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揭露性报道与媒体的关系

来源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m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经营媒体的角度,而不是从常规的媒体责任和新闻人责任的角度来浅谈揭露性报道与媒体的关系。论述了揭露性报道带给媒体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提出了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揭露性报道 经营媒体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exposition report and the media relate
  Chang Dandan
  Abstract:From management media angle,but is not comes from the conventional media responsibility and the news person responsibility angle to discuss the exposition report and the media relations shallowly.Elaborated the exposition report to take to the media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wo aspect influence,elaborated the processing exposition report should grasp “degree”,proposed the media made when the exposition report should follow principle.
  Keywords:Exposition report Management media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33-02
  
  就在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同时,中国的媒体也逐渐走上商业化与市场化的道路,开始注重“经营”,以接受市场的检验,争取读者眼球而非官方的完全满意来维护媒体的发展与生存。其重要标志就是调查报道类栏目的争相设置,媒体舆论监督职能较充分的发挥。如央视的《新闻调查》、《财经》、《南方周末》等报刊杂志相关栏目的设置成功,使全国各类媒体群起跟之。可以说,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调查报道类新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社会课题和弊案的揭弊作用,有时能够引起官方的注意,甚至进行调查或调整相关政策。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量报道》就成为了中国民众心目中媒体勇敢揭发黑心企业,替消费者维权的标志。
  综观调查报道类新闻,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报道。所谓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
  
  1.揭露性报道的正面效应
  
  1.1 作为负面报道的揭露性报道,拥有偏离于常态的独特性,在“新闻堆”中比较新鲜、醒目,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能抢先一步抓住受众眼球。这有利于媒体知名度的建立,在日趋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1.2 新闻传播学有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体的期待是“解闷”(休闲和心理调适)、“解气”(舆论监督和社会宣泄)、“解惑”(与新闻和资讯相关的意义系统的提供和指导)。而揭露性报道正好可以满足受众“解气”的需求。“在社会功能上也起到了缓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减压阀’的作用。
  1.3 揭露性报道还能为媒体带来经济收益。一方面,揭露性报道为媒体抓住了受众的眼球,也就为媒体赢得了广告主的“钱袋”;另一方面,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揭露性报道做得成功能快速打造出媒体的影响力,使得媒体拥有作为产业发展的原始资本。
  
  2.揭露性报道的负面效应
  
  2.1 做揭露性报道需要必要的“背景”支持。揭露性报道多是“揭短”,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阻力要比正常的新闻采访多得多,“碰壁”更是家常便饭,而且,揭露性报道完成后又会得罪许多实体和个人,靠单个的新闻工作者无法单独完成和承受这一切,这就要求媒体能够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背景支持(后台支持)。
  2.2 媒体做揭露性报道需要付出高成本和高代价。做揭露性报道需要付出高成本。一是做揭露性报道需要做大量的采访、调查、取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缺少雄厚的资金支持,揭露性报道要么做不完善,要么做不彻底。二是由于很多时候这样的“隐藏”是人为造成的,因此,在“挖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许多人为的阻力,这又增加了揭露性报道的成本。做揭露性报道需要付出高代价。因为揭露性报道多是批判性质的,所以,常常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如果媒体稍有疏忽,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详细、周密、彻底,就会招来“官司”。
  2.3 过度的揭露性报道会影响媒体的公信力。由于媒体对信息的承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一个媒体的揭露性报道过多,相应的就会使媒体的主流内容减少。而主流内容才是办好一个主流媒体、权威媒体最不可缺少的支柱。主流媒体应当立足时代,直面社会,不要远离社会生活焦点的琐碎。如果媒体以揭露性报道为特色,就会使揭露性报道泛化,重者会使媒体的不实报道越来越多;轻者,使媒体容易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社会,搀杂了媒体情感之后,再去观察社会、组织以及个体,就易削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3.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
  
