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受助的孩子返乡了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e8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5日上午,在祁阳市教育局二楼会议室里,87岁高龄的陈昌世先生精神矍铄,将自己的家庭经历娓娓道来,并为该市80名受助学生发放了共计25.4万元助学金。这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祁阳昌世助学基金会成立的第22个年头,22年间,1500余名家境贫困的准大学生在基金会的资助下走出大山,重新燃起求学希望。
   倾情奉献教育、真心关爱师生,从90年代至今,祁阳市已逐步形成了实现了教育基金“市、镇、校”三级全覆盖,并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重教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在祁阳市委市政府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号召下,这些曾经受助的学子们带着满身本领、揣着感恩之心,回来了。
   “回来了,就有了归属感。”从湖南科技学院毕业后,邓清便迫不及待想回到祁阳工作,可由于专业不对口,直到2017年才考回家乡,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
   2007年,由于家庭收入微薄,且弟弟在自己读高中时遭遇车祸,从小便勤奋懂事的邓清主动提出从祁阳市第二中学转学至祁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希望减轻家里的负担,为父母分忧。
   “她是我最信任的班长,学习成绩也始终在班级前三,这样的孩子不应在继续升学的路上为家境所困。”当昌世助学基金会来到学校寻找品学兼优的资助对象时,班主任桂长元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她。
   3000元的资助金解决了大学第一年学费的大部分,邓清坦言自己是个幸运的女孩,“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我想让更多的贫困学子拥有走出去看世界的信心。”
   初到八宝镇内下中心小学,邓清与同事一起经历了没水、没电、没网、没信号的校园生活。时值该镇遭遇罕见洪灾,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当同行女教师们因无法适应恶劣环境纷纷落泪时,邓清主动安慰大家的情绪,并同大家在课余聊过往、话家常,共渡难关。
   在成为学校校长后,她提出以当地瑶族文化作为办校特色,下村寻找瑶族长老、文化传承人来校授课,每周一节。“学瑶话、唱瑶歌、跳瑶舞,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越发自信开朗,这正是教育的美好。”守着这份美好,邓清在这所山村学校一待就是4年。
   为让更多学段的贫困学子改变命运,从2013年起,祁阳市成立教育基金会,据理事长唐盛富介绍,基金会自成立以来,8年募资3300余万元,累计资助困難师生、奖励优秀师生2万余人次。
   直到高二那年成功手术,王佩佩终于告别了从小脖子无法正常活动的问题。2015年,她得到了祁阳市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并成功考入湖南文理学院,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为了能让我健康快乐的生活,我的家乡、我的父母都付出了太多,回家工作是我的不二选择。”2019年,王佩佩回到了老家黎家坪镇,成为了该镇中心幼儿园的一名在编幼师。
   在市级教育基金会如火如荼的同时,全市22个镇(街道)也全部成立了专项教育基金,实行“镇筹、市管、镇用”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每年用于规定的教育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基金余额不能挪作他用。
   七里桥镇党委书记王利波告诉记者,乡镇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的初衷就是要让人才“取之于本土,发挥于本土”,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今年,该镇又有58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26名学生考入祁阳一中,较之去年再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受到七里桥镇专项教育基金资助的学子,在假期返乡后,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服务家乡、宣传家乡、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2020年疫情期间,就读于湖南工商大学的唐琬晴投身本镇疫情防控,早出晚归毫无怨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杨敏敏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与旅游景点通过视频制作推荐到了网上,收获了大批网友点赞;只是高中生的张嘉伟、杨龙还参与到了本村防溺水的义务值班中,为家乡公共事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将继续搭好培养青年人才的平台,积极鼓励返乡大学生服务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利波说。
   随着越来越多受资助的学生回到祁阳,建设家乡,该市教育基金会也将继续注重阳光操作,对申报资助对象100%审查、100%入户考察核实、100%接受社会监督。“8年的运作过程中,祁阳市教育基金会实现了对全市贫困家庭子女全覆盖,而且没有出现一例违纪举报现象。”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铁牛说。
