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浅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的意义、形式、作用和方法及其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使之指导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掌握一些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方法,便于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感情,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的意义及方法 注意问题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是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最简洁实用的方法。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代表了作者的爱与恨、喜和忧、褒或贬等。作者在刻画人物,模拟情景时将自己浓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了解朗读的意义、形式、作用,掌握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方法,以便于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感情,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朗读的意义
1.1 便于学生记忆课文语句
课文的语句一般是规范的,节奏鲜明的,朗读起来声音铿锵有力,优美动听,可以帮助记忆。
1.2 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对课文在读后能进一步理解的过程,通过朗读理解不清楚的地方也就能变得较为清晰了。
1.3 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
朗读和熟读了许多课文之后,课文里的许多词句、语言、表达方法、布局谋篇的一般规律,就会不断的被学生吸收、积累和掌握。熟读了课文,词语丰富了,语言发展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1.4 通过朗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朗读的形式及其作用
2.1 个别朗读,以点带面
个别朗读是朗读教学中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能检验学生朗读水平的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个别朗读的指导。个别朗读一般先找读得好的学生读,再找中等和待优学生读。让读得好的学生读,可以起示范作用;中等学生读,可以了解一般学生的理解程度、朗读水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待优学生读可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胆小和自卑的学生朗读,还可以使其在朗读中得到锻炼。
2.2 自由朗读,潜心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可以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自由自在地潜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或是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准备回答问题,或是让学生思考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如学习《可爱的草塘》,学生初读课文时,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紧扣课题中“可爱”这个题眼,让学生思考:课文通过写哪些景物表现了草塘的可爱?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讨论,列出描写可爱的景物之处。通过找草塘的可爱之处,使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大意。讲读完课文后,再要求学生配合“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这一训练重点,从联系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朗读。学生读完课文后,明白《可爱的草塘》是以草塘为核心,以“可爱”为重点,不仅指出了草塘特有的景物,而且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由腻到美,再到喜,最后到恋的变化过程,从而清清楚楚的认识到各段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2.3 学生轮读,相互学习
学生轮读是由小学语文教师指定座位顺序,学生一个接一个的读,可以读同一内容,也可以按课文一节一节地轮读下去。这种读法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加练习,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起到互相学习、互相竞赛的作用。
3.朗读方法的指导
3.1 联系呼应词语,体会语气
当学生找出“地”字前面的语气词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找出与“地”字前面的词语相呼应的词语。例如当学生找出“温和”一词以后,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接着启发:“小山羊温和地说了什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山羊说话温和呢?”经点拨,学生找出了与“温和”相呼应的词语——“您”字。这个“您”字,在小羊的这段话语中反复用了四次,显得小山羊说话的态度非常亲切和气。在训练这段话时,要求学生读好"您"字,要读出尊重、讲理、温和的语气来。这样训练,不但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有效的学会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2 看标点符号读出感情
有的学生读课文时往往不注意标点符号。为了培养学生学会看标点符号朗读课文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常常要求学生找一找每段话有几句,每句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出这些标点符号等。其中要特别引导学生会读问号和感叹号的读法。例如,在学生课本《院子里的悄悄话》中有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对话,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边读边想,弄清用了什么标点符号,该怎样读。在指导朗读“什么?一百年里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您是怎样记录每年气候的呢?小槐树好奇的追问”这段话时,要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用问号?学生应该回答:问号在这里是小槐树向老槐树提出疑问。这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接着问:这里用了三个问号说明了什么?应怎样读?通过讨论,学生弄懂了,这说明了小槐树对老槐树有这么大的本领感到好奇,所以连续追问三次,读的时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语气一次要比一次更急切,更强烈。
3.3 讲清人物及背景,分析课文,指导朗读
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其语言动人心弦,感情真挚强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等课文。但学生对人物及时代背景了解甚少,这种浓厚感情很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根据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就拿《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为例来说,要先向学生介绍周总理的光辉业绩和他逝世前后的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和怀念周总理的感情。当学生们沉浸在这种情感中时,再开始分析课文,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学生就能针对本课内容读出抚今追昔、哀思倍增的情感。
4.朗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4.1 朗读教学时,首先必须要准确的读,要用普通话,发音要清楚响亮
4.2 不要唱读
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字组成词或短语,边读边想课文中的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再多读几遍,这样,学生就能逐渐把握住对词、短语和句子的认识,以词和短语或句子为单位进行整体性朗读,“一字一唱”现象就很好减少。
4.3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再做的流利,有感情,要针对不同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