  美国《财富》杂志的做法值得研究:“杂志发展前期可以通过一系列揭露问题的‘负面报道’吸引眼球,积聚资源;但随着自身的发展,应不断增加经验类问题的比重。这是因为前期‘负面’新闻比正面报道更容易引起公众注意,打造媒体自身品牌形象;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负面报道’的采编成本会增加,收益却在下降,打造媒体品牌的其他途径会增多。杂志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后,读者对其可借鉴、学习内容的期望值会上升,也就希望看到其他方面的文章。”那么,怎么平衡揭露性报道的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怎样处理揭露性报道?笔者认为: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时要注意防止揭露性报道的泛化,在报道的“量”上要适度;在处理揭露性报道时在“质”上更要把握好适当的“度”。揭露性报道最终应该是促进问题的解决,完善有关部门的工作,或者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如果揭露性报道的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引起社会的不安定,那么这样的揭露性报道就背离了舆论监督的初衷。
  
  4.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4.1 要“有理”。所谓“有理”,就是在做揭露性报道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考虑问题要周全。“揭露”不等于主观批判,被揭露者也不见得一无是处。所以,一定要立足现实,有理有据。做揭露性报道,媒体还要做到周全:既要替自己考虑周全,增强法律意识,做好当被告的充分准备;又要替新闻工作人员考虑周全,保护好一线记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
  4.2 要“有利”。所谓“有利”,就是媒体在做揭露性报道时,要时刻把握一个准则:揭露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问题扩大化、复杂化。像过去那样,一篇揭露性报道毁掉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是极其不成熟、也不可取的做法。
  4.3 要“有节”。所谓“有节”,就是要注意防止揭露性报道的泛化,在揭露性报道时应当注重主流化。主流传媒的基本风格应该是理性和建设性的。做揭露性报道所针对的应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时代发展的‘问题单子’联系在一起”,“揭示这一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和问题单子”,这才是试图成为主流传媒的媒体所应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冯露.浅谈批评报道的选择艺术[J].记者摇篮,2004(2)
  [2] 李文.问题性报道及其兴起的原因[J].新闻战线,2004(3)
  [3] 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4] 喻国明.传媒影响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5] 禹建强.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6] 孙燕君.期刊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产科门诊早孕建卡468例孕妇,妊娠24~28周进行糖耐量试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102
庐山第四纪冰川地形的系统研究,由李四光教授的巨著“冰期之庐山”开其端,而任美锷教授的论著“庐山地形的初步研究”继其后。1956年夏季,笔者等随严钦尚教授在庐山调查十余
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和电力传动系统等领域,与传统逆变器相比,Z源逆变器在拓扑和性能方面更具有优势。为保证输出波形质量,本文将Z源逆变器与数字控制技术结合,实现双环反馈控制的单相电压型Z源逆变系统,软件硬件相结合,重点研究系统硬件电路关键技术以及电压电流双环反馈控制策略。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总体研究方案,从单相Z源逆变电路拓扑出发,通过定量分析直通状态与非直通状态工作原理,对涉及到
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中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
近日,广珠城际铁路沿线碧江站、顺德学院站开通运营并调整运行图,广州南站至珠海站全程最快只需57min,比此前缩短20min,进一步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本文以绍兴旅游文化为基点,从绍兴旅游文化和服装产业的现状入手,探析绍兴旅游文化与服装产业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有许多研究生不明确自己在三年的学习中应建立和培养的良好素质,作者查阅美国最大的和最权威的电子和电气工程学术机构历时三年在全球范围内调查研究后得出的人才必备基本素质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任务要求,分析了我国研究生素质的薄弱环节如:缺乏良好工作道德;创新精神和能力欠缺;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组织管理和协作共事能力等。然后提出研究生应提高的素质。  关键词:研究生 建立和培养 素质  【中
我们基于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了生产率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系数的决定性变量来解释为何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有的国家成立,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税收制度都体现了应对战争和稳定社会的特点,同时还出现了寺院经济这个特殊的形式。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权阶层一直在统治政权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群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