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L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琼剧是海南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属南戏一支。琼剧是一门融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地方特色浓厚,是海南民间的艺术瑰宝,被誉为南海珍贵的『红珊瑚』。
  年代久远的琼剧艺术
  海南岛在元代已开始出现曲艺类活动。由大陆派遣来琼的军政人员带来了家乡的曲艺杂剧供茶余饭后消遣。海南岛的本土娱乐活动如山歌小曲、民间舞蹈、斋乐斋舞等等,与中原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融发展,为琼剧的前身即土戏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明朝中期,随着闽、潮、广剧等剧种的传入,教戏的习俗在海南各地逐渐兴起。如闽剧班社来琼的“老三春班”,艺人演出之余传授技艺,清末“土戏”名生汪桂生的曾祖父汪丽贞就是“老三春班”艺人在海南的落籍者。如今定安县的龙塘镇还保留着闽南戏艺人李庆隆的墓地。李庆隆是福建人,于明末清初随“闽南杂剧”班渡海入琼,后来定居在定安县龙塘镇。他擅长文武戏,又懂音乐,除了演出之外,他还设馆教戏,在传播“闽南杂剧”的同时,注意学习和吸收当地民歌、八音、道坛乐曲等海南民间音乐,为琼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明正德年间(1506——l521) ,海南的戏剧活动已初具规模。清中叶出现了当地的“土戏”。土戏是在正字戏、潮剧曲调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及歌舞八音乐曲发展而成的戏种。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兴盛起来。陈铭枢《海南岛志》中记载:“清康(熙)乾(隆)间,土剧最盛行。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唱土剧。”琼剧在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琼山,也叫“琼州戏”、“琼音”。
  民国二十五年(1936),田曙岚著的《海南岛旅行记》由中华书局发行所出版发行,其中有一章为《琼剧之一瞥》,第一次在正式出版书籍中使用“琼剧”称谓。从此,琼剧一词逐渐传开和使用。
  琼剧艺术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创作出传统戏、文明戏、现代戏等近两千个剧目。琼剧的行当角色分为生、旦、净、未、丑、杂六大行当。琼剧唱腔板腔分为“程途”“中板”“苦叹板”“腔类”“专用腔类”等五大类。新中国成立后还创造了一些板腔。琼剧乐器有丝弦类、弹拨类、 管吹类、打击乐类等三十多种。 琼剧的脸谱线条清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勾画细腻,富有变化,图案讲究对称美和均匀美。
  琼剧首次晋京演出
  1957年,广东省琼剧团携带优秀传统剧目《张文秀》《狗咬金钗》《卖胭脂》进京演出,由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王黄文、王凤梅、陈华、红梅、王英蓉、莫爱花等领衔主演。当年的5月15日,这是个令人激动而又难忘的日子,这一晚,潮剧、琼剧、汉剧联袂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海口琼剧团的陈育明也在其中,感受颇深,和著名琼剧演员陈华合写了一篇进京演出观感文章——《我们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在广州《舞台与银幕》杂志上。琼剧团在北京演出一个多月,给京城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首诗,表达他观看琼剧之后的感受,并对琼剧艺术工作者寄予厚望:“凤梅垂老又红梅,舞妙歌清几俊才。文秀不堪人盗盏,茂芳偏遇狗咬钗,方言土语生珠玉,古调新声入剪裁。老辈耕耘新辈继,海南应有百花开!”在周总理等觉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琼剧《红叶题诗》由田汉先生改编拍成电影,声名远扬。
  琼剧文化特色镇大致坡
  海口市美兰区的大致坡镇,由于交通便利、村庄集中,华侨众多,有广泛的琼剧观众群体等多种因素,加上当地政府在社会治安、税收和市场开发等方面也给予业余琼剧团诸多支持和优惠,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民营琼剧团在这里驻扎,逐步形成规模,发展成为全省各地民营琼剧团的聚集地。据统计,大致坡常驻民营琼剧团十多家,20多家挂牌设联络点。全镇直接从事琼剧的工作人员达1000多人,年演出总量达3000多场,约占全省琼剧演出场次的60%以上。一些几乎被遗忘的剧团在大致坡镇重整旗鼓,焕发生机。
  2003年2月,海南日报一篇 《新春到大致坡“绑戏”》的文章,在岛内产生不小轰动,引起了文化等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在调研中肯定了大致坡琼剧文化现象的积极影响。为了加大琼剧文化镇的建设,海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剧协进行合作,共建大致坡琼剧文化镇。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大致坡镇从一个小有名气的集镇,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琼剧文化特色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
  2008年4月27日,中国首个戏剧家活动基地在大致坡镇大桃村琼剧文化广场隆重揭牌,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董伟率领梅花奖艺术团的25名艺术家专程来琼参加揭牌仪式。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的建成属全国首创,成为推动琼剧以及全国戏剧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也将吸引更多的艺术家来海南开展采风、创作、研讨等活动,这对于加强琼剧艺术与其他兄弟戏曲艺术的交流,促进琼剧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琼籍华侨的精神寄托