其他文献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钢琴教师王猜猜,从教3年半以来,带领许许多多学生叩响了音乐之门,更用真情告诉每一个人:人生舞台上,唯有脚踏实地,不断挑战,才能奏响最美的音符。   初见王猜猜,她彰显出音乐人特有的气质。“6岁那年,邻居姐姐每天弹奏着动听的乐曲,我心生羡慕,于是缠着爸妈让我学琴。”王猜猜打趣说,自己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曾在湖南省艺术联考中拔得头筹,也是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
期刊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著称全国,脍炙人口,源远流长,乃是湖南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据史料记载,桑植民歌有两千多年历史,现已搜集整理山歌、小调、号子、花灯等3000多首。   笔者现结合自身多年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简要分析桑植民歌的特点,以期对桑植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即兴而作,天地为歌   即兴而作,天地为歌的桑植民歌,是将人的本性和自然现象用自由率真的语言进行
期刊
司法公开对于促进审判公开、维护司法权威、保护公民合法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裁判文书公开制度进行了明确,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中国裁判文书网,统一公布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裁判文书公开制度仅涉及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书,调解书被列入公开范围的例外情形。   判决书是案件裁判结果的载体,体现的是人民法院的法官对裁判权的运用。而法院调
期刊
一、做“真善美”的教师培训具体实践   洞口县校本研修管理员研修班线下集中研修活动,笔者和李冬仁、伍靓洁两位参培学员同课异构《乡村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实施》课题。两位学员都是乡村学校校本研修管理员,各自主持其学校校本研修活动,活动开展得绘声绘色。而笔者作为一名培训者,因为缺乏乡村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實践经验,该拿什么内容去与两位学员同课异构呢?苦思冥想中,为了上好本次课,笔者在上课前两天,走进黄桥镇
期刊
“早上好,现在是7点05分,距离设定到校时间还有25分钟,离学校的距离还有6公里,大约需要10分钟,请收拾好物品,准备下车。”行驶在磁悬浮空中汽车轨道上的空中汽车的提醒声传来,我正睡意朦胧。   这台空中汽车,是一家科技公司为学生推出的最新产品。“爸爸怕我早上坐公交车会堵车,我怎么觉得不是那么简单?”我边收拾东西边想着。   “已安全到校,到校时间,7点15分。”伴随着提示音,车门自动打开。  
期刊
8月25日上午,双牌县理家坪乡中心幼儿园扩建工地上热浪滚滚,在新建的教学楼主体工程上,工人们正顶着烈日紧张作业。“工程预计今年10月完工,扩建后将增加90个学位。”想到当地幼儿追求优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问题得以缓解,园长唐爱华露出轻松的笑容。   “助力乡村振兴,办好乡村教育至关重要。”双牌县教育局副局长蒋崇南介绍,近年来,双牌县找准农村教育薄弱环节,把办好学前教育作为落实民生工程的重大举措,将乡
期刊
“孩子今日平安”,8月27日下午4点,蓝山县新圩学校四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在家长群报平安,班主任统计学生每日动态行程后,上交至学校和县教育局。至此,织成了一张事关孩子平安的严密的监控网络。   这只是蓝山县维护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的一道缩影。“蓝山县农村留守儿童占比大,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成长工作,便是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教育力量。”蓝山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永旺表示。  安全教育严而实   8月27日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生活情境  一、在教学中重视生活化语言的运用   小学生天性活泼,注意力难以集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基于这种情况,教学工作者就可以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
期刊
“湖南省现代教育实验县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 28所永州市信息化试点学校……翻开永州市零陵区教育成绩单,教育信息化成果喜人。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零陵区立足乡村教育发展实际,大力推进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开启智慧教育,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乡村教学质量提升和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力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新格局   手机登录,网络资源
期刊
2019年4月,长沙高新区雷锋小学市级课题《小学生数学素养结构化差异的成因及策略研究》开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組确立了“调动内驱,促成长”的研究思路,通过实践,形成了一套适于本校校情的化解学生数学素养结构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1.强源头——着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引,课题组十分重视教师的发展。课题组注重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不仅长期开展主题研讨、课标学习、课例研磨、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