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对低利率环境的若干策略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整体放缓,主要经济体相继宣布降息以刺激总需求,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不断创出历史新低,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基准利率已经低于1%.从国内情况看,截至2021年10月末,一年期LPR利率为3.85%,为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本文总结低利率环境下不同银行的应对策略,并结合业务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将绿色金融定义为“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基建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狭义来看,绿色金融特指跟环境改善相关的经济活动;广义来看,绿色金融包括所有“可持续、先进性、高质量”的经济活动,以达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目的.商业银行推动绿色金融业务,有其内外动力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难点.
期刊
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背景及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要求rn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n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在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碳达峰即届时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
期刊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现状rn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陆续制定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开始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各国银行业也纷纷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以支持经济绿色复苏.当前,我国监管机构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银行业也开启了绿色金融业务实践和探索,在绿色金融标准设计、绿色金融激励机制、环境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期刊
数字化时代将是万物互联、智慧融物的时代,商业银行唯有主动拥抱变化,以数字化驱动敏捷迭代,增强自身的“反脆弱性”,才能巍然屹立于科技湍流和旋踵变化之中.在当今“唯变不变”的环境中,中小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韧性、创新性和敏捷性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在数字化转型的潮头浪尖,中小商业银行以经营的轻灵、轻捷、轻巧,方能在越过“关山”的不确定性中开拓新局面.
期刊
2021年三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遇冷,土地市场、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均出现下滑.本文从房地产政策角度,分析“集中供地”“二手房参考价”“限跌令”等政策的影响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逻辑,建议从健全房地产长效机制以及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94个国家成立了绿色气候基金,旨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此后,“绿色金融”一词频繁出现在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报告中.2015年《巴黎协定》签订以来,学界对绿色金融展现出空前的研究热情.本文从《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的框架出发,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旨在支持实现与环境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金融活动.
期刊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加速和口服特效药上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2022年,全球将真正进入“后疫情时代”: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逐渐退出,全球通胀水平有望高位回落;中国经济在政策偏暖的托底作用下,仍将维持在合理增长水平;主要市场震荡之后回归平稳,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2022年将是“吐故纳新”的关键之年,疫情的阴霾将逐渐消散,新旧动能将迎来转换,新业态、新结构和新增长点有望持续蓄势聚力.
期刊
在2018年全国政协召开的“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没有使用金融专业术语,而是讲了四句大白话,“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四句话,向相关主体的喊话意味十分浓厚.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就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范畴、新理念、新理论,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论.这些理论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也是引领我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针.
期刊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刚性约束下,我国产业结构进入有序优化调整阶段.大规模产业分工逐渐模糊甚至消失,各产业边缘逐步滋生出新的经济业态和形态,并成为产业链条上新的增长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