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数字游戏

来源 :电脑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v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在影响性能体验


  我们都知道,对手机SoC而言,决定其性能底蕴的就是CPU和GPU的架构。
  比如ARM Cortex A76/A75就注定比Cortex A73/A72强,而Cortex A55就肯定比Cortex A53棒(图1);GPU方面则是Mali-G72MP4(后缀的MP+“x”代表拥有多少个计算核心)优于MaliG71MP4,而Adreno 630也肯定要比Adreno 540强。问题来了,当手机处理器的CPU和GPU单元一定时,其能否发挥出80%、100%甚至120%的实力,就要看生产工艺是否匹配了(图2)。





  有关工艺和架构之间“闹矛盾”的最典型案例,就要数2015年高通骁龙810和三星Exynos 7420这两款旗舰SoC之争了。这两颗SoC都基于当年最先进的四核Cortex A57+四核Cortex A53架构,只是高通采用台积电最成熟的20nm HPM工艺来设计骁龙810,而三星则使用自家最新的14nm FinFET工艺来研发Exynos 7420。
  最终结果就是骁龙810“翻车”,20nm HPM工艺根本镇压不了Cortex A57架构的满负载运行,过热和降频问题,严重影响了当时搭载驍龙810旗舰手机的体验,坑苦了一大批合作伙伴。可以说,一款SoC,它选用的工艺越先进,往往意味着可以适当调高主频、降低发热量和功耗,从而不易降频,运行更强更稳定。
  问题又来了,咱们怎么知道谁的工艺更强?




工艺决定战斗力


  在PC领域,处理器之所以可以长时间紧跟“摩尔定律”的节奏,就是源于制程工艺层面的迭代更新,在手机SoC领域同样如此。以高通第一代10nm旗舰骁龙835为例,它在集成超过30亿个晶体管的情况下,芯片封装面积却比骁龙820(14nm)小了35%,性能大涨27%,而功耗反而还降低了40%!
  ARM每一次更新Cortex A系列架构,往往也是伴随着制程工艺的更新节点。比如Cortex A57/A72对应16nm/14nm,Cortex A73/A75对应10nm,Cortex A76则是专为7nm/8nm定制。换句话说,想100%发挥Cortex A架构的性能,就必须搭配ARM推荐的制程工艺,否则就需要在主频或GPU规格上加以缩水才能确保稳定性和体验。
  手机SoC制程以“纳米”(nm)为单位。从晶体管的结构图来看,电流从Source(源极)流入Drain(漏级),Gate(栅极)充当闸门的角色(图3)。其中,栅极的宽度决定了电流流经时的耗损,栅极越宽,漏电率越高,意味着更高的发热和功耗。而栅极的最小宽度(栅长),也就是我们说的“xx”nm工艺中的数值。
  当制程工艺接近20nm时,栅极对电流的控制能力会急剧下降,从而出现严重的漏电问题。因此,英特尔从22nm开始,台积电和三星则分别从16nm和14nm开始,引入了FinFET技术(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它将芯片内部从2D平面变成了3D(图4),把栅极形状改制从而增大接触面积,减少栅极宽度的同时降低漏电率,而晶体管空间利用率大大增加。
  因此,无论是16nm、14nm、12nm还是10nm,在工艺数字的背后都会紧跟着FinFET,如16nm FinFET或10nm FinFET。未来,当制程工艺突破8nm大关时,FinFET技术也无法堵住漏电现象,此时就需要FD-SOI(全耗尽绝缘体硅)工艺、硅光子技术、3D堆叠技术等技术的帮忙了。
  问题又来了,14nm就一定比16nm强吗?相同的10nm工艺之间有没有差异?


工艺数字不等同于性能


  首先,工艺数字并不代表绝对的性能。2015年,iPhone 6s搭载的苹果A9处理器存在使用台积电16nm和三星14nm两种工艺制造的版本。理论上来讲,14nm比16nm领先2nm优势,所以应该是三星14nm版本的A9处理器更好吧?
  答案却令人大跌眼镜。通过无数用户的反馈和测试,台积电代工的A9比三星代工的A9更好,续航更久。
  英特尔的现身说法,更是引出了制程工艺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英特尔每次都在遵循按前一代制程工艺缩小约0.7倍来对新制程节点命名,从90nm→65nm→45nm→32nm→22nm→14n m→10nm→7nm(图5),每一代制程节点都能在单位面积上容纳比前一代多一倍的晶体管。然而,竞争对手却不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人家从45nm一下跳到了28nm,然后就是20nm,再后就是全面领先英特尔。





