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的教学以探究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常规的教学方式中“满堂灌”的现象严重,课堂交互不足。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探讨提升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从视频互动、开放问题、强化主导和增加关怀四个方面着手分析。
【关键词】交互行为;翻转课堂;高中数学
课堂上的交互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交互”是双向的,从教师到学生和从学生到教师两个方向都要建立沟通。一般情况下,交互的方向多是从教师到学生,因此,凸显交互可以从翻转课堂开始,着重构建学生参与交互的主动性。
一、录制互动视频,夯实基础
学生在课堂中是相对被动的角色,所以教师就要承担起主动的责任,引导学生参与到交互之中。切入点可以是故意地“表演”互动过程,从而让“假装”变成事实。这里的表演就是录制互动内容的一些视频,在录制中实际也完成了互动。
以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函数与方程》为例。函数、方程中有很多的参数的,这些参数的情况有多种,适合在课上讨论。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热情,我将这节讨论课录制成了视频课程。课上讨论的话题以一道具体的题目为切入点,这个题目是“当n为多少时,函数y=(n+2)x■+3x-2为一次函数。”n作为题目中一项参数存在于多处,对函数的性质影响很大,所以有着很多可能。由于录制视频的缘故,学生们的思维紧绷、大脑活跃,互动氛围逐渐营造起来。讨论主要围绕未知系数项(n+2)x■展开,当(n+2)x■为0时,即n+2=0,n=-2时,多次项消失,函数成为一次函数。当(n+2)x■為常数时,n+1=0,n=-1,此时函数仍然是一次函数。当(n+2)x■为x的一次项时,n+2+4≠0,n+1=1,n=0,同样,函数成为一次函数。
录制视频只是营造一种利于互动氛围的手段,同时也能记录下互动的过程,对知识起一个积累的作用。视频也是一种学习资料,录制、复习可以夯实基础。
二、设计开放问题,营造氛围
高中数学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有一部分问题答案较为固定,适合讲解;同时也有的问题思路很广,具有开放性,适合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所谓的开放问题,就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虽然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对学生思维活跃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同时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根据知识的开放性程度,我选取必修一第一章的《集合》,设计课堂上互动的开放性问题。集合是一组数值或者一组其他数学元素的几何体,具有特定的运算规律,包括求交集、并集、补集等。这些运算法则和普通的四则运算不一样,例如并集不能产生“1+1=2”的效果。正因为如此,产生了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两个集合相交,成为了集合Z(整数集),这两个集合可以是什么?”这一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学生们积极探究的氛围逐渐营造起来。其中一个答案是“Z-(负整数集)”和“N(自然数集)”,这一想法巧妙地利用了“N”这一特殊的集合,同时还创造了负整数集。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正确、巧妙的思路和答案,尽在开放课堂上涌现了出来。
开放问题引领的课堂也是具有开放性的,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交互行为才会更加流畅地涌现,课堂有效地翻转过来。
三、强化主导艺术,组织交流
课堂上进行交互行为的主角是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强化主导艺术,组织学生主动进行交流,通过互相的合作呈现主动学习的局面,实现课堂翻转。
例如在必修五第三章第四节的《基本不等式》这一章节中,就出现了可以交流谈论的知识。基本不等式表示为■≥■(a≥0,b≥0),这一式子是通过(a+b)■=a■+2ab+b■这个等式进一步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会表示为“■≥■”这样的形式呢?我引导学生去查找文献,找出这个不等式的来源。在学生们交流讨论中,发现了左边的式子其实是a和b的平均数,右边的式子也是经常见到的一种表示形式,只是叫不出名字。我此时点出左边为a和b的算术平均数,而右边叫做几何平均数,完成了课堂上的交流讨论的总结过程。
学生在交流中体现了交互的精神,讨论过程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翻转。在交流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画龙点睛,强化主导学生交流的效果。
四、增加亲密行为,个体关怀
在高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较为明显,这其中必定存在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参与到正常节奏的课堂互动中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需要进行个体关怀,用亲密行为帮助学困生。
例如在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展示实物的教学方法。鉴于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我以实际的立体模型向大家展示空间几何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概念。部分学困生在课堂中参与互动的机会较少,我则积极去带动他们参与,将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在课上与之亲密互动。我展示出五棱柱的模型,站在一个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身边,给他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五棱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面共同组成?”该学生通过认真观察顺利回答出了问题,“两个底面和五个侧面”,完成了课堂互动,这也为他们带来了学习的信心。
高中班级是一个整体,有着相同的目标,教师在保证整体互动氛围良好的情况下,也要适当照顾学困生,用亲密关怀式的互动,带动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活动。
总之,交互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需要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根据当下的教学现状,开展翻转课堂活动是促进课堂交互的有效方式,在探索翻转课堂、凸显交互的过程中,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牛志敏.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究[J].学周刊,2015(14):96-96
