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共享理念的普及与传播有利于当今世界各国转变发展路径,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共享思想不仅有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且被中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只有坚持共享,才是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共享的理念也被应用于实践中,一些国家开始寻求共享的经济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中国的共享经济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并朝着更好的形态发展。
关键词:共享;理论;实践
由于面临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转变理念和实际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共识。共享被重新提出并作为一种发展理念越来越广为人知,但是对“共享”的来源及在当今世界的实践尚需加以研究,才能有助于这种理念的传播和应用,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抛弃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和陈旧的做法也许是开创美好发展前景的有效途径。共享精神和理念为美好未来带来希望,因此对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形态的共享理念
共享思想由来已久,柏拉图曾在《高尔吉亚篇》中提出了一条宇宙原理,他把客观世界与人的道德世界统一起来,认为人类社会和人类内心的微观世界的原则就像宏观宇宙中一个几何学相等所带来的原则一样。
柏拉图把“共享”和“几何学相等”这两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原则联系在一起,遵守几何学相等的原则将导致共享并伴之友谊、自制和正义。柏拉图同时也批判了卡里克利斯的“强人”理想,认为它过于追逐个人满足、反对约定,因而将使城邦团结的不可或缺的友谊和共享的理念变得不可能产生。[ 1 ]
苏格拉底也斥责卡里克利斯忽视了几何学,他相信一个为共享而奋斗的人要大于那些为占有而奋斗的人。[ 2 ]苏格拉底说:“如果每个人的感受仅限于他自己而不与其他人共享,那么我不知道我们将怎样交流彼此的感受。”[ 3 ]
黑格尔在论述婚姻家庭时曾说:“婚姻的伦理性规定在于把(家庭)这个共同体的意识作为实体性目的,也在于爱、信任和整个个人存在的共享。”[ 4 ]这里他指明了共享对婚姻家庭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在论述私有制和财产之间的对立时,把“共享国家的财产理解为‘行政权的恩惠’,而把共享社会的财产则理解为‘一群人的恩惠’”。[ 5 ]
提到宗教,其中所包含的共享思想和共享理念就更加普遍。弗洛姆甚至认为宗教就是指“一个群体共享的思想和行动体系,它向个人提供了一个定向的框架和信仰的目标”。[ 6 ]中国早期的先民也具有共享思想,他们认为“农作丰收的功劳必与天地自然共享”。[ 7 ]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实现共享的一种社会形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能够“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8 ]
卡斯特尔提出了“共享利己主义”的概念,他认为共享利己主义思想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一种更加理智的群体相处方式”,是“为了持久生存、为了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而提出的绝对必要的思想。”[ 9 ]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把“共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指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并且把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单列为报告的一个章节,充分折射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 ]的执政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从理论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共享思想发展的一些脉络,也正是在由于对共享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共享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开始将其加以具体应用。中国更是将它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只有坚持共享,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共享的实践应用
共享的理念是好的,也有很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何将它应用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日常的生活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幸运的是,一些国家已经开启了实验的脚步,并对推动共享的发展作了许多制度性的安排,为共享的实践探索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英国的共享经济
早在2014年9月,英国商务部启动了一个独立项目的调查,要求对英国的共享经济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共享经济给英国带来的益处以及对传统商业构成的风险、共享经济领域的政策法规以及消费者利益保护等内容。
同年11月,Debbie Wosskow领导的调查小组向政府递交了一份名为《开启共享经济》(Unlocking the Sharing Economy)的独立研究报告,提出了超过30条关于英国如何成為共享经济全球中心的建议。
英国政府一般性的扶持政策主要有六项内容:
第一,试点“共享城市”。
第二,建立数据收集和统计制度。
第三,开放政府身份核实系统和犯罪记录系统。
第四,将共享经济纳入政府采购,探索政府资产参与共享。
第五,消除数字鸿沟与鼓励保险。
第六,简化税制。至于分部门的具体政策也有很多,从住宿共享、技能和时间共享、出行共享等方面都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在出行共享领域,伦敦已经宣布专车在伦敦属于合法运营。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英国正在积极拥抱并实施共享经济,并且将它作为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加以推广,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活力。按照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估算,P2P互联网金融和众筹、网络招聘、P2P住宿服务、拼车服务、音乐盒视频串流服务这五个领域在英国的市场规模目前是5亿英镑左右,预计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90亿英镑。 (二)德国的共享经济实践