总之,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了解朗读的意义、形式及作用,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推动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的意义及方法 注意问题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是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最简洁实用的方法。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代表了作者的爱与恨、喜和忧、褒或贬等。作者在刻画人物,模拟情景时将自己浓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了解朗读的意义、形式、作用,掌握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方法,以便于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感情,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朗读的意义
1.1 便于学生记忆课文语句
课文的语句一般是规范的,节奏鲜明的,朗读起来声音铿锵有力,优美动听,可以帮助记忆。
1.2 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对课文在读后能进一步理解的过程,通过朗读理解不清楚的地方也就能变得较为清晰了。
1.3 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
朗读和熟读了许多课文之后,课文里的许多词句、语言、表达方法、布局谋篇的一般规律,就会不断的被学生吸收、积累和掌握。熟读了课文,词语丰富了,语言发展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1.4 通过朗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朗读的形式及其作用
2.1 个别朗读,以点带面
个别朗读是朗读教学中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能检验学生朗读水平的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个别朗读的指导。个别朗读一般先找读得好的学生读,再找中等和待优学生读。让读得好的学生读,可以起示范作用;中等学生读,可以了解一般学生的理解程度、朗读水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待优学生读可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胆小和自卑的学生朗读,还可以使其在朗读中得到锻炼。
2.2 自由朗读,潜心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可以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自由自在地潜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或是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准备回答问题,或是让学生思考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如学习《可爱的草塘》,学生初读课文时,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紧扣课题中“可爱”这个题眼,让学生思考:课文通过写哪些景物表现了草塘的可爱?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讨论,列出描写可爱的景物之处。通过找草塘的可爱之处,使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大意。讲读完课文后,再要求学生配合“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这一训练重点,从联系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朗读。学生读完课文后,明白《可爱的草塘》是以草塘为核心,以“可爱”为重点,不仅指出了草塘特有的景物,而且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由腻到美,再到喜,最后到恋的变化过程,从而清清楚楚的认识到各段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2.3 学生轮读,相互学习
学生轮读是由小学语文教师指定座位顺序,学生一个接一个的读,可以读同一内容,也可以按课文一节一节地轮读下去。这种读法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加练习,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起到互相学习、互相竞赛的作用。
3.朗读方法的指导
3.1 联系呼应词语,体会语气
当学生找出“地”字前面的语气词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找出与“地”字前面的词语相呼应的词语。例如当学生找出“温和”一词以后,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接着启发:“小山羊温和地说了什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山羊说话温和呢?”经点拨,学生找出了与“温和”相呼应的词语——“您”字。这个“您”字,在小羊的这段话语中反复用了四次,显得小山羊说话的态度非常亲切和气。在训练这段话时,要求学生读好"您"字,要读出尊重、讲理、温和的语气来。这样训练,不但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有效的学会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2 看标点符号读出感情
有的学生读课文时往往不注意标点符号。为了培养学生学会看标点符号朗读课文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常常要求学生找一找每段话有几句,每句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出这些标点符号等。其中要特别引导学生会读问号和感叹号的读法。例如,在学生课本《院子里的悄悄话》中有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对话,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边读边想,弄清用了什么标点符号,该怎样读。在指导朗读“什么?一百年里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您是怎样记录每年气候的呢?小槐树好奇的追问”这段话时,要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用问号?学生应该回答:问号在这里是小槐树向老槐树提出疑问。这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接着问:这里用了三个问号说明了什么?应怎样读?通过讨论,学生弄懂了,这说明了小槐树对老槐树有这么大的本领感到好奇,所以连续追问三次,读的时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语气一次要比一次更急切,更强烈。
3.3 讲清人物及背景,分析课文,指导朗读
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其语言动人心弦,感情真挚强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等课文。但学生对人物及时代背景了解甚少,这种浓厚感情很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根据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就拿《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为例来说,要先向学生介绍周总理的光辉业绩和他逝世前后的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和怀念周总理的感情。当学生们沉浸在这种情感中时,再开始分析课文,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学生就能针对本课内容读出抚今追昔、哀思倍增的情感。
4.朗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4.1 朗读教学时,首先必须要准确的读,要用普通话,发音要清楚响亮
4.2 不要唱读
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字组成词或短语,边读边想课文中的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再多读几遍,这样,学生就能逐渐把握住对词、短语和句子的认识,以词和短语或句子为单位进行整体性朗读,“一字一唱”现象就很好减少。
4.3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再做的流利,有感情,要针对不同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
总之,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了解朗读的意义、形式及作用,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推动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