数不多的了解渠道[5]。而这两个相关渠道对于死亡教育的内容并不全面,使得医学生并不能够准确且完整地获取死亡教育的内容。医学院校作为教育主体,崇尚技术,但缺乏对于死亡教育的重视度,过于强调对于医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忽略了医学生人文社会课程的学习,导致“重医轻文”现象的出现,较多地关注医学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在此环境下,医学生也忽视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医学院校的不重视与医学生对于死亡教育的认知度不够等,使得死亡教育课程难以开展。
  2.2 死亡教育的教学内容简单
   虽然死亡教育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发展得较为迅速,但是目前在我国内地校园,死亡教育的开展较少。在学校教学中,死亡教育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是处于欠缺状态的,而已经开设死亡教育的相关院校也没有统一的死亡教育教材。死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只是单纯借鉴国外的死亡教育经验,往往依赖于授课老师对于西方教育方式的总结与各自的认识,缺乏对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结合。而对于现阶段的死亡教育的开展现状,我国并未有相应的教育资料,也并未编写针对医学生的死亡教育教材[6]。与此同时,死亡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缺乏针对性。医学院校更加致力于塑造医学生救死扶伤的信念,对医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也主要在于教会医学生如何救治患者,而对于死亡教育方面的教育则较少[7]。这些因素导致死亡教育流于表面,预期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此外,受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死亡教育的影响,我国内地对于死亡教育的发展,往往还是通过学术期刊、专著等方式来实现,通过对于死亡的定义、死亡哲学等相关概念的阐述来介绍死亡教育这一课程及其开展的意义。如此使得死亡教育局限于理论层面。仅有的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的院校体系,其教学方式也只是传统的课堂大班授课为主,授课老师通过理论的形式来介绍死亡的相关知识,缺乏对于死亡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得死亡教育课缺乏灵活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2.3 缺乏专业的死亡教育体系
   我国港台地区死亡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发展仍然不足。目前我国内地只有不足20所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死亡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导致死亡教育课程在我国内地高校的开展不够全面规范。医学院校在死亡教育方面,内容形式整体偏于单一化,不仅教学内容简单,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死亡教育的课程实施也逐渐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死亡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缺乏专业的教育体系。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死亡教育体系[8]。我国死亡教育的形式多依赖于国外的教学经验,并没有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方式,缺乏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探索。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言“中国从没有真正意义的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软肋”[9]。内地医学院校进行死亡教育的形式多是将死亡教育融入其他课程,如《醫学伦理学》《医学人文素养》《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且教学内容往往是以课本上的死亡知识的教育为主,缺乏对于死亡的深入思考与向死而生的情感体验。
  3 完善医学生死亡教育的对策
  3.1 树立科学的死亡教育观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死亡教育受到误解。因此,作为开展死亡教育最直接主体的医学院校,在开展死亡教育课程时,应加强学生对死亡教育的正确理解,从深层次解读死亡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努力营造正确的死亡教育学习氛围,宣传科学的死亡文化,引导医学生克服传统的死亡避讳,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死亡观和死亡教育观。医学生作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将要从事的医务工作中不免要接触到死亡,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意识,有助于其在步入工作时能够适应医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死亡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更应该寻求多方的帮助。通过社会广泛宣传死亡教育,营造正确科学的死亡观,更有利于推进死亡教育的发展。医学生通过不合理的途径获取的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内容,往往是不全面、甚至是偏激的。除了医学院校进行死亡教育的努力之外,还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媒体等机构也应积极地宣传死亡教育相关内容,出版相应的教材或专题,使包括医学生在内的群体认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政府或民间组织也可以建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进行宣传,使死亡教育活动更加规范化。
  3.2 完善死亡教育的教学内容
   死亡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避讳的话题,虽然在很小的时候,人们就知道了死亡的必然性与普遍性,可是并没有接受过针对性的死亡教育,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无知一直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很少有人主动去思考死亡的意义。基于此,高校对于死亡教育的责任就显得更加重要。而医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面对死亡是普遍的情况,医学生需要具备冷静与果敢的职业素养,在以科学健康的心态面对死亡的同时,也应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健康的心态,正确地面对死亡,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服务。医学院校目前基于死亡教育还缺乏专业性的教学指导,应该明确地认识到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以医学生发展的特殊性为导向,构建专业的死亡教育课程,将死亡教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中。无论医学技术如何发展,都需要人文信仰理念指引,要受到伦理指导原则的监督[10]。医学院校必须重视死亡教育,引进具备专业素养的死亡教育工作人才,完善死亡教育的教学内容,开展死亡教育的相关课程,保证死亡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11]。    我国目前死亡教育的教学形式大多是通过传统的大班授课的形式,缺乏实践教学,而死亡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充实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国外的死亡教育教学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教学知识传授以及实践体验,为我国内地死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内地的死亡教育应增加实践教学方式,如在课堂中增加关于死亡相关案例的讨论、情景模拟分析死亡相关场景、播放观看死亡相关影片并进行分析、由同学来讲述死亡相关经历并分享自己的体会等等,以便让医学生能够从自身思考,分析死亡的人生含义。医学生具备良好的面对死亡的能力与职业素养是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从事医务工作期间,医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一名医务工作人员应肩负起自己的职责[12]。
