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流与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良好素质。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心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得到最优化发展的同时,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以下是笔者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做法。
一、精心划分合作小组,提高交流实效
根据我校实验室的配置,每个教学班划分为24个实验合作小组,每组2─3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兴趣和特长存在有差异,各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动手操作,有的善于表达发言,有的善于发现创造,学生的个人才能会在实验中显露出来。因此,划分实验小组时,教师要考虑各成员的优势,避免组里的成员均处于劣势,力求优劣互补,保证组员在交流时能有观点讨论,不至于鸦雀无声,陷入寂静,利于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目标。除了可以优等生与学困生组合,还可以男女生混合,女生细心却胆怯,男生动手能力强却往往疏于思悟。这样划分合作小组,多样的个性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提高交流的效果。
二、重视课前合作指导,创设交流机会
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感性浅,系统性不强,每做一个实验,教师必须进行课前的合作指导,创设机会激励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实验,需要多人参与,是小组内合作的好机会,更适于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如上《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实验课前,老师布置新课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合作准备器材,初定设计思路。老师交代各组同学自备石灰石或大理石,老师拿石灰石样品让同学们认识。到上二氧化碳实验课时,老师先检查石灰石的准备情况,老师欣喜地看到各组都找来了数量不等的石灰石,说明组员们主动负责,团结合作。很多组同学已把石灰石洗干净,并且大多数小组的石灰石是小粒的。这是为什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起来了:容易放入试管,容易反应等等,带来大块石灰石的同学意识到自己考虑欠缺,缺乏交流,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反思,学生的收获比老师预设的要大得多。还有的小组找来的不是石灰石,是鹅卵石、砂石,它们是不是都可制取二氧化碳?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三、组织合作设计方案,交流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装置和步骤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教师应在实验课中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发挥团队精神,凸显小组合作的优势。设计方案时,教师应有序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给各小组沟通,让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提供学生讨论、争辩、表达及倾听实验方法的平台;不仅在组内交流,还可在组间交流,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交流的内容应包括实验所用的药品、器材、装置、步骤、注意问题等。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实验,教师让各组同学做三个对比实验:①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②碳酸钙和稀硫酸的反应,③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小组交流讨论:用哪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最好?学生纷纷说是①。为什么?有的说②起初有几个气泡,后来没有了;有的说②没有气体生成;有的说③反应剧烈,反应很快;唯有①反应平稳,速度中等;各抒己见,议出最佳的方案是碳酸钙和稀盐酸。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学生在合作设计方案中互相议论,相互启迪,议出把零散仪器[九义教材(人教版)111页,把11种仪器依次标序]组装成完整的制取装置的多种方案,教师让几个组的学生发表本组的设计方案,倾听他组的设计方法,互相补充,不断完善,博采众长,优化思路,最后达成共识:发生装置有简易型的,有用长颈漏斗的;反应容器有用试管的,有用烧瓶的,还有用锥形瓶的,组合有④⑤⑧、①⑤⑧、②⑤⑧、④⑤⑥⑦、①⑤⑥⑦、②⑤⑥⑦,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教给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技巧。教师展示了④⑤⑧、④⑤⑥⑦、①⑤⑥⑦的实物装置,还展示了分液漏斗和注射器,让学生明确分液漏斗和注射器能代替长颈漏斗添加液体药品。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和交流实验方法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化解难点,学得灵活,学出效果。
四、指导合作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确定后,同学们最激动的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跃跃欲试。教师必须做好合作实验的指导,实验时组内成员应分工合作,做到人人动手,避免有的同学控制整个实验,一人包办全部实验不让其他组员动手;有的同学只看别人实验而自己不动手。教师可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比如看哪组配合得最好,哪组最先观察到现象,哪组最先完成实验,哪组产量最高等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生合作实验中,教师要关注活动的全过程,关注是否所有学生都参与,是否每组都取得预期目标,是否小组成员相互支持。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中,要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因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往瓶内吹气,瓶内水排空时,如果吹气的那一个同学一手扶集气瓶,一手移出饮料管至瓶口外才在集气瓶口盖上玻璃片,会有部分水进入瓶内,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所以另一个成员必须在一个同学移饮料管至集气瓶口的瞬间马上盖上玻璃片,否则留有太多水,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时,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导致实验失败。让每个同学体会到成功离不开合作,品尝到合作完成实验的喜悦。还有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收集二氧化碳时,只靠一个同学一手扶玻璃片,一手拿燃着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初次操作会措手不及,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能使实验顺利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参与,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实验结束后,教师先让部分组代表自评,总结得失,成功在哪里,失误在哪里,特别是收获和成功的喜悦,然后各组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价。学生汇报时,教师仔细倾听,即时适当地给予肯定,从多角度如大胆发言、团结合作、认真负责、完成质量好等方面表扬学生,强调优秀成果的获得不是某个同学的功劳,而是大家合作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合作精神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享受合作完成实验的快乐,鼓励有能力的小组成员对某些实验进行创新。教师同时指出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不仅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化学实验课给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好场所、好机会,能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 罗 艳)
