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点” 拎“线” 联“面”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话题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地引领学生解读文本而设置的对话主题。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句、文眼、过渡段、文题等)”、“线(贯穿全文的线索)”、“面(体现思想感情的主要语段)”。只要我们抓住这些“点”、“线”、“面”,整体把握,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定能建构起有效、科学、开放的阅读话题,推动对话逐步深入,体现了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
  一、扣“眼”解课题,构建“质疑式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题目是解读文本时易于开启的窗户,许多课文的题目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思想感情,如《台湾蝴蝶甲天下》《将相和》等。看明白了题目,也就明白了文章的方向和主要内容,所以,题目是值得挖掘的课程资源,我们要把握和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感知、理解题目,从中找到一些答案或产生一些疑问,如果把握得好,就能从这些答案或问题中构建起阅读话题。
  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有位教师有目的地引领学生从课题入手,对题目进行揣摩思考,然后说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一下子提出了四个问题,“狼牙山五壮士指哪五位壮士”“‘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而不叫‘战士’”“‘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里”。前两个问题停留在表面,初涉文本就能解决,而后两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教师就顺势构建了“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里”这一具有指向性的、在很大程度上能统领整个阅读过程的阅读话题,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感悟。
  二、抓“点”聚中心,构建“焦点式话题”
  一篇文章中支撑文章主旨、富有灵性的重点词句,堪称是文章的“眼睛”。如果能够找到它们,进行“解剖”,就可“淘出”极宝贵的点,阅读话题的构建自然不成问题,每一个学生也都可以积极地围绕“焦点话题”,投入到对话过程中,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
  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为聚集学生视线,教师提出“这篇课文中最有研究价值的词语是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到位后,引导学生研究、感悟,找到支撑着文本主旨,承载着大量信息的重点词“神机妙算”,构建起“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这一高质量的、“焦点式”的阅读话题。因为这个阅读话题具有统领性、深广性、开放性,有相当的难度,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而且它的答案多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从而为学生解读文本搭建了一个多向互动的对话平台。于是,学生紧扣“神机妙算”一词,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边读边标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并仔细品味,积极讨论,大胆交流,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体会着发现的愉悦。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用“草船借箭”的智慧,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游刃有余地驾驭文本,遵循“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的原则,善于在研读中寻找可为之处,放弃不为之处,并且能扎扎实实地聚集、放大、凸显所“为”的地方,“集中火力”设计与重点内容关系密切的话题。
  三、拎“线”引冲突,构建“情感型话题”
  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话剧《雷雨》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但剧中的惊雷仍在我们耳畔轰鸣,剧中的暴雨仍在我们心底激荡。该剧的艺术魅力何至于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那连续不断、交替发展的戏剧冲突。而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并非“无情物”,我们可以突破常规,另辟蹊径,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引发情感冲突,建构情感型的阅读话题,引领学生和文本进行高质量的对话。以下是《五月端阳》教学案例:
  师: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可网上却出现了《人民日报》刊登的这么一则消息。(课件出示:韩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师:如果端午不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你作何感想?
  (教师组织学生谈想法后,引导学生带着“走进端午,我看到 ,听到 ,闻到 ,尝到 ______”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谈感受。)
  师:我们全身心地感受端午,知道了端午有这么多的习俗,你觉得哪一项最值得向世界推荐?深入读课文,把所要推荐的内容找到并说明理由。
  (生充分感悟后,全班交流点拨。)
  本课教师抓住“韩国申遗”这一情感冲突点,构建了“我国有许多的端午习俗,你觉得哪一项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阅读话题,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自主阅读,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文本,产生情感体验,把所要推荐的内容找到并说明理由,证明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历来是我们中国的习俗。在情绪激动的对话中,学生明白了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文化,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更要发扬传统文化。
  四、联“面”成板块,构建“层递性话题”
  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对话过程。有时一堂课中的阅读话题不仅仅是一个,而是由多个话题组成的“话题群”。话题之间在组合上就要注重逻辑联系,而不能各自为政。话题的构建要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归到整体的认知规律,要把握由浅入深的事物本质。因此,在构建阅读话题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话题的层次性。教师在与文本深入对话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预设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具有层递性发展序列的话题。在执教《小珊迪》一课时,笔者就构建了三个层次的阅读话题。
  话题一: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变化。读完以后问问自己,《小珊迪》这个故事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自由读文本后,组织学生谈感受。)
  这是在初读文本环节,老师让学生带着阅读话题“《小珊迪》这个故事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话题二:
  师: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把让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用笔画出来,然后有感情地读好它们,再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感受和理解。
  这是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对话的第二个阅读话题,也是前一话题的继续与延伸。围绕这个话题,通过画句、品读、谈感受等手段,走进小珊迪的内心世界,体会小珊迪的高尚品质。
  话题三:
  师:小珊迪的言行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静静地看着画面,再一次用心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多幅插图再现)此时此刻,你有话想对小珊迪说吗?有话想对小利比说吗?有话想对文中的先生说吗?有话想对自己说吗?有话想对社会上的某些人说吗?(出示句式:我想对 说:“ 。”)
  “我想对 说:‘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阅读话题,拓展了文本内涵,引向了社会现象,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他们个性化地解读文本,使课堂呈现出因答案多彩而精彩的现象,而且在入情入境的感悟中,情感受到了净化和熏陶,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统一。
  纵观这三个层层递进的阅读话题,虽然主要任务不同,但其主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与文本的对话,走近小珊迪,产生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让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凸显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而一个好的阅读话题是整个课堂的支点,是组织有效对话的引擎,它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情感迸发,思维发生碰撞,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获得重组和建构。一个优秀的阅读话题往往是“众里寻它千百度”之后的“蓦然回首”,要使对话教学实现“质”的飞跃,教师需有一双慧眼,聚“点”,拎“线”,联“面”,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巧妙构建不同模式的阅读话题。
其他文献
关键词:学校体育;四季;特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21-01  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曾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身为铜山体育人,我们一直在用实干实现铜山人的体育梦,力求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突破自己,创造学校的体育特色。我校的体育活动特
新接手的是一批四年级学生,对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我这个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不说知根知底,也可以说心有明镜。但是,在第一次批阅他们的习作时,我这个老手就犯难了,这真是不遇不知道,遇了才心跳。  那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深知“初次见面”尤为重要,于是,我着实认真地准备了一番。我上了一堂关于“老师·语文·我”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选择这个话题,我还是颇有用心的,我希望从今以后,通过语文,能把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之后,对所教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等进行的一个总结过程,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在时间、次数上不同于课堂教学结尾部分。成功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等。尽管课堂小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审视我们的课堂小结,仍然不尽如人意。课堂小结往往
关键词:阳光少年;活力园丁;评选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17-06  为丰富运动会教育内涵,宣传“阳光运动、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委托中国教育报刊社、文汇报社分别举办了“活力园丁”和“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两项评选是配合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召开而开展的非竞技类项目,是本届学生运动会的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3. 感受“东方之珠”的美丽、璀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河山”专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安排在精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方法,学会独立阅读,在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也是四则运算教学的初始,它的教学地位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是作为初识性教学,我们却不可漠视这个学习现实起点。对于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加法并非第一次接触,透过这种“似曾相识”乃至“比较熟悉”的感知经验,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这种经验仅停留在对加法算式的认知上居多,对图意蕴含的加法意义缺乏准确的解读与口叙,更不能从抽象的加法式题外化列举具体化的生活原型。也
浙江山村秀丽、人文荟萃,名都胜会、海岳精英。浙江教育,历史上也是大家辈出,在史笔照耀的背后,蕴含的正是教育工作者极为丰富的实践智慧和创新精神。在“浙派语文”的璀灿群星中,湖州的邵起凤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邵起凤老师就十分注重对语文整体教育思想的实践和研究,对此,前杭州大学的朱作仁教授评价她能“以优化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内容
200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先前我们提得比较多的是:理解、感受、感悟。这样可能会导致一种倾向:重视内容感悟,忽视语言运用。现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即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显然,强调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指向语言运用。  那么,同样的教材,在教学内容选择、目标定位等方面有怎样的变化
祝贵耀老师的课上得很感人,也很本色。我们说语文学科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渗透上。如何渗透?我们在祝贵耀老师的课上看到了一种很有创意、很有实效的做法。  第一个策略就是“有创意地问”。通过“问”,让学生去思考。思考什么呢?其实这节课的内容彰显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观,做什么样的人才会永远不朽。这种价值观是以诗歌载体来呈现的。祝老师的课选取的第一个策略是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中让学生思考,思考人生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门,他认为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过了一段时间,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不久一块板坏了,木匠就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闩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  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