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银行业开放为视角,在介绍我国银行业开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银行业开放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银行业开放并没有优化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反而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通过分析,提出了银行业开放条件下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开放;资源配置;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F32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2-0053-03
  ※本文得到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20054016)。
  
  一、引 言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一国金融开放的标志,也是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银行业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金供给总量,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也给国内的银行业带来了竞争压力,外资银行的新技术和管理经验迫使国内银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银行业整体效率的提高。然而,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改变原有的金融资源配置状况,使金融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这就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银行业5年过渡期已经结束,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因此,从短期来看,银行业开放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是矛盾的。为此,在银行业开放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增强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银行业开放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金融开放的时代。以外资银行为例,1979年外国银行在我国设立第一家代表处,1981年设立第一家营业性机构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据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21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我国设立了183家外国银行分行(下设支行52家),14家外资法人机构(下设支行和附属机构17家)。外国银行分行及其下设支行占营业性机构的88%。全国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为971.53亿美元,各项贷款余额518.88亿美元,负债总额886.50亿美元,存款总额313.01亿美元,资本(或营运资金)为74.23亿美元,人民币资产总额为2,364.2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为1,438.41亿元人民币,投资为274.40亿元人民币,存款为1,064.27亿元人民币,在华外资银行实现盈利3.11亿美元,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0.88%。由此可见,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目前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可以说还不是很大,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五年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进入的速度、规模和深度将是空前的,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深入的,进入方式也将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影响也将会进一步影响到金融资源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配置,从而造成资金供给的结构性失衡,这种资金总量的增加与农村资金来源的减少之间的矛盾必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1]
  
  三、银行业开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银行业开放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在某些方面还遗留了“国有”的烙印,并在财政补贴和金融资源转移支付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很多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并存,而这些分支机构往往不能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盈利,甚至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负担。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特别是在外资入股中资银行之后,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就会缩减这些地区的分支机构、人员乃至资金配置,因此,在这种盈利动机的驱使下,国有商业银行就会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从而导致国家金融资源在基础产业(尤其是农业)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配置失衡,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银行业开放对农村资金供求的影响
  1.避险动机驱使商业银行减少对农村的资金供给
  由于金融生态差距较大,加之商业银行对农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缺失,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它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经营亏损,必然会退出这些高风险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又是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这些地区急需资金支持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资金的缺口甚至断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银行业开放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的矛盾
  一方面,由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特别是以入股方式进入时,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身整体盈利水平和竞争力,趋利避险动机进一步增加,而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往往盈利水平较低,经营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就会大幅度缩减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使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锐减,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资金来源渠道减少;另一方面,与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减少呈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地区资金的外流非常严重。据专家测算,农民存款中能用于农村的只有46%,其余54%流向大中城市。我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却只能占有不到全国银行贷款6%的份额。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虽然稳定增长,但资金供求矛盾却日益突出。[2]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资金上存逐年增加。设立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除了扎根农村市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外,还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这些设在农村的分支机构,由于垂直领导的原因,自身在业务经营中缺乏自主权,在发放贷款时要受到上级行的种种限制,比如贷款担保等。但是,由于它们服务水平较高,吸收存款的能力也很强,而且在农村地区吸收到存款后上存也没有限制,这就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从而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二是邮政储蓄资金分流。由于多年来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而它吸收的存款已相当于农村信用社的50%以上,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这部分资金绝大部分流出农村。以安徽省为例,根据安徽省银监局的调查,截至2005年末,邮政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共从安徽农村抽走资金1,070.67亿元,占安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51.91。其中,邮政储蓄机构存款余额为312.44亿元,全部被抽离农村,比2000年末增加229.4亿元。这组数据充分说明农村资金流动存在严重“虹吸现象”。[3]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流向城市,使新农村建设失血严重,资金缺口不断扩大,资金供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3.银行业开放减少了农村资金供应的渠道
  外资银行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了应对金融开放和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压力,就必需规范传统的经营行为,严格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尤其是在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潜在的金融风险较大的背景下,为了避免新的风险的产生,国有商业银行都把安全性的经营原则放在业务经营的重要地位。而由于农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在发放贷款时往往缺少必要的风险规避机制,农业贷款担保制度缺失等原因,对“三农”的贷款存在潜在的高风险。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每年约有5亿亩农作物受灾,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在40%以上,而且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又面临技术风险以及生产、加工、销售链脱节等风险。此外,广大农村地区的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和降低风险的角度考虑,在对农业发放贷款时一般都非常谨慎,比如会减少贷款额度,要求提供担保,严格审批程序等,这必然会提高贷款的门槛。这就使本来金融机构就很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广大农村地区处于资金断流的境地,从而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三)银行业开放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影响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提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家将在乡村道路、安全饮用水、基础教育、基本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客观上要求有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大力支持,而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服务水平、业务品种等方面比起其他的金融机构显然要更胜一筹。一般认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为本地的经济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应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责无旁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近年来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我国银行业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这种情况已悄然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新竞争压力,已改变了自己的经营策略,逐步放弃了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后,这种变化趋势会更加明显,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营业网点也会随之减少。与此同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由于商业银行的退出而导致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方位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这种矛盾肯定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四、对策建议
  
