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父子和解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会无期》从开机到上映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乘风破浪》仅仅用了3个月。韩寒这是瞅准了商机,让《乘风破浪》以最快的速度在春节档上映。
  韩寒拍片的速度让人佩服。但是,乘风破浪,未必能拍出好电影。这么着急,怎么能出佳作呢?
  最近,由萧寒主编、绿妖撰稿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一書,获得广泛的好评。全书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
  该书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慢”。“慢工出细活”。
  一代代“故宫人”挂在口边的话,就是:磨性子,静下心,沉住气。所谓匠心独运,这个“运”也是一种气,一种匠人气息。
  “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修行,不焦虑,“坐得住”,心执著,超然于时间之外,静心不妄动,专注身心合一。匠人气息,也是修复浮躁、喧嚣和欲望的妙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中的诗句。那么,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到的他是谁呢?就是“初心”。
  ——题记
  1.《乘风破浪》男主角穿越回到过去的时间,设定为1998年。这一年,腾讯公司成立。也是在这一年,住房福利制度结束。
  作为“80后”的佼佼者,《后会无期》之后,导演韩寒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上映了。
  韩寒的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口碑票房皆不错,有气质地回忆青春,既有文艺气质,又有人文情怀。豆瓣评分7.2分,收获票房6.5亿元。将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甩出了不知几条街。
  《乘风破浪》是一部“穿越剧”,少了《后会无期》的文艺范儿。剧情就是“穿越过去,解开父子矛盾、父子心结”。
  我严重怀疑,韩寒被“小镇青年”附体了。《乘风破浪》和《后会无期》一样,主角都是小镇青年。一切都是套路:在韩寒式段子中,零乱的故事展开。“小镇青年”充满理想,遭遇现实的种种无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后会无期》中的“小镇青年”太个性,不被现实接受,碰壁之后,无可奈何,终于碌碌无为,甘做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乘风破浪》的主人公则是梗着脖子不认错,犟,依然无奈,最终回到原点,与父辈和解。
  不少人说,看《乘风破浪》,感觉大大低于预期。有人看了甚至说,“撞车穿越大法”落入“南柯一梦”式俗套。“剧情空洞、角色空洞、情感空洞……是个彻头彻尾的灾难。除了明星脸之外,真不知道这片子还有啥看头。无力吐嘈了”,但这丝毫不影响其票房的“乘风破浪”。有分析说,其最后的票房很可能会达到10亿左右。
  我认为,《乘风破浪》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第一,主要讲的是“父子和解”。 第二,主要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小镇青年们,如何在经济腾飞潮中“折翼”的伤感故事。第三,主要讲“功利化教育”问题,父辈和孩子之间产生代沟,无法沟通,当然,最后还是达成和解了。
  《乘风破浪》男主角邓超扮演的徐太浪穿越回到过去的时间,设定为1998年。这一年,对中国人意义不同寻常。1998年,腾讯公司成立,董子健饰演的小马可能就暗指马化腾,从此中国人的交流方式被改变。也是在这一年,住房福利制度结束。一个是信息技术,一个是房地产市场,对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可想而知。
  “1998年”这个设定,1998这两件大事,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思考。只可惜,韩寒太急,故事没讲好,给人一种牵强造作、肆意胡来的感觉。穿越剧其实很考验编剧的水平。太散了,观众就会一头雾水。
  同样是穿越剧,我们看由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美国电影《一天》,穿越10多年的爱情、生活片段组合在一起,感觉上却不乱。为什么?因为编剧用每年“7月15日”这一天给串了起来。该片改编自英国作家大卫·尼克尔斯的同名畅销小说《一天》。这本书的结构很特别:作者只写每年的7月15日那一天,艾玛和德克斯特的生活里都发生了什么,一共写了20年(电影里是15年)。其余的日子,都是留白。电影《一天》的编剧也是大卫·尼克尔斯本人。
