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表征着一种教育理论、一种教育体制、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重要意义。现代经济发展,我国应当针对问题,从增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改进教师评价机制、整合资源等方面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关键词】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10-02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教师作为教育程度和综合素养较高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国民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填补我国相关教育理论体系的空白与不足,另一方面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高校负担着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明确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提升我国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对我国的高校发展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
2.实践意义
(1)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在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上升至另一层次,人力资本的水平高低对于经济发展好坏的影响日益凸显。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储备,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促成高等教育质量及多元取向,促成学生能力综合性、最大化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储备和生力军。
(2)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通过了解和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肯定其成就,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其原因,最终积极探索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对策,推动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关注,不仅提升教师这一群体的综合能力,对于高校的综合教育改革也有重大意义。
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的现状和困境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理念先与实践、指导实践,滞后的理念必然会对我国教师创新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建设有滞后的影响。一方面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不紧,高校没有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调整结构和制度来培养自己的学生。
2.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存在瓶颈
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学方式呆板,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仍采用填鸭式教学,仅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创业实践脱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仅仅围绕课本,即使案例也是僵化的书本案例,缺乏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结合;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一致沿用传统的闭卷和开卷的纸质考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作用甚微。
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短缺,针对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阻碍该项工作的开展。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无法将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于实践,无法对自己酝酿的创业项目进行检验。教师缺乏教学能力培养平台以及整合完备的教学资源平台,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不能有效地得到提升,亦不能很好得传授给学生,进一步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的完善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上要突出自主创新的效力,教育单位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维度来培养学生。“把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竞争、新思维。”
(1)增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
各地区、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发挥导向作用。
(2)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是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史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信息学等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要求主要的执教老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讲授技能和职业实践指导能力。教师需要把握教学规律,转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参与科研和教学团队,借助平台提高教学水平;虚心向创新创业优秀人士请教学习,提高教学能力;认真才加高质量的培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变成自己的教学祭奠,
(3)改进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高等学校对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学与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学评价环节,应当将课堂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需要教师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在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这一环节,要以提高教师创新能力为原则,真正实现教师科研成果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同时,作为创新创业型教师,在科研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要贯彻创业教育思想,并吸引企业、学生参加,鼓励学生将创业活动与科研成果相结合,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联动机制
一是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调动学生对科研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比如建立学生研究或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项目等。二是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各省市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层次不一,应当不同学校之间建立共享平台以获取更多资源,如同类院校同专业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创新交流和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教育资源共享,包括师资等;省市各高校可以协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探索和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各种问题。三是社会与学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應当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来实践和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如创建创新创业孵化教育平台,创业孵化模拟平台和创业孵化实践平台;多多引进创新创业成功人士进入校园与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组织和发展创新创业校友会的力量,架起母校、校友和社会三者的重要沟通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汪泳.高校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第9期.
[2]何玲霞,曹正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创新性教学能力研究,2012年第35期.
[3]高文兵.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关键词】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10-02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教师作为教育程度和综合素养较高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国民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填补我国相关教育理论体系的空白与不足,另一方面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高校负担着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明确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提升我国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对我国的高校发展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
2.实践意义
(1)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在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上升至另一层次,人力资本的水平高低对于经济发展好坏的影响日益凸显。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储备,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促成高等教育质量及多元取向,促成学生能力综合性、最大化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储备和生力军。
(2)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通过了解和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肯定其成就,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其原因,最终积极探索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对策,推动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关注,不仅提升教师这一群体的综合能力,对于高校的综合教育改革也有重大意义。
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的现状和困境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理念先与实践、指导实践,滞后的理念必然会对我国教师创新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建设有滞后的影响。一方面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不紧,高校没有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调整结构和制度来培养自己的学生。
2.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存在瓶颈
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学方式呆板,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仍采用填鸭式教学,仅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创业实践脱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仅仅围绕课本,即使案例也是僵化的书本案例,缺乏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结合;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一致沿用传统的闭卷和开卷的纸质考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作用甚微。
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短缺,针对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阻碍该项工作的开展。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无法将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于实践,无法对自己酝酿的创业项目进行检验。教师缺乏教学能力培养平台以及整合完备的教学资源平台,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不能有效地得到提升,亦不能很好得传授给学生,进一步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的完善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上要突出自主创新的效力,教育单位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维度来培养学生。“把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竞争、新思维。”
(1)增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
各地区、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发挥导向作用。
(2)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是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史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信息学等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要求主要的执教老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讲授技能和职业实践指导能力。教师需要把握教学规律,转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参与科研和教学团队,借助平台提高教学水平;虚心向创新创业优秀人士请教学习,提高教学能力;认真才加高质量的培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变成自己的教学祭奠,
(3)改进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高等学校对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学与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学评价环节,应当将课堂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需要教师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在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这一环节,要以提高教师创新能力为原则,真正实现教师科研成果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同时,作为创新创业型教师,在科研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要贯彻创业教育思想,并吸引企业、学生参加,鼓励学生将创业活动与科研成果相结合,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联动机制
一是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调动学生对科研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比如建立学生研究或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项目等。二是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各省市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层次不一,应当不同学校之间建立共享平台以获取更多资源,如同类院校同专业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创新交流和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教育资源共享,包括师资等;省市各高校可以协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探索和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各种问题。三是社会与学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應当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来实践和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如创建创新创业孵化教育平台,创业孵化模拟平台和创业孵化实践平台;多多引进创新创业成功人士进入校园与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组织和发展创新创业校友会的力量,架起母校、校友和社会三者的重要沟通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汪泳.高校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第9期.
[2]何玲霞,曹正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创新性教学能力研究,2012年第35期.
[3]高文兵.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