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信号传送稳定性不足,极易受到计算机所处工作环境内多种因素的干扰,严重影响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对信号隔离及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列举其它类型的抗干扰技术,切实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隔离;抗干扰技术
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信号隔离是比较常用的抗干扰方式,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共模电压计电磁干扰进行有效隔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为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大力度对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隔离及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信号干扰对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干扰
干扰有多种形式而且还有多种传导模式,干扰可以通过耦合通道来传入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得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显著降低,干扰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如下:
1.1 数据采集误差变大
干扰会入侵到控制系统信号的输入通道,使得有用信号中包含干扰信号,那么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有用信号的强度较小时,那么干扰信号对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干扰就更加严重。
1.2 控制状态失灵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所传出的控制信号非常强,在传播过程中较难被外界干扰,但是输出的控制信号会与状态信号结合,一旦状态信号受到干扰就会使得影响控制信号,从而导致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失常。
2 信号隔离器抗干扰技术
就该项抗干扰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导入单路或双路电压后,在途经信号隔离器的过程中,能够对信号进行一定处理,进而输出相应的电压或信号。在这一过程中,电路相应部分的隔离功能明显增强,在保证信号传送稳定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信号隔离器抗干扰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保持信号输入与输出处于隔离栏状态,降低信号传送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尤其是其内部半导体构建能够实现信号的转换,在相关元件的辅助下以及运行机制的处理后,信号得以恢复,并不会影响信号传送质量。应当注意的是,在应用信号隔离器抗干扰技术的过程中,输入与输出部位、对應的电压部分都需要进行有效隔离,以减少信号所受干扰,提高信号传送稳定性。
2.1 光电隔离
光电耦合隔离器是信号隔离及抗干扰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运行原理来看,在实际应用中以光为载体,实现信号的传输,将发光体安置在输入部分,将受光器安置在输出部分,充分发挥其在电路中的具体作用,有效的将干扰隔离在一侧位置,具有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
2.2 继电器隔离
继电器隔离抗干扰技术在提高信号传送稳定性上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在线圈承载信号的基础上,以触点对信号进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便于实现强电信号与弱电信号的有序隔离,最终实现抗干扰目的,保证信号传送质量。
2.3 变压器隔离
变压器隔离抗干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以数字信号为隔离对象,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尤其是在数字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应用变压器隔离抗干扰技术能够保证传输机制与计算机信号处理机制保持高度一致,进而对共模噪声干扰进行科学化控制,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
3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它类型的抗干扰技术
3.1 合理接地技术
就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信号传送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所受到的干扰程度与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自身信号种类也存在一定联系。为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提高抗干扰效果,应当结合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分析,对线路进行合理部署,尽可能将信号干扰情况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在应用接地技术的过程中,为保证导线传输的可靠性,应当对环路电路电阻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直接分布长度处于最短水平,妥善处理转弯部位的尖锐角度,提高导线及地下导线设置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应当实现强弱信号相应传输线的有序隔离。在低频线路方面,可以通过单点并联的方式实现接地。在高频线路方面,可以采取多点接地方式。为保证信号传送质量,应当严格按照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的相关规范,合理选取接地方式,并对接地各部分进行妥善处理,确保接地的顺利实现,进一步对外界影响因素进行有效隔离,充分发挥抗干扰技术的实际作用。
3.2 供电系统抗干扰技术
供电系统抗干扰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电能供应,促进信号稳定传送的实现。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着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甚至导致控制系统电压与规范电压之间出现较大偏差。此种情况下,隔离变压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内部隔离部件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共模干扰,从而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供电系统抗干扰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通过供电个体实现,其中各供电部分的功能具有一定独立性,在实际应用中各部分之间不会相互干扰,系统供电稳定程度高、可靠性强,从而使得控制系统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切实改善信号传送效果。
3.3 过程通道抗干扰技术
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在其信号进入的部分使用光电耦合隔离的技术实现对电磁等现象的对抗。如果传送距离相对过远,传送的导线应该选择双绞线。还应该使用相应的平衡措施对其进行抗干扰加强。如果传送的信号较弱,使用相应的方法将原本较弱的信号增强,然后进行传输。使用调制解调器对其中的信号进行转换,随后便可以在传送的过程中抵御各种类型的扰动。使用此项技术的时候应该注意,必须将原本存在的各种信息进行判定,对于能够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的因素优先进行处理,如此才能够使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较小的干扰。
3.4 软件抗干扰技术
在信号输入过程中,软件抗干扰技术可以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控制。使得相关技术可以在现实情况下得到根本改善。也可以应用宽带判别等方式予以应对。如果相关的状态已经失常,那么便可以利用自检程序地内部的各种状态信息进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随时进行调整,使得系统可以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之下实现较好的抗干扰目的。这种内部检查具备不问断的性质,使得计算运行的各种状况都可以在其监控之下得到反映,使得各种干扰因素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在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内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就工业领域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性不足,为强化其抗干扰能力,应不当对信号隔离等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切实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有序运行,促进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卢学燕.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隔离及抗干扰技术概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9):70-70