  1988年7月15日,艾玛(安妮·海瑟薇 饰)和富家万人迷德克斯特(吉姆·斯特吉斯饰)在毕业晚会上邂逅,一见钟情。一夜缠绵之后,依依不舍。别管以后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拥有今天。
  临行之际,他们约定成为好朋友,并在之后每年的7月15日那天相聚。就这样,一直持续了15年。时间的跨度会让你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温情,还有对爱情坚信,充满痛楚和爱意、心痛和难过。
  电影的节奏很慢,调子很忧郁。哼哼唧唧,充满忧郁,爱又不爱,彼此试探,权当备胎,分分离离……暧昧,挣扎,等待,失望,希望,盼望。一个浪荡不羁,心却从未离去;一个口中言弃,心却这样痴迷。在时光小偷面前,一个从高处慢慢坠落落入凡俗,一个从底层慢慢向上终于“成功”。蓦然回首,终于发现,自己一直寻寻觅觅,最好的那个人,其实早已经在身边。
  德克斯特离婚后,去找艾玛。艾玛已经有了男朋友。当他失望地准备离开时,艾玛追上他,说了句:我本以为我放下你了(I thought I got rid of you)。两个人再次相拥……艾玛说,你要是骗我,和别的女人鬼混,我发誓我会杀了你……
  好事多磨。终于修成正果。男主最后选择平淡地度过余下的日子,用自己的心陪伴挚爱,长相厮守。郎才女貌,终成眷属。德克斯特和艾玛正准备结婚时,上帝再次给他们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艾玛因车祸而去世了……从此天人永隔。上天怎舍得让你离开,留下这样的孤寂?人生在世,真的应该好好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艾玛去世后,父亲安慰儿子说:“又到了《沉默时间》节目”。意思是说,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好好生活,面对自己的感情。这样的细节处理,这样的留白,是导演韩寒很欠缺的。
  女主角艾玛和男主角德克斯特22岁相识,37岁在一起。艾玛爱德克斯特,她把这份爱意偷偷地写进诗歌里。德克斯特却告诉艾玛,他对所有女人都有好感,他和许多女人都上过床。艾玛听了,非常不爽地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轨道,理智地和德克斯特维持了友谊关系。艾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餐馆的服务生变成了一名老师。这个时候德克斯特已经是知名主持人,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德克斯特趾高气扬地对艾玛说,当老师是个很失败的职业,“有能力的人都会干一番大事,没能力的人才会跑去教书”。艾玛大发脾气,当场翻脸,她对德克斯特说:“我爱你,很爱,很爱你,只是,我不再喜欢你了。”此后的三年,艾玛没有再见德克斯特,她默默地出版了第一本儿童小说,成了作家。德克斯特却被电视台解雇,自己的老婆还给他戴了绿帽子。德克斯特离了婚,生活变得一塌糊涂,去找艾玛。
  艾玛之所以和前男友伊恩同居,只是为了忘记德克斯特。伊恩的理想是喜剧演员,可惜不是那块材料,他唯一一次让艾玛发笑就是从楼梯上跌下来。伊恩只能让她更爱德克斯特。
  如果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依然不会吝于给出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初心。多么像蔡琴的新歌里那一句:“请原谅我给的不多,尽我所有,请你接受。”
  穿插讲完电影《一天》,就知道《乘风破浪》的情节实在太匆忙、太零乱,可惜了一个好主题。
  《乘风破浪》中的“父亲”徐正太,显然有着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不合时宜,和现实总有距离。电影最后,爱和宽容,让父子达成和解。
  同样讲父子达成和解,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日本影片《入殓师》。
  日本电影《入殓师》曾荣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主角小林大悟,确实大悟了,对生命对生死表现出艺术般的淡然。电影讲的是淡定,面对死亡的淡定。
  阴差阳错,命运喜欢捉弄人。生活喜欢跟人开玩笑。小林大悟酷爱大提琴,终于成了乐团的大提琴手,刚刚达成职业梦想,乐团解散了。没了工作,交房租都成了问题,何况还要养老婆。无奈不得不返回离别多年的故乡。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去找工作。看了报纸上的一则招聘广告,和旅游有关,他按照地址上门去应聘,社友百合子接待了他。原来是招入殓师。社长佐佐木告诉他,這份工作是为死者的灵魂提供“旅游”服务。
  他不好意思告诉老婆他现在的职业,毕竟这是一个不被社会和家人接受的职业。原本迷茫的小林,走在茫茫雪地中,冰冷的世界,漫天雪营造了一个更加迷茫的情绪。入殓师的工作,让小林穿越了艰难的死亡旅程,逐渐感知到的永生与永存的生命理念。
  淡然地面对死者,死也是生,生命就是永恒轮回。小林真正的大悟源自浴室老板娘的突然离开世界。小林为老板娘山下艳子入殓,火葬师对入棺的山下艳子说,谢谢你,来生再见!
