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真正扣人心弦的是我们的资产负债表。”
美国电影总票房2011年下滑了近4%,至102亿美元,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下滑。当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通过流媒体点播渠道观影的方式越来越流行。这种变化对电影业的影响与数字下载对音乐行业的影响如出一辙。的确,好莱坞从在流媒体的销售上赚了些钱。但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几乎能清楚地预见到电影在影院的终结。
2. “3D是给笨蛋看的。”
电影制片商开始再度采用好几十年前的一种创新技术:3D。并非每个追随好莱坞的人都对这种趋势感兴趣,他们说3D只是昙花一现。但好莱坞可不这么看,《诸神之战》的导演路易斯?莱特瑞尔对现在的3D大加赞赏,说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和现实场景一模一样”。但无论如何,消费者都在为这种获得新生的旧技术多花钱:3D版票价一般要贵出三美元。
3. “电影就是赤裸裸的广告。”
的确,植入式广告带来的利润从2005年以来翻了一番,达到约18亿美元。这种对娱乐和广告之间界限的模糊遭到消费者权益倡导者的谴责。但好莱坞认为,这是商业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仅靠卖票是没法赚钱的,因为“总得有人为这些创造出来的内容埋单。”
4. “纽约?芝加哥?其实都是温哥华。”
当好莱坞想用某个特定城市做背景时,会面临一个选择:是找到一个要价昂贵的合适场景,还是前往一个看起来相似且急于讨好制片方的地方。通常好莱坞会选择后者。结果,这就造成有些城市成为了拍摄电影的热门去处,特别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温哥华,由于太热门而被称为“北好莱坞”。这就是为什么你总觉得好莱坞电影看着都那么眼熟。
5. “我们通过限制你们的选择来促进票房销售。”
如果你知道电影公司是怎么玩时间游戏的,可能会大吃一惊:如果觉得一部电影不可能引起票房轰动,就会选在不景气的淡季周末上映,这样就不必和更受关注的影片竞争,需要的宣传费用也更少。简言之,通过精心安排时间表(以及竞争)并最终限制观众的选择,电影公司就能让可能会赔钱的电影卖出更多的票。
6. “我们会讨好华盛顿……”
当美国电影协会敦促国会尽早拟定反盗版法失败后,立刻就有人警告说,“希望好莱坞‘支持的那些人’能够明白,当他们的工作危在旦夕时,谁会站出来为他们撑腰。”此言一出,有些评论家就指责说,美国电影协会是在威胁立法人员,并在网上发起请愿书,要求白宫“调查这种明目张胆的贿赂”。奥巴马政府拒绝就请愿书置评。
7. “大体上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2006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从流浪汉变成金融奇才的克里斯?加德纳的故事。加德纳说,他理解为什么电影制片方更改了他儿子的年龄。在真实生活中,故事发生在他儿子还在用尿布的时候,而在电影里他儿子是五岁。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很难在没有对话的情况下捕捉那些感人的父子共处的时刻。不过整体来说,加德纳和观众对这样的改编是满意的。
8. “所见并不一定是所得。”
如果你曾在看完一部电影后觉得电影没有传达出预告片所承诺的东西,那么我告诉你,不止你一个人有这种感觉。电影观众日益感到好莱坞在玩诱导转向的把戏。如果你因此去投诉这部影片,制作人甚至会冲你大吼“这叫做营销,懂不懂?”