  19世纪中叶,海南人为了生计开始南渡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琼剧作为海南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随着琼侨的脚印,流向南洋各国,开花结果,历久不衰。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至今还有不少琼剧社存在。马六甲琼州会馆创建于1869年,滨城琼州会馆初建于1870年,新加坡琼州会馆创立于1875年。每逢家乡的公祖、婆祖期、春节、端午节、七月中原节、八月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地会馆都会组织本地剧团或琼州南来剧团演出助兴。马来西亚13个州中,凡较大的琼州会馆都有琼剧组;新加坡的琼州会馆有琼南剧社、琼联声剧社、琼州青年会等琼剧组织;泰国有繁华琼剧社、南艺琼剧团、二南琼剧团等都常年组织演出,使琼剧这朵琼花在异国他乡常开不败。
  最早到新加坡演出的是男旦庆寿兰,他带着琼顺文武大班来新加坡演出,还组织了“星洲剧社”,培养当地琼剧人才。还有大梨园戏班的小生王美雅,表演细腻,在新加坡有很多戏迷。琼剧知名演员谭歧彩、张禄金、陈成桂、王凤梅等,都先后多次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地演出。   1985年2月,素有“椰城一枝花”美誉的海口市琼剧团应泰国国会主席乌吉·蒙空那温的邀请,赴泰国进行为期45天的访问义演。在当地国家剧院演出30场,场场爆满。泰国的几家中、英文报纸连续发表了100多篇报道和评论。泰华社会侨领吴多福先生观看演出之后,次日天未亮就打电话给团长说,你们演得太好了,艺术精湛,表演生动,音乐优美……不由引起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也是广大侨胞的心声。
  从此,海南的琼剧团奔忙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为传播和交流琼剧艺术做出积极贡献。
  1992年12月,新加坡的诗迪部长亲自率领琼南剧社一行48人来海南演出,分别在海口、文昌、琼海共演出6场,其精彩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海南日报》用《新加坡琼剧回“娘家”》为标题,发表文章称赞该剧社:“剧目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演艺精湛,胜色宜人。”著名琼剧艺术家陈华观后感慨道:“我想不到新加坡琼南剧社有这么高水平的演出。”海外弘扬乡土文化,乃是海外侨胞的一片故园情。
  2007年5月,应美国海南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海口市琼剧团赴美国进行为期10天的琼剧艺术展演和文化交流活动。这是琼剧第一次跨越太平洋,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给美国华侨送去浓郁的乡情、乡音。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等美国政要和工商界人士纷纷为演出发来贺电或为演出题词,美国《国际日报》、《城市杂志周》等媒体也对此次访问做详细报道。代表团在演出之余,访问了柔似蜜市、蒙特利公园市、阿罕布拉市、圣盖博市,并与当地官员进行座谈,介绍海南岛的省情和文化特色。其中洛杉矶圣盖博市愿意与海口市结为友好城市。此次琼剧访问演出,打开了一扇中美文化交流的窗口,用琼剧这一美妙的乡音乡曲搭起一座联结美国和海南两地的友谊之桥。
  琼剧名角争奇斗艳
  在琼剧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名生旦角,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在舞台上施展才艺。一个世纪以来活跃于舞台上的著名演员有郑长和、王秀明、王凤梅、伍宏芳、林道修、谭飞飞、红梅、陈华、王黄文、韩文华、王英蓉、苏庆雄、梁家樑、陈育明、洪雨、梁秋霞、黄庆萍、陈素珍等。
  琼剧泰斗郑长和(1892——1967) 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音色结实饱满,在没有扩音器的年代,他的声音能传出好远。只要有他的戏,没钱看戏的老百姓就在远处闻其声过戏瘾。他所独创了“长和腔”又叫“三接板”、“三折板”,其唱腔在高音区迂回,音节间不留间隙,昂扬激越,有一波三折、荡气回肠之势。其鼎足的气息在琼剧界至今无人企及。上世纪三十年代,郑先生带领团队到缅甸金边演出,给当地华侨留下难忘印象。华侨们为纪念这次精彩演出,集资兴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的戏院,命名为长和戏院。
  一代宗师韩文华(1906——1969) 擅演工冠生、巾生。唱做兼具,表演淳朴自然、儒雅大方,做工传神,行腔悠扬婉转,清脆悦耳,形成独特的“文华板”。他演戏细腻入微,通过眼神结合动作,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出神入化地演绎出来。据说他每次化完妆后,喜欢静坐在一个衣箱上,回忆台词,酝酿情绪。出场前会饮一口酒,这是他的提神酒和开声酒,饮了酒立马神采飞扬,嗓音洪亮,达到最佳表演状态。
  海南梅兰芳——林道修(1924——2000)琼剧界的神奇人物,虽非女人却更像女人。他把舞台上的女性演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他不仅扮相俏丽,表演自然真切,唱腔低沉而富于变化,被人们誉为“海南梅兰芳”。