  如今台积电和三星早已普及10nm,今年年底就有望量产7nm,而英特尔量产7nm的时间节点则是2019年初。
  但是,从英特尔的资料来看,哪怕是英特尔在2014年推出的第一代14nm工艺,都有着媲美竞争对手10nm的表现,伴随H系列八代酷睿处理器而来的14nm++工艺表现更好。同样的,英特尔第一代10nm工艺,也会具备媲美7nm工艺的表现(图6)。
  换句话说,当工艺迈过某个门槛后,将其称为xx工艺,完全取决于晶圆厂自己的标准。比如进入20nm时代后,新工艺是叫16nm、14nm还是12nm?都可以!

来自工艺后缀的秘密


  目前手机SoC厂商主要以高通骁龙、三星猎户座、海思麒麟和联发科曦力为主,而它们选择的代工厂不是台积电就是三星。因此,想了解手机SoC工艺哪家强,只要了解这两大代工厂的主流工艺即可。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当某款手机新SoC发布时,厂商总会格外突出其采用了第“X”代工艺(图7),而工艺的后面也会加上一组后缀,比如14nm LPE、10nm LPP等。
  对台积电而言,目前最主流的工艺就是16nm,其至今已经进化了三代,分别为第一代16nm FinFET(16nm FF)、第二代 16nm FinFET Plus(16nm FF+)以及第三代16nm FinFET Compact(16nm FFC)。我们熟悉的麒麟950、950和659,就都是台积电第二代16nm FF+的客户,而联发科自2017年后推出的Helio P20/P30/P23,以及展讯SC9860则都升级到了台积电第三代16nm FFC(图8)。
  实际上,台积电已经推出了第四代16nm工艺,只是它被改名为“12nm”,属于现有16nm工艺的第四代缩微改良版本。台积电改用全新名字的目的是反击三星等对手的14nm工艺优势,牢牢控制10nm到28nm之间的代工市场。目前,台积电的12nm已经被联发科Helio P60/P22以及高通骁龙439/429所猎装。
  如今台积电最新的工艺为10nm FinFET,麒麟970和联发科Helio X30就是基于它设计的。由于台积电已经将全部精力放在了下一代7nm工艺身上,所以未来是否还会推出第二代的10nm FinFET Plus还存在不确定性。





