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UANJ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生物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从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质疑日常现象与科学概念矛盾、亲手实验发现问题、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诱导学生质疑。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6-058-01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缺陷
  在以往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角色就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把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讲深讲透”,使学生离开课堂时没有问题。这种在课堂上只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几乎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提出问题的可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做过的教师详细评讲过的题目学生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远远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一方面由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接受大多是表面的记忆,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的思维“轨道”走,看上去没有问题并不代表学生真正的没有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当学生自己独立解题时,思维的发散就会使他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质疑
  例如在《光合作用》这节内容中,编者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来安排这部分内容,其中有一个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的产生”的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诱导学生提问的材料。这个实验从黑暗处理,遮光、脱色到淀粉检验的整个过程其实就展示了科学探索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思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尝试把验证型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并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实验的过程,如黑暗处理、遮光、脱色等,等实验课结束后问学生,“你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为什么要让天竺葵叶子的一半用黑纸遮光,另一半曝光呢?”“为什么要把叶片用酒精煮沸呢?”等问题,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
   2.日常现象与科学概念矛盾时诱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实例或现象,让学生感觉事实与科学概念相互矛盾从而激发学生质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矛盾越强烈,越能够激起人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在讲到“蒸腾作用的途径”时,通常要把课本中的插图“水分从土壤中进入到根的内部”的示意图展示给学生看,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由下向上升”的关键,但同时它却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水向低处流”相互矛盾。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而问: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同学们却看到在植物体内水分是由下向上流的,同学们想想,你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见过水分由下向上的现象吗?很多同学就会立马想到抽水机抽水的现象,教师进一步的提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植物体内的水分由下向上流呢?难道说在植物体内有抽水机吗?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原因。
  3.通过学生亲手实验发现问题,诱发学生质疑
  例如在做“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反复进行实验:
  ①用白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重复实验;
  ②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重复进行实验;
  ③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重复进行实验;
  ④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重复进行实验;
  ⑤用尿素溶液重复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观察这些不同实验的的不同的实验现象,便会自发的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些实验的现象会不同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4.联系生活实际,诱导学生质疑
  譬如在学习“性别决定”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人类婚姻的发展史,古代的时候有过一女多夫制,也有过一夫多妻制,但最终都发展成为目前的一夫一妻制。紧接着教师就可以直接提问:“现在的这种一夫一妻制是不是很合理呢?理由是什么呢?”同学们很快开始积极思考起来,有的同学站起来说:当然合理,因为人类的男女比例接近1:1。我立马抓住他的这个问题又紧接着追问:“为什么男女的比例会接近1:1呢?”学生们又开始积极讨论起来,有的同学回答说:这是因为男性能够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另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而女性只会产生一种只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不同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随机的,均等的,这就保证了男女比例是1:1。紧接着教师又可提出:“生男孩和生女孩是由女性决定的吗?”经过了这样的处理之后就很明显地降低了学习难度,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了若干小问题,在解决一个个的小问题的过程中就逐渐达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设计提问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注意提问时的坡度,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设计辅性的提问,即设计一系列的小提问,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把学生引入求知的新境界。
  2.情境的设计一定要有新意,要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同时也才能使教师的情感教学得到充分的体现。
  3.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符合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其引发的思维也必须要相对集中,不能使学生产生其它的奇想怪论,也不能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4.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问题设计要尽量和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与复合乳酸菌素胶囊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
本文立足毕业生自身职业发展的角度,浅谈高校毕业生教育,主要强调对毕业生的心理和人格教育、职业精神教育和就业价值观教育等.通过毕业教育,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帮助毕业
2012年3月2日,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青岛云霄路支行向青岛中院起诉ST海龙(000677.SZ)、博莱特化纤、潍坊特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2011年,围绕ST海龙的债务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ST海龙2011年上半年巨亏、涉嫌造假被山东省证监局立案调查,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给予自律处分,被连续下调两级信用,其后又重组失败,先后被光大银行(601818.SH)和深
小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常因并发脑疝而危及生命,故临床急救与护理极为重要.我科自1993年3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35例小脑出血患者,现将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高中数学的知识非常复杂并且抽象.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所以高中数学老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重点着手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常来讲,高中的数学知
功率的概念rn比较做功的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1)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2)做相同时间的功,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如果做功多少不同,做功所用时
期刊
作为高校班主任,在教育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应树立主体教育管理观,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充当好导师、家长、朋友“
本文以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Heckman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业市场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化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
随着我国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推进,网络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国际经济社会形势及教育理念变化的当下,在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常态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应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税收收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发展中小型企业意义重大。然而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許多问题,限制了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财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