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怒吼秦腔,咥一碗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每回我把这几句哇哇一唱,就是想着要吃碗擀面。等把面擀了,吃了,喝碗面汤,心里那点儿自满还得“哇哇”几句秦腔才顺畅:“吃好了,喝胀了,就跟皇上他大一样了。”
  离开老家好多年了,自个儿擀面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有一年,我在老家削了根擀面杖带回来。擀面杖自然是硬木头的好。一定要等木头干透再削,不然会弯、会裂。擀面杖哪怕弯一点点都不好使,擀出来的面条会薄厚不均;倘是裂了,也擀不好面。前两年有位博士写了篇论文,说擀面是一场非线性力学行为,擀面杖不合格,这个力学行为就不成立。
  这根擀面杖带过来几年,一次也没用过—没有面板。可带过来了就像给自己留了一个伏笔,等着能有一场启发。有一次,一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张图:一个面团,一簇面条,一碗酸浆水。这像是一个甩出千里的鱼钩,也不知怎的就钩着我了,我大口大口地呼气,老鱼吹浪似的,心想非得干点儿什么。于是,飞快上网去淘,下单买了面板,又买了面盆、面碗、面粉。
  事情就这样成了,一碗擀面吃得我百感交集,喜气洋洋。小学生写作文的结尾喜欢写“春天真好呀”“同桌真好呀”“老師真好呀”,换我来写:“面板真好呀!”
  老家人做面讲究“三光”:盆光,面光,手光。其实,这不是说擀面,是说和面—水多了,无论如何也光不了,面粘手;水太少,面不成团,自然也光不了。说起来简单,真要“三光”,得有个熟悉的过程。
  好在,我从小看祖母擀面。但祖母绝大多数时候擀的不是白面。我们那儿都是山地,小麦长得不好,平时白面省着吃,逢年过节才能擀。祖母有双巧手,平时吃的玉米面黏性差,可祖母能用它擀出长面,她用一种我们叫“阳桃”的植物的根磨成的粉来和面。“阳桃”的学名叫黄蜀葵,人们每年都种,纸厂收去做“纸药”,黏性好。祖母有了这个,有如神助,擀成的面条断不会瘫软,并且很有嚼劲。我偶尔吃上那么一碗,是要跟陈老师说一声的:“我也吃面啦!”
  陈老师刚从师专毕业分到我们这儿时,穿个喇叭裤,白色的的确良褂子,洋气得让我们抬不起头。可她总是站在讲台上,我们不能不多看她两眼。另外,她从我们身边经过,身上有股像刚磨出来的面粉味道的香味,好闻。
  陈老师吃食堂,师傅总要问她今天吃啥。她有时说“酸菜面”,有时说“油泼面”,有时说“面皮儿”。吃商品粮嘛,我们眼羡啊。
  不久,陈老师和吹笛子的王老师恋爱了,他们缓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像神仙。过了一段时间,这二位不吃食堂了,自个儿做饭。不知谁给他们编了个顺口溜:“啪啪啪,捣大蒜,你烧火,我擀面。”我们都学会了,集体喊叫,陈老师听到就脸红。当时只是觉得好玩,长大之后才觉得这几句话里的烟火气竟是那么迷人。就如同收麦子也有烟火气,那么多锋芒,来不及避开,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搂进怀里,从古至今,都是这么搂过来的。丰收总是令人开怀。



  北魏农书《齐民要术》里说面条叫“水引饼”:“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这是在扯面条。到了唐宋,人们又管面条叫“汤饼”。
  唐代时,家中添新丁要吃面条。刘禹锡有诗:“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宋代苏东坡也有两句:“甚欲去为汤饼客,唯愁错写弄獐书。”他开玩笑说,添新丁了,想去你家吃面,可是我把“弄璋”写成“弄獐”了。这原是唐相李林甫的段子。
  后来,人们过生日要吃一碗长寿面,好像也顺理成章。
  擀面杖不知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根木棍与面团那叫一个相得益彰,自此便相依为命了。
  好多小说喜欢描写女人擀面,男人觉着好看,于是两情相悦,吃嘛嘛香。其实,最好看的是年轻妇人擀面,小孩儿嗷嗷待哺,妇人实在腾不出手来,直到小孩儿哭起来,这才蹲下来,帮着擦眼泪,结果面粉留在孩儿脸上,粉扑扑的,可爱极了。
  张爱玲在杭州“楼外楼”吃了一碗螃蟹面,“吃掉浇头,把汤滗干了就放下筷子,自己也觉得有点造孽”。她没吃面条。她这个做派和袁枚很像。袁枚说面要汤多,碗里看不见面才好,汤是用鳗鱼熬的。李渔不这样想,他在《闲情偶记》里说:“调和诸物尽归于面,面具五味,而汤独清。如此方是食面,非饮汤也。”这般,他家做“八珍面”待客,“五香面”自用。只是那么多食材放在面粉里来和,好不好擀呢?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虽说这句是尤三姐笑骂贾琏的—别以为你干的丑事我不晓得,可用在吃面这事上,却也很恰当:面是面,汤是汤,不杂七杂八,清清楚楚的,才算得上一碗好面。
其他文献
老薛至今还记得,2009年是他从事皮影艺术以来内心动摇得最厉害的一年。  那一年,从业20年的师兄离开了这个行当。他对老薛说:“IMAX《阿凡达》都上映了,潘多拉星球的飞龙会朝着你的鼻尖冲过来,吓你一大跳,你还觉得在幕后比画皮影会有出路吗?你真觉得‘全凭十指逞诙谐’就能‘双手对舞百万兵’?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真的要没落了。”  然而,师兄离开后不久,老薛接待了一个外国友人观摩团,来者多是影视界的大咖
期刊