  在琼剧《秦香莲》“闯宫”一出中,他把秦香莲无助、愤怒、哀怨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痛斥陈世美忘恩负义,抛妻弃子时,其独创的“三足垫”和“八丁步”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三足垫”和“八丁步”是林道修结合前辈艺人“叠步”、“横步”和“走路叹”等台步,融会贯通,又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形成自己优美、别致的韵味。再加上苦板和叹板等唱腔,催人泪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金嗓子陈育明 出生于193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代表性传承人。曾师从前辈艺术家郑长和、韩文华、王秀明(三升半)、李长城、林道修等。主演过近百个剧目,成功塑造了诸多的人物艺术形象。其表演大方自然、内涵丰富、稳重中显潇洒,豪放中含细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在琼剧唱腔艺术方面,他善于继承传统并勇于改革与创新。独具魅力的“育明腔”旋律优美,韵味醇厚,行腔流畅,以情入腔,以腔传情,字正腔圆,音质甜美,音色明亮,为海内外琼剧同行和观众所传诵,誉为琼剧界“金嗓子”,其艺术成就被公认为琼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半个多世纪来,他无私奉献,以身作则,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后辈,2013年获得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名旦王英蓉(1939——201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代表性传承人,擅演闺门旦。她扮相秀丽,音色甜美,吐字清晰、感情丰沛、擒纵自如、富有感染力。年轻时随琼剧团晋京演出,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也得到了田汉、梅兰芳等戏剧大家的垂青。中年时,她参演的《红叶题诗》声震全国,不仅被拍成了琼剧目前唯一的一部电影艺术片,还远播东南亚,成为琼剧艺术的高峰。
  “梅花奖”得主陈素珍 出生于1961年。她扮相娇俏艳丽、唱腔甜美流畅,表演稳准细腻,观众评价她全身都有戏。在三十几年的演艺生涯中,从《刁蛮公主》的初出茅庐,到《凤冠梦》的成熟大气,再到《三看御妹》的炉火纯青,她依靠天分加上个人的刻苦努力,赢得戏剧界的高度评价。2007年,在新创编剧目《百年苍翠》中,陈素珍扮演的海若兰戏份重,她一直处于各种矛盾纠葛之中,对角色的把握有很大难度。陈素珍凭借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多年的舞台经验,成功地塑造了这个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一举获得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海南琼剧首位“梅花奖”得主。
  随着地方戏剧的不断发展,琼剧艺术被更多的本地观众欣赏和接受,是海南民间节日不可缺少的艺术享受。同时,作为海南乡音的代表,琼剧促进国内外海南乡亲的情感交流,是家园的符号、沟通的纽带,彼此认同的标志。研究琼剧,有助于了解海南的社会发展历史,使琼剧成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愿这颗南海红珊瑚继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其他文献
海南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海南各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宝贵财富,它折射出海南和谐的人文精神、生态理念、社会理想和生存方式。在建设海南国际岛进程中,将本地区
老年性耳聋起戴助听器,能改善听力,但有些老年人担心长期配戴会加重耳聋。可以肯定地说,老年性耳聋患者若能做到适时合理地选戴助听器,就不会加重耳聋,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癌症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号杀手,我国每年约有130万人死于癌症。在大城市中,每4例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例死于癌症。攻克肿瘤,成为世界医学专家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在教育上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而在小学教学中,新课标已经对于所有学科都有了全面的改革和推进,而在这个情况下,小学教学中的问题学生问题依旧还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49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居世界首位,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在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学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几个脑血管病病人的治疗案例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笔者记录了这些案例中的几个典型,并请专家解释了这几种病的治疗方法
有些头痛只在夏季发生,夏季一过,头痛就不药而愈。发生在夏日里的特发性头痛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本刊记者王亚亚)迎着春日的明媚,"第九届中关村项目推介暨投资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于2005年2月28日-3月1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隆重举行.本届投洽会由中关村科技园区
树皮布是一种无纺布,是以植物树皮为原料,经过石拍或木槌工具打制成型以后制成的最古老的人类衣服原料。树皮布见证了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过程。我国汉代司马迁《史
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