  为了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造成的短期不平衡,使广大农村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尽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本文提出以下参考建议:
  (一)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实行渐进性的改革战略,保持阶段性的“国有独资”性质,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预留时间和空间。国有商业银行已经为农村金融服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继续发挥它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不至于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就很快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因此,正确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速度与金融安全和金融资源均衡配置的关系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在短期内使国有商业银行保留某种形式的“国有独资”大型银行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以在改革模式上和改革速度上有所不同。只有这样,国有商业银行才能发挥转型时期金融资源配置的职能,国家的金融安全也才可能在改革的进程中得以保障。同时,这一渐进的改革过程也为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在政策性金融服务中,为农村经济服务的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要使农业发展银行继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要根据农业发展银行自身的特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继续强化信贷支农。一是要认真履行农发行的基本职能,大力支持农产品收购。二是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培育一些竞争能力强的优质客户。三是积极开展和推广对农村小企业贷款的工作,严格控制贷款风险。
  (三)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设成为真正服务于“三农”的银行
  随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邮政储蓄改变了多年来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状况。充分利用邮政储蓄在农村营业网点分布广、与农户关系紧密、了解农村情况等优势,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一是要对邮政储蓄银行进行准确定位。不能把它办成一个普通的国有商业银行,因为就目前来看,我们并不需要一个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而是更需要一个能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为此,邮政储蓄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使用应遵循“从农村来,到农村去”的原则,保证邮政储蓄资金的分配不会造成区域间的不平衡,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二是在业务经营中,要在保留邮政储蓄机构强大的吸收储蓄存款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星罗棋布的营业网点优势,完善城乡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广大农村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使之与农村地区的其他金融机构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四)发展、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
  在由于外资银行进入使传统金融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引入竞争、开放民间金融,使之成为正规金融服务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竞争就不能改善金融服务,农村地区的资金就难以得到满足。同样,没有竞争就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比较和判断金融机构之间的经营状况,也不利于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二是要理性地对待非正规金融,尊重市场发展规律。首先,要在法律上给予承认和保护。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出长期性的制度安排,确保民间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平等地位;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发展中小民营银行;最后,大力发展专业小额贷款机构。在办好农村信用社现有小额贷款业务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培育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大力发展民间专业小额贷款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民间融资行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对一些高利贷和金融欺诈等违法行为应给予严厉打击的基础上,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农村金融市场,充分有效地发挥小额贷款机构对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光友.外资银行进入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及对策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7,(3):38-40.
  [2]兰益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对策思考[J].福建金融,2006,(7):31-34.
  [3]蔡鸣龙.金融支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14-19.
  
  The Influence on Rur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from Banking Industry Opening in China
  Luo Sumei1,Zhou Guangyou2
  (1.Shanghai Zhongqiao College, Shanghai 201319, China;2.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finance opening of China as an angle of view,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finance resources dis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ics that foreign banks enter to China.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foreign banks entering China be well increased the disposi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mbalance in China, and it be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ics in short time.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proposals.
  Key words: finance opening; resources disposition; rural economics
  (责任编辑:张改兰)
其他文献
论述了可以从多维核磁共振波谱所能获取的各种类型的分子结构联结性的信息。基于模糊图论方法,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结构决定与结构解析的数学框架。
用交叉极化(CP)-魔角旋转(MAS)技术得到两种类型植物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Moq.)和刺沙蓬(Salsola ruthenica Iljin)种子的一系列核磁共振碳-13(^13C NMR)波谱,发现丙种植物种子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同,两种植物种子细胞壁结构也有差别,浙
地区平均售价港币/平方叹甲级 乙级/综合楼平均每月租金港币/平方呢甲级乙级/综合楼每年租金回报率%甲级乙级/综合楼北京2150 160043 3324%25%上海2300 120043 3023写32%天津
自然界的闪电就是一种火花放电,在闪电中的有多种放电化学反应过程发生,氮氧化物与其它原子分子的放电化学反应是一个重要方面,利用高灵敏度的LMR方法研究氮氧化物的火花放电反应,NO2的
根据电动机的实例来说明如何正确的选择使用滚动轴承并加以配置,并分析其优缺点.证明了电动机轴承配置的正确会延长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报道了7种新的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醛化合物的NMR谱。应用^1H,^13C NMR谱等确定了这7种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全产谱峰进行了归属,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在外部电极电容耦合反应装置中对聚偏氟乙烯(PVF_2)表面进行等离子体放电处理,测量了等离子体处理后PVF_2凝胶量、剪切强度和表面接触角等参量值的变化,另外,用ESR技术对等离子体处理生成的自由
6位取代的3-乙酰基-1,4,6,7-四氢吲哚「2,3」喹嗪-4-酮具有抗肿瘤活性,活性强度与6位取代基相关。本文报道了6-甲氧羰基,6-羧基,6-酰胺基-6-羟甲基和6-乙酰基乙酰氧甲基取代的3-乙酰基-1,4,6,7-四氢吲哚「2,3,a」喹嗪-4-酮的^1H NMR,比较
利用统一计算公式,计算了106个各类开环有机磷化合物的化学位移值,与文献值比较吻合。结果表明:统一计算公式比以往各种化学位移计算方程具有更普遍的意义,核外电子云政治协商会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