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诞生于2005年,原名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本刊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长周斌进行了专访。周校长指出,艺术院校需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特色,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探索更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提升国际影响力,参与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周校长提出要始终秉持学校治学理念,将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
关键词:艺术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校企合作;“双一流”建设
一、找准自身定位,
不断探索新型办学模式与组织管理特色
《世界教育信息》:周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一所新型综合艺术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您看来,“新型”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斌:建校之初讲“新型”,是因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上海首家综合类型的艺术院校。目前,随着我们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国内兄弟艺术类院校专业覆盖面越来越广。目前,综合性已经很难表达我们作为一所新型艺术院校的精髓。我们学校的“新型”,主要表现在我们具有和其他院校不同的办学方针,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前八个字实际上是参与差异竞争,后八个字是打造精品。
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方面,我们的师资队伍实现“三七”开,即30%的课程由学校的专业教师承担,70%的课程由来自行业的专家、艺术家承担。这样的师资队伍结构符合艺术人才的培养规律。师资构成可能是我们学校比其他学校创新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主动探索专业特色建设。学校有16个专业,但有38个方向。针对每一个专业,我们会寻求社会的需求点,据此在这个专业下设方向,每个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学校与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每个学院都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在后面支撑与合作,以使资源、师资和行业对接。
《世界教育信息》: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贵校有怎样的战略定位?
周斌:一流院校主要注重于一流学科,而一流学科主要注重于知识发现。其实,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因此,一流院校、一流学科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人才。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有两个想法:一是根据上海高校分类体系,我们把自己定位在应用技术类型的院校,二是培养行业杰出的艺术人才。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一所混合所有制院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院校内部治理方面有什么特色?
周斌:高校的内部治理宽泛了说就是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没有最佳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因此,我们一直在探索、在调整,十年下来慢慢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我们发现,对于面临的挑战,现有的管理模式未必适合,因此我们要进行调整,使它能够适合我们的发展,并解决现实中碰到的问题。比如说“三七开”的师资问题,我们想要引进最好的教师讲课,这些教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教授,而是行业里面最顶尖的专家。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专家薪酬、交通安排、人员陪同、讲座内容的充分利用等。我们设计了一个制度,就是青年教师给大师做助教。我们还需要解决怎么计算青年教师工作量、如何考核的问题。对于最顶尖的大师,我们会采取项目制的形式,解决各种问题,使他能够把最好的东西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学校的教务部、人事部、各学院都需要沟通协调。
《世界教育信息》:这些特色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功能有着怎样的影响?
周斌:我们在调整自己的模式,使它适合自己的发展,对教学影响非常明显。比如,我们开设的一个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我们引进了全国最顶尖的人才、行业大师,这对于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种模式,让企业支撑学院的发展,学院和企业对接,我们的学校没有“围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服务于企业或者跟企业合作、服务于社会方面,我们比其他院校更具优势。
二、四点经验助力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世界教育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近年来的国际排名和影响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方面,学校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
周斌:第一是全球化——不仅仅是我们“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引进来”,把行业的翘楚“引进来”。让全球各行业专家在院校里与学生互动、与中国市场互动。这有助于扩大学校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二是营造一个友好的环境,让到这里来的学生、教师、专家都觉得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专业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定下心来做研究。第三是校企结合,这也是我们迅速扩大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是自建校以来,我们每年9月份都会召开一次国际专家咨询会,专门讨论艺术学科的发展问题。这一方面提升了我们对专业领域的认知和了解,增加了我们和其他相关院校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我们学校的影响力。
《世界教育信息》:请问学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周斌:对艺术院校来讲,国际交流尤其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新的想法。而且,这种交流一定要是面对面的。我们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主要分三类: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合作研究。在学生交流方面,我们与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VCU)开展了合作项目,去年到该校交流六个月的学生的反响非常好,今年又有2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五年后,我们要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有一个学期的海外学习或实习经历。我认为我校学生对外交流最大的障碍之一是语言能力问题。我们专门开办了一个语言中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他们的对外交流沟通能力。
三、校企合作优势互补,
协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在您看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生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周斌:我想应该具备四种素质:一是要有一定科学素养,二是要有比较好的艺术修养,三是要有工匠精神,四是要有创新意识。这四点缺一不可。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艺术院校为什么要讲科学?我刚才提到,我们有一个专业叫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这个专业要对陶瓷、油画、青铜器进行修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材料进行了解、比较、鉴定,这就涉及到材料学方面的知识。
我们注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学生读完自己主修的专业,还可以享受到其他专业开设的16个学分的“专业包”。让学生了解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基本课程内容。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学校是如何培养和支持学生发展这些素质的?