[2]努尔买买提·尼亚孜.广播发射设备微机控制系统中常采用的硬件抗干扰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6,2(4):230-230
作者简介:谭以坚,身份证号:45212319681014523X。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隔离;抗干扰技术
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信号隔离是比较常用的抗干扰方式,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共模电压计电磁干扰进行有效隔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为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大力度对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隔离及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信号干扰对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干扰
干扰有多种形式而且还有多种传导模式,干扰可以通过耦合通道来传入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得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显著降低,干扰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如下:
1.1 数据采集误差变大
干扰会入侵到控制系统信号的输入通道,使得有用信号中包含干扰信号,那么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有用信号的强度较小时,那么干扰信号对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干扰就更加严重。
1.2 控制状态失灵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所传出的控制信号非常强,在传播过程中较难被外界干扰,但是输出的控制信号会与状态信号结合,一旦状态信号受到干扰就会使得影响控制信号,从而导致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失常。
2 信号隔离器抗干扰技术
就该项抗干扰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导入单路或双路电压后,在途经信号隔离器的过程中,能够对信号进行一定处理,进而输出相应的电压或信号。在这一过程中,电路相应部分的隔离功能明显增强,在保证信号传送稳定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信号隔离器抗干扰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保持信号输入与输出处于隔离栏状态,降低信号传送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尤其是其内部半导体构建能够实现信号的转换,在相关元件的辅助下以及运行机制的处理后,信号得以恢复,并不会影响信号传送质量。应当注意的是,在应用信号隔离器抗干扰技术的过程中,输入与输出部位、对應的电压部分都需要进行有效隔离,以减少信号所受干扰,提高信号传送稳定性。
2.1 光电隔离
光电耦合隔离器是信号隔离及抗干扰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运行原理来看,在实际应用中以光为载体,实现信号的传输,将发光体安置在输入部分,将受光器安置在输出部分,充分发挥其在电路中的具体作用,有效的将干扰隔离在一侧位置,具有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
2.2 继电器隔离
继电器隔离抗干扰技术在提高信号传送稳定性上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在线圈承载信号的基础上,以触点对信号进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便于实现强电信号与弱电信号的有序隔离,最终实现抗干扰目的,保证信号传送质量。
2.3 变压器隔离
变压器隔离抗干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以数字信号为隔离对象,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尤其是在数字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应用变压器隔离抗干扰技术能够保证传输机制与计算机信号处理机制保持高度一致,进而对共模噪声干扰进行科学化控制,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
3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其它类型的抗干扰技术
3.1 合理接地技术
就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信号传送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所受到的干扰程度与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自身信号种类也存在一定联系。为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提高抗干扰效果,应当结合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分析,对线路进行合理部署,尽可能将信号干扰情况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在应用接地技术的过程中,为保证导线传输的可靠性,应当对环路电路电阻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直接分布长度处于最短水平,妥善处理转弯部位的尖锐角度,提高导线及地下导线设置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应当实现强弱信号相应传输线的有序隔离。在低频线路方面,可以通过单点并联的方式实现接地。在高频线路方面,可以采取多点接地方式。为保证信号传送质量,应当严格按照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的相关规范,合理选取接地方式,并对接地各部分进行妥善处理,确保接地的顺利实现,进一步对外界影响因素进行有效隔离,充分发挥抗干扰技术的实际作用。
3.2 供电系统抗干扰技术
供电系统抗干扰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电能供应,促进信号稳定传送的实现。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着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甚至导致控制系统电压与规范电压之间出现较大偏差。此种情况下,隔离变压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内部隔离部件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共模干扰,从而保证信号传送的稳定性。供电系统抗干扰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通过供电个体实现,其中各供电部分的功能具有一定独立性,在实际应用中各部分之间不会相互干扰,系统供电稳定程度高、可靠性强,从而使得控制系统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切实改善信号传送效果。
3.3 过程通道抗干扰技术
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在其信号进入的部分使用光电耦合隔离的技术实现对电磁等现象的对抗。如果传送距离相对过远,传送的导线应该选择双绞线。还应该使用相应的平衡措施对其进行抗干扰加强。如果传送的信号较弱,使用相应的方法将原本较弱的信号增强,然后进行传输。使用调制解调器对其中的信号进行转换,随后便可以在传送的过程中抵御各种类型的扰动。使用此项技术的时候应该注意,必须将原本存在的各种信息进行判定,对于能够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的因素优先进行处理,如此才能够使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较小的干扰。
3.4 软件抗干扰技术
在信号输入过程中,软件抗干扰技术可以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控制。使得相关技术可以在现实情况下得到根本改善。也可以应用宽带判别等方式予以应对。如果相关的状态已经失常,那么便可以利用自检程序地内部的各种状态信息进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随时进行调整,使得系统可以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之下实现较好的抗干扰目的。这种内部检查具备不问断的性质,使得计算运行的各种状况都可以在其监控之下得到反映,使得各种干扰因素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在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内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就工业领域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性不足,为强化其抗干扰能力,应不当对信号隔离等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切实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有序运行,促进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卢学燕.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隔离及抗干扰技术概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9):70-70
[2]努尔买买提·尼亚孜.广播发射设备微机控制系统中常采用的硬件抗干扰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16,2(4):230-230
作者简介:谭以坚,身份证号:4521231968101452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