  火葬师的那句:“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门一样”。让小林大悟。小林6岁那年被父亲遗弃,接着母亲又去世,可怜的他只得自己孤独地生活。所以,浴室老板娘在生前叮嘱美香要好好对待小林。
  影片的最后,曾经遗弃过小林的父亲小林和子孤独地去世了。一个人悲惨地躺在冰冷的榻榻米上,身边没有亲人,只有一张死亡通知书和一枚握在手心里的小石子。这个石子是小林六岁那年送给他的。这是小林关于童年的记忆。这枚小石子让他三十年来对父亲的怨恨瞬间冰释。父子达成和解。
  小林为父亲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洗礼。这个时候,阳光漫过了小林的脸庞,映照在小林妻子美香的身上,特别是美香的腹部——那里有一个生命在孕育、在成长。
  这就是生命的轮回,一个老的生命消失了,一个新的生命开始了。
  这么一比较,不用多言,高下立见。
  2.《乘风破浪》从开机到上映仅仅用了3个月。中国有个成语叫“急中生智”。“智”是在匆忙中生出来的。而“慧”则不然,定能生“慧”。“慧”是在安静的状态下生出来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慧”。
  《乘风破浪》质量高不高,观众自有评价。但有一点,你得承认,起码韩寒拍片效率高。《后会无期》从开机到上映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乘风破浪》仅仅用了3个月。我称之为“激素电影”。韩寒这是瞅准了商机,让《乘风破浪》以最快的速度在春节档上映。
  速度,速度,还是速度。要立竿见影,马上赚到钱。韩寒拍电影的速度让人佩服。但是,乘风破浪,未必能拍出好电影。
  现代人着急啊。浮躁、喧嚣、欲望,已经不是群体病,简直成了社会病。你说成龙大哥缺钱么?不缺吧。可是,你看看他有多忙。去年7月,上映了他的冒险片《绝地逃亡》。去年12月,他的历史战争片《铁道飞虎》又上映。今年年初的春节档,又有动作喜剧《功夫瑜伽》上映。仅仅半年时间,成龙便主演三部电影。同样佩服成龙大哥的速度。六十三岁了,还那么拼,那么忙,佩服,佩服。
  还有周星驰。我感觉他已经被“西游”附体了。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列一个表:2013年《西游降魔篇》、2014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万万没想到:西游篇》、2016年《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17年《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每一部票房都相当可观。毕竟《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家喻户晓,而且,奇幻色彩浓厚,做成神话电影,热热闹闹,外加高科技、特效。一定有人看,市场摆在那儿呢。中国人嘛,大多有一种“西游”情结,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颗“西游”的种子,到了春天,东风一吹,只需要一滴水触动一下,它就能升发、开花。   再说了,《西游记》的版权早已经过期,不用支付吴承恩巨大的版权费用,版权费省了一大笔。更何况,《西游记》可以胡乱改编,《西游记》原著作者吴承恩的尸骨早化了,绝对不用担心他老人家再从坟墓里爬出来,闹版权纠纷。
  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来,《西游记》题材电影井喷,根据其故事改编的影片多达40多部。每一部都让导演尝到了甜头。根据网络小说《悟空传》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将于今年暑期档上映。有人说“西游记”已成为国产片第一大超级IP,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吴承恩断然不会想到,他当时写的这部长篇奇幻小说,五百多年后竟然是中国电影人的头号IP,几十年来被改编了40多次。
  《大话西游》成就了周星驰。之后,他和“西游”题材纠缠上了,决不放手。周星驰被“西游”附体了。《西游·伏妖篇》,由周星驰编剧,徐克执导。这部影片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也只有5.7分,甚至不及成龙的《功夫瑜伽》。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票房,票房达14亿元左右,也当仁不让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
  《西游·伏妖篇》中,周星驰让白骨精真心爱上了唐僧,这次,他再一次另起炉灶,重新诠释《西游记》,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司空见惯的“西游”形象。
  周星驰自己导演的电影,其魅力并不是在故事,因为故事千篇一律,就是一个模式:打打闹闹,像一场乱哄哄的闹剧。比方说,唐僧和孙悟空的“相爱相杀”,没了自尊,闹腾夸张的表演,笑料百出。影片的最后,神奇的力量突然出现,彻底扭转局面。比方说,在《伏妖篇》中,到最后,唐僧终于亮出如来神掌,一举将九头神雕制伏。这就是周星驰的“套路”。故事没创新,但是语言创新,视觉另类——周星驰最厉害的是,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比一般人独特。这也是他制胜的不二法宝。
  但是,《大话西游》《功夫》之后,周星驰再难超越自己。他同样犯了一个毛病,太急了。心急吃不了热米饭。韩寒也好,成龙也好,周星驰也好,他们都是聪明人,智商当然在一般人之上。但这最多只能叫“智”。光有“智”还不够,得有“慧”。有“慧”,才能出精品。
  “智”和“慧”有什么区别呢?中国有个成语叫“急中生智”。“智”是在匆忙中生出来的。而“慧”则不然,定能生“慧”。“慧”是在安静的状态下生出来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慧”。
  最近,拜读萧寒主编、绿妖撰稿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一书,颇能开慧。全书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该书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慢”。
  “慢工出细活”。故宫有这么一批修复师,他们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用3年磨一把刀,用18年修复一幅画。他们“择一事,终一生”、“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在日复一日庸常日子中,他们修复着文物,也修复自己内在的高贵。他们是古老手艺人,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匠人之所以称之为“匠”,除了“熟能生巧”的娴熟技能,还有蕴藏在技能背后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
  一代代“故宫人”挂在口边的话,就是:磨性子,静下心,沉住气。所谓匠心独运,这个“运”也是一种气,一种匠人气息。
  “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修行,不焦虑,“坐得住”,心执著,超然于时间之外,静心不妄动,专注身心合一。匠人气息,也是修复浮躁、喧嚣和欲望的妙方。
  3. 匠人气息,那其实是一种“得意忘形”的大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岂止是词,快乐也是有境界的。
  《论语·述而》中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看孔子,弯着胳膊当枕头,照样很快乐。乐以忘忧,这是“孔子之乐”。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孔子最欣赏颜回,颜回的快乐境界到什么层次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君子固穷,这是“颜回之乐”。
  宋明理学家将两个人作了一个总结,说这叫“孔颜之乐”。相比之下,庄子的快乐更进一层,他是适性逍遥,逍遥之乐。
  庄子讲的寓言“庖丁解牛”,有人解释为工匠精神,技艺高超、臻入化境。但在庄子看来,这更是物我两忘的“道”境。
  “得意忘形”,现在是贬义,形容某人骄傲过了头。其实,在庄子看来,“得意忘形”是褒义,而且是得道时的最佳状态。
  “得意忘形”这个成语,来自《庄子·外物》。原文是:“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和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一样,“得意忘形”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平常人生,健康就好,快樂就好。沈从文教导黄永玉的话:“摔倒了要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充满了爱去对待一切;死死抱住自己的业务,不要放松。”
  喜欢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种事物,就喜欢下去。以此打磨自己的恒心。唐白居易的《咏拙》中说:“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优哉复游哉,聊以终吾身。”悠然从容。
  清朝文学家法式善有诗名为《读书》,其中写道:“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法式善把读书比喻成树木的生长,急不得。
  看看眼下的喧嚣,无论读书界,还是电影界,都像服用了激素一般,追求方便,追求速成,追求功利,别说逍遥之乐了,达到“孔颜之乐”境界又有多少?