周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后,就要根据其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第一学年,学校要求学生解决五个问题:一是政治素质;二是人文素养;三是艺术修养;四是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五是外语沟通能力。第二学年,学校的教学计划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个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问题。第三学年,要明确专业方向课,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使他们掌握相关的技术能力。第四学年是“变现”,把前三年学习的东西以实践课和毕业作品论文答辩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艺术修养也有了;工匠精神也有了,创新意识也有了。这是学校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每个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等方面可以突破一些边界,比如,有些专业把专业课安排在第一学年,把时政课安排在第二学年。学校既有宏观的要求,又给了各学院很大的自主空间。
《世界教育信息》:德稻大师班的办学模式给您带来哪些思考?
周斌:第一,高校的目光要长远,因为高校当下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第二,高校要对市场有敏感度,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而要关注市场、关注未来,这恰恰是我们最缺少的。所以,我们与企业合作,特别是与德稻合作以后,他们对市场的敏感,以及对于未来的预判,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高校懂教育,企业懂市场,这样双方的合作是互补的。我们想要引进全球最好的资源,德稻作为教育服务与产品提供商,可以给我们带来全球的优质资源。具体到德稻大师班,我认为它最主要的优势是请国外的大师来亲自设计并执行教学方案,而非简单地讲课,这在国内是非常领先的做法。
四、艺术类院校缺少量化标准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学校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周斌:目前学校发展主要面临两类挑战。一类是很多高校都会面临的问題,即师资、生源、经费,还有一类就是艺术类院校面临的问题——艺术类学科缺少一个量化的衡量标准。理工科使用抽象思维,我们在抽象思维方面基本形成了衡量标准,但艺术涉及的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难以衡量。而且,现在社会上对学艺术的学生通常都有误解——大家认为学艺术是因为成绩不好,学不了其他的。艺术类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也不容易获得资源,这个资源就包括我提到的师资、生源、经费,等等。艺术类学科在中国还比较“年轻”,没有量化的标准,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对我们来说是最主要的挑战。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周斌:现在比较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中本贯通”,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三个相关项目,很受学生欢迎。我们做过调研,70%的学生愿意报考,很多学生的分数都达到了区重点学校的录取水平。我们下设的一些二级学院,比如即将于今年秋季招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它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的——要有理工科和艺术背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要好,我们就通过特定项目来招收优秀的学生。今年,我们准备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引进人才。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毕业五年内的博士研究生,给予他们资金及其他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搞创作、办展览、出成果。学校的成果被社会认可,就会慢慢扩大学校知名度。
五、遵循使命,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和
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您有怎样的期待?
周斌:学校以培养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杰出型人才为使命,秉承“忠诚、卓越、创新、和谐”八字校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的治学要求,在未来第二个十年中,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艺术类院校。我们现在就是遵循学校使命,朝着我们的愿景,不断地寻求更好的教学与管理模式,提高效率。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朱婷婷
关键词:艺术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校企合作;“双一流”建设
一、找准自身定位,
不断探索新型办学模式与组织管理特色
《世界教育信息》:周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一所新型综合艺术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您看来,“新型”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斌:建校之初讲“新型”,是因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上海首家综合类型的艺术院校。目前,随着我们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国内兄弟艺术类院校专业覆盖面越来越广。目前,综合性已经很难表达我们作为一所新型艺术院校的精髓。我们学校的“新型”,主要表现在我们具有和其他院校不同的办学方针,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前八个字实际上是参与差异竞争,后八个字是打造精品。
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方面,我们的师资队伍实现“三七”开,即30%的课程由学校的专业教师承担,70%的课程由来自行业的专家、艺术家承担。这样的师资队伍结构符合艺术人才的培养规律。师资构成可能是我们学校比其他学校创新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主动探索专业特色建设。学校有16个专业,但有38个方向。针对每一个专业,我们会寻求社会的需求点,据此在这个专业下设方向,每个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学校与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每个学院都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在后面支撑与合作,以使资源、师资和行业对接。
《世界教育信息》: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贵校有怎样的战略定位?
周斌:一流院校主要注重于一流学科,而一流学科主要注重于知识发现。其实,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因此,一流院校、一流学科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人才。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有两个想法:一是根据上海高校分类体系,我们把自己定位在应用技术类型的院校,二是培养行业杰出的艺术人才。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一所混合所有制院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院校内部治理方面有什么特色?
周斌:高校的内部治理宽泛了说就是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没有最佳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因此,我们一直在探索、在调整,十年下来慢慢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我们发现,对于面临的挑战,现有的管理模式未必适合,因此我们要进行调整,使它能够适合我们的发展,并解决现实中碰到的问题。比如说“三七开”的师资问题,我们想要引进最好的教师讲课,这些教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教授,而是行业里面最顶尖的专家。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专家薪酬、交通安排、人员陪同、讲座内容的充分利用等。我们设计了一个制度,就是青年教师给大师做助教。我们还需要解决怎么计算青年教师工作量、如何考核的问题。对于最顶尖的大师,我们会采取项目制的形式,解决各种问题,使他能够把最好的东西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学校的教务部、人事部、各学院都需要沟通协调。
《世界教育信息》:这些特色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功能有着怎样的影响?
