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的识字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ne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识字课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通过识字课解决了识字问题,学生才能有扎实的阅读基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针对语文出版社S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一篇课文的“四会字”达到6至8个。这还不包括会认字。怎样使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更高呢?我认为“授人以渔”,讲求方法尤为重要。
  集中识字是指把两篇以上课文的生字集中起来一起学习。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经过努力探索,在集中识字教学中收获了成功的经验。下面以一年级下册识字二单元为例进行说明。识字二单元中包括三篇课文:《小粗心区分“己”和“已”》 《猫和老鼠》 《对对歌》。三篇课文共有21个生字需要学习。
  三篇课文的生字如下:
  1.《小粗心区分“己”和“已”》一文有:已、半、其、典、苦、齐、区,共七个生字。
  2.《猫和老鼠》一文中有:欢、咪、洞、猫、饱、迷,共六个生字。
  3.《对对歌》一文中有:失、反、单、关、旧、胜、新、进,共八个生字。
  笔者在进行《识字二》单元集中识字教学时运用了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一、区分类别,举一反三
  顾名思义,就是在集中识字教学时,给要学习的生字进行适当的分类。分类以后,只要教学此类别中一个生字的识记方法,学生便可举一反三,轻易识记其他同类型的生字。
  首先我引导学生从《小粗心区分“己”和“已”》一文中的“苦、齐、其、典”四个字开始学习。
  教师提问:你记住了哪个字?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找一找,还有哪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呢?除了这四个字以外,本单元中还有哪些字是上下结构的呢?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关、单)二字都是上下结构。
  以上教学环节中,我的第一次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上下结构的字,第二次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课件中出现的四个生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三次提问引导学生找出生字中其余2个上下结构的字。这时,21个生字中属于上下结构的6个生字便全部呈现出来。(苦、齐、其、典、关、单)
  紧接着我便引导学生说出识记以上六个生字的识字方法。在本环节中教师通过有步骤、有目的的提问,先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创设情境让学生集中识记上下结构的字,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动脑筋,有效识记上下结构的字。
  以上的教学片段解决了21个生字中的六个上下结构的字,那么按照字形区分类别,剩下的15个生字中还有半包围结构(区、反、进、迷)、左右结构(欢、咪、洞、猫、饱、旧、胜、新)以及独体字(已、半、失)三个类别。
  二、比较迁移,一箭双雕
  在集中識字教学时,根据所学生字的字形、部首、结构、读音,其中一方面的特点与其他已经学习或者同时需要学习的生字进行比较或迁移,找出规律、寻同求异,让学生更深刻地识记该生字,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并起到复习旧字,强化记忆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我在引导学生说出识记上下结构的字(苦、齐、其、典、关、单)后,相机进行更深入的点拨:“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一个部首在这些字中多次出现呢?”学生马上就发现了“八字底”和“倒八字”这两个部首分别出现了两次。我便马上指导学生把这两个部首进行比较。
  这样的教学安排,紧紧抓住了字形的细节进行比较,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个部首都是由“八”字演变出来的,放在字的底部或上部都可以与其他笔画或字组成新字。同样的方法在学习左右结构的八个生字(欢、咪、洞、猫、饱、旧、胜、新)时也使用了。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完半包围生字“迷”后,相机创设情境:“迷字见大家这么聪明,如此迅速就把半包围的字全部记住了,调皮的它不服气地说:‘我还有好几个兄弟跟我一样有米字这个部件,你能在课文《猫和老鼠》中把他们找出来吗?’”随后,我便引导学生读课文《猫和老鼠》,指明说出“眯、咪、谜”字在课文中的所在。如此便顺水推舟进入学习其中一个生字“咪”,并以“米”为切入点,完成《猫和老鼠》一文中认识形声字以及理解形声字构字方法的教学目标。而后利用“咪”字,引领同学们进入学习整个单元中左右结构的八个生字。
  三、活用教材,合零为整
  语文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我们教的是语文而不是教课文。所以课本只不过是我们教授语言文字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工具而已。所以活用教材很关键,特别是在集中识字课中。
  例如:我设计让学生读一读《猫和老鼠》一文,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眯、咪、谜)三个形声字。运用《小粗心区分“己”和“已”》一文,讲述区分形近字“己”和“已”的方法就是在于观察和比较。甚至在教授完全部生字后,追问学生去发现21个生字中是否藏着反义词,由此进入学习《对对歌》一文。教材在于活用,务必不要被课本牵着鼻子走,误入了教课文的误区。活用课文,使三篇课文合理整合成一篇课文、一堂集中识字课。
  集中识字课能化繁为简,一个识字单元、三篇课文、21个生字,看似学习任务繁重,但若能巧妙拆分,灵活整合教材,按特征区分类别,找异同比较迁移,集中识字方法是可以尝试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新三角小学)
其他文献
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坐落在“最美乡村婺源”山水间,这里风景如画,文风鼎盛。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一直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从育“合格+特长”学生的办学目标出发,积极开展“多彩教育”,丰富和活跃了学生的课外、校外艺术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传统文化,晕染孩子文化古色 