德国实际已经成为欧盟的领导者,它能够成为领导者是归功于它的经济繁荣、军事力量强大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德国的经济发展肯定有其独到的地方,值得许多国家学习、借鉴,尤其是在发展共享经济方面也走在前面,对推动整个欧洲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德国的共享经济已经涉及到许多社会生活领域,如零售、交通运输、文化传媒、酒店餐饮、金融行业等。其中,交通行业的汽车共享服务已经非常普及,这种服务已经蔓延到德国的大约500多个德国市镇,并且影响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根据德国汽车分享联邦协会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5年初,共有超过100万人在德国提供了汽车分享服务的150个商家注册,在未来的5年之内,参与这种服务的汽车数量将达到200万辆。比如,“汽车共享网”是德国一家专门提供私家车共享的网站,有8000名会员,都是实名注册可以查到车辆的各种信息,价格优惠,大约24小时20欧元左右。这充分表明,德国在共享经济方面不仅起步早,而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功。这种成功既是人们观念转变的结果,也是一些组织、企业加以推动的结果,因为环境的问题和商业模式的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这种转变。2015年德国消费者大会曾将“共享经济”作为主题,联邦总理府的官员在大会上表示,在支持共享经济发展方面,德国政府当前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共享的公平性。
二是保证共享经济的发展遵守消费者保护规定。比如说,在汽车分享方面要起草专门的法案,各联邦州要一视同仁地对待用于共享的汽车,并为这些汽车设置免费的停车空间。除了汽车以外,其他的一些东西也可以共享,如:美食、音乐、旅游、工具等都被拿来共享,有的人将这种共享的经济形式称之为“拼经济”。
正如德国经济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种“拼经济”能在德国流行有几个原因:一是德国人的价值观在改变,“占有”不再是最看重的一个价值指标,“共享”成为新的价值趋向;二是环保因素,可以节约稀缺资源,让自己的行为更生态环保;三是网络时代,各种APP、社交媒体促进了它的发展。
(三)中国的共享经济实践
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的数据,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为19560亿元;中国共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保守估计,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5亿人。这充分表明,共享经济的市场空间在不断扩大,它正在向金融租赁、物流运输、教育培训、广告创意等领域大范围渗透,并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模式。
今天,共享经济正在处于从起步到腾飞的重要转折点,它将随着信息革命的加速重构而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版图,所以,中国要抓住共享的理念,积极打造自己的共享经济形态。
中国发展共享经济具有四大有利条件:转型发展的强大需求、网民大国的紅利、节俭的文化和成功的实践。但是中国共享经济也面临着四大挑战:共享实践发展的速度加快,监管体系亟待重构;创新引发利益调整,统筹协调难度加大;产业发展尚不成熟,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观念认识不到位,原有法规不适应。虽然面临着一些不利条件,但是的共享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共享有助于我们实现各方面的持续创新。通过共享、协作的方式进行创新,将能实现成本少、速度快、门槛低的优势,并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方面,共享经济的发展能够使生产要素的社会化使用更加便利,企业、个人可以按需实现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最优组合,让创新变得更加容易。另一方面,共享经济能够降低创新的风险,借助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低风险的“微创新”是实现更大创新的第一步。
共享的理念是源于人与人的互助精神,但是当这种理念与经济发展相联系时,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便产生了,它与互联网的快速化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息息相关,这些技术构成了共享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和技术前提,消费理念的转变构成了共享经济的精神内容,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共享经济的快速崛起,信任与共赢也是供给方与需求方建立了强有力的纽带,因此,积极拥抱共享经济的企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趋势,将有更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共享理念和共享经济,而且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
参考文献:
[1] Robert W Hall,Political Thinkers:Volume Ⅸ Plato.London:Routledge,2004:24.
[2] Robert W Hall,Political Thinkers:Volume Ⅸ Plato.London: Routledge,2004:508.
[3] Plato,Translated by BENJAMIN JOWETT.Gorgias,Rockville: Serenity Publishers,2009:109.
[4] Hegel,Translated by G.V.Mueller.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1959:16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2.
[6] 孙亦平编.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台北:昭明出版社,2003:433.
[7] 郑素春著."道教信仰、神仙与仪式".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2:96.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9.