[2]史文千惠.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交互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交互行为;翻转课堂;高中数学
课堂上的交互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交互”是双向的,从教师到学生和从学生到教师两个方向都要建立沟通。一般情况下,交互的方向多是从教师到学生,因此,凸显交互可以从翻转课堂开始,着重构建学生参与交互的主动性。
一、录制互动视频,夯实基础
学生在课堂中是相对被动的角色,所以教师就要承担起主动的责任,引导学生参与到交互之中。切入点可以是故意地“表演”互动过程,从而让“假装”变成事实。这里的表演就是录制互动内容的一些视频,在录制中实际也完成了互动。
以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函数与方程》为例。函数、方程中有很多的参数的,这些参数的情况有多种,适合在课上讨论。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热情,我将这节讨论课录制成了视频课程。课上讨论的话题以一道具体的题目为切入点,这个题目是“当n为多少时,函数y=(n+2)x■+3x-2为一次函数。”n作为题目中一项参数存在于多处,对函数的性质影响很大,所以有着很多可能。由于录制视频的缘故,学生们的思维紧绷、大脑活跃,互动氛围逐渐营造起来。讨论主要围绕未知系数项(n+2)x■展开,当(n+2)x■为0时,即n+2=0,n=-2时,多次项消失,函数成为一次函数。当(n+2)x■為常数时,n+1=0,n=-1,此时函数仍然是一次函数。当(n+2)x■为x的一次项时,n+2+4≠0,n+1=1,n=0,同样,函数成为一次函数。
录制视频只是营造一种利于互动氛围的手段,同时也能记录下互动的过程,对知识起一个积累的作用。视频也是一种学习资料,录制、复习可以夯实基础。
二、设计开放问题,营造氛围
高中数学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有一部分问题答案较为固定,适合讲解;同时也有的问题思路很广,具有开放性,适合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所谓的开放问题,就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虽然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对学生思维活跃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同时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根据知识的开放性程度,我选取必修一第一章的《集合》,设计课堂上互动的开放性问题。集合是一组数值或者一组其他数学元素的几何体,具有特定的运算规律,包括求交集、并集、补集等。这些运算法则和普通的四则运算不一样,例如并集不能产生“1+1=2”的效果。正因为如此,产生了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两个集合相交,成为了集合Z(整数集),这两个集合可以是什么?”这一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学生们积极探究的氛围逐渐营造起来。其中一个答案是“Z-(负整数集)”和“N(自然数集)”,这一想法巧妙地利用了“N”这一特殊的集合,同时还创造了负整数集。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正确、巧妙的思路和答案,尽在开放课堂上涌现了出来。
开放问题引领的课堂也是具有开放性的,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交互行为才会更加流畅地涌现,课堂有效地翻转过来。
三、强化主导艺术,组织交流
课堂上进行交互行为的主角是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强化主导艺术,组织学生主动进行交流,通过互相的合作呈现主动学习的局面,实现课堂翻转。
例如在必修五第三章第四节的《基本不等式》这一章节中,就出现了可以交流谈论的知识。基本不等式表示为■≥■(a≥0,b≥0),这一式子是通过(a+b)■=a■+2ab+b■这个等式进一步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会表示为“■≥■”这样的形式呢?我引导学生去查找文献,找出这个不等式的来源。在学生们交流讨论中,发现了左边的式子其实是a和b的平均数,右边的式子也是经常见到的一种表示形式,只是叫不出名字。我此时点出左边为a和b的算术平均数,而右边叫做几何平均数,完成了课堂上的交流讨论的总结过程。
学生在交流中体现了交互的精神,讨论过程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翻转。在交流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画龙点睛,强化主导学生交流的效果。
四、增加亲密行为,个体关怀
在高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较为明显,这其中必定存在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参与到正常节奏的课堂互动中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需要进行个体关怀,用亲密行为帮助学困生。
例如在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展示实物的教学方法。鉴于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我以实际的立体模型向大家展示空间几何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概念。部分学困生在课堂中参与互动的机会较少,我则积极去带动他们参与,将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在课上与之亲密互动。我展示出五棱柱的模型,站在一个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身边,给他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五棱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面共同组成?”该学生通过认真观察顺利回答出了问题,“两个底面和五个侧面”,完成了课堂互动,这也为他们带来了学习的信心。
高中班级是一个整体,有着相同的目标,教师在保证整体互动氛围良好的情况下,也要适当照顾学困生,用亲密关怀式的互动,带动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活动。
总之,交互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需要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根据当下的教学现状,开展翻转课堂活动是促进课堂交互的有效方式,在探索翻转课堂、凸显交互的过程中,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牛志敏.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究[J].学周刊,2015(14):96-96
[2]史文千惠.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交互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