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秋:走出去,学是起点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2014年被称为中国对外投资元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已呈加速态势,但在山东市场做了4年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咨询服务的陈佩秋却有太多感慨。在她看来,目前山东市场具备对外投资条件的中小企业并不太多。
  “走出去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这个脚步不会缓慢下来。只是前几年中国企业交了太多学费,是时候静下来总结一下了。”2014年末,青岛唯思宁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佩秋(GraceTan)对记者说。刚刚过去的2014年被称为中国对外投资元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已呈加速态势,但在山东市场做了4年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咨询服务的陈佩秋却有太多感慨。一方面源于业务开展得并不顺利,另一方面,她看到太多投资失败的案例。在她看来,目前山东市场具备对外投资条件的中小企业并不太多。企业要想走出去,当下最关键的是先要虚心学习。
  文化差异是大问题
  《商周刊》:您的公司主要为山东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哪些服务?业务开展情况如何?
  陈佩秋:我是马来西亚人,来中国已满14年,最初是作为联合国项目专家来到中国,项目点在陕西和南京等地,后来在一家基金会工作,做过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国和欧盟等相关机构的咨询工作。在一位山东领导的建议下,2010年我来到青岛,在新华锦做了一年多咨询顾问。2011年将我的公司改为咨询公司,主要为山东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来山东后,我做了许多调研工作,走访了五六十家企业,根据企业需求,我把业务重点放在德国、美国和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在这些国家,我都有比较好的合作伙伴,语言沟通都没有障碍。我可以帮助企业到国外建厂、投资项目、进行合作或建立营销渠道。
  作为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对我来说有本土优势,但它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向往的地点,它只是一个很好的中转点。最初,我曾做了很多工作,但没办法在企业中激起一点火花。山东企业普通对德国和美国更有兴趣。我不明白,他们本身都是很小的企业,很多地处偏僻,凭什么一下子能走到美国和德国这样的成熟市场?据我网络调研,有很多企业去了后全军覆没。走出去应该注意什么?很多企业都不知道。
  4年来,我会和企业面对面沟通,看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的问题在哪里,也会到企业的车间现场去体验他们的管理,但是,业务开展得一直不是很顺利,可能是我的做法不对,但怎样才能做对呢?
  《商周刊》:山东市场的情况和您之前的预期差别很大?
  陈佩秋:来山东之前,我以为中国各地都是一样的。来了后发现,中国每一个地方都不一样,我不能把北京方面的经验在山东复制,以前学到的东西都用不上,需要从头学起。
  对我触动很大的是,山东人和北京人不一样,而且差别还很大。从文化的角度,待人接物的方式到人情往来、关系处理,差距都很大。
  举个例子,我在山东第一次接触到“平台”二字,以前北京人从不说平台,我不懂,也不知道这两个字在青岛这么重要。这两个字困扰了我两年,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其实,这个平台和国外的合作伙伴、网络模式是一样的意思,只是我不懂这两个字,就不知道怎么去建立平台。实际上,国外的网络渠道和合作伙伴我都有,否则我无法开展咨询工作。
  我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我来中国14年,和很多机构打过交道,但还是遇到这样的问题,可想而知,你仅知道字面意思而不了解当地文化,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文化差异的问题。
  《商周刊》: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
  陈佩秋:之前在联合国做咨询项目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与中国派驻联合国的一些工作人员无法很好地沟通。这些人英语很好,但文化背景不同,不了解这些差异,就没办法准确交流合作。
  文化差异在对外投资中也是一个大问题。我曾和一家山东企业交流了很长时间,这家企业收购了一家香港公司在内地投资的工厂,企业老板很开心,对我说:“没问题,我绝对可以在三四个月内把这家工厂搞定。”这让我很惊讶。他的收购理念完全是内地思维,认为有钱买下就行了,他不知道,这家香港工厂与山东企业的文化差异有多大,管理理念有多大的不同。三四个月后,这家企业老板才认识到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办,他收购的那家工厂规模比较大,遇到很大的管理和文化融合的问题。
  这个案例也很有代表性。一个香港公司在内地开设的工厂,即使被内地企业收购了,由本地人在里面操作,还是会管理不好,消化不良。可想而知,如果企业到国外全新的环境下去收购一家公司,以国内公司的思维和模式去做事,结果很可能是吞下去了但消化不了。
  没被重视的德国课程
  《商周刊》:青岛与德国很有渊源,您公司的业务也包含投资德国的咨询服务,这方面的业务进展如何?青岛甚至山东企业投资德国,是否更有优势?