  最近,很多人都参与抢知名自媒体人咪蒙发的红包了吧。有人见面就问,你抢到咪蒙发的红包吗?28块,我一点开,就被抢光了。发了3百个红包,我一个也没抢到。
  这个活动估计是配合咪蒙新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发行而采取的营销手段之一。据报道,咪蒙新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在几个月前的预售中,就曾创下1分钟卖出1千册、4小时卖出5万册的成绩。时至今日,此书仍然活跃在多家图书电商的热卖榜上,自媒体作品终于和传统文学作品平起平坐上了售货架。   李红笛在《检察日报》副刊撰文《“鸡汤”偶尔喝喝尚可》,这样评论说:鸡汤文学并不是自媒体发明的,畅销数十载的《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都是网络时代之前的鸡汤文学大本营。只是过去的鸡汤文劝人向善,现在的鸡汤文教你如何与人斗智斗勇。鸡汤文的流行是读者市场的需要,与其谴责作者们三观不正,不如说是这些文章给了人们一个宣泄阴暗心理的闸口。当你对某些事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的时候,传统鸡汤文告诉你“要包容要忍耐”,新鸡汤文却会告诉你“该翻脸就翻脸”;传统鸡汤文告诉你“要努力拼搏才能获得成功”,新鸡汤文告诉你“努力拼搏是为了把钱摔在前男/女友脸上”扬眉吐气。哪怕你并没有照做,读完这些小文就仿佛大战了一场,痛快了许多。不过,鸡汤文读多了难免发现,这些作品的套路一模一样:一个让人产生共鸣的小故事,一段直白的口号,加上一个并不新鲜的道理。这便是自媒体鸡汤文,安慰剂作用远远大于其文学价值。偶尔读来放松一下精神还好,不可当真。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另一则报道:据统计,2015年图书出版总量品种达到47.58万类,较2014年增加了6.11%。图书出版产业结构更趋优化,重印图书品种数和总印数大幅增长。亚马逊2016年纸质书畅销榜单中,名列前茅的既有《百年孤独》《活着》《追风筝的人》等经典书籍,也有散文、国学的题材和像《七堂极简物理课》这样的科普书籍。
  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今天的阅读产业已不再是“作家写作、出版社发行、受众阅读”的简单线性流程,同一部作品,往往会有计划地先后推出文字、漫画、有声书等不同载体的版本,满足读者在不同场景的需求。以阅文集团为例,其旗下囊括了QQ阅读、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等品牌,拥有1千万部作品储备、4百万名创作者,覆盖2百多种内容品类,图书成为一种IP(知识产权)资源,产业链延伸至电影、电视等领域。
  看了报道,我心想,这样“悦读”,是真正的“悦”么?《西游记》的开篇,就连孙猴子开口都会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后人评点曰:老猴可曾读论语?玩笑终究是玩笑,那时的人有文化,却也是事实。宋代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朱熹说,为学譬如熬肉,先需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比方说,送人书法,写下“香象渡河”四个字。朋友就问了,这四个字啥意思呢?这里面有个典故:《优婆塞戒经·卷一·三种菩提品》:“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香象渡河”比喻悟道精深彻底。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生在世不能满足于“被抛于世”的状态,而必须成为一种“能在”;法国哲学家萨特也说:活着,并不只是“在那儿”,并非“自在”,而是“自为”,“人是以他的呈现而造就一个世界的存在”。成为“能在”靠什么?靠“香象渡河”啊。这方面,我欣赏最有影响力的“70后”作家之一、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的作者徐则臣。
  徐则臣最近的长篇小说《王城如海》,这书名就很有文化,源自苏轼的诗句:“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2017年2月4日《解放日报》这样报道徐则臣写《王城如海》的经过:徐则臣在长篇小说《王城如海》一书的《后记》说,他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中年”扑面:祖父生病,数次病危;父亲和亲人相继病倒;儿子连咳不止。面对记者提问,徐则臣说,“自2016年元旦始,到2016年5月18日三稿毕,10万余字的小东西用了我近5个月的时间,我写哪部小说都没有比《王城如海》更艰难,很多次我都以为再也写不完了。不是故事进行不下去,而是我遇到了多事之秋。各种疾病和坏消息贯穿了整个写作过程。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正大踏步地走进我的中年生活:日常生活每天都在提醒我,我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写作《耶路撒冷》的时候,我三十出头,以一个青年人的心态豪言壮语,要努力进入宽阔、复杂、博大的中年写作,并为此很是认真地想象过,中年写作究竟是个什么樣子。现在不必刻意地想象了,我已然中年,照直了写,大约就不会太离谱。
  4. 好的电影有味道。怀旧也能很人文。
  徐则臣的小说有味道。好的电影,一定是有味道的。好的文章也一样。味道两个字,非常耐人寻味。就是说,在“吃喝”的味里面藏着道。
