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我国预防兽医学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研究手段和研究设施的多样化与现代化,使研究层面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覆盖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并建立了较完善的技术平台;研究内容,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为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也相继培养了一大批整体素质高、富有活力、团队精神良好的青年科研人员。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如:①在某种传统观念及管理体制的束缚下,某些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研究经费不足,优势科研项目和成果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②基础研究薄弱,尤其在病原学、一些重要疫病的发病机理和免疫机制等方面与国外的差距较大;③动物标准化程度不够,缺乏相关数据库和基础研究材料(如抗体库等);④老病危害依旧,新病不断出现;滥用药物和疫苗的现象十分普遍;⑤药物残留、人兽共患病病原污染等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且检测手段落后,缺乏相应标准;⑥对我国现有的复杂养殖环境(如散养与集约化饲养并存,条件病源与多种其他病源混合感染等)的疾病预警预报、快速诊断和有效控制等缺乏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⑦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薄弱;⑧参与国际合作不够积极等。
生物学研究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基础理论日趋完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日益丰富,试剂和设备的更新不断加快,这些都为病原学的深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病原体在某一特定地区不是固定不变的,病原体自身具有变异性诸如出现新菌株、虫株、新型病毒等等。与变异相关的因素包括:①政治因素:科学史学家称“热带医学(Tropical Medieine)”为“殖民医学”,是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发非洲的产物(哥仑布发现美洲,殖民主义者把疟原虫带人美洲,结果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也属这种情况)。当今我国最重要的政治因素是改革开放,这可能会造成病原的输人和输出;②自然环境一地理气候的变化:环境污染,滥用农药,滥用抗生素、疫苗、杀虫药,滥用激素等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动物机体(家畜、家禽和人)的免疫变化,动物机体与病原体的互作,这些都会人为地诱发病原体的变异;③由于人口增长,人类逐步侵人野生动物领地(开发、旅游),原本寄生于野生动物的病原体会随之进人人类群体。因此,快速获取、鉴定其为新病原体,就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病原结构的精细化研究;②病原基因的功能研究;③病原变异与流行病学研究。在病原结构的精细化研究方面,重点是开展对某些(新出现、变异或危害严重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图谱绘制工作,同时全面启动相应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糖组学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致病基因、治疗基因或免疫原基因的定位、多种基因之间的功能联系、调控序列的作用、重要结构蛋白的结晶与空间构象解析、分子伴侣的作用机制、糖基化机制及其意义、糖生物学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只有不断加强对病原的认识,才能有效提高我们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能力。我国目前的畜禽养殖模式千差万别,既有大规模集约化饲养又有农民散户饲养,既有单一品种饲养又有多畜种混合饲养,同时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造成“新病频出、老病不断”的复杂疫情局面。对此,从国家需求的角度,必须加强对新出现的畜禽疾病、烈性动物疫病、人兽共患病和免疫抑制病等发病机制的研究。其关键是弄清病原侵袭宿主的途径和靶位、病原与受体的作用关系、病原在宿主体内的移行规律和致病作用机理、多因素作用下的病原变异机制、宿主对病原侵袭的反应性等问题,从而为寻找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下和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多因素、多病原协同作用疾病的发病机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生产上函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畜禽四种主要病毒病病原生态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致病表现会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原本致病力很弱、器官嗜性单一的毒株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宿主多种器官发生意想不到的严重病变。这可能也就是近年来生产上不断出现所谓的“非典型病症”、“超强(变异)病症”和“复杂疾病征候群”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会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造成很大困难。今后应该将病原、机体、环境等诸因素综合考虑,探讨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而建立疾病的网络学研究平台。
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兽医学课程学习不重要的错误思想认识,教师在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就要充分强调本课程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一名未来合格的高级畜牧工作者,既要具备丰富的畜牧业管理经验和饲养技术,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的基本知识,才能适应21世纪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引起疾病的严重性和加强饲养管理对疾病的康复和预防疫病中的积极意义。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兽医学课程的重要性之后,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在课堂上专心听课、认真思考,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精简,减少上课压力。虽然兽医学教材里列了10个章节的内容,但前三章内容均为兽医基础理论,在本学院的基础理论选修课程里,就有这些学习内容的选修课,因此,在动物科学专业学生选择本学院的选修课程时,要指导他们去选修这些相关课程,到了学习兽医学课程时,这些重复学习的内容就可以被略讲,从而节省出课时来讲解其他章节的内容,避免了学习内容太多,课时不足,教师“满堂灌”的赶课现象。认真备课,提炼教学内容,思维清晰,言简意赅。根据兽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认真准备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难易分级,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常见病例做重点内容、复杂病例做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切忌将教材内容一字不改的搬出讲解,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思维清晰,能做到前后比较,归纳分析,给学生指出不同病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灵活使用专业术语,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尽管学生学了兽医学,但毕业后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畜禽发病后,仍感到束手无策,不能适应。面对这一客观事实,在兽医学课程结束时的最后一个学时,就如何面对此类问题进行方法论的指导。
具体作法是:①首先要解决一个指导思想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无论是兽医专业,还是畜牧专业的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后,都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阶段,或者叫实习期,在这个时期里,要虚心向老师傅或技术人员学习,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克服那种胆怯心理,多数同学毕业后,一遇到畜禽发病了心理就胆怯,认为自己虽然学过兽医学,但毕竞不是兽医专业,所以就不敢触及此类问题。应该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和一段时间的适应一定会处理好此类问题的。②根据毕业后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如在鸡厂、猪厂、牛厂等不同情况,一定要买一些权威性比较高的相应的疾病防治专业书,如“鸡病防治”、“猪病防治”等专业书放在你的办公桌上。如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翻书,然后用于实践,从实践到书本,再从书本到实践,反复多次,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诊疗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你就可以出色的胜任你所从事的工作。③对于不懂或不清楚的病例或情况不要盲目从事,以免造成医疗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应请有经验的老兽医师、专家或技术人员来帮助处理。