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涯 精神不死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尕布龙时,有很多人既崇敬又不解,许多个“为什么”萦绕在人们心头,无法解开答案。崇敬他,因为尕布龙几十年如一日,行得端走得直,清廉爱民,坦荡为官;不解,因为尕布龙对自己无私忘我,对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无情苛刻”。
  作为一名副省长,为什么他在退休后义务起早贪黑在南北山林区劳动植树,一干就是10年?为什么他作为一名省级干部,在一间破旧潮湿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8年?为什么他把省政府分配给他的住宅改成“牧民店”,一办就是30年?是什么让他把群众的事看得远比自己重要?是什么让他把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时刻牢记心间?是什么给了他强大而丰厚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尕布龙用一生的实践和行动回答了这许多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他所做的一切,归结起来就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心里时刻装着群众。
  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同志们:“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员,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包裹着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有次,尕布龙去国务院评定的贫困乡——大通县桦林乡调研,星期六早晨8点就到了,遇到还宿醉未醒的乡镇领导,乡镇领导对一位干部挤了一下眼睛,那位乡干部会意地去准备午饭了,尕布龙发现后问怎么回事,乡干部说我们准备了个羊,挤个眼睛就是让他们去收拾。尕布龙一听就发火了,你们这样挤眼睛,一年下来要挤掉多少只羊。乡镇领导只好作罢。开车在村里转时,乡长从车里跳下去,去抓巷道里群众养的鸡,一只手抓一只鸡,尕布龙说,你这是干嘛?乡长口无遮拦地说,“吃个羊你不吃,省长吃个鸡算啥?”尕布龙极其生气,到县城后一脚踢开了时任县委书记周学仓的门,问道,“你是怎么考察干部的,是怎么培养国定贫困乡的领导干部的,必须马上开会对这件事作出处理。”市委县委开会后,到桦林乡召开了群众大会。对有关乡镇领导作出处理后,尕布龙亲自向乡里的群众道歉,说我们培养干部失职了,由于他们这样的干部,没有把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落实好,并对不起大家,耽误了大家的发展。对受处分的乡镇领导和干部说,你们今天的结果是你们应该承担的,是你们的不学习不努力导致了这个乡不发展,希望你们认真深刻反省。
  尕布龙感到痛心和焦虑,痛心于组织培养的干部代表着党的形象,却在群众中造成的恶劣影响,焦虑于乡镇干部的不作为使得贫困乡发展更加滞后,群众生活得不到改善。
  劉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的党员,不仅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应该始终坚守的信仰。他曾说,我本来是个放羊娃,是共产党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省级领导干部……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他对党的感恩与热爱一天都未曾改变。
  采访中,曾担任尕布龙省长司机十多年的杨杰回忆道,在和尕省长相处的30多年时间中,他从未“沾过国家的一点光”,从未收过任何东西,工作作风非常严谨,对一般人来说,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忠诚,而对党的热爱贯穿在他的全部生活里,贯穿在他的一切思维活动和行为中。
  有次从海北调研回来,有名女同志在车上发牢骚抱怨,由于她爱人是转业军人,一直没有复原落实工作,“当兵的时候是最可爱的人,抢险救灾时是最勇敢的人,复员转业是没人要的人。”省长听到后很生气地说,需要解决的人不止你一家,比你条件差的人很多,你是个党的处级干部,宣誓的时候怎么讲的?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怕牺牲。你遇到爱人工作安排晚一些,就抱怨组织抱怨党,你的党性原则到哪里去了?于是对女干部做了停职检查处理。
  他就这样直面你,来维护党的尊严,党性原则在他身上凝固了,他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你,党性不是高深抽象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具体的。
  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西宁市位于湟水河谷地,夹在光秃秃的南北两山中间,一刮起风,两边荒山上的沙土横扫西宁城,为了改善黄河上游生态环境,1992年,66岁的尕布龙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有人曾劝他,你工作了几十年,操劳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但他没有松懈,还想为人民多干点事,组织上让他担任了西宁南北山绿化专职常务副主席。
