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创作感言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春天,我第一次吃菠萝蜜。
  我先入为主地以为,菠萝蜜会很甜——像蜜一样甜。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菠萝蜜的味道是淡淡的,淡得有些漫不經心,甚至根本体味不到甜或者蜜。
  我对菠萝蜜很失望,以为,它的名字欺骗了我。?这种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
  于是,我写了《菠萝蜜》的初稿。一位编辑看过之后,我们进行了探讨,也有争论。坦白说,虽然争论过程会有面红耳赤的难堪,但是,冷静地想,这样的争论对于文学,或者说,对于我自身的反省,都是那么地难能可贵。在创作过程中,甚至在文学评论界,我们听到太多的甜言蜜语。这就好像是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外界给他们太多的甜食,不仅蛀坏了牙齿,也会使孩子逐渐丧失对生活的判断能力,和面对困境时的抗压能力。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人要有两只眼睛呢?
  不管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还是远古的女娲捏土成人,他们之所以赋予人两只眼睛,就是让我们用一只眼睛来看到眼前的苦难,而另一只眼睛去眺望远处的希望。如此,我们才不至于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和方向罢。
  修改《菠萝蜜》用了半年时间。六个月的时间,我反复问自己,我到底想说什么?
  菠萝蜜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甜。生活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有时候甚至是苦难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充满希望地活着。
  这就是我写这篇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我写作的目的,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表达我自己。我没有想过要去教育谁,或者引导谁。
  尽管我已经45岁,但是,面对生活,我依然是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孩子,常常会因为某些事,某些人,而陷入到无助无聊甚至迷茫痛苦的状态。我需要借助写作来帮助我自己,说服我自己,也拯救我自己:无论生活是什么样,无论她展示给我的是哪一副面孔,我都要有面对他的勇气。或者说,我需要积攒面对真实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向《菠萝蜜》里的阿东致敬。
其他文献
1  赵小明手中的铅笔在草稿本上沙沙地摩擦着。  他脑海里的画面一格格呈现在纸上:一座山明水秀的小村庄;距离村庄千里之外,是黑雾缭绕的石井山;山洞里住着一头通体乌黑、背上长满鳞甲的恶龙;每年六月份,恶龙就会到小村庄大肆掠夺、破坏,平凡的村民们只得逆来顺受;这一天,少年明仔背上一把长剑,离开了家……  刚画完亮锃锃的长剑,讲台上的黄老师突然叫赵小明的名字。赵小明一个激灵,手忙脚乱地站起来。黄老师是班
期刊
寒假了,晚饭后的时光是我最愉快的。赤北农村冬天都吃两顿饭,饭后日头还有一竿子高,放下碗筷,哥哥喂家里的一头瘦驴两只绵羊,我就跑到街上和孩子们藏猫猫或打口袋玩儿,我跑起来贼快,是“大能将”,分伙时哪伙都争着要我。  玩够了,并和孩子们分好了明天的伙,说好明天晚饭后到碾道聚齐接着玩,便各自回家。我走进黑乎乎的院子,窗户还亮着灯光,进了屋,父亲蹲在地上绑搂柴火用的耙拖子,哥哥坐在炕边用麻绳缝后跟儿开了线
期刊
一  那节课一下课我就去了厕所。我趴在洗手池前,浑身是汗,尝试去呕吐但失败了。哦,我的眼睛里反而多了几根血丝。这种变化让我的身体无可抑制地颤抖起来。  这时候坐我后排的阿健来了,紧紧握住我的手臂说:“这是真的吗?李明俊,你真的亲眼看到,是那个人先打了张良华,而不是张良华去打他吗?”  他的举动让我皱眉,一方面是他把我的胳膊拽得生疼,另一方面是我难以接受这位好友对我的怀疑。我正视着他,大声说道:“是
期刊
这篇小说写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是我小时候的生活。  在农村,人和动物,人和自然,人和人是亲密无间地生活在一起的,是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一部分。而牛呢,是除了人以外最可珍贵的动物。对一个家庭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财产,是辛苦劳作时患难与共的伙伴。  那个时代的孩子更多地生活在自然里。现在看来,他们很野,上树掏鸟,下河捉鳖,摸黑偷人瓜果,常常把自己弄得头破血流,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还不敢跟爸妈吭
期刊
入冬不久,哺乳期的昂修就经常食不果腹了。  不过这天她运气不错。她在山中梭巡了一个晚上,天色将要放亮时,猎杀到了一只青羊。昂修当场填饱肚子,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食物藏好,快速向洞穴赶去。  自己近来由于缺乏食物,奶水不足,孩子也跟着挨饿。饥饿中的幼崽容易在睡眠中被饿醒。如果回去晚了,孩子醒来见不到自己,就会跑出洞穴。  祁连山危机四伏,很多肉食动物都是年幼的雪豹的天敌。  距离自己在雪山上的洞穴还很
期刊
(一)  黎明,当鸟儿发出第一声鸣啾时,少年王一赫又对准那口大水缸开始练嗓子了。  “咪—吗—呀—……”接下来就是一段清唱。  妹妹梨儿在屋子里听哥哥唱了很久,怕他累了,就倒了一杯淡盐水,准备给他润润嗓子,刚走到门外,就听门下坡竹林里有人叫喊:“王梨儿—,黄鹂儿—,黄瓜呜哩噜—”  梨儿伸着细长的脖子向竹林看,叶榈和叶玉梓两人怀里各抱着一根大竹子,又向她喊:“王梨儿,黄鹂儿,快下来,这里有好多羽毛
期刊
《花雕》讲的是一个现代的故事。这个现代,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上的现代,讲的就是当下某处乡村;二是价值观上的现代,面对“性别认同”这一极为敏感也极其复杂的主题,作者相当明确的平权与理解,令人动容。有意思的是,这么现代的故事,却仿佛来自岁月深处,从一个杏花烟雨的江南里走了出来。在文字构造的迷宫里,九穗给了我们浓浓的中国味与烟火气,细节饱满,甚为好看。  《花雕》里有很多传统与文化的符号,这些符号绝
期刊
我幻想,  在白云上种一棵小苗,  小苗开出一朵小花,  引得所有的花朵一齐开  放。  我幻想,  小鸟飞进我的书本,  在书本里筑一个小巢,  把所有的文字都孵成了小  鸟。  我幻想,  我的小床挂在了月牙上,  变成一张吊床,  我在上面做了一个美  梦……  我坐在沙滩上幻想,  我听到了小花、小鸟、小  床在说:  爱幻想的孩子,  心里装着未来!
期刊
初三的时候,向来放学不算晚的学校,破天荒地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后,又加了两节自修课。中考快到了,学校希望学子们把更多的时间留在教室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校园闹鬼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时候传开的。倒不是空穴来风,那段时间,学校附近的工地上,确实挖出了一副棺木,里边埋葬着一具女尸。于是乎,校园楼顶上有女鬼幽怨吟唱的传闻,便不胫而走了。犹记得当时人心惶惶的样子,自修课结束后,大家都没有落单走的,非要结伴同
期刊
我对火车情有独钟,在自己写的为数不多的几篇儿童文学作品中,总忍不住想到火车。  这缘于我成长在铁路旁。到现在,回想起童年和少女时期,仍能够记起半夜里被火车驶出山洞忽然发出“呜——”的声音而惊醒,火车头探照灯发出的光那么亮,睁开眼睛,看到屋墙被照白了,火车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车厢里的灯光一节一节地从墙上开过去……  我出生不久后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的高速发展,看到了农村被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