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必须随之转变,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必须从过去的偏重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变,从狭隘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构建基础兽医学综合性实验体系校本模式,打破传统的课程和学科界限,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兽医学教育的改革。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兽医学专业的教育质量,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生物学研究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基础理论日趋完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日益丰富,试剂和设备的更新不断加快,这些都为病原学的深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病原体在某一特定地区不是固定不变的,病原体自身具有变异性诸如出现新菌株、虫株、新型病毒等等。与变异相关的因素包括:①政治因素:科学史学家称“热带医学(Tropical Medieine)”为“殖民医学”,是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发非洲的产物(哥仑布发现美洲,殖民主义者把疟原虫带人美洲,结果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也属这种情况)。当今我国最重要的政治因素是改革开放,这可能会造成病原的输人和输出;②自然环境一地理气候的变化:环境污染,滥用农药,滥用抗生素、疫苗、杀虫药,滥用激素等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动物机体(家畜、家禽和人)的免疫变化,动物机体与病原体的互作,这些都会人为地诱发病原体的变异;③由于人口增长,人类逐步侵人野生动物领地(开发、旅游),原本寄生于野生动物的病原体会随之进人人类群体。因此,快速获取、鉴定其为新病原体,就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病原结构的精细化研究;②病原基因的功能研究;③病原变异与流行病学研究。在病原结构的精细化研究方面,重点是开展对某些(新出现、变异或危害严重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图谱绘制工作,同时全面启动相应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糖组学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致病基因、治疗基因或免疫原基因的定位、多种基因之间的功能联系、调控序列的作用、重要结构蛋白的结晶与空间构象解析、分子伴侣的作用机制、糖基化机制及其意义、糖生物学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只有不断加强对病原的认识,才能有效提高我们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能力。我国目前的畜禽养殖模式千差万别,既有大规模集约化饲养又有农民散户饲养,既有单一品种饲养又有多畜种混合饲养,同时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造成“新病频出、老病不断”的复杂疫情局面。对此,从国家需求的角度,必须加强对新出现的畜禽疾病、烈性动物疫病、人兽共患病和免疫抑制病等发病机制的研究。其关键是弄清病原侵袭宿主的途径和靶位、病原与受体的作用关系、病原在宿主体内的移行规律和致病作用机理、多因素作用下的病原变异机制、宿主对病原侵袭的反应性等问题,从而为寻找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下和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多因素、多病原协同作用疾病的发病机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生产上函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畜禽四种主要病毒病病原生态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致病表现会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原本致病力很弱、器官嗜性单一的毒株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宿主多种器官发生意想不到的严重病变。这可能也就是近年来生产上不断出现所谓的“非典型病症”、“超强(变异)病症”和“复杂疾病征候群”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会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造成很大困难。今后应该将病原、机体、环境等诸因素综合考虑,探讨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而建立疾病的网络学研究平台。
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兽医学课程学习不重要的错误思想认识,教师在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就要充分强调本课程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一名未来合格的高级畜牧工作者,既要具备丰富的畜牧业管理经验和饲养技术,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的基本知识,才能适应21世纪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引起疾病的严重性和加强饲养管理对疾病的康复和预防疫病中的积极意义。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兽医学课程的重要性之后,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在课堂上专心听课、认真思考,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精简,减少上课压力。虽然兽医学教材里列了10个章节的内容,但前三章内容均为兽医基础理论,在本学院的基础理论选修课程里,就有这些学习内容的选修课,因此,在动物科学专业学生选择本学院的选修课程时,要指导他们去选修这些相关课程,到了学习兽医学课程时,这些重复学习的内容就可以被略讲,从而节省出课时来讲解其他章节的内容,避免了学习内容太多,课时不足,教师“满堂灌”的赶课现象。认真备课,提炼教学内容,思维清晰,言简意赅。根据兽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认真准备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难易分级,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常见病例做重点内容、复杂病例做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切忌将教材内容一字不改的搬出讲解,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思维清晰,能做到前后比较,归纳分析,给学生指出不同病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灵活使用专业术语,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尽管学生学了兽医学,但毕业后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畜禽发病后,仍感到束手无策,不能适应。面对这一客观事实,在兽医学课程结束时的最后一个学时,就如何面对此类问题进行方法论的指导。
具体作法是:①首先要解决一个指导思想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无论是兽医专业,还是畜牧专业的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后,都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阶段,或者叫实习期,在这个时期里,要虚心向老师傅或技术人员学习,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克服那种胆怯心理,多数同学毕业后,一遇到畜禽发病了心理就胆怯,认为自己虽然学过兽医学,但毕竞不是兽医专业,所以就不敢触及此类问题。应该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和一段时间的适应一定会处理好此类问题的。②根据毕业后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如在鸡厂、猪厂、牛厂等不同情况,一定要买一些权威性比较高的相应的疾病防治专业书,如“鸡病防治”、“猪病防治”等专业书放在你的办公桌上。如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翻书,然后用于实践,从实践到书本,再从书本到实践,反复多次,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诊疗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你就可以出色的胜任你所从事的工作。③对于不懂或不清楚的病例或情况不要盲目从事,以免造成医疗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应请有经验的老兽医师、专家或技术人员来帮助处理。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必须随之转变,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必须从过去的偏重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变,从狭隘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构建基础兽医学综合性实验体系校本模式,打破传统的课程和学科界限,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兽医学教育的改革。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兽医学专业的教育质量,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