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聋儿特点; 调动积极因素; 训练效果
聋儿康复的目的就是把具有残余听力的聋儿,从无声世界唤醒,借助助听设备,使他们听到或感受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最终回归到主流社会中,成为一个残而不废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提高语言训练的效果要从聋儿的特点出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作为聋儿康复教师的责任。只要能够促进聋儿的语言发展,提高聋儿的语言训练效果,我们就应该大胆的去尝试去探索,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去实践。
现就如何从聋儿的特点出发,调动积极因素,提高语言训练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使聋儿从心底产生学习语言的美好愿望,从而树立自信心
聋儿由于听力障碍导致语言障碍,影响了聋儿的思维、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就我校康复班来说聋儿都是重度耳聋的孩子,他们学习语言的难度大、障碍多,他们成功的因素较少,常常会受到老师和小伙伴的指责、冷眼和不信任,因而越来越对学习语言没有兴趣、没有信心、没有把握,甚至对学习语言产生一种恐惧感。如果能对他们产生一种“我能行”的感觉,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喜悦,体会到说话的乐趣,尝试成功的愉快体验,那么是可以改变上述状况的。
我们康复班的赵雪迪小朋友听力较差,刚开始学习发音时非常困难,老师教他发音他张嘴没有声音,和小伙伴上课也毫无动静,他对周围的一切不感兴趣,上下课老师说什么他不理解,相互沟通特别难。针对他的情况,我就一方面从鼓励入手,一方面多给予他表现的机会。每天在上第一节课时,小朋友都想第一个做舌操,我就先叫赵雪迪来做,帮助他树立“我能行”这种自信感。训练中,从简单的元音“a”发音起,耐心地让他看老师的口形,用手摸老师和自己的喉部,体会声音的震动,然后教他发音。只要能模仿发音,就是错了老师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伸出大拇指夸“好”,甚至抱一抱,微笑着拍一拍他的脑门,以此来表达:“你能说话了,老师有多么高兴啊!”达到感化的目的。根据赵雪迪小朋友的实际情况,我专为他制定了个别训练计划,初期只发一些简单而易发的音,如:物体的声音“咚咚”(鼓声)、动物的声音“叽叽”(小鸡叫)等拟音,他非常高兴,有时也在小朋友面前显示自己,说出自己会说的词语。老师一旦发现,总是露出满意的神态或当着小朋友的面夸讲他说:“很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雪迪小朋友进步很快,已能说出很多日常生活中物品的名称,在老师的指导、欣赏、赞许、鼓励下,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2 使聋儿产生学习语言的快乐感,提高语言训练的效益
快乐是人喜欢的情绪,快乐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也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聋儿有了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学习语言的快乐感能精心保护和培养聋儿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由此萌发出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促使聋儿学习语言数量多、速度快、学得主动。当然,对不同的聋儿要采取不同的做法,对听力差的,发音模糊不清的聋儿应用微笑目光来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实践,允许他们失败,不能轻率的否定,不能毫无道理的批评,一旦发现成功因素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如:给一块饼干,给一块糖,以此来调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自信心和上进心,引起满意和欢乐的情绪。相反,老师如果把聋儿当成没有情感的木偶,动辄训斥埋怨,聋儿精神紧张,不知所措,长期下去就会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对学习会产生恐惧和厌倦的心理。教师表情严肃板着脸讲,聋儿瞪着惊恐的眼睛上课,训练效果一定不会好。因此,在语言训练中,使聋儿产生快乐感是极其重要又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在语言康复训练中,用手势、眼神将我对他的信任、鼓励、期待传递给聋儿,聋儿看到我期待的目光、望着我亲切的微笑,就会心神安定了、信心增强了、勇气鼓起来了、情绪高涨了,这时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进行言语训练,效益也就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教动词“走”、“跑”、“跳”、“爬”时,抓住了聋儿好动、好奇、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点,经常和聋儿开展一些与语言训练有关的活动。如:学习“跳”一词时,老师和小朋友面对面,小朋友围在老师周围,随着跳的动作嘴里不停的说“跳”,师生在教室中向前跳、向上跳、向左跳、向右跳,小朋友理解了“跳”的含义,既会说“跳”这一词的同时还知道了跳有多种跳法。在教“爬”这个词时,老师先问:“谁会爬?”因为聋儿没有学过“爬”,不知道什么是爬,聋儿特别好奇,都想知道爬的含义,老师就展示出电脑中的三幅爬行动物的动画,聋儿不约而同地模仿动作,还看老师的口形学习发音,最后比赛看谁爬得快、说得好。这样,举一反三一边动一边说,还进行比赛,效果确实不错。例如,教“长、短”两个词时,老师采用事物之间对比,通过发音、对话的形式促进聋儿理解和掌握。如“两个格尺哪个长?那个短?”、“两条围巾哪个长?那个短?”“两只铅笔哪只长哪支短?”在进行发音训练时感受“长音、短音”等,这样反复训练、不断启发,聋儿不仅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单词,还掌握了不少单句,逐渐提高语言训练效益。
3 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更好的调动聋儿的积极因素,提高语言训练效果