  这一干,就是十年。 “党把我从一名放羊娃培养成领导干部,组织信任我,让我把两山绿化好,我要一心为党的绿化事业再出最后一点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两山绿化初期,经过反复策划,他决定成立一个绿化专业队,专业队由他全面负责,并和民工们一起劳动,一起吃午饭。只是他每天上班比别人早,劳动比别人多。民工们说,你过去当的是省级大官,现在负责一个绿化专业队,连个生产队长都不如。尕布龙说,“哪都一样,当过省长的人不见得能当好生产队长,这方面我还要向你们学习哩。”
  有好几次,他7点就到了山上,挖树坑扛树苗,从早上千到傍晚快天黑的时候,中午只吃一点干粮,用工地上支起的大锅熬点茯茶喝。他也曾由于劳累过度晕倒在山上,一起干活的很多人边流泪,边把他抬下山来。
  10年间,尕布龙在南北山林区劳动达3520天,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三亲自上山值班,10年从未间断。春节时,灯火辉煌,大家都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而这位老人却孤单地守护在南北山林区中,守望着城市里的万家灯火。
  10年中,尕布龙没有拿一分钱报酬,绿化办公室给他补助的2800元,他都买了树苗栽到南北山上。
  他离开领导岗位,发挥余热,全心全力为群众织出一道绿色屏障。这是一位老省长为自己热爱的土地发挥余热,办的是实事。   到2001年,规划的五万亩绿化区内41个绿化小区已经绿树成阴,累计完成四万多亩造林工程,栽植各种乔灌木树种4000多万株,其中3400多万株树木已经成活。这是西宁市1989年以前40年间累计造林量的3倍,此时,他已是76岁的高龄老人。
  人们说,假如没有尕布龙,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是能栽下这么多树,也绝难成活,就是成活了,也绝难保住。
  2003年,尕布龙从南北山绿化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岗位上正式退休了,但他放心不下陪伴了10年的亲手栽种的树木,每天仍然带着干粮,义务看护山上的苗圃。冬天看防火,秋天看管护,旱天浇水,雨天防洪。在南北山的沟沟坎坎中,总能看到一个执着老人的背影,他把退休后本该安享晚年的时间全部献给了南北山绿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为改善西宁市生态环境的民生上。
  此时想起了那句温情的诗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当人们漫步于两山的绿阴之间,享受着这高原上难得的生态景观时,不能不向尕布龙这样的省级领导致以由衷的敬意。”
  “不行,坚决不行!”
  采访中杨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他和秘书通过商业厅买了个电视,被尕省长认为是打着他的旗号买了电视,当天晚上,他把他们带到一个山里,给他俩每人一个塑料袋,让他俩去捡牛粪,他和农民搭了一个黑帐篷,晚上让他俩住在帐篷里,他也一起住帐篷。当时天气特别冷,哈气出来都陕结冰的感觉,怎么都盼不到天亮。第二天他说昨晚没有电视,你们只看到寒冷夜空中的月亮和星星,感觉如何,不是也过得问心无愧吗?有多少家老百姓家里没有电视,谁去给他们买个电视?你俩托关系买电视,说明电视是紧缺物资,你买一台电视,老百姓就少了一台电视。教育身边的工作人员,他用事实说话,言传身教。
  “你还不知道我,我真的没钱。”
  尕布龙有时候会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借钱,他说天天在一起,你还不知道我,我真的没钱。听到这里,人们一定都会吃惊,一个省级干部怎么会没钱呢。
  了解尕布龙故事的人,都知道“牧民店”。在他家里,摆放着11张床铺,客厅并排放着4张陈旧的课桌,桌子旁边摆着40把椅子,这就是尕布龙30年操持的“牧民店”。他说,我在牧区当县委、州委领导近20年,找我的牧民很多,我会藏语和蒙语,可以给来省城求医、办事的藏、蒙族牧民当翻译。这样简单的初衷,他坚持了30年。他用自己的工资购置被褥、羊毛毡等生活用品,免费为牧民提供方便和服务,凡是来“住店”的牧民,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年半载,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和尕布龙一起干了10多年牧区工作的原建设厅厅长简生顺说,尕布龙家的“牧民店”里,几乎天天有人,少则三五人,多则三十多人。为了让前来治病的牧民们及时熬中药,他家常年生煤炉子,每月尕布龙要用自己工资给“牧民店”买300斤面粉,每年要买6吨煤,每天要做5锅面条。当被问起30年来这里共住过多少人次时,他说:“我自己也搞不清住过多少人,大部分人的名字我都叫不上,人民养育了我一辈子,现在有条件了就应该为他们尽点责任。”
  采访中杨杰回忆说,十几年来,仅司机和秘书从尕省长家护送到医院就诊的贫困农牧民患者就有3000多人,其中相当一些人在病重期间,尕省长亲自在病床前陪护过。
  他的工资比别人高,但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农牧民,他对自己生活上的苛刻让人心酸。平時不敢多吃肉,不敢多穿一件新衣服,但救助农牧民时却出手大方,为了他们哪怕割自己身上的肉都舍得。他抽的烟都是便宜的纸烟,身上常穿的蓝布外套洗得发白,衬衣上常打着补丁。