  陈佩秋:山东人的确对德国情有独钟。但我不太敢让客户贸然去投资,因为德国对投资的要求很高,局限很大,涉及环境、法律法规、社区等各个利益相关方。可以说,一家企业能进入德国,意味着可以进入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以,我认为德国更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基地。
  2014年初,我作为中商行(北京)国际会展公司首席国际顾问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他们有一个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课程,是个很好的项目。里面涉及的管理创新、设计思维、国外法律法规、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对中国企业都很重要。我们在山东找了一家大公司背景的商旅公司合作,在中小企业中进行推广。遗憾的是,这门课程并没有引起重视和关注。
  向企业推介时,企业首先会问学习如何落地。其实学习有不同层面,学习知识,就是要先了解先进的知识是怎样的,如何与企业接轨。只有企业本身参与其中,学习的效果才能落地。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商周刊》:这个课程与一般的培训课程有什么不同?
  陈佩秋:这是GIZ专门为中国企业设计的一门课程,他们希望中国企业先到德国去学习,了解德国在各方面的要求,然后再做投资准备。课程大约12~14天行程,费用不到10万元人民币。课程里很大一部分费用是翻译费用,因为要翻译成中国企业听得懂的汉语,需要很好的翻译,价格不菲。如果翻译得不好,这个课程相当于白做。另外,中国企业喜欢参观大公司,这个也作为行程的一部分。   德国课程是我们2014年主推的项目。不是所有课程都值得学习,但德国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我认为这个课程对山东企业的作用会特别大。企业不是有了钱就可以走出去,还要懂得与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有家中国企业通过招标,花2亿元拿下了一个在德国边境建路的项目,这是中国企业擅长的项目。但结果这个项目在各方面都过不了关,什么都没有做成。德国对于投资项目的复杂性要求,社区、媒体、工会等利益相关方如何沟通,必须有当地工作过的咨询顾问才能帮的了你。
  GIZ中国项目主任在中国已经20年了,对此感触很深,他很想通过这个课程帮助中国企业。我也觉得这个课程很好,但推广方式不是很有效。很多企业会说我们自己去德国看看就行了,这与我们在了解中国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专门设计的这门课程,完全是两回事。直到现在,我对这门课程还是情有独钟,我认为它至少可以打开企业的“内眼”去看一下世界,降低对外投资的失败率。我也想做后期跟踪,看看企业学了这个课程会收获多少。
  要减少投资失败率,先从学习开始
  《商周刊》:您刚才提到减少投资失败率的问题,数据统计,现在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海外,70%以上不盈利,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善企业投资海外的盈利状况?
  陈佩秋: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想减少投资失败率,那就先开始学习吧。学了知识,你出去看了才能评估判断,知道项目是否可行。现在企业缺少评估的能力,因为没有知识。
  我从所执行的国际项目中了解到,很多外贸企业被欠了钱,收不回来。其中好几起受骗的,都是“自己人”造成的。所谓“自己人”,包括朋友,也包括朋友介绍的朋友。山东人对很多人很难信任,但对“自己人”特别信任。2013年好几家企业在印尼买煤炭,额度都是几百万元,基本上分文收不回来。骗他们的就是所谓的“朋友”、“自己人”。这些“朋友”告诉他们:“我是山东人。”他们就信任对方了。还有一个服装企业,也是这样受骗的,把上亿元的货发出去,一分钱也收不回来。
  这些企业对国外的环境丝毫不了解,就这样丢钱进去,让人听了真的很痛心。
  还有一个案例。一家机器设备生产企业,因为一个东南亚客户用现款买了两次货,就相信这个客户了。这个东南亚客户带这家企业去和西班牙一个客户合作。因为相信这个东南亚客户,这家企业与西班牙客户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就签订了投资合同,提供价值几百万欧元的整套机器设备。事后才发现,与他们合作的这家西班牙公司是空壳公司,根本不存在。这家企业委托我们检查合同文件,我们发现合同不完整,东南亚的那家客户也没有合法文件。对国外法律法规的无知,基本上让这家公司分文拿不回来。
  这也是让我很痛心的例子。山东人很好,但有时太淳朴,太容易受骗了。
  受骗加上投资失败,是中小企业走出去失败率高的两个原因。
  还有个投资失败的案例。一家原来做OEM的企业改做自己的品牌,在美国成立公司,租了仓库,想建立一个营销渠道。在美国做了市场调研后,订做了一大批颜色鲜艳的床上用品运了过去。我告诉他们,美国人喜欢单色、素色的床上用品。但企业不听,认为自己在美国做了十多年0EM,已经很了解美国市场了。我派一个助手到美国去帮助这家企业,才发现他们公司所在地居住的都是华人,他们之前调研的可能也都是华人,但他的产品却要卖给当地美国白人,美国白人肯定不会买账。几个月过去,这家企业的老板很消沉,一大批货卖不动,损失惨重。
