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化探

来源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o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地球化学方法找寻金矿床近年来在我国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因为我国将金列为区域化探全面扫面必分析的元素,将金的分析捡出限降至百亿分之几,并研制了高效率的能达到这样捡出限要求的分析方法。但今后要使化探找金的效果继续提高,还需加强研究工作,包括综合研究已发现的大量金与其伴生元素的区域异常,金在表生环境中的行为及金矿床的原生晕并探索找金的地球化学新技术。
其他文献
描述的化石是采自吉林省中部杜内期北通气沟组,共17个属24个种,包括3个新种。这个动物群的特点与我国南方杜内期动物群的特点不同,而与美国密西西比系金德胡克组、苏联库茨纳兹盆地和莫斯科盆地杜内期的动物群非常相像。类似的动物群在新疆、甘肃和内蒙等省和自治区均已发现。吉中地区杜内期腕足动物群,属于北美—西伯利亚古生物地理区系。
我国中学化学教育伴随着西学东渐之风产生,1871年京师同文馆开设化学课,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开端;历经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21世纪以来等四个阶段,经过政府与诸多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在当前,倡
文内描述的头足类化石采自藏北申扎县柯耳多组和班戈县东卡组,这些头足类化石分别属于塔飞角石目薇角石科、珠角石目链角石科以及肿角石目约维兰角石科。其中约维兰角石科分子系首次在藏北发现。笔者认为柯耳多组的时代属于中奥陶世,东卡组的时代当属于早至中志留世。 由于中奥陶世Sinoceras以及早至中志留世约维兰角石科分子在藏北的发现,表明西藏海域与华中—西南区浅海从中奥陶世到中志留世时都是相通连的。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1项中国工作组发起,长春地质学院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宫举行学术报告会,10月14日—20日全体国外代表和部分国内代表赴辽东半岛地质考察。 召开这次国际地质会议的决定,是1984年8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1项工作组特别会议上一致通过的。
研究表明,黄陵变质地区崆岭群是神农架群之下的古老结晶基底,其中、下部为典型的孔兹岩系。作者首次在崆岭群孔兹岩系地层中取得可信度较高的锆石UPb一致线年龄2332Ma。同时利用K-Ar稀释法和Rb-Sr全岩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值分别为1891和2010Ma.。这些数据证实,崆岭群属下元古界。由此认为,黄陵变质地区及扬子地台结晶基底的形成时代绝不是中晚元古,而是早元古初期。
本文所涉及的范围为东径102°—107°以东的我国广大地区。讨论的时限是25亿年至7亿年这段晚前寒武纪地质历程。对这将近20亿年的地壳构造特征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总结(1、2、3、4、5、6、7、8、9、10)。由于近几年来,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因此,有可能在前人工作基础
本文根据中国北方各地晚三叠世植物群特征和古地理状况,将本区划分为二个植物地理单元——远北区(温带区)和隶属于北方区的燕辽—吉南混生植物小区。文中分别论述了各区(小区)的范围、植物群组成特征及其指示的古气候条件;分析了当时古地理条件的影响;说明了混生现象的环境因素。最后,论证了晚三叠世时中国大陆已连为一体,其后内部未再发生大规模的位移或转动;并讨论了植物地理分区的依据问题。
文章对一起220 kV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触头运行中过热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接开关的红外测温、色谱等试验结果及运行记录,准确诊断了缺陷原因并通过吊芯检查验证,提出了有载
大跨径连续桥梁是现阶段桥梁施工中的主要结构形式,本文针对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大体分析,以某桥梁工程为实例,围绕连续梁施工、支架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