  中国人把“吃喝”作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吃”是生活的艺术,“吃”是人生的乐趣。但是,真正写出味道来,很不容易。你看梁实秋写《雅舍谈吃》,有趣得紧。他像一位敦厚长者,走遍世界之后,回到台湾岛上,北望故乡而愈发想念“北平”。一支妙笔,写得那叫一个细。你看梁实秋写当年北平大名鼎鼎的东兴楼。用餐高峰期,人声鼎沸,客人等得难免不耐烦,大呼小叫。遇上急性子的客人,敲盘叩碗地催菜,再不来,就冲着跑堂的发火。掌柜听到,马上叫执事出来赔不是。这一赔不要紧,当值的跑堂当即就要卷铺盖,走人。梁实秋却这样写到:“真个卷铺盖,有人把门脸儿高高掀起,让你亲见那个跑堂的扛着铺盖卷儿从你面前急驰而过。不过这是表演性质,等一下他会从后门又转回来的。”
  在《煎馄饨》一文中,梁实秋极力推崇致美斋的煎馄饨,因其“每个馄饨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
  梁实秋喜吃小摊点食物,如赞不绝口的“豆汁儿”、烧饼、油条、津津乐道的“糯米藕”。平民化的食品在梁实秋的口里、笔下,亦烙上一种高品位的“梁味”。梁实秋在序言中写了一件小事,“有一位先生问我:‘您为什么对于饮食特有研究?’这一问问得我好生惶恐。我几曾有过研究?我据实回答说:‘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这个睿智幽默的回答,正说明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可爱老饕。
  在《栗子》一文中,梁实秋调侃徐志摩说:“徐志摩告诉我,每值秋后必去访桂,吃一碗煮栗子,认为是一大享受。有一年他去了,桂花被雨摧残净尽,他感而写了一首诗《这年头活着不易》。”《汤包》里有一个相传的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坐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飙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这个就是味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说梁实秋是个文人美食家,低了。梁先生哪里是谈吃?他是谈怅惘,谈遗憾,谈念想。谈乡愁啊。有家不能回,味蕾发痒,食物触动了乡愁。
  “味”里面有道。好的电影也是如此。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剧情是穿越,也不过穿越到1998年,情节就有点零乱了。好莱坞科幻电影《云图》,也是穿越,情节很烧脑,但是,有味道。看了之后,有很多情节和台词如同梁实秋写美食一样,无论时间过多久,那味道依然是恒久的念想。
  你去看看好莱坞科幻电影《云图》,长达3多小时,若干个故事、N多个人物,交织、混合、穿插、穿越,一部电影里把六个跨越千年的故事融合起来,简直是个云电影。你如果奔着看故事,绝对懵。那其实讲的是一首奏鸣曲:《云图六重奏》。一个风烛残年的音乐大师和一个天才少年之间合奏的曲子,那是神曲,真正的神曲,不是网友调侃的神曲。
  真正的主人公是这首曲子!音乐是超越世界的,永恒的。鲍勃·迪伦获诺奖,有人说是颁给了诗人,并一本正经地论证他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我觉得这种解释未免失之肤浅。音乐不是诗么?诗不是音乐么?音乐不是文学么?包括小说、散文在内的文学和音乐怎么比。诗人,真正的诗人,去写小说,那不是欺负人么?《楚辞》中的《九歌》,原本就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根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也有学者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
  你看《云图》中的那个看上去弱弱的女服务员星美,是个复制人,却成为先知眼中拯救世界的关键人物。那个图书出版商,在电影里面却成了小丑,被亲人关进了名叫“曙光之家”的精神病院。第一个喊出“绝不向暴力犯罪屈服”的女服务员被轻而易举地消灭肉体。
  星美所在的饭店名叫宋记饭店(Papa Song’s)。宋记饭店标准24小时周期。凌晨4点,服务员被自动释放的刺激素唤醒,躺姿势自动调整为站姿势。醒来后,赤身裸体穿过卫生间,按程序排队去领制服。穿上制服后,列队进入餐厅。5点钟,各就各位,迎接新的一天的顾客。高喊:欢迎光临宋记。
  接下来的19个小时,进入点菜、端盘送饭、推销饮料、补充调味品、擦拭桌椅、垃圾装箱,所有操作都按“第一教义”严格执行。什么是“第一教义”呢?就是:尊敬顾客。
  在最终清理完成之后,她们开始吸食速扑(soap)——速扑能让人快乐、快速睡觉、昏死一般,然后回到睡眠箱。这就是服务员每天一成不变的日程。
  宋记服务员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未来,就是进“乐园”。宋记饭店的服务员有一个每年一度的“通过仪式”:元旦这天,李监管会在服务员的项圈上钉一颗星——每个服务员都开心地唱着歌迎接这个仪式。有了12颗星就意味着合同的结束。
  每个服务员的脖子上带一个项圈,项圈的终结器里所装的火药足以炸开其颈动脉。开关就掌握在李监管的手上。
  周迅扮演的服务员幼娜—939是第一个敢于向性骚扰她的顾客说不的女人,是第一个反抗暴力犯罪的女人,结果李监管按下按钮,她被炸开颈动脉,流血而死。幼娜—939唤醒了星美—451。