周斌:我们在调整自己的模式,使它适合自己的发展,对教学影响非常明显。比如,我们开设的一个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我们引进了全国最顶尖的人才、行业大师,这对于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种模式,让企业支撑学院的发展,学院和企业对接,我们的学校没有“围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服务于企业或者跟企业合作、服务于社会方面,我们比其他院校更具优势。
二、四点经验助力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世界教育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近年来的国际排名和影响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方面,学校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
周斌:第一是全球化——不仅仅是我们“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引进来”,把行业的翘楚“引进来”。让全球各行业专家在院校里与学生互动、与中国市场互动。这有助于扩大学校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二是营造一个友好的环境,让到这里来的学生、教师、专家都觉得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专业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定下心来做研究。第三是校企结合,这也是我们迅速扩大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是自建校以来,我们每年9月份都会召开一次国际专家咨询会,专门讨论艺术学科的发展问题。这一方面提升了我们对专业领域的认知和了解,增加了我们和其他相关院校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我们学校的影响力。
《世界教育信息》:请问学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周斌:对艺术院校来讲,国际交流尤其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新的想法。而且,这种交流一定要是面对面的。我们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主要分三类: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合作研究。在学生交流方面,我们与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VCU)开展了合作项目,去年到该校交流六个月的学生的反响非常好,今年又有2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五年后,我们要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有一个学期的海外学习或实习经历。我认为我校学生对外交流最大的障碍之一是语言能力问题。我们专门开办了一个语言中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他们的对外交流沟通能力。
三、校企合作优势互补,
协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在您看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生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周斌:我想应该具备四种素质:一是要有一定科学素养,二是要有比较好的艺术修养,三是要有工匠精神,四是要有创新意识。这四点缺一不可。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艺术院校为什么要讲科学?我刚才提到,我们有一个专业叫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这个专业要对陶瓷、油画、青铜器进行修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材料进行了解、比较、鉴定,这就涉及到材料学方面的知识。
我们注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学生读完自己主修的专业,还可以享受到其他专业开设的16个学分的“专业包”。让学生了解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基本课程内容。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学校是如何培养和支持学生发展这些素质的?
周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后,就要根据其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第一学年,学校要求学生解决五个问题:一是政治素质;二是人文素养;三是艺术修养;四是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五是外语沟通能力。第二学年,学校的教学计划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个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问题。第三学年,要明确专业方向课,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使他们掌握相关的技术能力。第四学年是“变现”,把前三年学习的东西以实践课和毕业作品论文答辩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艺术修养也有了;工匠精神也有了,创新意识也有了。这是学校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每个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等方面可以突破一些边界,比如,有些专业把专业课安排在第一学年,把时政课安排在第二学年。学校既有宏观的要求,又给了各学院很大的自主空间。
《世界教育信息》:德稻大师班的办学模式给您带来哪些思考?
周斌:第一,高校的目光要长远,因为高校当下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第二,高校要对市场有敏感度,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而要关注市场、关注未来,这恰恰是我们最缺少的。所以,我们与企业合作,特别是与德稻合作以后,他们对市场的敏感,以及对于未来的预判,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高校懂教育,企业懂市场,这样双方的合作是互补的。我们想要引进全球最好的资源,德稻作为教育服务与产品提供商,可以给我们带来全球的优质资源。具体到德稻大师班,我认为它最主要的优势是请国外的大师来亲自设计并执行教学方案,而非简单地讲课,这在国内是非常领先的做法。
四、艺术类院校缺少量化标准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学校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周斌:目前学校发展主要面临两类挑战。一类是很多高校都会面临的问題,即师资、生源、经费,还有一类就是艺术类院校面临的问题——艺术类学科缺少一个量化的衡量标准。理工科使用抽象思维,我们在抽象思维方面基本形成了衡量标准,但艺术涉及的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难以衡量。而且,现在社会上对学艺术的学生通常都有误解——大家认为学艺术是因为成绩不好,学不了其他的。艺术类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也不容易获得资源,这个资源就包括我提到的师资、生源、经费,等等。艺术类学科在中国还比较“年轻”,没有量化的标准,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对我们来说是最主要的挑战。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周斌:现在比较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中本贯通”,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三个相关项目,很受学生欢迎。我们做过调研,70%的学生愿意报考,很多学生的分数都达到了区重点学校的录取水平。我们下设的一些二级学院,比如即将于今年秋季招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它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的——要有理工科和艺术背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要好,我们就通过特定项目来招收优秀的学生。今年,我们准备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引进人才。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毕业五年内的博士研究生,给予他们资金及其他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搞创作、办展览、出成果。学校的成果被社会认可,就会慢慢扩大学校知名度。
五、遵循使命,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和
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您有怎样的期待?
周斌:学校以培养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杰出型人才为使命,秉承“忠诚、卓越、创新、和谐”八字校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的治学要求,在未来第二个十年中,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艺术类院校。我们现在就是遵循学校使命,朝着我们的愿景,不断地寻求更好的教学与管理模式,提高效率。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