  学习尕布龙同志
  当今时代,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多样化多元化,对信念信仰的理解不同,对共产党员的修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三严三实”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道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做人准则,指明了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尕布龙同志是我们身边生动鲜活的教科书,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一面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一座敦实厚重的道德丰碑。
  他以饱满的姿态,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壤里生根开花,以千丝万缕的根须热切拥抱生养他的土地。
  他有一种卓然风范,以一生对党的忠诚,捍卫着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
  他是一股浩然正气,清风坦荡地来,两手空空地走。留下了身后的我们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感动和钦佩,以及悠长的思念。
  今天我们学习尕布龙同志,绝不是学习一阵子、感动一阵子,而是要学习他奋斗一辈子的可贵和坚守一辈子的信念。
  学习尕布龙同志,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学习尕布龙同志,坚守心中的信念和纯净的精神家园,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尕布龙同志,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做人做事,实践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党员责任永不退休,服务人民永无止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始终如一。
  相对于漫长的历史,人的一生极其短暂,如果这一生用来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则如同昙花一现,不留痕迹。他虽然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却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滋养着他人的幸福,在群众的缅怀中永续生命的光华。
  人民的敬意,是他一生最美的勋章。
  链接
  尕布龙同志简介
  尕布龙同志,1926年11月出生于青海省海晏县一个牧民家庭。1950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在西北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7月分配到青海省海晏县工作,先后任民政科副科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1954年10月任青海省河南县委书记处书记、副书记、副县长;1959年11月任青海省河南县委书记;1960年6月任青海省黄南州委副书记兼河南县委书记,并先后兼任河南县政协主席、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等职务;1963年当选青海省委候补委员;1965年12月当选青海省贫下中农协会副主席;1967年4月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被停职,1970年2月分配到青海省黄南州革委会生产部工作;1970年7月任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革委会主任;1971年2月任青海省委常委、省畜牧局局长;1977年12月任青海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8月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1983年2月任青海省副省长;1988年1月任第七届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93年3月不再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2001年7月退休。尕布龙同志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第五届、第七届人大代表。
  网友@“河北黄骅左德明”:
  我1970年在青海当兵时驻防永丰村,有聿认识了尕布龙。当时他正调到西宁工作,回家探望母亲时,和我们一起泥房。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高级干部,也是一个孝子,他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
  尕布龙把女儿、夫人、母亲、哥哥留在永丰,过着平民一样的生活,当时家中唯一比别人奢侈的是一台缝纫机,住的是干打垒的土房。清廉的老首长,你在天堂还好吗?
