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j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应当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加强科研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教学
  社会发展需要资源与能源的支持,但经过多年来开采与发掘,许多传统能源已经陷入紧缺的境况,加之传统能源的污染性,人居环境日渐恶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我国目前能源发展已经步入稳定上升时期,高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然而这一课程的设置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不明确的课程内容设置阻碍了课程教学的进步,加之对该课程的科研实践与理论探究结合较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应当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用发展和探究的眼光看待,从而找到针对性的改革方法,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落后
  就目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较为落后,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增开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专业,但主要以核能相关专业为主,如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不仅如此,一些高校虽然增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但这些课程大多是基于原本能源基础课程之上的选修课,作为新能源课程的补充教学,缺乏针对性,使得课程内容的设置缺少科学性,专业性也不够强,与国家对这一方面人才的需求不匹配。
  2.课程内容设置仍不明确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的设置应紧密结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着重介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开生物质能相关内容,而当前我国高校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课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片面,重点普遍都放在对传统能源的升级改造方面,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比较片面,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对能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但这种缺乏专业性特点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内容设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专业人才的进步。
  3.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低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对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的研究有条不紊,但新能源的教育教学方面却还跟不上时代进程,我国高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的教学仍然以理论为主要讲解内容,非常缺乏与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常常熟知理论知识却难以进入今后工作的实际应用,对该课程的有效性和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4.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开展优势及其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当前能源消耗是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如果依靠现有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的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可能会造成资源干枯,人类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需要不断地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人才,应积极开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引起学生对能源的重视。另外,系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开展,可以通过系能源代替原有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而且这些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其中太阳能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电力能源,而且相比于电热水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工业、农业、电力等多个行业发展中势必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
  二、针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现状的改革方法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问题,首先就是要进行创新,不仅要创新培养模式,还要创新培养目标,设定更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这一方面,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避免片面而短期的课程设置,对于一些专业水平较强的高校及专业来说,新能源课程不应局限于选修课,而是要增开到必修课当中,让学生充分而具体的学习,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过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2.明确课程专业特点
  少数高校开设了风能、动力工程、太阳能、光伏等相关专业,这些新能源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仍然不完善,有关生物质能的专业也少之又少,能够招收新能源专业学生的院校也较为匮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时应当明确这些专业的课程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例如,对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教学时,着重讲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通常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因此,学生对这一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才是该专业的核心教学课程内容。例如,可以根据学校课程实际发展情况,适当开展如半导体物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比较基础的一些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基础课程之后,才能继续进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专业课程的学习,这样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对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理解更加深入,易于学生对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创新。
  3.加强科研实践结合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标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科研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加入与节能环保有关的工程实践,并在实践的环节中导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全新的科研成果,让学生根据科研成果深入探究该课程的内涵,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产生与转化过程,全力探寻提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转化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是顺应我国发展需要而增设的高校课程,能够为国家输送这一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一课程的教学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高校与教师应当协同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课程的专业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科研实践与基础理论的结合程度,保证该课程开设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巧杰,白连平.“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教学体会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27).
  [2] 康重庆,杜尔顺,张宁,陈启鑫,黄瀚,伍声宇.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综述与展望[J]. 南方电网技术. 2016(03).
  [3] 李品将,法文君.《新能源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 能源与环境. 2014(03).
  [4] 康重庆,杜尔顺,张宁,陈启鑫,黄瀚,伍声宇.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综述与展望[J]. 南方电网技术. 2016(0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围绕激活创新意识,培养观察能力;营造问题环境。鼓励质疑;提供演练舞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方面作了探究。  关键词:体育思维;观察力;质疑思辨;想象力;创新培养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素质 教育 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要抓住这个重点,就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
期刊
摘 要:党和国家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共处,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和谐、持续、快速地健康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更是如此,教育是一切发展之本,只有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家长与学校建立和谐的多边关系,才能真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健康和谐的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健康;和谐;平等;发展;环境;教育等  党和国家提倡人与自
期刊
摘 要:在新一轮的研修学习过程中,每一次的学习都会自己带来新的提高,也学到了很多的教育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能力,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启发,业务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这次研修,使我认识到,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敢于让学生提问,敢于让学生发言,敢于
期刊
摘 要:数形结合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数形结合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这里的“数”指数学术语、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及用语言文字表现的数量信息和呈现方式;“形”不仅仅指几何图形,还包括各类图
期刊
在学校里你也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课堂中面对老师的提问,小学低年级小手如林,小学高年级逐渐稀疏,到了初中举手的则是寥若星辰了。高中学生还有举手的吗?没有了,他们已经没有回答问题的欲望了,回答问题的意识也在日渐淡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呢?难道是学生越大越害羞吗?也不全是,我们作为新一轮课堂教学的革命者——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怎样使学生年级越高越想回答问题,让课堂不再沉默,让小手在课堂中
期刊
摘 要:能量是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能量的知识几乎存在于物理知识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学习力学知识,还是学习电磁学知识,都会涉及到能量的变化.因此,深入的理解能量的概念和意义,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然而,虽然能量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现今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课堂效率低下,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能量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教学中主要存在问题的
期刊
摘 要: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变得高度有效。”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摒弃以往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更多地关注学习对象即学生的潜能、情感、价值观、学习品质等因素。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观能动性。伴随科技的发展以及=教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从生活中感悟数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期刊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
期刊
摘 要:区域地理是地理高考试题的重要载体,是地理高考高考制胜的关键。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过程,注重区域地理学科特点,扎扎实实做好复习工作,那么,区域地理这道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以逾越的天堑就可以变成通向成功的坦途。  关键词:区域地理;高考复习;软肋  区域地理是地理高考试题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地理高考高考制胜的关键。高考一直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考查的主导方向,把地理表述能力作为能力考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