  演员伊能静在看过《云图》后发出感慨:人类从蛮荒而来,为满足生存欲望、名誉、利益、自由、爱,而开展文明。但电影最后却又回到蛮荒,并弃逃地球,是电影最大的预言与警示。星美—451虽是克隆人,却悟到永恒的爱,成为未来人的神。
  导演沃卓斯基姐弟拍的影片一向偏于晦涩,之前的《黑客帝国》《V字仇杀队》并不好懂,此次《云图》更在叙事结构上开创先河,将分别发生于1849年南太平洋群岛、1936年英国剑桥、1973年美国旧金山、2012年英国伦敦、2144年韩国首尔和后末日时代夏威夷的6个故事打散,运用闪回、剪接的手法,将情节以马赛克的形式拼接起来,看似毫不相干却能环环相扣,彼此独立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相互影响。
  片中美国律师亚当·尤因在太平洋航海时救了一个黑奴,后被一医生毒害、又被那个黑奴所救。这种因果轮回的哲理,贯穿了影片的六个故事。
  《云图》展现的是你、我、众生,在这个世界上周而复始的命运轨迹。正如佛家所说的“前生我是谁,来生谁是我”,“每一桩恶行、每一次善举,都决定了来世的重生”。
  不管生命如何轮转,人生永远为信仰、爱情、自由、独立意志而抗争。
  李蕾在《光明日报》撰文评论说,这一故事的航海日记出版后,被英国年轻的音乐家罗伯特·弗罗比舍读到;音乐家向情人倾诉自己创作《云图六重奏》经过的书信,被美国女记者路易莎·雷看到;女记者调查并揭露旧金山一座核反应堆安全威胁丑闻的事,被出版商出版;而出版商蒂莫西·卡文迪什从疗养院出逃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又被克隆人星美—451看到;觉醒并加入地下反抗组织的克隆人,被后末世时期的原住民奉为神明。
  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6个故事如同茫茫夜空中散落着的几颗星星,各自散发着独有的光华。但日记、书信、小说、电影,甚至胎记、文身、纽扣,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渺小线索又编织出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一次历险、一段感情、一个善行、一丝恶念,前人所做的某个小小举动,可能会被另一个时空的另一个人捕捉到,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着整个人类前进的历程。从19世纪的种族不平等,到20世纪初的欧洲文明没落,从20世纪后期商业文明兴起的勾心斗角,到21世纪初物质生活中的私欲和迷茫,再发展到22世纪对克隆人的残酷压迫,最终导致了人类文明的毁灭,重新回到野蛮时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并非呈线性发展,而是一個往复轮回。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空间,左右人类前进方向的,始终是善和恶两股相对力量的斗争较量。
  電影的主题思想在第一个故事结尾的对白中得到了总结。亚当·尤因的岳父对于他们要为黑奴争取权利的行为不屑一顾:“不管你们怎么做,都只不过是浩瀚海洋中一滴渺小的水珠而已,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亚当义正言辞地回答道:“没有水珠,又哪来的海洋?”诚然,我们所言所行在历史和空间的宏大视角下观察,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不计其数的微小善念,才使人性的种子能够历经洗礼,仍得以保存,并在未来的某个地方,重新发出耀眼的光辉。
  分析完了《云图》,再对比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不得不说,《乘风破浪》更像一部摸不着头脑的“云电影”。
  5. “都是小人物,就别说什么大话了。”韩寒电影《乘风破浪》的最后,爱和宽容,让父子达成和解。这个结局意味深长。不忘初心,回到原点,父子之间无论有多么深的代沟,都可以握手言和。
  通过上述分析,读者诸君可能会说,你这是在评论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我觉得,我这是爱之深,痛之切。
  我个人非常关注韩寒,在他身上,有很多独特的东西,这点很可贵。比方说,他敏锐地观察到“1998年现象”,这个很了不起。1998年腾讯公司成立,1998年住房福利制度结束。一个是信息技术,一个是房地产市场,这两块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空前的、颠覆性的。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教育。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交往方式,房地产繁荣了经济,也助长了我们的投机心理。学区房,助推了教育的“功利化”。
  “功利化教育”,这个话题说烂了。有时候,会推一步想,如果暂时不能完全去除“功利化教育”,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少一点“功利化”。看到我们的孩子披星戴月去上学、点灯熬油写作业,还要上各种补习班:钢琴、美术、书法、电脑、外语、奥数等,真的心疼。孩子毕竟是孩子,童心、童趣和灵气都被耗没了,人格、兴趣畸形不说,身心健康也受影响。