  大型歌舞话剧《草原之子》
  为挖掘和宣传学习以尕布龙为代表的海北本土先进模范人物,海北藏族自治州以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同志为原型编排大型歌舞话剧《草原之子》,整个歌舞话剧分为舞美风格和表演风格两个部分。全剧结构为六幕,分别为:序曲、秋之高原、冬之金银滩、春之西宁、夏之凤凰山和尾声,以四季的变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链。话剧以尕布龙为原型,切入其工作、生活,全面地为观众展示了尕布龙副省长的生平事迹。
其他文献
玉树市:实施亮化净化美化工程  玉树撤县建市后,玉树市始终将管理好、运营好、发展好新城市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坚持立规矩、强管理、抓产业、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转变。  市里投资9000万元,开展全民参与的山边、水边、路边造林绿化工程,造林面积达4000亩;投资1000万元开展赛马场种草和周边环境整治、拆迁清墟;投资1980万元开展市区环境卫生整治,并购买环卫设备;开展
期刊
1939年冬,古城西宁滴水成冰。西宁街头出现了三十几位异乡人,他们随身携带的“能说话的箱子”,吸引了西宁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风度翩翩、浓眉大眼的年轻人,他就是著名导演郑君里先生。在这个抗战硝烟四起的冬天,郑君里一行为何要来到地处偏僻的青海?  “他们从重庆出发,先后去了宁夏和甘肃,最后来到青海。除了沿途宣传抗战外,在时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的郑君里的争取下,他们还负责筹拍一部大型纪录影片《民
期刊
《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于4月16日通过社交网络发表正式声明称,保罗·沃克的两个弟弟柯迪·沃克(Cody Walker)和迦勒·沃克(Caleb Walker),将担当他的替身,完成他生前尚未拍摄完的《速度与激情7》的戏份。  1973年9月12日,保罗·沃克在美国加州出生。他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科迪·沃克现年26岁,过去曾担任过电影特技替身演员。去年11月30日,保罗·沃克因车
期刊
作者:李卓玛  出版:青海人民出版社  彩虹部落的浩瀚星河  历史总有相似之处,因为在无论差异有多么巨大的族群之间,我们总能找到共同的人性、普世的价值,以及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但是,不同阶段、不同民族的历史之间,又总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条完全一样的河流,那么在浩瀚的历史星河中,就更不可能有两段完全一样的历史。  尼采曾经说过,遗忘是人类的通病。对于
期刊
点赞、建言,座谈会精彩纷呈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4月22日,青海《党的生活》优秀通讯员座谈会在省委宣传部二楼会议室召开。历时半年的青海党刊优秀通讯员评选活动终于落下帷幕。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后,经过网上报名、候选人事迹展示、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出了20位优秀通讯员。他们中既有来自省委各部委的,也有各基层各单位的;既有朝气蓬勃的新兵,也有锐气不减的老将。已经走过32个年头的党刊一贯重视基
期刊
“与青海有缘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来过青海,并被青海的风景和人文所感染的人;另一种是向往青海,等待一个去青海的理由的人。”无论何种理由与借口,来过青海的人最难忘的还是那一片伸手就能触摸到的蓝天……  夏日的青海,更是激情澎湃、精彩不斷。环湖赛、攀岩赛、抢渡黄河三大体育赛事和青洽会、藏毯节等,使青海逐渐为世人所熟知,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踏上这片神奇、神秘、神圣的青藏高原,这里有着“热贡艺术”“酥油花艺术”
期刊
近日,蚂蜂窝旅行网发布的“自由行系列报告”之《2015目的地旅游报告》中显示,自由行热度增长最快的10大目的地分别是:成都、青海、青岛、北京、拉萨、上海、厦门、西安、重庆、丽江。青海以7.637的热度值稳居第二位。随着一批批有特色、有亮点、有载体的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推出,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青海的旅游,从内到外,逐渐演变成一本“厚重的书”。  特色引领,念好文化经  青海,这片曾经遥远的地方,如今并
期刊
为了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切实将“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引向深入,近日,青海《党的生活》党支部、社科联党支部联合组织开展了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6月19日,青海《党的生活》杂忐社和社科联两个党支部全体党员冒雨前往湟源县城关尕庄村、万安街社区慰问看望老党员。在村党支部、社区,支部成员们与党员干部拉家常、话党建,并送去了书
期刊
治多县,处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顶端,境内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每年到了五月,被冬口严寒冰封的大地才开始慢慢融化,环抱县城的群山还时常被冰雪覆盖,屋外依旧寒意料峭。  “治多县感恩敬老院”——白色牌匾上的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走进感恩敬老院,水泥路面平坦升阔,红白相问的房屋淡雅清爽,遇到午后的暖阳,老人们便三三两两坐在路边长椅上聊着天,和煦的微风吹起他们银白的头发。  他们是一群无儿无女的
期刊
李利什吉是海晏县藏乡成长起来的乡村企业家,群众眼中的慈善家,县政协委员。她从一贫如洗的藏乡女儿成长为年纯利润近千万元的合作社带头人,带动群众创业兴业,求富得富,是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妇女创业女能人。  自主创业——穷了就要变  土生土长在牧区的李利什吉家庭条件很差但并没有影响她创业的脚步,觉得穷就史要努力,创业才能致富,自己擺过地摊,卖过药材,做过网罔栏,并丁2009年创建了海晏县绿野养殖繁育专业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