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后对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机制。方法 将4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15例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前1h、15例于TUR-BT术前24h行膀胱内灌注(30mg吡柔比星,在膀胱内保留30min),对照组10例仅行TUR-BT术。取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吡柔比星的分布,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后1h,正常膀胱组织黏膜层偶见吡柔比星荧光,膀胱癌组织可见弥漫分布的吡柔比星荧光,可达肌层。24h后,在膀胱癌组织内仍可见到吡柔比星的荧光。TUNEL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膀胱癌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2/bax比值与凋亡指数具有相关性。结论 吡柔比星灌注化疗中可选择性作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通过影响膀胱癌组织bcl-2/bax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我国二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中药使用现状,并对中药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我国15个省和自治区的102家二级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入院的新发ACS患者进行前瞻性登记研究,摘录并整理患者病历中院内使用中药的资料。中药使用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ACS患者共5 432例,其中3 503例患
目的报告1例肺表面活性蛋白(SP)基因突变相关性婴幼儿肺间质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复习文献,了解SP基因突变与婴幼儿肺间质疾病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病例的临床、胸部影像学、肺活检病理资料及基因检测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病例资料:2岁女童因呼吸急促,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3月余入院,既往体健。入院体检:呼吸60次/min,口周略紫绀,三凹征(+),两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未见杵状指、趾。病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儿童肺炎的管理效果。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二病房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并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资料,根据是否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分为路径管理组(405例,年龄1个月~15岁)和非路径管理组(503例,年龄1个月~11岁),评价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路径管理组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均住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特发性脑血管病,主要特征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伴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病因至今不明[1]。文献报道烟雾病常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唐氏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2],但合并银屑病罕见。1996年Kazumata等[3]报道首例儿童烟雾病合并银屑病,但成人烟雾病合并银屑病国内外未见报道。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7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8例自发性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同时电话随访了解疾病再发及后遗症等情况。本组资料排除由于机械通气等医源性操作,外伤,异物吸入以及由于肺部基础疾病等原因导致的纵隔气肿病例。另外继发于气胸的纵隔气肿及新生儿纵隔气肿也被排除在外。结果18例自发性纵隔气肿患儿中男15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入选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疑似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临床诊断作为参照,评价磁共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对比不同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和路易斯湖标准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在30例疑似患者中,19例(63.33%)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
为褒扬肿瘤科研成就,传播防治研究信息,自2004年起,本刊特辟《科研成果通告》专栏,公布本刊发表论文获各级科研成果奖的信息。凡本刊作者,在投稿前,该课题已获国家、地方、全军等各级成果奖、进步奖及其他奖项者,请于投稿时随稿件附上各该奖项复印件;倘论文在本刊发表后获奖者,请获奖后即向本刊编辑部寄交有关复印件,并写明已发表该论文的题目、作者、卷、期、页,以便核查。参与公布者为2OOO年1月以后的获奖成果
期刊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卵巢癌顺铂(DDP)耐药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58例卵巢癌组织和ES-2、SKOV3、COC1、COC1/DDP4株卵巢癌细胞系中ERCC1基因的表达,分析该基因与DDP化疗耐药的关系,并观察应用RNA干扰技术干扰了ERCC1基因后卵巢癌细胞对DDP敏感性的变化。结果58例卵
目的 评价以奥沙利铂(OXA)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80例符合条件的以OXA为基础的化疔方案治疗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化疗方案为mFOLFOX(OXA+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mEOF(OXA+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和CapOX(OXA+卡培他滨),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客观疗效,按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
患者男,54岁,因胸上段食管鳞癌入院。食管镜检查提示,进镜20~22cm处见黏膜不规则隆起,呈环状分布。活检病理为鳞状细胞癌。影像学分期为T3NOM0,ⅡB期。患者否认有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人院后辅助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心、肺、肝、肾功能无异常,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符合四妥昔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效性和安令性的研究(EXCEL0901)入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