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红色记忆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ianzhu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背景】
  2011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游行,纪念1941年具有传奇色彩的卫国战争红场阅兵70周年,这次游行首次再现当年所有的历史场景。
  
  据介绍,参加此次阅兵仪式的总人数达到了5600人,除军人外,莫斯科儿童运动代表和军事院校学生也参与到游行中。他们身穿二战时的军装,手持武器,再现当年令人激动的场景。1941年11月7日,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之后,参与游行的军人便赶赴前线与纳粹德国作战。
  据悉,众多参与二战的军人,包括多位曾参加1941年红场阅兵的老战士都莅临现场观摩了这一盛典。莫斯科市长在评价这一盛事时称,无论是今天的盛典还是70年前的红场阅兵,都是有关爱国主义和勇气的生动一课。
  【知识链接】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经济上,实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这为后来打败法西斯侵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2.政治上,苏联通过1936年新宪法。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具有严重的弊端,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二、意、德、日法西斯势力的形成
  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意、德、日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1933年,纳粹党头子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2月,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结果,军部内主张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加速了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
  三、苏联卫国战争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由于英法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导致德国很快占领了欧洲大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卫国战争。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迅速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经济的轨道。当莫斯科遭到德军的进攻时,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祖国,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寒冷的冬季,苏联红军展开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对冬季毫无准备的德军连吃败仗,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从军事上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更从政治上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四、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等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了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强大的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后来,德军侵入斯大林格勒市区,苏军利用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同德军展开激烈的争夺,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在此期间,苏联调集大量军队,发动了冬季反攻。1943年2月,被围困的残余德军投降。此役使德军元气大伤,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4年6月,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向德军进行猛烈攻击。盟军很快突破德军的顽强抵抗,登上欧洲大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军陷入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境。盟军势如破竹,一个个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得到解放。1944年底,苏军解放了全部苏联国土。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为此,苏联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建设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 )
  A.轻工业 B.商业 C.重工业 D.交通运输业
  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4.假如你于1936年踏上苏联的国土,你可以看到的有 ( )
  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 ②农民在市场上自由贸易 ③书店里有出版发行的新宪法 ④工人、士兵攻占冬宫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美国作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德国,由于失业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失望情绪更为严重,局势也更为紧张;所有这些最终使希特勒的成功成为可能……”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D.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
  A.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日益强大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7.当地时间2011年2月16日,塔吉克斯坦议会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该公约的签署对推动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进程以及遏制全球恐怖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30年代,曾有一股强大的恐怖力量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它是 ( )
  A.反革命势力 B.殖民势力
  C.垄断组织势力 D.法西斯势力
  8.希特勒曾得意地说:“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大三角……”他所说的“世界大三角”的缔约国家是 ( )
  A.英、法、美 B.德、意、日
  C.美、中、苏 D.美、中、英
  9.从右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绥靖政策的实行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10.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下面验证了这一预言的事件是 ( )
  A.一战全面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二战全面爆发 D.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1.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说明 (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苏联的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12.右图漫画《葬礼》反映的是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勒等战败的德军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由此判断该场景最有可能是哪场战争的结果? ( )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 D.珍珠港海战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着“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的事件是 (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诺曼底登陆的成功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4.右图是1942年苏联的一张名为“绞死希特勒”的反法西斯宣传海报。图中的三只手代表的三个国家分别是 ( )
  A.英国、法国、美国
  B.英国、中国、美国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苏联、中国
  二、非选择题
  15.2011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回顾历史,我们认识到:当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时候,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是能够联合起来战胜挑战并实现共同发展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消灭的两个欧洲法西斯国家是 和 。
  (2)二战期间,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战胜法西斯势力联合起来、协调行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请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C 5.B 6.D 7.D 8.B 9.B 10.C 11.C
  12.B 13.A 14.C
  二、15.(1)德国 意大利 (2)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相互支援,协调行动;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支援了苏德战场;苏联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支援了太平洋战场。
其他文献
【知识总结】  考点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土地改革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时间:1950年—1952年。  3.经过: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巩固“消薄”工作成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直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村集体收入来源分析入手,认真剖析莲都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有效路径和对策。  一、消薄工作基本情况  丽水市莲都区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2016年底,208个行政村中有118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任务
1.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领跑主要经济体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2月22日正式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50万亿元,达到519322亿元,比2011年增长7.8%。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  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 2月25日,中共中央总
“鸡心果”,又稱锦绣海棠,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研人员近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小苹果,2018年9月15日,笔者有幸随榆林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建军主任,赴吉林省四平市调研学习“鸡心果”生产管理技术。通过对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大洼村美尔园苗圃、虹源采摘园等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四平市气候条件、“鸡心果”栽培特点,结合定边县实际情况,提出在定边县域发展“鸡心果”的设想。  一、鸡心果栽培特点  通过对四平市美尔
时间:2015年3月6日  场合: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  观点:代表们谈到江西省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与此同时,狠抓反腐倡廉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习近平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时间:2015年3月15日  场合:会见中外记者  观点: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因为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年我国经济速度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1.D2.A3.C4.B5.D6.B7.C8.D9.D10.C11.A12.B  二、 13. ( 8分)(1)图片一:学校保护。(1分) 图片二:社会保护。(1分)  (2)图片一示例:增强劳动观念,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培养情趣,陶冶情操;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等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  图片二示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火方法与技能,免受火灾伤害;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
【知识点呈现】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重难点详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  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例题解析】  例1  (2013·随州)能源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下列属于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  (  )  ①水力  ②煤炭③电力  ④石油  ⑤核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1.四川芦山地震后,部分学生出现震后心理创伤或焦虑紧张的情绪。学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法来调整情绪。这种调控情绪的主要方法是( )  A.心理换位法 B.注意转移法  C.精神升华法 D.自我暗示法  2.有位成功人士
近几年来,历史图片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主要切入点和载体。综观2010年各省、市中考历史试卷,可以发现这些试卷都大量地运用图片来命题,多则一二十幅,少则五六幅。运用图片来命题,使得试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解题兴趣,而且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和难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考历史试卷中的图片按类型可以分为历史地图、历史照片、古迹遗址图、实物图、漫画等。中考历史试卷中的图片按来源可以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