始于一次分神  胡 桑著  类型:书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8月  《始于一次分神》是一本书评集。胡桑的书评既拥有诗人的敏锐,又具备学者的严谨,在文本与现实、历史与想象、形式与价值之间游刃有余地自由穿梭。他的文字摇曳动人,又处处引领读者去探究文学、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幽谧联系。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评集,同时也是一本探讨“文学何为”的思想论集。未被摧毁的生活  李伟长 著  类型:随笔  译林出版
期刊
一  在学校校门外摊煎饼,是我做过的比較“传奇”的事情之一。我身边的人大都听说过这回事,但是真正知道我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天真、多狼狈的人并不多。仔细回忆,我只觉得当时的自己尴尬又愚蠢。  大四那年的冬天,没有考研压力的我每天无所事事。某天,我突发奇想,想在路边摆摊儿摊煎饼。当时北京的城市管理没有现在这么严,偶尔还能在路边看到三三两两的推车小贩。这个想法是突然从我脑海里冒出来的,很有趣,而且很酷,我一
期刊
喜好微距摄影的人爱拍摄小生灵,很小的那种。没用过微距镜头的人想象不出,光圈最大、距离最近的时候,拍摄景深有多么浅:一只小豆娘,整个身子都在焦平面中,但眼睛拍清晰了,翅膀不一定清晰。而拍很小的昆虫时,若技术掌握得好,就能全部拍清晰。而且,小,本身就有令人难以抵抗的美。  最近拍虫子,各个角度都拍完后,如果小虫子依旧没有逃走的意思,我就会和它们玩一会儿。  这根狗尾巴草的草穗上有什么东西晃了一下,走近
期刊
一  “不上班,行不行?”以前有个同事这样问我,我看着他因为连续加班而枯黄的脸,说:“行啊,反正老板也觉得你不行。”同事“嗷”一声捂住了脸,仿佛自己被嫌弃了一样。我不上班,行不行?这是打工人自己的问题。你想不想来上班?你行不行?这是老板的问题。  我的一个前老板,在他眼里,为他打工的只有两类人:一类是白拿他钱占他便宜的,一类是他少发工资,占人家便宜的。所以,那位老板相信,公司想要运营得好,就要多占
期刊
特别推荐:好好拍电影  导演:文念中  类型:纪录片  2020年9月,许鞍华获得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她是全世界第一位获此盛誉的女导演。在迄今42年的影像生涯中,她6次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3次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另一方面,她年逾七十,感情空白,与老母亲相依为伴。对于她,生命中唯一重要之事,只是电影。如此热爱,令人动容,好好拍电影,就是她一生的光荣。慢慢思考:
期刊
一  “你知道涪陵师专吗?”听我问起这个,司机大哥从后视镜里惊讶地看了我一眼。如今的长江师范学院,其前身就是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但这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一个外乡人似乎不应该知道。  汽车正在平坦的国道上快速通行,两侧便是连绵的群山。山势很陡,夹着公路迤逦向前,只有置身其中,真真切切地走上那么一遭,才知“两岸连山、略无缺处”绝非一句空言。山下即是浩荡的乌江,水流滚滚,远看有色,近听有声,似乎在为行进
期刊
我的一个朋友跟人合伙做生意,最近,他的搭档想另起炉灶。这倒也罢了,但当他听说搭档还偷偷挖他手下最得力的人时,那一瞬间,他手脚冰凉。他问我:“你有被朋友背叛、欺骗的经历吗?”  当然。  很久以前,我还是个小姑娘,我有个好朋友,芳名玲玲,我们是同班同学。我忘了我们的友谊从何时开始,总之,我们两家住得近,父母又是同事,我们每日形影不离。有时,她来我家做作业,在我家吃饭;有时反过来。  暑假,我们吹着风
期刊
日本老電影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镜头:夏天的晌午,知了的声音覆盖着整个世界,有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庭院中的屋内,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地看着某处,眼中仿佛有万般情绪,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他发着呆,一种空灵的美好在周围弥漫。我很喜欢这样的镜头,不需要特别的构图,也不需要前情的铺垫,就已经足够美了。  “发呆”这个词从字面意思看,其实有点偏贬义。“呆”是一种不太健康的状态,行动木讷,反应迟钝。“发呆”就是呈现
期刊
预期性焦虑  我们总是会为未来担忧。比如,当你求职时,你会有这样的担心:这家公司真的收到我的简历了吗?他们会不会把我的邮件不小心删掉了或者根本没看到?类似的想法偶尔在脑海中闪现时,只要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是正常的,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这种想法根深蒂固地盘踞在脑海中,不断地侵扰你的注意力,让你做别的事情时无法安下心来,那就要注意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障碍叫作“预期性焦虑”,指的是在较长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