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Gs)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作用的机制。

方法

人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6月收治的9例需要手术的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后传代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GF-β1)、阳性对照组(TGF-β1+5-氟尿嘧啶)、实验组(TGF-β1+CPhGs),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CPhGs对HSFbs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中Smad2、Smad3、Smad7、Ⅰ型胶原(COL-1)和Ⅲ型胶原(COL-3)的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Smad2、Smad3、磷酸化Smad2(p-Smad2)、磷酸化Smad3(p-Smad3)、Smad7、COL-1和COL-3蛋白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60、90、120 mg/L CPhGs作用于成纤维细胞48 h后抑制率为[(36.87±0.06比43.52±0.04比78.11±0.03)%,F=45.073,P<0.01],CPhGs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RT-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COL-1、COL-3、Smad2、Smad3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Smad7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1±0.04比0.3±0.25比1.56±0.01,F=39.755,P<0.01)、(0.55±0.04比0.27±0.04比1.66±0.22,F=61.997,P<0.01)、(0.55±0.03比0.78±0.76比1.06±0.15,F=17.769,P<0.01)、(0.46±0.08比0.55±0.10比2.05±0.29,F=56.796,P<0.01)、(1.77±0.59比0.11±0.02比0.04±0.04,F=14.780,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p-Smad2、p-Smad3、COL-1、COL-3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Smad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0.16±0.03比0.11±0.02比0.06±0.00)、(0.12±0.02比0.07±0.01比0.04±0.01,F=7.670,P<0.05)、(0.27±0.02比0.08±0.01比0.05±0.04,F=34.291,P<0.01)、(0.33±0.02比0.16±0.02比0.17±0.01,F=16.322,P<0.01)、(0.12±0.03比0.15±0.06比0.23±0.05,F=3.936,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PhGs的可通过阻断TGF-β/Smad信号通路进而抑制HSFbs活化和增殖。

其他文献
期刊
肝癌干细胞(LCSCs)定义为存在肝癌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异质分化潜能的细胞。随着对肝癌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肝癌干细胞驱动理论作为致癌机制之一被提出,而肝癌干细胞的研究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分选及培养。目前,肝癌干细胞的分选主要基于与非肝癌干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特性的差异:利用细胞表达生物标志物分选的方法有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FACS)、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激光捕获显微镜切割技术(L
目的探讨富集自体骨髓干细胞骨移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ARCOⅡB-ARCOⅢA期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96例,按入选标准纳入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A)患者采用股骨头粗通道髓心减压,死骨刮除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术。观察组(B)患者采用股骨头粗通道髓心减压、死骨刮除同种异体骨富集自体骨髓干细胞打压植骨术。其中A组男37髋,女11
期刊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肿瘤异质性显著,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由普通转录组测序技术发展而来,是对单个细胞的独立测序分析,因其能更好地保留细胞间的异质性信息,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在单细胞水平对肿瘤异质性、肿瘤微环境以及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究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更好地指导临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重组脑利钠肽对家兔冠脉搭桥术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建立冠脉搭桥术,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将耳缘静脉注射0.1 mg/(kg·d)和0.3 mg/(kg·d),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选取10只家兔作为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4组家兔治疗6个月后,观察静脉桥狭窄程度、炎性因子和内皮功能。结果与模型组(40.27±7.90)%
目的观察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和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肿瘤退缩效果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nCRT+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辅助化疗(aCT)的直肠癌患者7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直肠癌组织中PT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胆总管结扎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14D组与BDL14D+BAY 11-7085组,每组10只,术后14d取小鼠血清检测转氨酶、胆汁酸及胆红素水平,取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损伤,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NF-κB信号通路分子及炎症因子的变化。体外培养L-O2细胞,用胆汁酸甘氨鹅脱氧胆酸
组织工程气管是气管替代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生长因子、种子细胞和气管支架来实现气管组织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其中生长因子在组织工程气管的构建起重要作用,可促进组织工程气管软骨细胞增殖、血管和上皮结构重建。本文对常见的生长因子在组织工程气管替代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HSC)特异性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RE1α)基因敲除(IRE1αHSC-/-)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杂交获得IRE1αfl/fl及IRE1αfl/f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Cre小鼠(美国梅奥诊所胃肠肝病实验中心惠赠),腹腔注射他莫昔芬(Tamoxifen)诱导PDGFRβCre活化并构建IRE1αHSC-/-小鼠,设为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