[9] 米歇尔.卡斯特尔,董岩等译.自我价值与共享思想:运用社会智慧获得持久成功.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4.
[10] 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吴保来,哲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科技与社会。
关键词:共享;理论;实践
由于面临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转变理念和实际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共识。共享被重新提出并作为一种发展理念越来越广为人知,但是对“共享”的来源及在当今世界的实践尚需加以研究,才能有助于这种理念的传播和应用,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抛弃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和陈旧的做法也许是开创美好发展前景的有效途径。共享精神和理念为美好未来带来希望,因此对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形态的共享理念
共享思想由来已久,柏拉图曾在《高尔吉亚篇》中提出了一条宇宙原理,他把客观世界与人的道德世界统一起来,认为人类社会和人类内心的微观世界的原则就像宏观宇宙中一个几何学相等所带来的原则一样。
柏拉图把“共享”和“几何学相等”这两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原则联系在一起,遵守几何学相等的原则将导致共享并伴之友谊、自制和正义。柏拉图同时也批判了卡里克利斯的“强人”理想,认为它过于追逐个人满足、反对约定,因而将使城邦团结的不可或缺的友谊和共享的理念变得不可能产生。[ 1 ]
苏格拉底也斥责卡里克利斯忽视了几何学,他相信一个为共享而奋斗的人要大于那些为占有而奋斗的人。[ 2 ]苏格拉底说:“如果每个人的感受仅限于他自己而不与其他人共享,那么我不知道我们将怎样交流彼此的感受。”[ 3 ]
黑格尔在论述婚姻家庭时曾说:“婚姻的伦理性规定在于把(家庭)这个共同体的意识作为实体性目的,也在于爱、信任和整个个人存在的共享。”[ 4 ]这里他指明了共享对婚姻家庭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在论述私有制和财产之间的对立时,把“共享国家的财产理解为‘行政权的恩惠’,而把共享社会的财产则理解为‘一群人的恩惠’”。[ 5 ]
提到宗教,其中所包含的共享思想和共享理念就更加普遍。弗洛姆甚至认为宗教就是指“一个群体共享的思想和行动体系,它向个人提供了一个定向的框架和信仰的目标”。[ 6 ]中国早期的先民也具有共享思想,他们认为“农作丰收的功劳必与天地自然共享”。[ 7 ]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实现共享的一种社会形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能够“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8 ]
卡斯特尔提出了“共享利己主义”的概念,他认为共享利己主义思想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一种更加理智的群体相处方式”,是“为了持久生存、为了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而提出的绝对必要的思想。”[ 9 ]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把“共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指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并且把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单列为报告的一个章节,充分折射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 ]的执政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从理论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共享思想发展的一些脉络,也正是在由于对共享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共享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开始将其加以具体应用。中国更是将它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只有坚持共享,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共享的实践应用
共享的理念是好的,也有很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何将它应用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日常的生活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幸运的是,一些国家已经开启了实验的脚步,并对推动共享的发展作了许多制度性的安排,为共享的实践探索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英国的共享经济
早在2014年9月,英国商务部启动了一个独立项目的调查,要求对英国的共享经济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共享经济给英国带来的益处以及对传统商业构成的风险、共享经济领域的政策法规以及消费者利益保护等内容。
同年11月,Debbie Wosskow领导的调查小组向政府递交了一份名为《开启共享经济》(Unlocking the Sharing Economy)的独立研究报告,提出了超过30条关于英国如何成為共享经济全球中心的建议。
英国政府一般性的扶持政策主要有六项内容:
第一,试点“共享城市”。
第二,建立数据收集和统计制度。
第三,开放政府身份核实系统和犯罪记录系统。
第四,将共享经济纳入政府采购,探索政府资产参与共享。
第五,消除数字鸿沟与鼓励保险。
第六,简化税制。至于分部门的具体政策也有很多,从住宿共享、技能和时间共享、出行共享等方面都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在出行共享领域,伦敦已经宣布专车在伦敦属于合法运营。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英国正在积极拥抱并实施共享经济,并且将它作为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加以推广,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活力。按照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估算,P2P互联网金融和众筹、网络招聘、P2P住宿服务、拼车服务、音乐盒视频串流服务这五个领域在英国的市场规模目前是5亿英镑左右,预计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90亿英镑。 (二)德国的共享经济实践
