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之轮”下的代理商之路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家电代理商四处探路。或学习国美、苏宁,建立区域性家电连锁,介入零售业;或利用已形成的资金、信贷和物流服务能力,成为大连锁的供货商;或缩小规模、降低成本,将业务局限于工程机和维修业务,等待时机;更多的干脆转行,退出家电流通领域。
  实际上,无论从制造商的角度,还是从国外发达国家家电流通渠道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家电代理商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拯救渠道下沉的制造商
  
  家电连锁大卖场走上“零售升级之路”后,对毛利、费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制造商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自建网络。但这绝非易事,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尝试过后往往无疾而终。
  与此同时,各制造商又看上了逐渐成熟的三、四级家电市场,纷纷招兵买马,扩建队伍,抢占地盘。
  但成熟的乡镇网点对制造商的物流配送、维修技术支持、配件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因一个小配件未及时到位,就会酿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而让每个中心都备齐所有配件,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费用更恐怖。在科龙的一个内陆中等省级市场,要配备一个分公司总经理、十几个地区经理、几十个县区经理,再加上推广经理、零售经理、售后、物流、财务人员等,总共上百人。每年一个分公司的人员费用就要近千万。
  一个公司营销老总管三十几个分公司总经理还管得过来,但要管理几百个地区经理、几千个县区经理,几乎不可能。顾雏军曾要求我和冰箱总监管理到地区经理。别说管理了,就是一个个打电话,几百个地区经理也要200多个小时。
  费用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一些企业如科龙、海尔、海信,先后开始整合营销队伍,试图减少人员、降低费用。但从目前情况看,运行并不理想。
  一方面是专业化分工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是家电营销对销售人员的要求比快速消费品营销复杂得多:后者产品简单,县区销售人员巡访市场的任务主要是补货、理货、对账、收款等工作;而家电产品技术复杂,销售政策又各不相同,销售季节、节奏要求也不一样。一个业务经理要懂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小家电各品类产品知识、行业知识、市场知识,熟悉上千个产品和销售政策,没有三五年是不可能的。当他能熟练操作这么多品类产品的营销时,已经可以担任单品类的省区总经理了。2000元工资的县区经理一职怎能留得住?
  管理链条越长,效率越低,成本越高,不少雄心勃勃率先大规模进军三、四级市场的家电老总,终因投入产出未达标而“下课”。
  而这正是现代家电代理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整合独立分散的个体零售商
  
  目前大型连锁家电企业,卖场面积大,企业规模大;专业做家电,专家形象突出;品种全,品牌全,一站式购物;价格低;广告宣传强。这些都是单个分散的家电零售商场难以做到的。
  但仔细观察分析这些优势,就会发现:其实某些优势已经不在,比如价格优势。大型家电连锁卖场越开越多、装修越来越豪华,毛利要求已开始攀升,管理成本优势不再明显。相反,单个零售商场企业小、效率高、成本更低。
  另一方面,“大而全”未必对中高收入群体有吸引力,反而是负担。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为买一台冰箱、空调或洗衣机比完所有品牌所有款式,更不会为促销去挤着排队。他们只想在信誉可靠的商场,以合理的价格,买到自己中意的品牌产品,需要的是周到、专业的服务。
  分散的单体家电零售商,解决不了规模、品牌宣传、金融信贷、营销水平等问题,而代理商可以与下游共同协商解决,创造出一种针对中高层消费者的新的家电加盟连锁模式,发挥二者贴近市场、体制灵活、服务周到、高效管理的优势,形成与家电连锁大卖场的差异化竞争。
  因此,家电代理商应该从下游经销商那里寻找发展空间,获取利润,而不是自己开设零售卖场与他们抢饭吃。
  几年前,台湾家电、IT流通渠道开始发展连锁大卖场时,身为家电、IT批发商的台湾联强集团也面临同样的战略选择:是向下发展成为家电连锁企业,还是做一个现代家电代理商?