以下是笔者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做法。
一、精心划分合作小组,提高交流实效
根据我校实验室的配置,每个教学班划分为24个实验合作小组,每组2─3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兴趣和特长存在有差异,各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动手操作,有的善于表达发言,有的善于发现创造,学生的个人才能会在实验中显露出来。因此,划分实验小组时,教师要考虑各成员的优势,避免组里的成员均处于劣势,力求优劣互补,保证组员在交流时能有观点讨论,不至于鸦雀无声,陷入寂静,利于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目标。除了可以优等生与学困生组合,还可以男女生混合,女生细心却胆怯,男生动手能力强却往往疏于思悟。这样划分合作小组,多样的个性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提高交流的效果。
二、重视课前合作指导,创设交流机会
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感性浅,系统性不强,每做一个实验,教师必须进行课前的合作指导,创设机会激励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实验,需要多人参与,是小组内合作的好机会,更适于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如上《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实验课前,老师布置新课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合作准备器材,初定设计思路。老师交代各组同学自备石灰石或大理石,老师拿石灰石样品让同学们认识。到上二氧化碳实验课时,老师先检查石灰石的准备情况,老师欣喜地看到各组都找来了数量不等的石灰石,说明组员们主动负责,团结合作。很多组同学已把石灰石洗干净,并且大多数小组的石灰石是小粒的。这是为什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起来了:容易放入试管,容易反应等等,带来大块石灰石的同学意识到自己考虑欠缺,缺乏交流,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反思,学生的收获比老师预设的要大得多。还有的小组找来的不是石灰石,是鹅卵石、砂石,它们是不是都可制取二氧化碳?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三、组织合作设计方案,交流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装置和步骤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教师应在实验课中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发挥团队精神,凸显小组合作的优势。设计方案时,教师应有序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给各小组沟通,让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提供学生讨论、争辩、表达及倾听实验方法的平台;不仅在组内交流,还可在组间交流,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交流的内容应包括实验所用的药品、器材、装置、步骤、注意问题等。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实验,教师让各组同学做三个对比实验:①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②碳酸钙和稀硫酸的反应,③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小组交流讨论:用哪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最好?学生纷纷说是①。为什么?有的说②起初有几个气泡,后来没有了;有的说②没有气体生成;有的说③反应剧烈,反应很快;唯有①反应平稳,速度中等;各抒己见,议出最佳的方案是碳酸钙和稀盐酸。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学生在合作设计方案中互相议论,相互启迪,议出把零散仪器[九义教材(人教版)111页,把11种仪器依次标序]组装成完整的制取装置的多种方案,教师让几个组的学生发表本组的设计方案,倾听他组的设计方法,互相补充,不断完善,博采众长,优化思路,最后达成共识:发生装置有简易型的,有用长颈漏斗的;反应容器有用试管的,有用烧瓶的,还有用锥形瓶的,组合有④⑤⑧、①⑤⑧、②⑤⑧、④⑤⑥⑦、①⑤⑥⑦、②⑤⑥⑦,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教给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技巧。教师展示了④⑤⑧、④⑤⑥⑦、①⑤⑥⑦的实物装置,还展示了分液漏斗和注射器,让学生明确分液漏斗和注射器能代替长颈漏斗添加液体药品。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和交流实验方法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化解难点,学得灵活,学出效果。
四、指导合作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确定后,同学们最激动的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跃跃欲试。教师必须做好合作实验的指导,实验时组内成员应分工合作,做到人人动手,避免有的同学控制整个实验,一人包办全部实验不让其他组员动手;有的同学只看别人实验而自己不动手。教师可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比如看哪组配合得最好,哪组最先观察到现象,哪组最先完成实验,哪组产量最高等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生合作实验中,教师要关注活动的全过程,关注是否所有学生都参与,是否每组都取得预期目标,是否小组成员相互支持。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中,要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因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往瓶内吹气,瓶内水排空时,如果吹气的那一个同学一手扶集气瓶,一手移出饮料管至瓶口外才在集气瓶口盖上玻璃片,会有部分水进入瓶内,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所以另一个成员必须在一个同学移饮料管至集气瓶口的瞬间马上盖上玻璃片,否则留有太多水,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时,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导致实验失败。让每个同学体会到成功离不开合作,品尝到合作完成实验的喜悦。还有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收集二氧化碳时,只靠一个同学一手扶玻璃片,一手拿燃着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初次操作会措手不及,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能使实验顺利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参与,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实验结束后,教师先让部分组代表自评,总结得失,成功在哪里,失误在哪里,特别是收获和成功的喜悦,然后各组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价。学生汇报时,教师仔细倾听,即时适当地给予肯定,从多角度如大胆发言、团结合作、认真负责、完成质量好等方面表扬学生,强调优秀成果的获得不是某个同学的功劳,而是大家合作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合作精神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享受合作完成实验的快乐,鼓励有能力的小组成员对某些实验进行创新。教师同时指出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不仅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化学实验课给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好场所、好机会,能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