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在幽门螺杆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之一,又是致胃癌的Ⅰ类危险因子。近年来发现许多细胞因子与Hp致病过程有关,本文简要综述了白细胞介素1,6,8,10,12,肿瘤坏死因屯,γ干扰素在Hp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胰腺腺泡是胰腺炎最早发生形态学变化的场所,当摄取高脂肪、高蛋白及大量饮酒的食糜进入小肠时,十二指肠Ⅰ型细胞即分泌胆囊收缩素(CCK),迅速激活了腺泡内的酶原颗粒,其中胰
目的:检测胰腺癌中COX-2表达,探讨COX-2抑制剂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的抑癌机制。方法:胰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COX-2检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细胞免疫化学分析,并使用MTT法及流式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的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健康养生的概念逐渐兴起,带动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繁荣发展。六家企业被国家批准成为
父亲平常话虽不多,却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为了不至于忘记,我便搜集整理保存了起来:
近年来研究发现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IGFBP-1、2、3与肝功能状况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介绍IGF-Ⅰ、Ⅱ和IGFBP-1、2、3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并探讨
肝穿刺病理检查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金标准,临床上对于明确疾病、判断疾病的病变程度、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穿刺活检术正逐渐被广泛接受,其可提高临床诊疗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大类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分子,在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其结构分类、在正常肠组织和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和调节、抗粘附分
质性研究方法与教育研究有着天然的亲和性。但学界对于什么是质性研究,它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应用时遵循什么基本解释逻辑等问题并没有形成恰当理解。利用"制度化"概念,本文对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报告1例嗜酸细胞性脂膜炎。患者女,40岁。因骶尾部溃疡6个月,周围皮肤变硬4个月就诊。溃疡部位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层脂肪小叶间密集的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