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梦想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er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著的人都有隐形翅膀。只是,在现实大海面前,有的人执著着,有的人放弃了,而这一切与每个人的心态、机遇,以及对梦想的认识有关系。
  
  受访人:安妮,女,北京某高校2008年本科毕业生
  2008年7月,刚刚毕业的我立志要在北京扎根。然而,7个月后的今天,我却将行李一点点地打包,托运回家。
  昨晚,爸爸打电话告诉我,工作的事情已经没问题了,我只需要回家象征性地接受一次面试。电话里,妈妈的兴奋毫不掩饰:“今年找工作多难呀,有个铁饭碗比什么都强!”她口中那个“比什么都强的铁饭碗”就是爸爸的单位,一个到了下午就聊天看报,女人们会拿着毛衣到单位织的地方。去年我还心高气傲,坚决要留在北京找工作,但是现在也不得不妥协了。
  很后悔错过了去年十月的那个机会。当时已经通过了一家公司的面试,而我却嫌办公环境不好,心想:找工作根本没有传说中那么难,年后的机会多着呢!没料到,现实马上就让我哑口无言,直到年底系里尚无一人签约的情形让竞争更显惨烈。本来工作目标就不那么明确,现在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了。记得去年11月参加了北邮的一个招聘会,在足有几百米长的队伍中排了半天才递上简历,招聘人员看了我一眼,马上把简历扔了回来:“我们招的是会计,你的求职意向却是文秘,完全不相符嘛!”我抬头一看才发现,可不是嘛,招聘板上写得清清楚楚,我却只顾着挤进包围圈,什么都没看。那一刻,脸红得要命,很后悔自己的轻率和粗心。
  后来,被逼急了的我也做过几次“个性求职”,直接找到公司门上去推销自己。不知是招聘单位已经厌烦了这种招数,还是我的运气实在不佳,迎来的都是冷眼和拒绝。只有一家公司有人接待了我,让我在一张表格上填了简历。但是许久以后毫无动静,有人爆料说,他们并不是真正招人,而是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或者做人才库的资料备份。我的心瞬间就冷了。
  一再遭受打击的结果就是习得无助。慢慢的,连招聘会我都不想去了——去了也没戏!而此时,爸妈告诉我,他们已经托关系在家乡帮我找到了工作,让我回去。我虽然万分不舍心中的梦想,却也只能选择回家的路。
  编辑语:将职业理想寄托于一个城市之上,说明理想并不成熟。因此,当出现挫折,或者受到其他引诱就很容易放弃。
  
  受访人:周明,男,重庆某高校2007年硕士毕业生
  理想的起点决定着理想的高度——我相信这个说法。因此,当我立志成为一名企业管理者的时候,我就决定,一定要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为实现理想打好基础。
  这两年的就业形势都不是很好,在我刚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梦想,找了些文秘、销售代表之类的工作。有人看我一根筋,宁肯挨饿也不迁就,于是劝我:“别以为学了工商管理再去做文秘就丢人,混个饭碗才是最现实的!”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从来都没觉得从底层做起是件丢脸的事,我只是要找一个能够让我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并且慢慢实现理想的底层工作。于是,之后的一年多里,我一边求职,一边看了很多管理方面的书,并且从中认识了茅侃侃、李想、丁磊、戴志康等一批年轻的管理者。他们成了我的精神动力,让我那些偶尔冒出的动摇念头,能够及时被消灭。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初现端倪,就业情况也显示出了不良趋势。就在此时,我接到了荷兰一家知名企业的面试通知,职位是中方总经理助理。当时我几乎兴奋到发疯,但是等我来到面试现场,那兴奋劲儿立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同来面试的共有24人,大部分都是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还有好几个海归。我感觉自己胜算不大,但是为了自己的坚持,也必须拼上一把!
  面试分为好几个环节,有性格测试,有一分钟自我介绍,还有当面评价小组成员。这些都是我猜到的,也练习了很多遍,自然得心应手。而从其他人的表现来看,也都是驾轻就熟。但是,最后一道题目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你认为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谁最适合做管理者,请依次排序。24个人被随机分成了四组,要求在20分钟内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
  大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每个人都急着陈述自己的理由,好像不压倒别人就誓不罢休。时间很快流逝,15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论调。我在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发言之后,说道:“我们这样争下去肯定没有结果,不如投票表决,每个人只能支持一个,并且给出你的理由。”就这样,统一意见很快形成,每个人都心服口服。
  我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成了我最终被录取的原因。看完小组讨论的录像后,面试官这样评价我:沉着冷静,并且有大局意识,能够在理解每个人的观点后,想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让意见得以统一。事实上,他并不知道,这些都不是我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而是这一年多来的面试经验和读到的管理学书籍教给我的。
  编辑语: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并且能够不断学习、总结经验,让自己更靠近它。机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在心态上和行动上都做好准备,才能实现职业理想。
  以下是本刊与新浪教育频道联合推出的调查问题及结果(截止2009年2月16日),它向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⑴理想很重要,但是就业寒冬里要不要坚持?怎样坚持?⑵职业理想是否等于高薪、大公司?⑶当理想受挫,我们是否应该马上放弃?
  1.你是如何看待职业理想的?
  A 必须有,而且应该坚持到实现
  为止(68.7%)
  B 没有,随波逐流,找到工作就
  不错了(23.7%)
  C 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7.6%)
  
  2.你认为职业理想是什么?
  A 高薪、高职位、大公司(64.0%)
  B 在某个行业里做到顶尖水准
  (2.0%)
  C 其他(14.0%)
  
  3.如果有两份工作供你选择:一份你不喜欢但高薪,一份你喜欢但薪水不高,你会选择哪一个?
  A 高薪的(45.1%)
  B 自己喜欢的(43.4%)
  C 都不选,再找一个喜欢且高薪
  的(11.5%)
  