  想想钱钟书先生的童年,多么令人羡慕。七八岁时,他天天上午跟着伯父上茶馆、听说书、啃酥饼,看小人书《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等等,何等快乐。现在的孩子可能么?还有一分定命运的考试,干嘛不能想方设法鼓励人才冒尖啊。钱钟书高考时,数学只考了15分,却照样进入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读书,他国文特优,英文满分啊。还有大学者罗家伦、中国白话诗的开拓者之一康白情,他们的国文都考了满分,数学却考了零分,最终都进入了北京大学。大学就是个指挥棒,你完全以分数为标准,学生就沦为考试机器了。
  不过,话还得两说。总抱怨教育体制,似乎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些年类似的抱怨话我们早就听腻歪了。去除“功利化教育”,自然考评机制要改革,但教师的“功利化”思维并不能完全以考评机制来约束,毕竟,教师是个良心活。当老师,过去叫做“先生”的人,如果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对教学的投入,仅仅把教师当成一份工作,那么,无论出台多么细致的规定,他照样可以“功利化”。一个极端的个例是:2017年2月6日《北京青年报》一则报道。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武宣县一中学老师为实现自己的买车梦,在QQ群向已经毕业且工作了的学生发起众筹,要求每人“赞助”自己一两百元帮助自己实现买车的愿望,并说会在学生结婚时以红包形式返还。在《南国今报》更为详细的报道中,有学生讲述:这名老师先是在QQ群里群发信息,随后又单独给每个学生发信息,而且该老师不止向一个班级发动捐款。对此,一些学生表示支持,不少学生则对此有异议,而没捐钱的还被老师删除好友。在被曝光的聊天记录中,该老师曾表示,“大概每人100元就可以了,每个学生我都说一下。”并解释说,“谁叫你们老师穷呢?”聊天记录显示,群内多名学生回复称,“可以。”不知哪一位将聊天记录发到了网上,于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2月5日,当地教育与科技局工作人员证实,当事老师已经意识到错误并退还全部钱款。此事被定性为“朋友们间玩笑”。
  “众筹”,说得直白点,就是开口要钱(讨钱)。老师向学生发起“众筹”买车,即使没有强制性,那感觉也变味了。说成软性逼捐不过分吧?该老师是一个三十多岁、为人师表的成年人,已经买了房子装了修,还要买车,买车就买车呗,苦于没钱。没钱怎么办?向父母亲人借贷“羞于启齿”,于是就向学生“众筹”。你说玩笑,“吃瓜群众”会怎么看老师?如此不雅之举,和“罗尔事件”有多大区别?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
  前不久,一篇名为《北大面试官:这些牛孩像一个模具打造出的家具》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而热衷于转发讨论的,大都是孩子的家长。
  文章的作者、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认为,参加面试的考生太相像了,每个学生都学习成绩优异、艺术特长突出、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过一次脚。他们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文章中写道:“一个学生上来就说‘子曰……’我打断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之后,接着说‘子曰’,我再次打断他,告诉他我不关心子怎么曰,我关心的是你想说什么。他却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还有一个学生自信满满地坐在我面前,等着我问各种可能的问题,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说,我没有什么问题问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她完全没有料到我会提出这种问题,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几乎要哭了出来。”
  显然,所有的学生在来之前都经过了某种程度的面试培训,至少看过一点儿如何应对面试的“宝典”,但可能没有人告诉他(她)们,我并不感兴趣他(她)们表现出来的是谁,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他(她)们是谁。
  看到这样的“家具”学生,真的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他(她)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她)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他(她)们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很相像。一个个正襟危坐,面带微笑而不露齿;说话时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仿佛在深情地朗诵一首诗。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就是这样的学生。优秀学生的集体失语。他们准备了各种问答,他们背书是行家。可他们不会聊天、不会提问,不会交流。他们不是不会思考,他们可能都没有时间没有心力去思考。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结果而存在:上北大或上哈佛。考上北大或哈佛以后怎样?下一座山在哪里?没有人告诉他们。遇到诸般烦恼怎么办?