  通常而言,外国人调研3年,可能才会走入一个新的市场。外国人是行动慢了点,但损失不会像中国人这么惨。山东人很实干,但在美国这么成熟的市场,光实干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战略。
  我真的认为,山东企业应该走出旧的思维和文化传统的束缚,与世界接轨。有什么比真正重新开始学习更重要?没有知识,你就只能模仿和跟随,天空再大,你也飞不起来。
  思想上改变,才能真正走出去
  《商周刊》:2014年被称为中国对外投资元年,走出去的资本将很可能首次超过引进的外资,而且未来走出去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应该做哪些准备?您有哪些建议?
  陈佩秋:两年前,我与联想集团副总裁见面。这位副总裁表示,近年来,联想已经发起多起收购和并购案例,当前企业最缺的就是国际管理型人才,拥有国际视野、沟通管理、决策能力、领导团队能力的那些人才。
  联想是大公司,有财力物力人力,在管理方面已经与国际接轨,走出去面对的形势和小企业不同,但企业无论大小,走出去面对的问题是相似的。企业走出去之前,首先需要储备国际人才。没有人才,走出去只会丢钱。第二是国际团队对国外的管理包括财务制度等要充分了解。这是前期的准备。只有思想上改变了,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去。
  《商周刊》:据您了解,山东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中小企业多吗?
  陈佩秋:我在山东调研发现,很多中小企业还不到走出去的阶段。我就建议他们不要冒这个险,或者可以先从做外贸开始吧。我现在做的客户只有几家,有的想去东南亚,有的想去美国,有的打算建厂,有的想建立品牌销售渠道。我正陪伴他们一步步往前走。
  为什么我在山东发展业务比较困难?因为咨询业在这里不太被理解,大家没有认识到这个行业的重要性。在国外,咨询是一个很受欢迎、很专业化的行业,咨询行业不可能骗你,因为骗你一单,它就没办法立足。做咨询行业的人,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经验阅历,不能做咨询顾问,三十多岁做咨询是不行的,有几根白发才能做咨询。
  可能我们在山东仅此一家吧,所以我能接受这一点,慢慢来吧。现在我的业务主要在北京,咨询业在北京不难做,大家都认可,业务忙不过来。客户主要是跨国企业,我们帮助他们的人员与国际接轨,做到落地。这需要一个过程,很辛苦,但基本完满落地。最近我在做联想的一个咨询项目,需要3个月时间,帮助他们的员工有一个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的财务总监特别开心,说这是最好的一个项目,真正看到了人员落地、项目落地。   《商周刊》:山东的服务业尚不发达。只要坚持下去,您应该是有机会的。
  陈佩秋:我可以坚持,但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我可以先不做咨询,先带企业出去学吧。企业回来至少需要准备一年,才能走出去。因为老板学习后意识转变了,后面支撑你的团队呢?员工呢?都需要转变意识。现在不是砸钱解决问题的时候了,那样做反而会带来外界的质疑和担忧。投资的金额也要一步步来,从小额开始,双方取得信任之后,再一步一步增大投资。我的角色是一名导航者,陪伴企业一起走出去,帮企业开路,引荐需要的人。语言方面我没有障碍,了解外国人方面我没有障碍,了解中国人方面我也没有障碍。我就在了解双方的基础上做事。
  山东一家企业在沙特做石油相关产品的合作,在两年里签了3个合同。因为要在中东设厂,需要改变合同细则。但是,双方谈了很长时间,合同一直没有修改通过。他们找到我,我按照沙特阿拉伯的规则,重新起草了整份合同。并告诉企业,因为宗教原因,需要找一个穆斯林的男性代替我前去。沙特方的总裁过来后,我们在两天时间内,商讨通过了合同。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帮助企业完成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把合作双方撮合在一起。这就是咨询的作用。
  我还告诉企业,因为涉及石油相关产品,合作最后能否成功,基于“安全”两字。这个项目在安全方面不能出现一丁点问题,因为一旦发生石油泄漏或爆炸,项目就会遭受致命打击。但很多国内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在意识上远不达标。
  而且,很多中国企业不能理解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欧盟,没有社会责任,根本不能做项目。GIZ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写社会责任报告。国内企业不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份报告,有什么用处。其实这份报告是最重要的,是评估一个企业的基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所以很多企业连社会责任是什么都不知道,利益相关方的严重性还认识不到,他们不能在欧洲成功是必然的。另外,很多企业对税务和汇率没感觉,缺乏常识,这是要命的地方。还有企业走出去,不会预算风险。这些不了解,企业就别走出去吧,这些是必须要学习的。