期刊
纵览近两年全国新课标五套试卷中的材料作文题,笔者发现了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审题难度普遍不高,在作文立意上,考生有多种选择;二是选材源于现实,日趋“生活化”。作文材料是考生常见常议的社会现象,每一个考生面对这样的材料都有话可说。这种变化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依照自己的人生经验,对真实的社会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必要时还要求考生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个性化的方案。这一显著变化清晰地告诉我们:高考作文
期刊
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它与阅读密不可分。“阅读”涵盖了课堂内的阅读教学和课堂外的海量阅读,两者有机结合,推动语文教学发展。因此,把阅读教学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又一新的目标。  一、指向“内容”  课外阅读的书籍范围广,题材丰富。如何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呢?笔者认为,可以依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兴趣导向等,选取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  新课标针对课外阅读提出
期刊
4月13日,江西赣州安远县首次举行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天河实验学校、安远县九龙小学、凤山乡中心小学、凤山乡石口小学四个学校的手机直播课堂协同教学活动。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安远县为解决“乡镇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学点缺乏师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采用了“互联网+”的方式,开展了“互联网+”行动。通过与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合作,运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最新研发的移动学习
期刊
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让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的奇妙,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4月14日下午,由上饶市科协、科技馆举办的“上饶市科学嘉年华广丰区分会场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来到了下溪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科技的盛宴。  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无弦琴”“雅各布天梯”“窥视无穷”“猜生肖”“电池引力”等19台科技演示仪,生动地诠释了重力、光线、声波、加速度等科学原理。下
期刊
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和效果。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了一些计算教学中的不良现象:教学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认为计算教学就是简单教会学生怎么算就可以了,教学中照本宣科;有学生对算理不理解、算法不明确,降低了计算速度;过分追求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期刊
在全国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江西的杨舸老师执教的《将相和》荣获一等奖。杨老师的胜出,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联读的阅读策略,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与联读法相得益彰,使学生逐渐进入会阅读的境地。  【片段一】 以示范引领学习  师:我们就先把“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读。老师在读的时候,发现这两个故事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故事的开头。(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对比着读一读,看
期刊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端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为整节课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开端。余映潮老师说:“如果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景。”本文将从三方面来品析余老师巧妙入题、直入情景的导入设计。  【片段一】 诗意导入,手法生动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拓展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教学拓展是一门教学技术,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只有正确使用,才可以让课堂充满生机,洋溢着智慧的火花。特级教师许卫兵在教学“鸡兔同笼”一课时,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拓展,努力寻找数学课广度与深度之间的联系,让课堂精彩生成,使得数学课丰满起来。下面摘取一个教学片段与
期刊
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同行们,带着一颗对“语文主题学习”的期待之心,在充满南国风情的海南交流、学习,教育思想之花在这里绽放。三天的时间里,聆听了20节“语文主题学习”展示课,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疲倦。“语文主题学习”已经走过了十年,探索了十年,实验方法日臻完善,取得了丰硕的实验成果。  “以文带文”的教学环节  在學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进入精品阅读“以文带文”的教学环节,做到了精读课文教得更“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