  3.3 推进完善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系统化
   我国目前还未形成系统化的死亡教育体系,加快中国内地死亡教育系统化建设是我国内地死亡教育实践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发展死亡教育课程的路上我国还有很多路需要走,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发展经验的同时我国还应尊重其文化的多元性与个体差異的发展需求,将死亡教育与中国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在发展中国死亡教育的教学内容建设时应坚持因地制宜,使死亡教育课程体系适应中国医学生及内地民众对于死亡的认知。推动符合我国文化特色、本土化、科学的死亡教育实践活动。
   完善医学生死亡教育体系,让医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接受死亡教育。医学院校应该开设多种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使死亡教育课程不再依附于其他课程,如死亡学、死亡哲学等独立的死亡教育课程[13]。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死亡意思,对于死亡有正确的理解。同时帮助医学生更好地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为以后从事医务工作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做到对患者的临终关怀。死亡教育是现代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新课题,在医学教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死亡教育的将会使医学教育体系日臻完善[14]。
  参考文献:
  〔1〕张婕.中国传统生死观视域下医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
  〔2〕郭巧红.医学生死亡教育教程编制和实施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0.
  〔3〕梁兰,胡建萍,何东梅,等.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02):259-262.
  〔4〕罗羽,张慧兰.国内外死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03):175-179.
  〔5〕严春蓉,李培森.医学生死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医学争鸣,2018,29(01):67-70.
  〔6〕郭巧红,任小红,刘琳.我国医学教育亟须死亡教育补课[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 18(07):69-70.
  〔7〕王君平.给生命最后的安详[N].人民日报,2015-08-21(019).
  〔8〕薛娜娜,刘玉芳,肖荷妹,等.河北省胸科医院护士死亡焦虑现状分析及临床干预[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05):592-596.
  〔9〕滕飞,滕黎,韩梅.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1):79-83.
  〔10〕龙艺,蒋位哲.现代医学技术与人文离散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09):28-31.
  〔11〕刘明晶.探讨如何构建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J].中国农村卫生,2018,11(21):54-55.
  〔12〕何勇涛,张雪,秦永杰,等.学术型医学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 38(01):129-132.
  〔13〕席晶晶.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03):106-108.
  〔14〕郭巧红,任小红,刘琳.我国医学教育亟须死亡教育补课[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19(07):69-70.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在人类社会步入多元、混杂、交互、涉入的异次元时代背景下,探索信息素养场域的情感与认知研究范式.[方法/过程]在对情感与认知之于信息素养之信息意识赋能、信息
2020年12月10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学院重大科研项目《中国音乐遗产地图》专题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顺利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院校的二十余位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四段指标评估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伊藤美诚在2020年卡塔尔公开赛期间的3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抢段与接抢段的得分率为良好,使用率最高,说明发抢段与接抢段是伊藤美诚主要的得分阶段。发球灵活,落点刁钻,可以很好地将对手控制在近网区,第三板与第五板抢攻积极。接发球回球落点科学,条件不允许时不急于进攻,等待机会在条件允许时积极上手抢攻。相持段的使用率与
[目的/意义]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分析高校论文前沿主题和发展趋势,为高校科研评价破除“四唯”提供新的视角,为高校科研优势方向选择提供模型参考与理论支持.[方法/过程]首先,获
[目的/意义]了解国外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演化过程及其特点,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的使用和改进提供借鉴和启发.[方法/过程]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为
摘 要: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维度筛选出25项具体指标,构建出新疆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新疆2017年乡村振兴的实现度进行测定与分析,运用障碍度模型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障碍度分析,得出乡村生态宜居的实现度最低,生活富裕的实现度最高。因此,降低贫困发生率,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   关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导致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日益普遍.以查询词为切入点,可以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规律与模式,为行为服务优化
[目的/意义]社会化商务以其独特的技术功能为支持,开创了社交与购物相融合的全新商务情景,从技术解释视角探究可供性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购买意愿的内在作用机理,有助于深入挖掘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二十年来国内水足迹研究文献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此领域近期研究方向及梳理知识结构,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检索CNKI平台关于水足迹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水足迹领域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证明研究热点是绿水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等领域。   关键词:水足迹;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2;TY211.1 文献标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构建为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框架与支撑平台,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