  对三星而言,目前最主流的工艺就是14nm,至今已衍化出四代,分别是第一代14nm Low Power Early(14nm LPE)、第二代14nm Low Power Plus(14nm LPP)、第三代14nm Low Power Compac(14nm LPC)、第四代14nm LPU。可惜,哪怕是最新上市的骁龙636和骁龙632,它们采用的也是14nm LPP,至于第三代和第四代14nm工艺,现在也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三星目前最高端工艺为10nm,现已经拥有第一代10nm LPE、第二代10nm LPP和第三代10nm LPU。同样,无论是骁龙845、骁龙710还是麒麟710(暂不确定),它们用的还都是第二代10nm LPP,第三代10nm LPU也没被具体的芯片猎装。
  不要小看相同工艺的优化升级哦,以三星14nm工艺为例,其第二代14nm LPP较第一代14nm LPE能在性能上提升14%(圖9),功耗方面反而还能降低15%。因此,采用最新工艺设计的SoC,往往才能获得更好看的跑分和续航数据。
  最后,笔者汇总了时下高通、联发科和海思麒麟主流SoC的工艺和CPU/GPU架构表,仅供大家参考。
其他文献
Q:平时会让Windows 10系统自动升级到最新的测试版,但是在安装完成后往往会发现很多的小问题,其中最让我苦恼的就是微软的输入法和一些软件程序不兼容。除了使用第三方的输入法以外,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解决?  A:打开Windows 10系统的设置窗口,点击“时间和语言”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左侧的“语言”选项,在右侧窗口中点击“中文简体”的“选项”,选择“微软拼音”中的“常规”选
期刊
Elite 45e虽然是全“软线”的颈挂式耳机,但中央部分的线缆比较粗硬,实际上是半定型的绕颈设计,两侧的线控与电池仓兼有卡位的作用,可以减少运动扯动。这种设计比硬式绕颈设计更加舒适轻便,分担重量的能力则基本相同,所以又比全软质耳机的佩戴感觉轻很多。  其耳塞部分采用椭圆形设计,入耳较浅。这种半入耳式设计配合耳翼与胶套,既可以和入耳式耳机一样较好地隔离外部声音,又让音源适当远离耳膜,减少听力损伤。
期刊
首先,沿着“开始→设置→系统”的操作路径,在“系统”设置列表中点击“关于”进入Windows10“关于”窗口。或者直接在“设置”窗口中搜索“关于”,并选择“电脑信息”或“设备规格”、“Windows规格”也可以进入(图1)。接下来,我们按照窗口从上到下的顺序,逐步挖潜。1系统安全否 一眼可看清  进入Windows10“关于”窗口之后,最上端显示“系统正在监控和保护你的电脑”并列出五项安全指标。如
期刊
1阻止某些可执行程序运行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讨厌的弹出窗口,那就说明一定有一个程序在后台偷偷运行并执行了某个小动作。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这个程序是什么?又如何才能阻止它的运行呢?  获得弹出程序的真实路径  首先,在发现弹窗出现之后,我们先不要关闭此弹出窗口。这时,需要运行一个弹窗程序检测的小软件“彗星助手”,打开彗星助手之后,点击窗口上方工具栏中的“窗口SPY”按钮;然后点击软件界面中类似于光盘形状
期刊
1.将CD音轨转换为音频文件  Free MP3 CDRipper可以轻松地将音频CD曲目提取并转换为MP3和其他流行的音频格式,这些格式包括MPEG、WAV、WMA、OGG、APE、FLAC等。  首先,将音频CD插入光驱中。随后可以在列表中看到CD所包含的曲目,如Track1、Track2……选择要提取的歌曲(默认为全选);指定输出的目标文件夹;选择输出歌曲的格式(默认为MP3)。最后,单击工
期刊
轻薄/游戏本需区别对待  如今笔记本领域逐渐衍生出轻薄本(包含二合一设备)和游戏本两大阵营,由于两类产品在形态和定位上的差异,所以它们分别搭载的是低功耗版处理器和更高性能的处理器(图1)。以英特尔平台为例,轻薄本普遍选择15W TDP的U系列(如酷睿i5-8250U),而游戏本则青睐45W TDP的H系列(如i5-8300H)。  如今,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平台已经升级到“八代目”,无论是U系列还是H
期刊
1无法安装扩展怎么办  如果不能为Microsoft Edge添加下载的扩展,  定位到组策略的Microsoft Edge分支下,找到并双击  “允许扩展”项,选择启用即可。2 F11启动全屏浏览失效  如果用F11控制键切换Edge全屏显示失效,可尝试在组策略的Microsoft Edge分支下,将“允许全屏模式”选项设置为“已启用”。3私密模式访问失败  Microsoft Edge的私密浏
期刊
1.使用移動硬盘自带的加密保护软件  移动存储厂商自带加密软件一般是自行研制或由第三方厂商专门为其OEM定制,作了使用上的限制,只针对本品牌产品可用,对本类产品的兼容性好,其他品牌产品一般无法使用。以西部数据移动硬盘为例,官方提供了WD Security密码保护软件(简称WDS)。首先在电脑中安装WDS程序。将西数移动硬盘连接到电脑,运行WDS程序,设置密码并牢记。如果不想在每次连接时键入密码,选
期刊
1.免费获取安装密钥并安装  首先下载Macrium Reflect Free安装文件并运行,之后会出现版本选择窗口,为了能够免费使用,我们选择Free版,点击Download下载该版本(图1)。Free版本不包含增量备份的功能。下载完毕后,会自动进入安装过程,安装时首先需要输入邮箱名并点击Get My Code获取免费安装激活码。从邮箱中收取激活码后,将其填写到激活码框中,点击Next按钮完成安
期刊
1.临时拦截停用触摸板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板拦截器TouchPad Blocker软件临时开关触摸板。虽然有几个免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运行Windows的笔记本电脑上禁用触摸板,但这里我们还是强烈建议使用TouchPadBlocker软件,因为它不仅可以保证尽可能快速准确地输入而不受误触影响(通过在按键后将触摸板输入锁定一小段时间),而且还允许我们使用键盘快捷键启用或禁用触摸板。这样,不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