  他们发现,各地小型的家电零售企业和世界各地家电制造企业对现代家电代理商都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果断决策不和下游网络抢饭吃,坚定地走现代家电代理商的发展之路。
  首先,他们下工夫培养建立了一支水平不逊于制造企业的高素质营销队伍。其次,花巨资建立一个覆盖下属所有经销商的电子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现代的物流仓库、专业化运输队伍和技术维修支持中心,保证在台湾范围内任何货物、配件需要都可以在4小时内供应。
  在联强打造现代家电代理商运作平台之初,许多国际品牌如IBM、松下、东芝、惠普等纷纷离他而去,寻找直营商、大连锁或者其他渠道直接操作。待联强将运作平台打造完成后,这些制造商发现,将品牌产品在台湾的销售渠道、物流、维修、配件交给联强总代理,要比企业直接运作的效率高出很多,费用却降了不少。结果他们又纷纷找到联强,自己仅在台湾保留一个办事处,协调联强与总部的沟通。目前,联强已发展成台湾最大的家电、IT、通讯等产品代理商。
  台湾联强的发展道路值得中国家电代理商借鉴。
其他文献
颜色鲜艳、屏幕大是消费者的手机首选?走进终端,或许只是导购员某句话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就断了其购买的念头。    新闻频道的收视者是卡车的主流消费群吗    中国企业正在经历的时代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都没有可能经历的,因为,当今的世界提供了太多不同阶段的营销、管理的结论,它们有的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有的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在上世纪40年代,他们根本没有机会领略什么是CRM、什么
期刊
我们立即开会商量对策。毕竟A是影响力巨大的大型KA,其啤酒销售潜力巨大,厕身其中品牌传播效率高,对提高品牌忠诚度非常重要。因此无论如何也得摆脱下架黑名单。    分析原因    调研发现,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1.竞争品牌T的进入。看到我们的良好销售势头,本市的另一家啤酒品牌T也以同档产品入驻A。T的品牌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没我们高,但它正在快速成长中,市场认知度不断提升。  T采取了跟随者的靠
期刊
坦白说,这篇文章可能“技术含量”高了一点,但是我们希望区域经理能掌握这种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问题的方法。如果您能静下心来研究文中这几张图,看完每张图后先自己想想能看出什么问题,或者自己先分析一下这能说明什么,就能从简单的描述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目前,很多的行业和企业早就告别了单品打天下的时代,很多企业奉行“孩子多了好打架”的市场策略。然而,对于区域经理而言,如何在时间、精力和费用都有限的情况下,实现
期刊
1.制定商品淘汰的判断标准和数据标准,并确定在每个月固定的日期集中处理。  根据具体的工作流程所需要的时间,规定具体淘汰日期、定期的淘汰周期和工作时间表。  采购部设置各个季度或月份的淘汰单品数,以保证商品结构的平衡和合理。  ——以上这些信息,不同超市不一样,供应商都应注意收集。  2.确定淘汰所使用的报告和主要的表格。一般有《淘汰商品审核表》、《商品中类结构维护表》和《供应商业绩积分卡》。  
期刊
《达·芬奇密码》是什么    战略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在关注对象的基础上定义“问题”。  从营销的角度看,《达·芬奇密码》首先是一个特定的产品,属于创意产业中的一个娱乐产品,但它提供的核心效用是思想体验,让消费者体验怎样摧毁自己原有的终极信念。它初始的产品线长度不长,只有小说和电影.后来延伸到网络游戏,深度也不深。它提供的体验过程是从内省式阅读(小说阅读)扩展到搭配式剧场(《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派恩语
期刊
[事件一]    零售商的力量来自于顾客。例如开车购物的消费群体,在中国很多地方促进了家乐福、沃尔玛、家世界、易初莲花等大型商超的快速发展,成为厂家眼中的KA(重点零售客户)。  A是国内KA卖场新贵,凭借强势的品牌影响力,雄心万丈地进入郑州市场,在供应商面前居高临下,谈判条件苛刻之极。  X公司为一区域啤酒品牌,在A开业前主动与其招商部联系。此时至少有5家啤酒品牌也在商谈进店事宜,如青岛、百威、
期刊
主持人语:  在多如牛毛的供应商中,在丰富得过剩的商品中。要想被零售商一眼选中,只有一条:投其所需、所缺。那么,如何洞察零售们的“渴望”?  为此,我们选择了一个样本:一位典型的优秀大型零售企业采购经理,来管窥卖场采购特点、需求、变动和手段。  样本介绍:高见云,采购经理,6年跨国零售企业采购工作经验,一直服务于国内一家知名跨国零售企业。6年的日记,鲜活地记录着他接触过的各种各样、无所不有的供应商
期刊
Z公司潘经理决定亲自出马,和终端主管一道去解决这个问题。程序是:先找采购,解决有可能在采购环节出现的问题;然后找店长,解决分店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采购那儿打开一个缺口    潘经理和终端主管一起约见好爱家的采购经理表明:  “我们得知好爱家超市的销售状况之后,进行了销售统计,发现东塘店的销售有些统计上的出入,希望能够通过采购经理协调一下,并给我们产品一个机会。”  采购经理却一副公事公办
期刊
一般来讲,淘汰商品与引进商品密切相关。考核采购人员的“商品淘汰率指标”也常和“商品引进率指标”并列,一般采取“一进一出”的政策。  引进新品  1.有个新品(或有差异化的商品)进入,人家提供给我们很多优惠条件;  2.我们店经营上需要引进新产品线,商店布局也要换;  3.顾客对我们现有产品线的满意程度不高;  4.我们对现有产品品类和目录有日常更新的制度。  淘汰旧品  5.现有的这个商品与商店的
期刊
用两年时间实现了从业务员到业务主管再到省级经理的转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是作者个人成长实践的真实体悟。  “有经历没阅历”是对很多做业务时间长却进步缓慢的业务员的评价。笔者认为,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把握的速度和程度。笔者大学毕业后,在两年的时间里,从一名普通的业务员成长为一知名企业的省级经理,期间充满了酸甜苦辣,但这个成长的过程倒是有很多的启示,愿与大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