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目标探析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环境分析,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提出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可操作性问题,即筹建农业项且筹备库、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及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采取农科教结合,采取科教兴村等。
  关键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目标
  
  1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对“十年动乱”的拨亂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7年的18.7%.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二十一世纪,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特点
  
  2.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高潮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
  2.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为保证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发布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刨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9月,全国已有3000多个村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科教兴村的试点工作。在迈向小康村目标的过程中,达到“生产好、生活好、环境好”的标准。北京上庄乡以中国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实施科教兴村,大学教授不仅为该乡规划并实施翠湖水乡的“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而且开展遥控航模,水生植物园、昆虫标本、鲜花干制等多项技术,以旅游业项目为切入点,带动了全乡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4小结
  
  如能在广大农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时,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限,突破农业技术落后的局限,重点搞好农业项目储备库,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开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科教兴村,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会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复合清洗方式对鲜切生菜品质的影响,为新型清洗消毒方式在鲜切蔬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切散叶生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在4℃贮藏条件下,自来水、次氯酸钠
项目概述:面对城市不断地扩张、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的角色正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逐渐转变,加强公共服务设计的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共识
摘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职教育无论院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已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为各行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就高职教育强化校合作,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和运行模式进行阐述。
目的在不同充填高度下探究粉体扬尘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方法基于气固耦合机理,分析粉体在袋装充填时与空气的相互作用。采用Fluent软件,选择κ-ε湍流模型与离散相模型模
在输送学生外出就业的热潮中,一直保持一份冷静,妥善处理好各个环节,确保学生和家长满意,减少学生外出就业的回头率,避免学生徒劳往返。
介绍了一种GPRS无线射频考勤机设计方法。将华为GTM900B无线模块与HID读卡器统一于ARM微处理器硬件平台,可满足大范围分散地域的统一考勤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兼容WEIGA
本文主要讲述了直燃型溴化锂制冷机改为直燃_蒸汽两用型制冷机的改造过程及改造后的使用保养情况。
针对曲线型伸缩调节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本文根据列车过伸缩调节器时的动力特性对伸缩调节器的设置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伸缩调节器在桥上合理的布置方式,供桥上无缝
<正>设计说明:我国工业化发展推动了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使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污染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北京、上海、武汉,西安为代表的一二
期刊
初步探讨了企业物流的三种模式,即物流自营、物流外包、物流联盟,以及每种模式中常见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