  《商周刊》:这些都是国内企业需要反思和补课的地方。
  陈佩秋: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主要的是意识上的问题。
  前几天,有家企业想去马来西亚做一些项目,联系到我,给我写了一封邮件,其中有一段话说:“我知道马来西亚有商机,但需要时间,慢慢来,别急,我们要有耐心。”我看了这段话特别开心。中国人做事从来都很急,这家企业能这样说,我觉得是很大的转变。
  近几年,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见识和视野都开阔了,很多中国企业意识到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走出去不是急得来的事。这是很大的转变。只是,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改变,思维也没有变。
  我在中国这么多年,很喜欢中国人。在我看来,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不需要改变自己的习俗,但必须先将自己的意识和视野提升到国际合作层面,然后了解国际合作规则和国际通行的操作方式、当地文化与语言。补课,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补,中国企业交学费已经够多了,该是时候静下来总结一下了。
其他文献
时下,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建筑业普遍尊崇“业主就是上帝”“甲方至上”的理念或文化。这既是市场规律,也是建筑业的本质特征。顾客就是上帝这个理念本身没有什么争议,作为建
摘 要: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加强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就比较重要,在管理的信息化目标实现上能有助于推动商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实现能对商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商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内容和发展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商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落后危害以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对商业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理论研究,对促进商业企业在市场中的良好发展起
2004年全国范围内持续高涨的房价,成为“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中提到,2005年要“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千秋大业,在于用人。用人必先察人,知人方能善任。干部考察工作是知人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干部考察甚至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成败的重要前提。考察准确,干部任用才
尊敬的夏立言主委,各位朋友:rn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到金门.一下船,我就感受到陆委会、金门各界和乡亲的热烈欢迎,两岸媒体对会面也高度重视,体现两岸双方、民众对两岸关系、
在交运集团的一楼大厅,记者观摩着一幅幅历史照片。那是100年前拍摄的作品,记载了当年青岛市内道路运输工具的原始面貌。在那个还依赖着马车的年代,从德国人聚居的中心城区前往中国村民聚居的李村,倒是有公共汽车可乘坐,但是耗时漫长,往返需要1天,而百年之后的今天,仅需要1.5小时。  今天,新一轮的公共交通线路的大开辟,正在青岛市发生。这一轮新的建设目标,是要令交通网络覆盖任何一个乡村,“一网打尽”。  
期刊
不久前,两场大火在大西北和大东南熊熊燃烧,一个烧的是青海纺织品大楼,一个烧的是东莞最大的汽配城,据报道损失恐过亿,徒留一声叹息!两场火灾,又敲响了安全警钟,但好了伤疤忘
长这么大,画过很多张画儿,突然发现从来没给父亲画过像.这有什么难的,今天我一定要画出令我满意的父亲画像来.rn眼睛rn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而我说“画人容易画眼难”.
中国是礼仪之邦,国人爱送礼,亲人间更是如此。我和婆婆相处十几年了,彼此间的礼物也送了无数,现在回想起来仍饶有情趣。n  我刚结婚时,逢年过节都会送给婆婆一些小电器。她的几
1.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用药。例如成人服用对乙酰氨基酚,1天的用量不应超过2克,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天,超过此量易导致黄疸、急性中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