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在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境导学,以境促学。好的情境创设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的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感受化学的力量和美;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在活动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因此化学教学中创设好的问题情景,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习兴趣
  
  创设轻松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倡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自愿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二、利用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间接兴趣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贯穿化学史,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论,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例如,在高二学习《苯的结构和性质》的时候,创设如下情景:科学家发现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并确定了苯的分子式为C6H6,但化学家们为难了:苯分子中比同碳数烷烃少8个氢原子,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这时让学生代表板演结构简式,并亲自通过实验验证,但是实验证明苯的化学性质却非常稳定,说明它和不饱和有机物的结构不一样。师再引入化学史:在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分析了大量实验事实之后,对苯的结构提出了两个假设:
  ①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了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
  ②原子之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
  此时再结合史料,讲述凯库勒关于“蛇形苯环”的梦幻故事,确定苯分子的实际结构应是:六个碳连成环状,苯分子中,既没有单键,也没有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后人为了纪念凯库勒在苯结构探究中的巨大贡献,把他发现的结构式命名为“凯库勒”结构式并应用至今。通过这则化学史的情景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苯的抽象结构,也深刻感悟到苯分子结构的发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科学家们勇于质疑、善于思考,勤于实验,敢于探究的必然结果。不但激发的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使学生把学好化学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三、利用实验多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直接兴趣
  
  在教学中,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使学生产生疑问的实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强烈地探求问题奥秘的积极性并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例如:在Al(OH),的性质实验中,教材设置[实验一]:向一定量的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直至过量。这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随NaOH溶液滴人产生白色沉淀,并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增加而增多,最后又减少直至消失。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学过的理论,奇妙的现象使他们兴奋不已。此时,教师导人新的实验情景,设置[实验二]: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铝溶液,直至过量,会有什么现象?实验马上变成了探索性实验。学生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他们猜测有两种可能:①与[实验一]现象相同。②一开始就产生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最后沉淀不消失。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即刻豁然开朗: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当氢氧根离子被消耗完,产生的大量偏铝酸根离子再与加入的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才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这时学生心里有着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极大诱发了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在化学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或设计问题情景、或从日常生活的话题引入、或从化学史、化学家的事例讲起、或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或用实验现象启迪等等,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进行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教师利用丰富多变的学习情景,可使无形的“情”和有形的“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我们还要注意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新异性,内容上的生动性和科学性,方法上的启发性和挑战性,活动上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多总结生活经验、教学实践经验和不断地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更多更好的教学情境。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围绕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这一实际问题,对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效益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在能动性;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提升学生学习活动实效性;三、重视自我评价训练,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反思性。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重视学生主体特点,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技能,实现数学教学活动的有
期刊
摘 要:探究能力作为新课标下学生重要学习能力之一,广大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文按照新课改要求,从善于“隐藏”,激发学生探究潜能;注重“灵活”,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紧贴“案例”,提升学生探究实效等三方面,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探究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探究能力;主体特性;学习效能    学习成效、教学实效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和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目的。在这两者丰富内涵中,学生学
期刊
数列在高考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在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是考题的热点,许多考生在求数列通项时,虽然平时也做过大量的练习,但由于不善于归纳总结,在许多变化中不能应对一筹莫展.数列通项的求法我想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理清思路,也不是难事,现归纳方法如下:
期刊
“县中模式”,当时深受许多城市学生家长的追捧。它最大的法宝就是拼时间——对学生实施封闭式管理,无限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大量重复的机械作业来巩固知识。长久以往学生就丧失了自主的思考时间、空间,这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是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笔者立足于数学作业这一角度从作业的设计、作业的批改、讲评等环节提出一些建议,进一步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来实现有效教
期刊
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立体几何的核心考点之一,是高考数学必考的知识点之一.作,证,解,是求二面角的三步骤.关键在于作,主要运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还可以运用定义法、垂面法.向量的运算无疑为解立体几何拓宽了思路,但是在解决有关角的问题时,计算量较大是其明显的缺点,而最后确定所求二面角的范围还需借助几何题中的线面关系来判断,这两种思路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下面要讲的求二面角大小的方法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  1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生活中实际实际问题引入质量的概念,自己动手实验来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从学生的实验来认识、归纳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属性。体现新课程理念,从培养学生的素质人手,实施自主探究式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物体的质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为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内容可分成“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托
期刊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其特定的内涵,而且它们还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被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强的原因    1 学
期刊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课程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评价则对学生的实验学习起着诊断、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因此,做好物理实验学习的评价,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一些学校的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访谈,从中发现有如下较突出的问题:学生普遍对物理实验不重视;许多学校的实验室建设远落后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学生物理实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导入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重视新课的导入,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  关键字:新课导人;学习情境;方法    好的新课导入就如同演员第一次“亮相”,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乐于学习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从铺垫转化为探索新知的过程。因此,如何搞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导人,是一项
期刊
摘要:苯酚是烃的衍生物知识链中的一个特殊环节,由于苯酚与其它几种衍生物没有直接转化关系,因此具有其相对独立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官能团与取代基之间的相互影响,要善于分析教材和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苯酚;官能团;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苯酚的教学内容,放在醇类后面。教材如此安排是有其独特意义。首先,因为苯酚的结构中也含有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