聋儿对事物的认识特点和正常儿童有很大区别,他们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和嗅觉等途径感受外界事物。试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经过大量试验证明:人类获得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对聋儿来说听觉起较少的作用或者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视觉补偿作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最符合聋儿教学这一特点。
3.1 在聋儿发音训练中,把发音训练设计成动画和声音同步进入聋儿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小朋友发音,画面就活动;不发音,画面就不动,调动聋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3.2 在拼音学习中,声调的训练,以往都是老师用手势来提示不同的声调,电脑多媒体中设计成活动的小动物路线,如果聋儿发出的声调不正确,小动物就不动;如果正确,小动物就按照声调的路线进行运动。
3.3 训练发音时,发音部位图、拼音书写笔顺、拼音的读法、所学拼音的相关词语等都能展示在聋儿的视觉中。
3.4 主题课教学中,如《幼儿园》一课,使用电脑设计成动画片的形式,并有一定的提问和回答,聋儿在动态的画面中学习更有兴趣。
聋儿学习语言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语言信息和视觉形象的相互感应关系,具有彼此触发的能力,而电脑多媒体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文字、内容和图像信息。同时听到语音和感受到活动的画面,他能帮助聋儿建立语言信息和视觉形象的相互关系,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所以说,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对于聋儿来说是一种获取知识、调动积极因素,提高言语训练效果的手段。
实践证明,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不是一种简单、枯燥的教学,它是多种艺术性的特殊教育,要千方百计地发挥聋儿和教师的潜能,调动一切有利积极因素,适当运用激发儿童情绪的手段来强化语言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康复训练生动活泼,有效地提高语言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聋儿康复知识问答,《通向有声世界之路》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主任马广明著1991.
[2] 何克抗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1998.
[3] 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主编《聋儿教育教师培训教材》2000.
聋儿康复的目的就是把具有残余听力的聋儿,从无声世界唤醒,借助助听设备,使他们听到或感受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最终回归到主流社会中,成为一个残而不废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提高语言训练的效果要从聋儿的特点出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作为聋儿康复教师的责任。只要能够促进聋儿的语言发展,提高聋儿的语言训练效果,我们就应该大胆的去尝试去探索,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去实践。
现就如何从聋儿的特点出发,调动积极因素,提高语言训练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使聋儿从心底产生学习语言的美好愿望,从而树立自信心
聋儿由于听力障碍导致语言障碍,影响了聋儿的思维、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就我校康复班来说聋儿都是重度耳聋的孩子,他们学习语言的难度大、障碍多,他们成功的因素较少,常常会受到老师和小伙伴的指责、冷眼和不信任,因而越来越对学习语言没有兴趣、没有信心、没有把握,甚至对学习语言产生一种恐惧感。如果能对他们产生一种“我能行”的感觉,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喜悦,体会到说话的乐趣,尝试成功的愉快体验,那么是可以改变上述状况的。
我们康复班的赵雪迪小朋友听力较差,刚开始学习发音时非常困难,老师教他发音他张嘴没有声音,和小伙伴上课也毫无动静,他对周围的一切不感兴趣,上下课老师说什么他不理解,相互沟通特别难。针对他的情况,我就一方面从鼓励入手,一方面多给予他表现的机会。每天在上第一节课时,小朋友都想第一个做舌操,我就先叫赵雪迪来做,帮助他树立“我能行”这种自信感。训练中,从简单的元音“a”发音起,耐心地让他看老师的口形,用手摸老师和自己的喉部,体会声音的震动,然后教他发音。只要能模仿发音,就是错了老师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伸出大拇指夸“好”,甚至抱一抱,微笑着拍一拍他的脑门,以此来表达:“你能说话了,老师有多么高兴啊!”达到感化的目的。根据赵雪迪小朋友的实际情况,我专为他制定了个别训练计划,初期只发一些简单而易发的音,如:物体的声音“咚咚”(鼓声)、动物的声音“叽叽”(小鸡叫)等拟音,他非常高兴,有时也在小朋友面前显示自己,说出自己会说的词语。老师一旦发现,总是露出满意的神态或当着小朋友的面夸讲他说:“很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雪迪小朋友进步很快,已能说出很多日常生活中物品的名称,在老师的指导、欣赏、赞许、鼓励下,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2 使聋儿产生学习语言的快乐感,提高语言训练的效益