  无论时代多么浮躁、喧嚣,教育都是良心活,都要对下一代负责,不能坑了孩子。
  “都是小人物,就别说什么大话了。”韩寒电影《乘风破浪》的最后,爱和宽容,让父子达成和解。这个结局意味深长。不忘初心,回到原点,父子之间无论有多么深的代沟,都可以握手言和。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记得2016年高考作文题,北京卷出的题目是《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这个作文题要求学生从陕北老腔的魅力说开去。我想,陕北老腔的魅力,正是告诉我们不忘初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中的诗句。那么,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到的他是谁呢?就是“初心”。
其他文献
“不是一种状态” 是评审团在初评过程中看过几千位青年艺术家作品后的综合感受:成长于新世纪的青年艺术家与崛起于八五新潮的上一代艺术家已“不是一种状态”;同处这个时代的青年艺术家,其价值观和关注点也“不是一种状态”;而今天诸多的“青年艺术节”与选秀活动更“不是一种状态”。设置这样的展览主题也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在观念艺术、形式主义与当代艺术分庭抗礼的今天,新星星的存在的意义就是鼓励真正的当代艺术获得历史
期刊
一. 关于禅及禅诗的闲言碎语  在本文开始之前先说点闲话。  标题起名叫“禅说”,就是想从禅的角度谈谈王维、李商隐和李贺。  诗人嘛,有个壮声势的传统,你看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将那些原本无名、近于散佚的“古诗”收集起来,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一起,书名就叫《古诗十九首》。这十九个诗人马上成了一个浩大的团队,再加上萧统的特殊身份,《古诗十九首》一下就成了经典书。《古诗十九首》中的“何不策高足,先据
期刊
方方的作品,多写知识分子和城市下层人的生活。她以女性的细腻来观看世界,又以零度写作的姿态逸出生活,在平静的叙述中透露出作者对深陷苦难的人们的强大关怀和悲悯。其上世纪80年代的成名作《风景》描写了居住于湖北汉口的“河南棚子”的一个底层家庭的苦难和变迁,尤其塑造了“七哥”这个拉斯蒂涅式的人物,在屈辱和冷酷的家庭中长大的他,通过与权贵之女结婚而飞黄腾达,成为体制内的打工者。《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描述了一个
期刊
在当代众多少儿类图书当中,以人与自然关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可谓恒河沙数,然而真正能称得上是“生态文学”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何为“生态文学”?用批评家吴景明先生的话讲:“真正的生态文学应当是‘诗’(诗化的文学语言)、‘思’(作家对生态意识的思考——文学的社会功用价值)、‘史’(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三者之间的交融与互渗,而不应偏废任何一方。”以此为参照,浬鎏洋的大自然文学丛书《大兴安岭黑熊部
期刊
摘要:臧北吸纳并应用东方传统的禅宗智慧,以禅者的自性、直觉、空观的体悟方式不断醒觉、开悟,对生命体验中的焦虑、痛感和障惑,进行深度审思、追问和不断地自我确认,援禅入诗,诗禅圆融,借助反讽与刺点等转义技巧,彰显了现代禅诗写作的可能,为当下诗写提供了文本典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禅诗;臧北;刺点;审美  随着对禅宗与佛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禅诗”这一直接根系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肌理和血脉,更加贴近
期刊
说实在的,能在影院中看到《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电影,还是让人颇感意外。看得出来,這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故事,被称为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或黑色幽默式的“秋菊打官司”并不为过。有人直呼,电影现实批判的力度“达到了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的最高峰”,“中国还从来没有过一部电影,能这般生动活泼地表现数千年的官本位形态在当下时代的绵延”。这些都没有问题,因为它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电影中久违的政治讽喻。但这
期刊
自电影《边境风云》后,程耳时隔4年再次将目光对准黑帮题材,从现代中缅边境的警匪交锋到民国上海滩大国小家的爱恨纠葛,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延续了冲突混杂的空间设置(警匪对峙的中缅边境——中日相争的上海滩),特殊的历史背景又赋予其厚重的历史纵深。循着时空交错的叙事线索,程耳以一贯的结构化叙事手法将电影编织成一个悖论的美学“囚笼”——细密而又易于逸出,在“禁断——穿透”的张力中勾勒了一幅罗曼蒂克的民国上
期刊
墨白的四篇短篇小说《一个做梦的人》《阳光下的沙滩》《最后一节车厢》《某种自杀的方法》[1]创作的时间跨度长达近20年[2],20年的时间没有改变墨白对“颍河镇”的文学固恋,在今天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颍河镇”已经成为墨白以文学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地方性”标识,他对生存在这一方水土中的乡亲们的“死去活来”的生存状况,始终充满看似冷漠实则饱蕴深情的悲悯和热望,墨白的“颍河镇”小说堪称是一种“有情的文学
期刊
摘要:针对余热的有效利用,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一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其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分别采用R123、R1234ze、R245fa、R600a、RC318、R141b等六种工质;复叠式制冷系统分别采用R22/R23、R404/R23、R290/R744、R717/R744等四种工质对。选择系统(火用)效率作为性能评价指标,運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系统运行参数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分析
期刊
我一直相信,每一首歌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我知道在这样一首流行歌曲之后,一定也会有属于歌手自己不为人知的心碎,所以歌手才会把这首歌演绎得如此凄美。爱情真的拥有令人百思莫解的宿命。  有时候,一首歌就是一种情结,就是一代国人的集体记忆,比如《大话西游》主题曲《一生所爱》,那种煽情仿佛怎么消费都不感觉腻歪。包括《大话西游3》在内,甭管什么电影,只要播放《一生所爱》一准能煽情,一准可以让观众掏钱买票,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