  4.如果你的职业理想在现实中受挫,你会?
  A 放弃,受挫说明它不可行
  (60.2%)
  B 坚持,也许下一次就成功了(31.3%)
  C 不放弃但要调整
  (8.5%)
  
  5.你认为坚持职业理想最大的障碍在于?
  A 自己的意志,如果你想坚持谁也不能阻拦(41.5%)
  B 社会原因,大家都追逐金钱,谁还提倡理想(40.6%)
  C 家庭、爱情等其他原因
  (17.9%)
其他文献
01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正是在这兵家争夺的地方,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怀念的历史。白帝城承载了太多的世事沧桑,东流水,西去霞,倚天而落的是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厚重历史的袈裟。走进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为了寻找一种伟大的“悲壮”感,它的败落和颓屺,一次又一次地把凌乱的思绪投射给未来。  走在城市的边缘,历史和未来都扑面而至,挤得我呼吸困难,喘喘的。老天真会造化这个城市,在时空的经
期刊
于丹在《百家讲坛》陆续推出《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诚然是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贡献,面对排成长龙的购书队伍,她的内心依旧可以做到“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近日,在遭到十博士指出“《论语》心得”十余处“谬误”之后,她只淡淡一句便顶了回去:“我从来没对《论语》进行过解读,这只是‘心得’。有人问我为什么不上网说话,我女儿几个月的时候我就懂得尊重她
期刊
放肆的夏雾缭绕在山村的周围,肆虐的山风刮在山村的角角落落,尘土飞扬落入行人的眼里,行人将眼睛揉的通红象哭过了似的。几只发情的鸟在繁茂幽密的山林里欢快的叫着。  月儿悄悄的爬了出来,又是一个黑夜。山村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明朗,星星调皮的眨着眼睛看着睡着或醒着的山民。  二牛的爸爸老牛在床上点了袋旱烟怎么也睡不着。夏风还是那么猛烈,窗棂上的纸被吹的瑟瑟作响,二牛的爸爸翻了身做了起来。明天又到了交茧的时候,
期刊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的父母)    ※ 永远的父亲 ※    父亲1937年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小学毕业的农家子弟,靠着一股子倔强劲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某部,天天熄灯后打着手电在被子里的苦读,让父亲走进军校圆了军官梦。四年的军营生涯,父亲从农家子弟蜕变成为一个合格的军官。虽家贫如洗,但因为曾祖父是地主的缘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次升职前的外调让父亲泪洒军营,脱下了军装。  虽胸怀大志,但特殊的环境
期刊
柳笛先生是我多年神交的诗友,在诗歌这座铺着红地毯的神圣殿堂中,可谓情投意合,相知有素,文来诗往,感情日深,而唯一遗憾的是彼此相知却始终未能谋面。但他在丙戌年仲夏写给我的一幅书法作品被我精心装裱后,至今还挂在我的书房上:“青山不随洪峰去,翠竹岂同污水流”,既中我意,又符合我的秉性品格,可见知我者莫过柳笛先生也!  今年6月间,柳笛先生把他的两部诗集(分别是《斑斓的梦》、《乡韵》)寄给了我,展读后感到
期刊
1968年12月26日早晨5点一家人早早的就起来了,我忙这打好背包(这种打法当年的知青都会,标准的军人背包)。妈妈一直默默无言,在厨房里做面条,煮鸡蛋,把昨晚烙好的饼用一个白布兜包好。在这期间她一直没说话,一个人默默的流泪。爸爸早已把要带的洗脸盆、毛巾、肥皂、喝水用的缸子(就是军训结束时发的,上面印着林副主席的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这是我唯一留下的纪念品。)用一个网兜装好,把妈
期刊
“就业难、难就业”成了时下人们一个口头禅,其实,人们在嚷嚷就业难的同时,忽视了“就了业更难”这样一个事实。  就业难和就了业更难,应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难就难在自己没“靠”,说到底,问题还得靠自己解决。乍听这话跟没说一样,要么就听着挺无情、挺残酷的。话怎么说都不当紧,可作为问题,我们却不能不去面对。就业难无非是说人家门槛高、你学历低,人家关系硬、你后门软等等现象,可经过拼搏努力、死缠烂打甚至
期刊
1968年12月31日,早上6点钟,从1966年“文革”开始后就一直住在学校的智和从用课桌搭成的“床”爬起来,把一床四斤重的小面被、一床小的旧蚊帐,几件换洗的旧衣衫,打了一个背包,脚上穿着已经露出脚指头的解放鞋,拿了一个照顾知青下乡而发票新买的小提桶,背上了一个行军壶,挎包里除了有些急用的药品外,放进了二个在饭堂打来的打馒头作为午餐。  集合的喇叭响了,天还没全亮,一些不会打背包的同学乱了起来,随
期刊
有人说,如今的就业环境是坑少萝卜多,管什么理想不理想,先给自己占个坑才是真理,否则冻死了都没地儿埋。也有人说,只要有理想,就业环境再恶劣也不会觉得寒冷,因为你始终能看到前行的方向和希望。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张鸣
期刊
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让我们向往古人的洒脱,只是,与其在“羡慕而不可得”中焦虑,不如在钢筋混凝土中建构浪漫的精神家园。    传说成人也需要童话,于是有了武侠。只是现实中的我们,行不在江湖,坐不拥江山,有的只是贩夫走卒的琐碎欲望,沦于日常的烦劳之中。偶有闲暇,一些类似于“身不由己”的感慨就滋生出来,于是,开始遥望那些“在别处”的美好生活,比如逍遥自在的古人。    你我都知道,这样的生活的确很美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