德国实际已经成为欧盟的领导者,它能够成为领导者是归功于它的经济繁荣、军事力量强大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德国的经济发展肯定有其独到的地方,值得许多国家学习、借鉴,尤其是在发展共享经济方面也走在前面,对推动整个欧洲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德国的共享经济已经涉及到许多社会生活领域,如零售、交通运输、文化传媒、酒店餐饮、金融行业等。其中,交通行业的汽车共享服务已经非常普及,这种服务已经蔓延到德国的大约500多个德国市镇,并且影响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根据德国汽车分享联邦协会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5年初,共有超过100万人在德国提供了汽车分享服务的150个商家注册,在未来的5年之内,参与这种服务的汽车数量将达到200万辆。比如,“汽车共享网”是德国一家专门提供私家车共享的网站,有8000名会员,都是实名注册可以查到车辆的各种信息,价格优惠,大约24小时20欧元左右。这充分表明,德国在共享经济方面不仅起步早,而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功。这种成功既是人们观念转变的结果,也是一些组织、企业加以推动的结果,因为环境的问题和商业模式的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这种转变。2015年德国消费者大会曾将“共享经济”作为主题,联邦总理府的官员在大会上表示,在支持共享经济发展方面,德国政府当前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共享的公平性。
二是保证共享经济的发展遵守消费者保护规定。比如说,在汽车分享方面要起草专门的法案,各联邦州要一视同仁地对待用于共享的汽车,并为这些汽车设置免费的停车空间。除了汽车以外,其他的一些东西也可以共享,如:美食、音乐、旅游、工具等都被拿来共享,有的人将这种共享的经济形式称之为“拼经济”。
正如德国经济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种“拼经济”能在德国流行有几个原因:一是德国人的价值观在改变,“占有”不再是最看重的一个价值指标,“共享”成为新的价值趋向;二是环保因素,可以节约稀缺资源,让自己的行为更生态环保;三是网络时代,各种APP、社交媒体促进了它的发展。
(三)中国的共享经济实践
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的数据,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为19560亿元;中国共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保守估计,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5亿人。这充分表明,共享经济的市场空间在不断扩大,它正在向金融租赁、物流运输、教育培训、广告创意等领域大范围渗透,并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模式。
今天,共享经济正在处于从起步到腾飞的重要转折点,它将随着信息革命的加速重构而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版图,所以,中国要抓住共享的理念,积极打造自己的共享经济形态。
中国发展共享经济具有四大有利条件:转型发展的强大需求、网民大国的紅利、节俭的文化和成功的实践。但是中国共享经济也面临着四大挑战:共享实践发展的速度加快,监管体系亟待重构;创新引发利益调整,统筹协调难度加大;产业发展尚不成熟,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观念认识不到位,原有法规不适应。虽然面临着一些不利条件,但是的共享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共享有助于我们实现各方面的持续创新。通过共享、协作的方式进行创新,将能实现成本少、速度快、门槛低的优势,并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方面,共享经济的发展能够使生产要素的社会化使用更加便利,企业、个人可以按需实现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最优组合,让创新变得更加容易。另一方面,共享经济能够降低创新的风险,借助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低风险的“微创新”是实现更大创新的第一步。
共享的理念是源于人与人的互助精神,但是当这种理念与经济发展相联系时,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便产生了,它与互联网的快速化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息息相关,这些技术构成了共享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和技术前提,消费理念的转变构成了共享经济的精神内容,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共享经济的快速崛起,信任与共赢也是供给方与需求方建立了强有力的纽带,因此,积极拥抱共享经济的企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趋势,将有更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共享理念和共享经济,而且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
参考文献:
[1] Robert W Hall,Political Thinkers:Volume Ⅸ Plato.London:Routledge,2004:24.
[2] Robert W Hall,Political Thinkers:Volume Ⅸ Plato.London: Routledge,2004:508.
[3] Plato,Translated by BENJAMIN JOWETT.Gorgias,Rockville: Serenity Publishers,2009:109.
[4] Hegel,Translated by G.V.Mueller.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1959:16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2.
[6] 孙亦平编.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台北:昭明出版社,2003:433.
[7] 郑素春著."道教信仰、神仙与仪式".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2:96.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9.
[9] 米歇尔.卡斯特尔,董岩等译.自我价值与共享思想:运用社会智慧获得持久成功.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4.
[10] 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吴保来,哲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科技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