9. “我们有严重的续集综合征。”
影评人用“续集综合征”来形容好莱坞近来对在电影片名中采用数字的热衷。去年全球票房最高的10部电影中,有9部都是续集。但如果电影观众乐意买票看这些电影系列片,又有什么坏处呢?电影专家认为这会扼杀独创性,会导致已经过度商业化的电影业进一步商业化。
10.“我们当然会循环利用。能赚钱。”
续集也许意味着艺术上的循环利用,但好莱坞也在从真正的残余物中获利。如今,电影行业已经开始把用过的道具和服装拿到拍卖行,专门针对日益扩大的影迷收藏市场。在这种把每部电影都榨得一干二净的文化中,额外的钱直接进入电影公司的金库或公然用于商业项目,比如拍摄早就在酝酿之中的蓝精灵续集。
美国电影总票房2011年下滑了近4%,至102亿美元,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下滑。当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通过流媒体点播渠道观影的方式越来越流行。这种变化对电影业的影响与数字下载对音乐行业的影响如出一辙。的确,好莱坞从在流媒体的销售上赚了些钱。但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几乎能清楚地预见到电影在影院的终结。
2. “3D是给笨蛋看的。”
电影制片商开始再度采用好几十年前的一种创新技术:3D。并非每个追随好莱坞的人都对这种趋势感兴趣,他们说3D只是昙花一现。但好莱坞可不这么看,《诸神之战》的导演路易斯?莱特瑞尔对现在的3D大加赞赏,说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和现实场景一模一样”。但无论如何,消费者都在为这种获得新生的旧技术多花钱:3D版票价一般要贵出三美元。
3. “电影就是赤裸裸的广告。”
的确,植入式广告带来的利润从2005年以来翻了一番,达到约18亿美元。这种对娱乐和广告之间界限的模糊遭到消费者权益倡导者的谴责。但好莱坞认为,这是商业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仅靠卖票是没法赚钱的,因为“总得有人为这些创造出来的内容埋单。”
4. “纽约?芝加哥?其实都是温哥华。”
当好莱坞想用某个特定城市做背景时,会面临一个选择:是找到一个要价昂贵的合适场景,还是前往一个看起来相似且急于讨好制片方的地方。通常好莱坞会选择后者。结果,这就造成有些城市成为了拍摄电影的热门去处,特别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温哥华,由于太热门而被称为“北好莱坞”。这就是为什么你总觉得好莱坞电影看着都那么眼熟。
5. “我们通过限制你们的选择来促进票房销售。”
如果你知道电影公司是怎么玩时间游戏的,可能会大吃一惊:如果觉得一部电影不可能引起票房轰动,就会选在不景气的淡季周末上映,这样就不必和更受关注的影片竞争,需要的宣传费用也更少。简言之,通过精心安排时间表(以及竞争)并最终限制观众的选择,电影公司就能让可能会赔钱的电影卖出更多的票。
6. “我们会讨好华盛顿……”
当美国电影协会敦促国会尽早拟定反盗版法失败后,立刻就有人警告说,“希望好莱坞‘支持的那些人’能够明白,当他们的工作危在旦夕时,谁会站出来为他们撑腰。”此言一出,有些评论家就指责说,美国电影协会是在威胁立法人员,并在网上发起请愿书,要求白宫“调查这种明目张胆的贿赂”。奥巴马政府拒绝就请愿书置评。
7. “大体上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2006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从流浪汉变成金融奇才的克里斯?加德纳的故事。加德纳说,他理解为什么电影制片方更改了他儿子的年龄。在真实生活中,故事发生在他儿子还在用尿布的时候,而在电影里他儿子是五岁。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很难在没有对话的情况下捕捉那些感人的父子共处的时刻。不过整体来说,加德纳和观众对这样的改编是满意的。
8. “所见并不一定是所得。”
如果你曾在看完一部电影后觉得电影没有传达出预告片所承诺的东西,那么我告诉你,不止你一个人有这种感觉。电影观众日益感到好莱坞在玩诱导转向的把戏。如果你因此去投诉这部影片,制作人甚至会冲你大吼“这叫做营销,懂不懂?”
9. “我们有严重的续集综合征。”
影评人用“续集综合征”来形容好莱坞近来对在电影片名中采用数字的热衷。去年全球票房最高的10部电影中,有9部都是续集。但如果电影观众乐意买票看这些电影系列片,又有什么坏处呢?电影专家认为这会扼杀独创性,会导致已经过度商业化的电影业进一步商业化。
10.“我们当然会循环利用。能赚钱。”
续集也许意味着艺术上的循环利用,但好莱坞也在从真正的残余物中获利。如今,电影行业已经开始把用过的道具和服装拿到拍卖行,专门针对日益扩大的影迷收藏市场。在这种把每部电影都榨得一干二净的文化中,额外的钱直接进入电影公司的金库或公然用于商业项目,比如拍摄早就在酝酿之中的蓝精灵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