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LRH)与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ARH)治疗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的手术可行性及远期肿瘤结局。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LRH+淋巴结切除术(LND)的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372例(LRH组)作为观察对象,以同期接受ARH+LND的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434例(ARH组)作为对照。依据已知的子宫颈癌复发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淋巴脉管间隙受累、子宫颈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切缘浸润)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获得203对病例组(即LRH组和ARH组各203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复发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进一步对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比较不同分层中两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1)手术相关指标:LRH组、AR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9±44)、(270±4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0±129)、(428±32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0.8)、(3.0±1.6)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6)、(13±6)d,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中和术后并发症:LRH组、ARH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4%(13/203)、6.9%(14/2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LRH组、ARH组术后并发症(除外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9.4%(19/203)、20.2%(41/2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6.5%(74/203)、37.4%(76/2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0)。(3)复发与生存情况:LRH组、ARH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9%(16/203)、9.4%(19/2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0)。LRH组、ARH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1%和91.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7%和96.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90,P=0.900)。(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淋巴脉管间隙受累、子宫颈间质浸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明显影响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P<0.01);而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对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进一步对影响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在肿瘤直径>4 cm、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子宫颈癌患者中,LRH组与ARH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RH+LND治疗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具有手术可行性及肿瘤学安全性,可作为ARH+LND的替代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