快乐是人喜欢的情绪,快乐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也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聋儿有了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学习语言的快乐感能精心保护和培养聋儿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由此萌发出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促使聋儿学习语言数量多、速度快、学得主动。当然,对不同的聋儿要采取不同的做法,对听力差的,发音模糊不清的聋儿应用微笑目光来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实践,允许他们失败,不能轻率的否定,不能毫无道理的批评,一旦发现成功因素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如:给一块饼干,给一块糖,以此来调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自信心和上进心,引起满意和欢乐的情绪。相反,老师如果把聋儿当成没有情感的木偶,动辄训斥埋怨,聋儿精神紧张,不知所措,长期下去就会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对学习会产生恐惧和厌倦的心理。教师表情严肃板着脸讲,聋儿瞪着惊恐的眼睛上课,训练效果一定不会好。因此,在语言训练中,使聋儿产生快乐感是极其重要又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在语言康复训练中,用手势、眼神将我对他的信任、鼓励、期待传递给聋儿,聋儿看到我期待的目光、望着我亲切的微笑,就会心神安定了、信心增强了、勇气鼓起来了、情绪高涨了,这时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进行言语训练,效益也就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教动词“走”、“跑”、“跳”、“爬”时,抓住了聋儿好动、好奇、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点,经常和聋儿开展一些与语言训练有关的活动。如:学习“跳”一词时,老师和小朋友面对面,小朋友围在老师周围,随着跳的动作嘴里不停的说“跳”,师生在教室中向前跳、向上跳、向左跳、向右跳,小朋友理解了“跳”的含义,既会说“跳”这一词的同时还知道了跳有多种跳法。在教“爬”这个词时,老师先问:“谁会爬?”因为聋儿没有学过“爬”,不知道什么是爬,聋儿特别好奇,都想知道爬的含义,老师就展示出电脑中的三幅爬行动物的动画,聋儿不约而同地模仿动作,还看老师的口形学习发音,最后比赛看谁爬得快、说得好。这样,举一反三一边动一边说,还进行比赛,效果确实不错。例如,教“长、短”两个词时,老师采用事物之间对比,通过发音、对话的形式促进聋儿理解和掌握。如“两个格尺哪个长?那个短?”、“两条围巾哪个长?那个短?”“两只铅笔哪只长哪支短?”在进行发音训练时感受“长音、短音”等,这样反复训练、不断启发,聋儿不仅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单词,还掌握了不少单句,逐渐提高语言训练效益。
3 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更好的调动聋儿的积极因素,提高语言训练效果
聋儿对事物的认识特点和正常儿童有很大区别,他们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和嗅觉等途径感受外界事物。试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经过大量试验证明:人类获得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对聋儿来说听觉起较少的作用或者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视觉补偿作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最符合聋儿教学这一特点。
3.1 在聋儿发音训练中,把发音训练设计成动画和声音同步进入聋儿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小朋友发音,画面就活动;不发音,画面就不动,调动聋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3.2 在拼音学习中,声调的训练,以往都是老师用手势来提示不同的声调,电脑多媒体中设计成活动的小动物路线,如果聋儿发出的声调不正确,小动物就不动;如果正确,小动物就按照声调的路线进行运动。
3.3 训练发音时,发音部位图、拼音书写笔顺、拼音的读法、所学拼音的相关词语等都能展示在聋儿的视觉中。
3.4 主题课教学中,如《幼儿园》一课,使用电脑设计成动画片的形式,并有一定的提问和回答,聋儿在动态的画面中学习更有兴趣。
聋儿学习语言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语言信息和视觉形象的相互感应关系,具有彼此触发的能力,而电脑多媒体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文字、内容和图像信息。同时听到语音和感受到活动的画面,他能帮助聋儿建立语言信息和视觉形象的相互关系,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所以说,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对于聋儿来说是一种获取知识、调动积极因素,提高言语训练效果的手段。
实践证明,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不是一种简单、枯燥的教学,它是多种艺术性的特殊教育,要千方百计地发挥聋儿和教师的潜能,调动一切有利积极因素,适当运用激发儿童情绪的手段来强化语言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康复训练生动活泼,有效地提高语言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聋儿康复知识问答,《通向有声世界之路》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主任马广明著1991.
[2] 何克抗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1998.
[3] 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主编《聋儿教育教师培训教材》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